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全国原创小品剧本创作大赛
代写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剧本名:《茶仙卢仝》
【原创剧本网】作者:闫永方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13979226936 联系QQ:652117037
年会剧本
 

 

第一集  举家南迁

场: 1——1   

时: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

景:范阳城外某地。

人:叛军若干,范阳城几户大家的当家人。

迭出画面:

△风云滚滚,狼烟四起。

△几杆战旗迎风飘过,分别印写着,“安”、“史”、“圣”等。

△漫山遍野的叛军掩杀场面,杀声震天。

△城头屡现开门投降叛军场面。

△一队不愿降的官吏被绳子捆绑,背上插着“立斩”的亡命旗。

△大队男女老少百姓四处逃难的景象。

画外音: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唐朝天宝年间,身兼范

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绿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组成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镜头迭出如下画面:

    △长安失守。

    △马嵬兵变。

    △安绿山被杀。

    △史思明复叛,返兵范阳称“大燕皇帝”。

    △范阳建“三宫六院”,大兴土木,民不聊生。

    △范阳城一处刚完工的“皇宫”里。

    △史思明手下一官员正向院子里数十官宦人家打扮的人训话。

    某官(长相粗野,其貌不扬):你们听好了﹗史皇陛下,承天受命,就要择日登基了,我们大燕国的都城就是范阳,你们就是大燕国的臣民,在范阳你们都是有根基的,要为大燕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出多的受奖,可以给个官做,不出的一律拿性命来换﹗现在就请各位自报吧﹗

△人群哑然,无人应答。 

△那官环视一周,脸上露出不满神色。

某官:好﹗是要我当场宣布是吗?

△早有人拿出一沓账本,递给那官。

某官:王定北,粮两千石,银五千……卢缵粮二百石,银两

千……

△人群中骚动。

有人喊:卢大人晕倒了,晕倒了﹗

△卢缵面色苍白,晕倒在地,不醒人事,有人掐人中,有人喊。

△有几个亲兵上前拉住卢缵的手在账本上按下指印。

有一官宦打扮的人大喊:这是什么世道,天啊﹗

 △人群大乱,有几个士兵上来按住那大喊的人,五花大绑,押向室内。人们苦于保命,不得已都在事先拟好的账本上按上手印。

△几个卢家熟人搀扶住卢缵向卢府蹒跚走去。

场:1——2   

时:夜晚。

景:卢府,三进深宅,房子多处油漆斑驳,虽破旧不堪,但仍

不失当年大家气派。

人:卢缵:卢仝祖父,年逾花甲。

        卢微:卢仝父,三十多岁,处士打扮,体弱多病。

    卢微妻:识文断字,大家闺秀风范。

    卢仝叔父:约三十岁,扬州做茶叶绸缎生意。

    男仆、女仆各一,约四十岁左右。

    官兵头目:李怀仙帐下谋士,兵丁若干。

△入夜时分,卢府大庭内,一排山水屏风前,卢缵躺在病榻上已滴水不进。

    △卢微、卢妻、二仆象热锅上的蚂蚁,一边喂卢缵吃药、喝水、一边轻声喊。

    卢微:父亲,父亲大人,你把这碗汤药喝下,会稍好些。

△卢妻用勺子轻轻往卢缵口里送,卢缵以目示意不用喝了。

△卢缵一手拉着卢微,微微言道。

卢缵:吾儿,范阳不可久居,可南迁至河南王屋山。

△卢微点点头,用热毛巾给父擦冷汗。

卢缵:我在王屋任上时,知晓这一带民风淳厚,土地膏腴,还有

几个朋友,他们会帮咱的。

    卢微(含泪):父亲大人,你先把药喝下,等等你病好转,咱可一同前往﹗

卢缵:我,我去不了啦﹗……微儿,你到王屋,到武山头石榴寺……我有一桩心事未了啊……。

 △卢缵紧紧攥着卢微的手讲出一段故事。

迭出画面:

    王屋山南麓武山头脚下的石榴寺。

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卢缵和一差役从风雨中奔出,进入石榴寺避雨。

△忽听寺内厢房中传来一阵呻吟声。

△卢缵与差人循声过去探视,只见一僧人奄奄一息倒在血泊之中。

△卢缵大惊,呼喊那僧人时,只见嘴里冒血泡,已不能应答。

     卢缵:(命差人)快去村中找些热汤来。

△那差人急忙冲向急雨之中。

△顿饭光景,差人手提一瓦罐,浑身淋得精湿,同来的还有两位

村民。

△村民见卢缵要叩拜,被卢缵拉住。

村民甲:卢大人,不知你到此,恕罪恕罪。

卢缵:莫要如此,我现在和你们一样,都是平民百姓。王屋县刚撤,合并到济源县,我在旧衙待命。今去游王屋天坛,遇雨到这里暂避,遇到这位师父遇难,快快救他吧﹗

△差人,村民把姜汤给僧人灌下,那僧慢慢缓过气来。

村民乙:这不是寺里主持释有诚师父吗,为何遭此毒手?

△卢缵见寺僧头上还往外渍血。脱下外衣要给僧人包扎。

僧人:谢谢卢大人,(对村民)你们到寺后找些七叶止血草来,捣碎糊上就无事了。

△ 二村民去寺后山坡上找药草,雨也停了,寺僧向卢缵讲了其中原委。

寺僧(配合寺僧的话出现有关画面):卢大人,听我细细道来。半年之前,安史叛军在洛阳一场恶战,叛军大败,退过黄河作鸟兽散。一个王总兵领几十个亡命之徒,抢占王屋山上一险要处,小横岭老鸦寨。这里易守难攻,这些歹徒依仗地势险要,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看叛军大势已去,摇身一变,在寨上修一道观,那总兵自封道长。和济源县令三拜成了莫逆之交,再时不时用抢来的财物打点县府。县令得到好处,自然睁只眼闭一只眼,还向上一道公文,称匪人已平定,地方井然,竟受到河南道一嘉奖令状:“平叛有功,治理有方。”

△那寺僧边说边喝姜汤,顿觉有些力气。

寺僧(愈加气愤):这班恶道在山上密炼金丹,竟称可以起死回生,久服可以长生不老,返老还童。不少山人上当受骗,丢掉性命的也不少,我看到这情形,心急如焚,用一秘传汤药解救了不少误服金丹而濒于死亡之人。那恶道一看断了财路,便百般查访,知是吾家所为,就结下了生死冤家。

△这时天已放晴,差人和两位村民找来七叶止血草,捣碎了给僧人糊上,立马止了血,吸袋烟功夫也止了痛。

△那寺僧让村民扶起坐着。

寺僧:那王恶道扬言,交出秘方,相安无事,不交秘方将石榴寺付之一炬,而且我也性命难保。这秘方是我师父几十年心血结晶,其中主要一味是王屋山间野茶,传说是仙人葛洪在王屋修道时栽种,与十多种山间草药配制而成,加减药味可治不同病症,十分神奇。只是路险洞深,极难寻觅﹗我和师父绘制有秘图附在药方之后,可按图索骥,师父坐化时交待,不轻易示人,更不能落在恶人之手。

昨天深夜恶道下山将石榴寺团团围住,严刑拷打我徒弟,徒弟受不了酷刑,招供了秘图所藏之处,那恶道就抢了秘方秘图。待我与之争斗时,那里是他们对手……

△卢缵听罢寺僧血泪控诉,怒从中烧。

△卢缵交待二位村民好生看护寺僧。

△走出石榴寺,下得山来,一路平川向济源县衙走去。

△与济源县令见面,也不寒喧,开门见山。

卢缵:小横岭老鸦寨上匪道横行,残害无辜你可知晓?

县令(哈哈大笑):卢大人怕不是编写什么野史传奇,有滋有味,我这里官清民淳,从未有什么匪道之流……

卢缵:既然如此,你敢与我石榴寺走一趟?

县令:有何不敢,你刚赋闲王屋县衙,怕不是嫉妒老弟?故意生事来着。

卢缵:胡扯什么,你不要依仗着朝中有人,就可为所欲为。

    △到此份上,济源县令也只得与卢缵一同前往石榴寺。

   △两匹快马,几个随从一起向石榴寺走去。

   △石榴寺门洞开,却没有了寺僧影子……

    场景:转到卢府,卢缵病榻之上。

    △卢缵费力讲罢,上气不接下气。

    △卢徽紧紧抓住父亲的手。

   △卢缵大口喝几口药汤。

卢缵:你带全家迁往王屋山,定要小心查防此事,那秘方秘图现可还在贼手?那寺僧也不知云游何方?不然,我死不瞑目也,唉﹗

卢微:父亲大人,父亲大人,我记下了,记下了﹗

△卢缵:我二儿怎么还未赶回来?

卢微:恐怕还得几日。

卢缵:不等他了,我走了……

△两手向上一抓,痛苦万状,就撒手西归了。

△卢微弟弟在扬州接到父亲病重的急信,星夜兼程,回到范阳时父亲已经咽气七天了。

△卢微弟弟一脸沧桑一身风尘伏尸痛哭。

父亲大人,你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呀﹗……

△一口气别住竟休克了。

△全家上下顿时慌了神,又是掐,又是喊,老半天卢微弟才苏醒过来。

景:夜(内)。

△卢妻弄几个小菜,弟兄俩边吃边呷着茶,商量父丧事的曲曲折折。

卢微:贤弟,你一个人在扬州多有不易,那两间门面还是祖上在扬州任知府时置办下的,咱家现在就剩下这点产业了,还望你尽力支撑,这次遵父命如果南迁,离你近了也可互相接应。

微弟:兄长,你自幼身子虚弱,嫂夫人有孕在身,月份已高,办丧事这里里外外你多指点,我跑腿,等父亲入了殓,我还要回扬州,眼看春茶上市,丢了季节,这一年生意就完了。……

卢微:兄弟你尽管放心前去,家中有我和你嫂嫂支撑,迁居之事要定下来,我会给你告知的。

△弟兄俩已有二年未见面了,手足情深,一直商量到后半夜。

景:范阳城门外。

土地荒凉,毫无生机。

几棵老树光秃了枝桠,几只觅食寒鸦,哑哑叫着,又凭添了些凄凉。

△卢微拉着弟弟的手,背着弟弟的行囊。

△二人执手相看,不舍分离。

画外音 :

弟兄俩人这次在范阳城头分手,谁知就成了永别呢?

△卢家刚草草办完丧事,百日还未过,一天薄暮时分有人打门……

场:1——3 

时:已过清明节气,北国仍春寒料峭。傍晚时分。

景:范阳街头,萧条,冷落,时而传来犬吠。

卢府,高宅大院,门楼上用隶篆写下“金瓯相裔”四个大字,虽然已油漆斑剥,依稀遒劲有力。门前两尊一人多高的石狮,仿佛在叙说昔日主人的显赫和门庭的繁华。

门楼下一对随风摇曳的白色灯笼,门楣下镶金边匾上披着的一段黑纱,门楼两边楹上,一幅丧联已缺了字,在风中摇曳——卢府还沉浸在办丧事的沉痛之中。

人:卢微,卢妻 (有身孕,月份已高),一男一女二仆,军官一人,

士卒七八人。

△范阳府衙的偏门里走出七八个总兵打扮的兵士,打头的是军官打扮。

△行人步履杂沓,面带怒容,一路由西向东走来。

△来到卢府前,领头的一个手势,早有三四人上前,擂打起黑漆

大门。

△半晌,门吱呀一声开了,门缝里挤出一个仆人来。

仆人(满脸堆笑)(揖拜):客官,客官有什么吩咐,天色将晚,主人身体欠安,已歇息了。

一士兵(不耐烦地):你也不睁眼看看,这是节度使李大人手下的总兵,现到你府上,定有急事,快快通报你家主子,免得生些闲气。

仆人(依然堆笑):不知是总兵大人驾到,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恕罪。

几个士兵(忍不住吆喝):少罗嗦,快去通报!

△ 仆人急转身向院内跑去。

△ 不消一会就把门打开。

仆人(弓身相迎):主人有请!

△ 请字话音未落,一伙人就蜂拥而入,把男仆撞了个趔趄。

△ 卢微已青衣布帽在堂上坐定。

△ 一伙人气呼呼拥入。

△ 卢微忙起身相迎。

△ 那伙人也不落坐。

军官:我等奉李怀仙节度使之命,拜访高士。

△ 从怀中拿出一账册,抽出一张纸来。

△ 卢微双手接过看时,竟是一张借据。

△ 卢微细细看过时,只觉得五雷轰顶,手也抖的厉害。

卢微:家父离世不过百日,临走时也未交待,再说一年前的借据,又在乱世之中,现叛军已经平定……

军官(脸色一变):父账子还,天经地义,难道你要耍赖不成,叛军虽已溃散,这是你欠大唐皇帝的钱,岂有不还之理!

卢微:这数目不小,两千两银子,二百石粮,还望将军在李大人面前多多通融,能不能缓……

军官(有点发怒):卢家范阳望族,就说眼下不如早年红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区区银两还是能交的。这样吧,本来帐已一年了,要立马交的,看得卢家刚刚办完丧事,就还按字据上说的,十五日交齐,不然,净身出门,到时不要说李大人不讲情面,不给汝等面子。

△说完便和几个随从大摇大摆去了。

△卢微一声声长叹,在客厅来回踱步。

△二位仆人在拨弄地上一盆炭火。

△卢微妻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在堂前椅上,望着公爹灵位前的烛火发呆。

景:起风了,塞上北风尖叫着,从屋檐下吹进,厅堂上烛火明灭,一片凄惨。

卢妻:老爷不要过于忧心,身子骨还是最关紧的,天塌下有地顶,车到山前必有路,那精神头可是不能垮。我想,不能犹豫了,就照父亲大人临终遗言,南迁济源王屋山。

卢微:也别无他法,只是你这身子……

卢妻:不要紧,算算也还有一个多月,那帮不讲理的,限期是十五天,再迟了,恐怕城门都出不去,麻烦事就大了。

卢微(点头):好吧!这南移之事不是小事,你明日到莫州与岳父母大人商量一下。

△夜深了,卢妻示意男仆,伺候卢微先睡去。

△卢妻和女仆走出客厅也向内室走去。

△卢妻(边走边自说):唉!这孩子不知是啥命,来的真不是时候呀!

等女仆伺候卢微妻子睡下,卢微已发出轻微鼾声。

场:1——4 

时:接上场(卢微妻子梦境)。

景:莫州卢妻娘家。魏家也是世代官宦人家,家景尚可:楼台、亭阁、花园 、水榭。

人:卢微妻子,父亲魏大人,母亲,丫环多人。

△卢微妻子躺在床上难以入睡,这几日卢府事情一件接一件,卢微妻子身心疲惫,浑身象散了架,侧躺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竟入了梦中……

女仆:夫人!夫人!日上三竿了,老爷让你前去莫州,快上路吧!

卢微妻子急忙从床上爬起,赶到院里看时,没有女仆,只是娘家两个丫环,微笑着。

丫环:夫人我们上路吧!老爷,老夫人等得急了。

△三人只觉耳旁生风,咋就到了莫州娘家府内。

△母亲坐在花园亭中,已经满头白发,老态龙钟。

△母亲见女儿风尘仆仆回来,身上还戴着孝,就跌跌撞撞扑过来。一把搂住女儿大哭起来。卢妻亦大哭。

母:我女儿受苦了,受苦了哇!

卢妻:娘,我今日回来就是与你和父亲告辞的呀!

母:卢家的事,我和你父已经知晓,你看咱这里,兵荒马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可过,我和你父商量,你们还是快快南迁吧!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眨眼功夫,娘不见了,只见几个丫环嘻嘻哈哈从湖边走来,自己一下子身着红色嫁衣,头戴凤冠,这是要出嫁的那天呀。

△丫环们跑进亭子,嘻嘻哈哈打闹。

丫环:小姐今天打扮的活像玉天仙,找你半天了,门外催妆的锣鼓都响了三遍了,姑爷都等的疯了!

卢妻(娇嗔):不嫁了,就是不嫁了。

△一群丫环拥着卢妻,向客厅走去。

△父亲母亲二位高堂已在客厅坐定。

父亲(慈爱地):吾儿,今日大喜不许哭哭啼啼,卢家这门亲是我和卢大人在众人面前三击掌,指腹为婚,再说卢家也是大家,婆家你爷爷卢从愿,就是有名的“金瓯相”你可知晓。

卢妻(点头):不就是玄宗皇帝选宰相,把名字罩在金盆里让太子李亨猜,李亨猜中了说:“莫不是崔琳、卢从愿乎!”皇帝赐御酒给太子......

△卢妻学着大人腔调,把众人逗笑了,卢妻也破涕一笑。

母:昨夜哭了一夜,眼都像个大核桃,说十六岁太小,待问问你爹,我到魏家时还比你小两岁呢!

△魏父瞪了魏母一眼。

魏父:不要说那些陈年旧事,我儿到卢家也不辱她的身份,(对女儿)你那四书五经也够用了,再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上要孝顺公婆,下要服侍好姑爷、弟妹,闲暇习些女红。   

魏母:又说你那烂芝麻,陈黑豆,快给女儿上装,姑爷前庭都等烦了。

△一转眼咋就坐在一辆软包轿车里了。

△还是这辆轿车,过门九天就随公爹卢缵到河南王屋县任上。

△那不是姑爷吗,风流倜傥,只是黄瘦了些,听说公爹晚年得子,溺爱有加,不让苦读寒窗求功名……怎么一下子就把盖头给掀了?

△卢妻飞红了脸,娇羞无比和卢微相拥进了鸳鸯帐......

△雄鸡一声高啼,把卢妻从梦中惊醒。

△屋子里出奇的静,没了熟悉的鼾声,卢妻急忙欠起身,卢微的被窝已成冰凉,人早不在了。

卢妻,(喊女仆):老爷呢?老爷呢?

女仆(慌里慌张):不知道呀!咱睡时,他睡的好好呀!

△卢妻命女仆点亮一盏灯笼,二人跌跌撞撞走到院子低声喊。

卢妻:老爷,老爷!

丫头:老爷,老爷!

△一边喊一边四处寻找。

丫环:夫人,你听,后厅好像有人声。

卢妻:走,去看看。

△走过前厅山墙,就看见后厅有灯光,有人影晃动,卢妻一颗心才停止狂跳。三步并两步走进后厅。

景:卢府后亭。

    卢府开祖至今的祖宗三代灵堂。

    庄严、肃穆。

    屋里香烛缭绕。

△卢微正与男仆匍匐在地,痛哭不已!

卢微(痛不欲生):列祖列宗,不孝裔孙卢微无才少德,辱没祖宗,我卢氏千秋功业,废于一旦,废于我手,我纵然死,不能抵祖宗功德之万一也!

△卢微一边五体投地,叩头不止,一边抽泣。

△卢妻进门来和卢微双双跪在灵堂前抱住卢微,也大放悲声!

卢微(指着案上那块“金瓯相裔”匾额):我今天夜里和仆人把匾额从卢府门楼摘下,准备南迁时带上,这是御笔亲题的匾额,是卢家曾经的辉煌啊!夫人这些年你来家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连一天舒心日子也未过过,先是生母驾归瑶池,又是父亲辞官北返,平时里我病魔缠身,你寒号奔波多方求医问药,这些我都记在心上。眼下父亲百日未过,又出这惊天大祸!我还是卢家一男丁吗,我我我......

△未说完,哽咽着要以头叩地,被夫人拉住。

△卢妻:老爷不要过于自责,天道不公,奸臣当道,你不见塞内外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百姓死于非命,大唐气数将尽,岂是你我一家之厄运?你也要保住身体才是正理,如你有三长两短,那我们娘儿怎么过?那才是最大的不孝啊!你要振作啊!

卢妻接着说:我卢氏自开祖以来从两汉始,到隋唐出了十几位宰相,其朝廷命官不计其数,这么旺的支脉不能败于一旦啊!

卢微:夫人所言极是,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我们商量商量南迁之事吧!

男仆:老爷,要走快走,坊间早就听说今天那位师爷,是李怀仙节度使手下红人,为这次李怀仙投降大唐当上节度使立了功。小人得志一时猖狂起来,想在范阳谋一处房宅,请风水先生一看,看中了咱卢府,就心生诡计,上演黄昏时的一幕。他既然起着歹心,不得不防,咱们还是尽早南迁为好。

     △卢微,卢妻都点头说好。

    △天色大亮,卢妻赶往莫州娘家与父母商告。

    △二仆暗地雇车,打点行装。

    △一家人沉浸在南迁的凄惶之中。

    △这一日三更时分,一辆驴车,二主,二仆,一赶车人草草离开范阳,艰难的向王屋山奔去。

 

 

第二十四集  诗茶风流

场:24——1

时:明朝洪武年间。

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

人:卢氏家族族长,卢氏后裔四兄弟。

画外音:

△日月昭递,斗转星移。不知过去了多少岁月,多少年头。

△元朝末年兵连祸结,历经20余年,虽然朱元璋统一天下,但是江山已经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人口均衡,巩固明王朝统治,洪武年间,采取移民政策,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

△这天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准备往河南迁徙的人在聚集,在集合。

△有一卢氏白胡须老者正向几个年轻人讲述卢氏先祖卢仝的故事。

老者:话说当年在武山头埋葬了卢仝先祖之后,紫薇带着孩子们在济源也住不下去了。后来,有一位好心狱卒冒雨到卢家告知,第二天要将他们收监,卢仝妻子紫薇携老母和幼子添丁,连夜逃往山西洪洞县十里铺村。后来,抱孙也寻找到此,落地生根,繁衍卢氏一大家人。这一次你们移居到河南,一定要到济源王屋山下找到武山,找到先祖卢仝坟茔,尽子孙的孝道,最后就在武山落脚吧!那是我们卢氏家族的根呀!

△卢氏四兄弟辗转来到王屋山下,在武山头找到先祖卢仝埋葬之处,磕头拜祭,立一通石碑为证:

……闻有明之初迁民时,二代祖有难色,始祖告之曰:吾本济人唐贤仝号玉川后裔也,子往遂欣从来济,济多名地,族必家于玉川武山头者,云云……

△这里山秀水美,土肥地茂,但也早已荒无人烟。四兄弟就在此落脚生根,取村名为武山村。

△又经历数百年,卢氏家族人丁兴旺,武山村已成为一个小镇,镇上几十家店铺,清明庙会的风俗也延续下来。

△公元1911年,济源人刘漪在广东道任御史,回乡探亲,清明庙会时到武山拜谒卢仝墓,卢氏族人热情接待,祭扫完毕后到卢氏宗祠内喝茶小憩,刘漪问起卢仝墓地碑谒等事。

族人回答:一无所有。

刘漪(很生气):世人都尊敬先贤卢仝,你们卢氏后裔,竟不尊祖宗,真乃大不敬也!

△卢氏族人羞愧难当,无言以对,请刘漪指教。

△刘漪随手写下“卢仝故里”四字。

刘漪:你们好自为之!

△就匆匆离开武山。

△族人视为珍宝,在村东门外修厅立碑以记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济源县委书记于思礼在这一带领导对敌斗争,被同村伪军告密,在武山壮烈牺牲。人们为了纪念他,改武山村为思礼村,后又改为思礼乡,再后来撤乡建镇为思礼镇。

△玉川大地人杰地灵,武山村人才荟萃。解放后,卢氏家族已遍布海内外,在不同的战线工作着。卢仝故里的卢氏后裔们更是创造演绎一出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腾飞大剧。

场:24——2

时: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九年,世纪之交。

景:卢仝故里——济源王屋山思礼村(武山村)。

人:白鸽,大学筹建组组长,群众各色人等。

△济源市决定在山区兴办自己的大学——济源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六十四万愚公家乡儿女谁能不为之感到振奋呢。

△校址被初步定在“卢仝茶园”(原知青茶园)的后坡上,由省设计院设计。石书记指示:一是尽量不准占耕地;二是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三是即是一校又是一景,有王屋山特色。

△筹建小组就在原山区办挂牌成立了。

△卢仝故里的人们沸腾了。

△他们说:人老几辈,别说大学,上个中学都困难,现在不出山门就进大学门,实现人老几辈的梦想!

△有的把自己准备盖房的砖、石、木料运来了。

△有人把自己的棺材板变卖成现金拿来了。

△年轻人推迟了自己婚期,不要彩礼,不办宴席,把钱拿来了……

△白鸽他们几个忙的不亦乐乎,劝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有的简直是夜半送物上门,姓名也不留下就走了。

△水泥厂把水泥包了。

△钢铁厂把钢铁包了。

△石料厂把石料包了。

△全市的能工巧匠在这里集中。

△全市各乡、工人、青年、妇联纷纷到市委政府请缨。

△一个个少先队员把攒钱罐的小钢镚倒出来。

△一个个家属把积攒的体己钱翻出来。

△他们有的赶着马车,有的拉着平车,有的担着箩筐,有的干脆步行。

△筹建办招募处人挤的水泄不通。

△老区人民把当年支前抗日,打老蒋的红旗又扛了出来。

△王屋山上,卢仝故里,走过一队人,又过一队人。

△路两边是锣鼓声不断,口号声、歌声不断。

△一碗碗“卢仝茶”是卢仝后裔们的心意。

△一阵阵“七碗茶歌”是“卢仝泉”水在旋腾。

△当年审批,当年筹建,当年招生,这就是王屋山人的气魄。

△王屋山下,卢仝故里的一个文化建设高潮就来到了。

场:24——3

时:二十世纪末。

景: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下卢仝故里。

人:田本(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田本学生一男一女(兼翻译),济源市委市政府要员,宣传部长,政协主席白鸽。

△二十世纪末,神州大地涌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原大地一派生机。

△王屋山下的济源市,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乡。这个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刚刚跻身于全省十八个省直辖市行列。

△今天,这座山灵秀之城,将迎来一位来自东瀛日本的一位尊贵的客人——田本教授。

△一千九百九十九年三月三十日。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蓝天,白云。

△一架图(波音)747空中客机从白云间呼啸而来。

△气势恢宏的中原机场。

△飞机在宽敞的跑道上滑行,

△飞机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

△一位机场女服务员迎上前与田本教授交谈几句日语,带他们直接走向贵宾通道。

△田本教授兴致勃勃,一边走一边和他的两个学生交谈。

田本:这是第三次来中国了,这一次恐怕要如愿以偿了。

△十几分钟后,田本一行已经坐在济源市政府接待他的专车——一辆浅黄色的中型面包车。

△车在高速路上飞驰。

△来接他的是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还有一位就是政协主席白鸽。

△丰盛的欢迎晚宴。

△气氛比较热烈。

△一位管外事的副市长致辞表示欢迎。

△田本教授即席发言。

田本(情绪激动):灵秀的山水济源是茶仙卢仝的故乡,我怀着对这位茶界先祖的深深敬意,曾三次到中国寻找他的故里,这一次终于实现了我的夙愿。

茶仙卢仝,在我们日本人民的心中有极高的地位,其原因除了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煎茶道中间广为流传外,主要是由于他出污泥而不染的优秀品格,日本煎茶界视他为理想中的人物……

△一阵热烈的掌声。

△田本呷了一口茶水。

田本:我到王屋山下济源市来寻卢仝故里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前,你们福建泉州市与我们新座市结为友好城市,作为文化交流项目,泉州组织一个十名高中生参加的观光团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参观,我的一席讲话引出了一个青年,他就是卢云天,他对我讲的茶仙卢仝很感兴趣,因为他就是卢仝的后裔,随父母南下到泉州,我那时候就知道了卢仝真正的故居在河南济源武山头下。

我当时很振奋,我和卢云天有个约定,我有机会到中国来寻根问祖,他给我当向导。然而,前两次来中国都没有找到卢云天。我通过中日友协找,他们说查无此人。这人是我的朋友,决不是子虚乌有。第二次干脆说:可能不在人世了,更让人不可思议。这次我好不容易找到卢仝故里,是不是要帮我找到三十年前的好朋友,忘年之交卢云天。

△全场一下沉闷了。

△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田本教授。

△白鸽只觉的泪水在眼眶里转,强忍着才没有落下来。

△石书记不愧是政坛上的风云人物,这种不尴不尬的场面,他经的不少。

石书记:尊敬的田本教授,年逾古稀到我们卢仝故里来参观考察,我代表愚公家乡的六十四万人民向您致以热烈的欢迎。你在日本煎茶界享有盛誉,著作颇丰。我们作为茶仙卢仝故里的人,却对卢仝文化研究刚刚起步,说起来令人汗颜。

你说到的卢云天同志,是我们卢仝故里优秀的青年,他短暂的一生,为改善山区人民生活条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他“南茶北引”,获得了很大成功,济源王屋山茶园现在发展成市里支柱产业,吃水不忘挖井人,实际上就是当年知青卢云天打下的基础,但是他却因患重病不在人世了……

△看得出,石书记也强抑着悲痛。

△田本听到此,步履蹒跚,走到石书记前。

田本:真的吗?怎么可能,多么可爱的小伙子。

石书记:不过今天,我可以向您告慰的,因为他的妻子、爱人白鸽同志,就是到机场接你的这位同志,就坐在这里。

△田本教授愣了几秒钟。

    △白鸽走到田本面前,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田本:对不起,白鸽先生,实在对不起,我提起使您了伤心的往事。

△白鸽已经泪流满面了,从挎包里拿出一本书。

白鸽:田本教授 ,这是卢云天的写的长篇传记小说《茶仙卢仝》,我盼望着这一天,亲手送给你,你读完了它,对一切就都明白了。

田本:谢谢,白鸽先生,三十年前在早稻田大学卢云天就说将来要写一部关于卢仝的书,现在我终于见到了。

石书记:实际上,卢云天没有写完,是由白鸽同志把它写完并出版的。

△大家鼓起掌来。气氛重新趋于和谐热烈,酒宴重新开始了。

场:24——4

时:接前场。

景:济源王屋山下卢仝故里风光。

人:白鸽,田本教授,两个学生(兼翻译),有关官员若干。

△在美丽的春光中,济源各界有关官员,研究卢仝茶文化的有关学者,和田本一行一起参观考察。

△卢仝泉,卢仝煎茶遗址。

△珍珠般的泉水汩汩外冒。

△卢仝当年与韩愈在此烹茶论诗的亭子虽然已不在了,那座“卢仝泉石”还在,泉石上的拴马的石洞依稀还有当年韩愈拴马的痕迹。

田本的两个学生捧起泉水喝了两口:还真甜呢!

△石榴寺,传说中当年卢仝少年读书的地方,虽然修葺一新,但是已经没有当年的石榴树影婆娑。

△参观了卢仝隐居地——藏花洞。

△参观了卢仝隐居苦著经之地——仝庄遗址。

△参观了卢仝茶社的卢仝煎茶技艺表演。

△一行人来到卢仝墓地遗址,瞻仰卢仝那尊汉白玉石像。

△田本一行匍匐在卢仝墓碑前,为这位茶界先贤祭拜!

△最后,来到济源思礼村(武山村)卢仝故里,卢仝后裔们热情欢迎田本教授的到来。

△眼下的武山村已经是全省百强村之一。

△如今的思礼镇也成了全省十强乡镇。

△原来,自从十几年前,从武山头矿产资源被哄抢之后,武山的卢氏后裔并未停下向大山取宝的脚步,他们九户人家凑出三十万元钱,在武山深沟老林里,试验上百次,终于在几年前解决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世界性难题——污染问题,使武山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零污染的现代化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武山头上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厂区内杨柳吐翠,月季飘香,村中走来的两千多名现代青年,或骑电动车、或开私家车上下班穿行在卢仝大道上,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享受现代文明人的文明生活。

△田本被卢仝故里的这番景象陶醉了。

    △田本在热烈的气氛中讲他们先祖卢仝在日本人民心中的地位。

△卢氏家族一位花白胡须的长者回忆起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往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

△兵燹后的玉川大地,一片萧条、荒凉。

△一队日本鬼子兵要进武山村抢掠。

△他们杀气腾腾来到“卢仝故里”碑前。

△领头的一名军官下马端详了一阵碑上的文字。

△规规矩矩朝石碑鞠了三个躬,叽里咕噜了几句日本话,率队匆匆离去。

△田本听后感慨不已。

田本教授:一座碑竟能化解一场血腥屠杀,使恶者放下屠刀,这正是茶仙卢仝身上体现的诗茶文化,即诗茶精神的魅力呀!

△田本舒缓了一下语气。

田本教授:那一场战争给你们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卢仝精神抹了黑,我借此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愿今后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谊长存。

△田本带着两个学生向在场的众人鞠了三个躬。

△一片热烈的掌声。

△众人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卢云天的墓前。不知什么时候卢云天的爸爸卢遥,妈妈韩梅,已经伫立在卢云天的墓前了。卢云天的墓地没有苍松翠柏,只是被一丛丛浓郁的王屋山茶簇拥着,墓碑上刻着: 

王屋山南茶北引的开拓者卢云天之墓

△墓后紧紧连着卢仝茶园(即当年的“知青茶园”),大片大片的翠绿,向天坛山主峰延伸。

 白鸽(对田本):田本教授,这两个老人就是卢云天的父母,当年他们承诺卢云天,退休后回来守护茶园,现在他们回来了。

△田本赶过去,就要给二老下跪,被老人和白鸽拉住。

田本教授:我没见到卢云天,他是个好青年,他传承了茶仙卢仝的优秀品质,他会受到人们——包括日本人民的尊重。

韩梅,卢遥:谢谢!谢谢!

田本教授: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你们培育了一个当代的卢仝。

△白鸽和全场的人热烈鼓掌。

△面包车在掌声中徐徐启动。

△七碗茶歌的旋律响起。

 

 

             剧终      

说明:本剧本只上传一小部份,后面省略了很多内容,剧本长度大概十来分钟,是一个超级搞笑加感人并起到宣传教育的正能量剧本,适合各种活动演出。此剧本是收费的,如您有需要请联系,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企业微信号:13979226936 微信公众号:剧本原创, 另外可根据您的要求专业为您量身定写各种剧本,如: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话剧、二人转、双簧、戏曲剧本等。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14022528号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电视剧本创作室 | 招聘求职 |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重点推荐剧本
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小品剧本《
古装搞笑小品剧本《天南地北
红色革命情景话剧《红色黔东
基层党员乡村振兴小品剧本《
老人高血压小品剧本《重见阳
感恩小品剧本《重见阳光》
专业代写小品剧本
代写小品剧本
重点推荐小品剧本
古装搞笑小品剧本《天南地北来
小学生红色教育题材小品《小小
感人故事小品剧《我爱你中国》
小学生表演红色历史题材小品《
乡村振兴小品剧本《村里那些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小品《老
电信诈骗和网贷小品《心急的陷
六一儿童节超感人小品《唯一的
512护士节正能量小品剧本(你健
五一劳动节晚会节目爆笑小品《
供电局员工感人小品剧本《照亮
拐卖农村妇女小品《买媳妇》
电视台融媒体小品剧本《融媒体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音乐剧剧本《
带领全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致富
职校老师学生小品剧本《校企合
工地项目部小品剧本《口碑重要
校园情景剧剧本《我的好爸爸》
预缴税款搞笑小品《欢喜冤家》
政府好政策鼓励回乡创业情景剧
大学生红色爱国思想教育小品剧
乡村振兴音乐剧剧本《最美乡村
市场监督管理局315晚会小品剧本
供电公司智能电表宣传快板剧本
乡村振兴村官小品《致富带头人
革命烈士情景剧剧本《刘惜芬》
服务行业超搞笑小品剧本《以礼
养老保险快板台词《城乡居保最
纪委小品剧本《巡察组的故事》
公司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唐僧师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电视剧本 > 古装电影剧本 > 《茶仙卢仝》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电影剧本-古装电影剧本   会员:闫永方剧本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4/5/19 15:50:13     最新修改:2014/5/20 8:43:42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www.juben108.com 
电视剧本名:《《茶仙卢仝》》
【原创剧本网】作者:闫永方
中国原创剧本网电视剧本创作室专业创作各种电视剧本、电视栏目短剧剧本。 QQ:719251535
代写小品

 

第一集  举家南迁

场: 1——1   

时:唐朝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755年12月16日)。

景:范阳城外某地。

人:叛军若干,范阳城几户大家的当家人。

迭出画面:

△风云滚滚,狼烟四起。

△几杆战旗迎风飘过,分别印写着,“安”、“史”、“圣”等。

△漫山遍野的叛军掩杀场面,杀声震天。

△城头屡现开门投降叛军场面。

△一队不愿降的官吏被绳子捆绑,背上插着“立斩”的亡命旗。

△大队男女老少百姓四处逃难的景象。

画外音: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唐朝天宝年间,身兼范

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安绿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北方少数民族,组成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镜头迭出如下画面:

    △长安失守。

    △马嵬兵变。

    △安绿山被杀。

    △史思明复叛,返兵范阳称“大燕皇帝”。

    △范阳建“三宫六院”,大兴土木,民不聊生。

    △范阳城一处刚完工的“皇宫”里。

    △史思明手下一官员正向院子里数十官宦人家打扮的人训话。

    某官(长相粗野,其貌不扬):你们听好了﹗史皇陛下,承天受命,就要择日登基了,我们大燕国的都城就是范阳,你们就是大燕国的臣民,在范阳你们都是有根基的,要为大燕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出多的受奖,可以给个官做,不出的一律拿性命来换﹗现在就请各位自报吧﹗

△人群哑然,无人应答。 

△那官环视一周,脸上露出不满神色。

某官:好﹗是要我当场宣布是吗?

△早有人拿出一沓账本,递给那官。

某官:王定北,粮两千石,银五千……卢缵粮二百石,银两

千……

△人群中骚动。

有人喊:卢大人晕倒了,晕倒了﹗

△卢缵面色苍白,晕倒在地,不醒人事,有人掐人中,有人喊。

△有几个亲兵上前拉住卢缵的手在账本上按下指印。

有一官宦打扮的人大喊:这是什么世道,天啊﹗

 △人群大乱,有几个士兵上来按住那大喊的人,五花大绑,押向室内。人们苦于保命,不得已都在事先拟好的账本上按上手印。

△几个卢家熟人搀扶住卢缵向卢府蹒跚走去。

场:1——2   

时:夜晚。

景:卢府,三进深宅,房子多处油漆斑驳,虽破旧不堪,但仍

不失当年大家气派。

人:卢缵:卢仝祖父,年逾花甲。

        卢微:卢仝父,三十多岁,处士打扮,体弱多病。

    卢微妻:识文断字,大家闺秀风范。

    卢仝叔父:约三十岁,扬州做茶叶绸缎生意。

    男仆、女仆各一,约四十岁左右。

    官兵头目:李怀仙帐下谋士,兵丁若干。

△入夜时分,卢府大庭内,一排山水屏风前,卢缵躺在病榻上已滴水不进。

    △卢微、卢妻、二仆象热锅上的蚂蚁,一边喂卢缵吃药、喝水、一边轻声喊。

    卢微:父亲,父亲大人,你把这碗汤药喝下,会稍好些。

△卢妻用勺子轻轻往卢缵口里送,卢缵以目示意不用喝了。

△卢缵一手拉着卢微,微微言道。

卢缵:吾儿,范阳不可久居,可南迁至河南王屋山。

△卢微点点头,用热毛巾给父擦冷汗。

卢缵:我在王屋任上时,知晓这一带民风淳厚,土地膏腴,还有

几个朋友,他们会帮咱的。

    卢微(含泪):父亲大人,你先把药喝下,等等你病好转,咱可一同前往﹗

卢缵:我,我去不了啦﹗……微儿,你到王屋,到武山头石榴寺……我有一桩心事未了啊……。

 △卢缵紧紧攥着卢微的手讲出一段故事。

迭出画面:

    王屋山南麓武山头脚下的石榴寺。

雷电交加,大雨倾盆。

△卢缵和一差役从风雨中奔出,进入石榴寺避雨。

△忽听寺内厢房中传来一阵呻吟声。

△卢缵与差人循声过去探视,只见一僧人奄奄一息倒在血泊之中。

△卢缵大惊,呼喊那僧人时,只见嘴里冒血泡,已不能应答。

     卢缵:(命差人)快去村中找些热汤来。

△那差人急忙冲向急雨之中。

△顿饭光景,差人手提一瓦罐,浑身淋得精湿,同来的还有两位

村民。

△村民见卢缵要叩拜,被卢缵拉住。

村民甲:卢大人,不知你到此,恕罪恕罪。

卢缵:莫要如此,我现在和你们一样,都是平民百姓。王屋县刚撤,合并到济源县,我在旧衙待命。今去游王屋天坛,遇雨到这里暂避,遇到这位师父遇难,快快救他吧﹗

△差人,村民把姜汤给僧人灌下,那僧慢慢缓过气来。

村民乙:这不是寺里主持释有诚师父吗,为何遭此毒手?

△卢缵见寺僧头上还往外渍血。脱下外衣要给僧人包扎。

僧人:谢谢卢大人,(对村民)你们到寺后找些七叶止血草来,捣碎糊上就无事了。

△ 二村民去寺后山坡上找药草,雨也停了,寺僧向卢缵讲了其中原委。

寺僧(配合寺僧的话出现有关画面):卢大人,听我细细道来。半年之前,安史叛军在洛阳一场恶战,叛军大败,退过黄河作鸟兽散。一个王总兵领几十个亡命之徒,抢占王屋山上一险要处,小横岭老鸦寨。这里易守难攻,这些歹徒依仗地势险要,打家劫舍,欺男霸女,看叛军大势已去,摇身一变,在寨上修一道观,那总兵自封道长。和济源县令三拜成了莫逆之交,再时不时用抢来的财物打点县府。县令得到好处,自然睁只眼闭一只眼,还向上一道公文,称匪人已平定,地方井然,竟受到河南道一嘉奖令状:“平叛有功,治理有方。”

△那寺僧边说边喝姜汤,顿觉有些力气。

寺僧(愈加气愤):这班恶道在山上密炼金丹,竟称可以起死回生,久服可以长生不老,返老还童。不少山人上当受骗,丢掉性命的也不少,我看到这情形,心急如焚,用一秘传汤药解救了不少误服金丹而濒于死亡之人。那恶道一看断了财路,便百般查访,知是吾家所为,就结下了生死冤家。

△这时天已放晴,差人和两位村民找来七叶止血草,捣碎了给僧人糊上,立马止了血,吸袋烟功夫也止了痛。

△那寺僧让村民扶起坐着。

寺僧:那王恶道扬言,交出秘方,相安无事,不交秘方将石榴寺付之一炬,而且我也性命难保。这秘方是我师父几十年心血结晶,其中主要一味是王屋山间野茶,传说是仙人葛洪在王屋修道时栽种,与十多种山间草药配制而成,加减药味可治不同病症,十分神奇。只是路险洞深,极难寻觅﹗我和师父绘制有秘图附在药方之后,可按图索骥,师父坐化时交待,不轻易示人,更不能落在恶人之手。

昨天深夜恶道下山将石榴寺团团围住,严刑拷打我徒弟,徒弟受不了酷刑,招供了秘图所藏之处,那恶道就抢了秘方秘图。待我与之争斗时,那里是他们对手……

△卢缵听罢寺僧血泪控诉,怒从中烧。

△卢缵交待二位村民好生看护寺僧。

△走出石榴寺,下得山来,一路平川向济源县衙走去。

△与济源县令见面,也不寒喧,开门见山。

卢缵:小横岭老鸦寨上匪道横行,残害无辜你可知晓?

县令(哈哈大笑):卢大人怕不是编写什么野史传奇,有滋有味,我这里官清民淳,从未有什么匪道之流……

卢缵:既然如此,你敢与我石榴寺走一趟?

县令:有何不敢,你刚赋闲王屋县衙,怕不是嫉妒老弟?故意生事来着。

卢缵:胡扯什么,你不要依仗着朝中有人,就可为所欲为。

    △到此份上,济源县令也只得与卢缵一同前往石榴寺。

   △两匹快马,几个随从一起向石榴寺走去。

   △石榴寺门洞开,却没有了寺僧影子……

    场景:转到卢府,卢缵病榻之上。

    △卢缵费力讲罢,上气不接下气。

    △卢徽紧紧抓住父亲的手。

   △卢缵大口喝几口药汤。

卢缵:你带全家迁往王屋山,定要小心查防此事,那秘方秘图现可还在贼手?那寺僧也不知云游何方?不然,我死不瞑目也,唉﹗

卢微:父亲大人,父亲大人,我记下了,记下了﹗

△卢缵:我二儿怎么还未赶回来?

卢微:恐怕还得几日。

卢缵:不等他了,我走了……

△两手向上一抓,痛苦万状,就撒手西归了。

△卢微弟弟在扬州接到父亲病重的急信,星夜兼程,回到范阳时父亲已经咽气七天了。

△卢微弟弟一脸沧桑一身风尘伏尸痛哭。

父亲大人,你为什么不等我回来呀﹗……

△一口气别住竟休克了。

△全家上下顿时慌了神,又是掐,又是喊,老半天卢微弟才苏醒过来。

景:夜(内)。

△卢妻弄几个小菜,弟兄俩边吃边呷着茶,商量父丧事的曲曲折折。

卢微:贤弟,你一个人在扬州多有不易,那两间门面还是祖上在扬州任知府时置办下的,咱家现在就剩下这点产业了,还望你尽力支撑,这次遵父命如果南迁,离你近了也可互相接应。

微弟:兄长,你自幼身子虚弱,嫂夫人有孕在身,月份已高,办丧事这里里外外你多指点,我跑腿,等父亲入了殓,我还要回扬州,眼看春茶上市,丢了季节,这一年生意就完了。……

卢微:兄弟你尽管放心前去,家中有我和你嫂嫂支撑,迁居之事要定下来,我会给你告知的。

△弟兄俩已有二年未见面了,手足情深,一直商量到后半夜。

景:范阳城门外。

土地荒凉,毫无生机。

几棵老树光秃了枝桠,几只觅食寒鸦,哑哑叫着,又凭添了些凄凉。

△卢微拉着弟弟的手,背着弟弟的行囊。

△二人执手相看,不舍分离。

画外音 :

弟兄俩人这次在范阳城头分手,谁知就成了永别呢?

△卢家刚草草办完丧事,百日还未过,一天薄暮时分有人打门……

场:1——3 

时:已过清明节气,北国仍春寒料峭。傍晚时分。

景:范阳街头,萧条,冷落,时而传来犬吠。

卢府,高宅大院,门楼上用隶篆写下“金瓯相裔”四个大字,虽然已油漆斑剥,依稀遒劲有力。门前两尊一人多高的石狮,仿佛在叙说昔日主人的显赫和门庭的繁华。

门楼下一对随风摇曳的白色灯笼,门楣下镶金边匾上披着的一段黑纱,门楼两边楹上,一幅丧联已缺了字,在风中摇曳——卢府还沉浸在办丧事的沉痛之中。

人:卢微,卢妻 (有身孕,月份已高),一男一女二仆,军官一人,

士卒七八人。

△范阳府衙的偏门里走出七八个总兵打扮的兵士,打头的是军官打扮。

△行人步履杂沓,面带怒容,一路由西向东走来。

△来到卢府前,领头的一个手势,早有三四人上前,擂打起黑漆

大门。

△半晌,门吱呀一声开了,门缝里挤出一个仆人来。

仆人(满脸堆笑)(揖拜):客官,客官有什么吩咐,天色将晚,主人身体欠安,已歇息了。

一士兵(不耐烦地):你也不睁眼看看,这是节度使李大人手下的总兵,现到你府上,定有急事,快快通报你家主子,免得生些闲气。

仆人(依然堆笑):不知是总兵大人驾到,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恕罪。

几个士兵(忍不住吆喝):少罗嗦,快去通报!

△ 仆人急转身向院内跑去。

△ 不消一会就把门打开。

仆人(弓身相迎):主人有请!

△ 请字话音未落,一伙人就蜂拥而入,把男仆撞了个趔趄。

△ 卢微已青衣布帽在堂上坐定。

△ 一伙人气呼呼拥入。

△ 卢微忙起身相迎。

△ 那伙人也不落坐。

军官:我等奉李怀仙节度使之命,拜访高士。

△ 从怀中拿出一账册,抽出一张纸来。

△ 卢微双手接过看时,竟是一张借据。

△ 卢微细细看过时,只觉得五雷轰顶,手也抖的厉害。

卢微:家父离世不过百日,临走时也未交待,再说一年前的借据,又在乱世之中,现叛军已经平定……

军官(脸色一变):父账子还,天经地义,难道你要耍赖不成,叛军虽已溃散,这是你欠大唐皇帝的钱,岂有不还之理!

卢微:这数目不小,两千两银子,二百石粮,还望将军在李大人面前多多通融,能不能缓……

军官(有点发怒):卢家范阳望族,就说眼下不如早年红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区区银两还是能交的。这样吧,本来帐已一年了,要立马交的,看得卢家刚刚办完丧事,就还按字据上说的,十五日交齐,不然,净身出门,到时不要说李大人不讲情面,不给汝等面子。

△说完便和几个随从大摇大摆去了。

△卢微一声声长叹,在客厅来回踱步。

△二位仆人在拨弄地上一盆炭火。

△卢微妻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在堂前椅上,望着公爹灵位前的烛火发呆。

景:起风了,塞上北风尖叫着,从屋檐下吹进,厅堂上烛火明灭,一片凄惨。

卢妻:老爷不要过于忧心,身子骨还是最关紧的,天塌下有地顶,车到山前必有路,那精神头可是不能垮。我想,不能犹豫了,就照父亲大人临终遗言,南迁济源王屋山。

卢微:也别无他法,只是你这身子……

卢妻:不要紧,算算也还有一个多月,那帮不讲理的,限期是十五天,再迟了,恐怕城门都出不去,麻烦事就大了。

卢微(点头):好吧!这南移之事不是小事,你明日到莫州与岳父母大人商量一下。

△夜深了,卢妻示意男仆,伺候卢微先睡去。

△卢妻和女仆走出客厅也向内室走去。

△卢妻(边走边自说):唉!这孩子不知是啥命,来的真不是时候呀!

等女仆伺候卢微妻子睡下,卢微已发出轻微鼾声。

场:1——4 

时:接上场(卢微妻子梦境)。

景:莫州卢妻娘家。魏家也是世代官宦人家,家景尚可:楼台、亭阁、花园 、水榭。

人:卢微妻子,父亲魏大人,母亲,丫环多人。

△卢微妻子躺在床上难以入睡,这几日卢府事情一件接一件,卢微妻子身心疲惫,浑身象散了架,侧躺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竟入了梦中……

女仆:夫人!夫人!日上三竿了,老爷让你前去莫州,快上路吧!

卢微妻子急忙从床上爬起,赶到院里看时,没有女仆,只是娘家两个丫环,微笑着。

丫环:夫人我们上路吧!老爷,老夫人等得急了。

△三人只觉耳旁生风,咋就到了莫州娘家府内。

△母亲坐在花园亭中,已经满头白发,老态龙钟。

△母亲见女儿风尘仆仆回来,身上还戴着孝,就跌跌撞撞扑过来。一把搂住女儿大哭起来。卢妻亦大哭。

母:我女儿受苦了,受苦了哇!

卢妻:娘,我今日回来就是与你和父亲告辞的呀!

母:卢家的事,我和你父已经知晓,你看咱这里,兵荒马乱,没有一天安生日子可过,我和你父商量,你们还是快快南迁吧!或许还有一条生路。

△眨眼功夫,娘不见了,只见几个丫环嘻嘻哈哈从湖边走来,自己一下子身着红色嫁衣,头戴凤冠,这是要出嫁的那天呀。

△丫环们跑进亭子,嘻嘻哈哈打闹。

丫环:小姐今天打扮的活像玉天仙,找你半天了,门外催妆的锣鼓都响了三遍了,姑爷都等的疯了!

卢妻(娇嗔):不嫁了,就是不嫁了。

△一群丫环拥着卢妻,向客厅走去。

△父亲母亲二位高堂已在客厅坐定。

父亲(慈爱地):吾儿,今日大喜不许哭哭啼啼,卢家这门亲是我和卢大人在众人面前三击掌,指腹为婚,再说卢家也是大家,婆家你爷爷卢从愿,就是有名的“金瓯相”你可知晓。

卢妻(点头):不就是玄宗皇帝选宰相,把名字罩在金盆里让太子李亨猜,李亨猜中了说:“莫不是崔琳、卢从愿乎!”皇帝赐御酒给太子......

△卢妻学着大人腔调,把众人逗笑了,卢妻也破涕一笑。

母:昨夜哭了一夜,眼都像个大核桃,说十六岁太小,待问问你爹,我到魏家时还比你小两岁呢!

△魏父瞪了魏母一眼。

魏父:不要说那些陈年旧事,我儿到卢家也不辱她的身份,(对女儿)你那四书五经也够用了,再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上要孝顺公婆,下要服侍好姑爷、弟妹,闲暇习些女红。   

魏母:又说你那烂芝麻,陈黑豆,快给女儿上装,姑爷前庭都等烦了。

△一转眼咋就坐在一辆软包轿车里了。

△还是这辆轿车,过门九天就随公爹卢缵到河南王屋县任上。

△那不是姑爷吗,风流倜傥,只是黄瘦了些,听说公爹晚年得子,溺爱有加,不让苦读寒窗求功名……怎么一下子就把盖头给掀了?

△卢妻飞红了脸,娇羞无比和卢微相拥进了鸳鸯帐......

△雄鸡一声高啼,把卢妻从梦中惊醒。

△屋子里出奇的静,没了熟悉的鼾声,卢妻急忙欠起身,卢微的被窝已成冰凉,人早不在了。

卢妻,(喊女仆):老爷呢?老爷呢?

女仆(慌里慌张):不知道呀!咱睡时,他睡的好好呀!

△卢妻命女仆点亮一盏灯笼,二人跌跌撞撞走到院子低声喊。

卢妻:老爷,老爷!

丫头:老爷,老爷!

△一边喊一边四处寻找。

丫环:夫人,你听,后厅好像有人声。

卢妻:走,去看看。

△走过前厅山墙,就看见后厅有灯光,有人影晃动,卢妻一颗心才停止狂跳。三步并两步走进后厅。

景:卢府后亭。

    卢府开祖至今的祖宗三代灵堂。

    庄严、肃穆。

    屋里香烛缭绕。

△卢微正与男仆匍匐在地,痛哭不已!

卢微(痛不欲生):列祖列宗,不孝裔孙卢微无才少德,辱没祖宗,我卢氏千秋功业,废于一旦,废于我手,我纵然死,不能抵祖宗功德之万一也!

△卢微一边五体投地,叩头不止,一边抽泣。

△卢妻进门来和卢微双双跪在灵堂前抱住卢微,也大放悲声!

卢微(指着案上那块“金瓯相裔”匾额):我今天夜里和仆人把匾额从卢府门楼摘下,准备南迁时带上,这是御笔亲题的匾额,是卢家曾经的辉煌啊!夫人这些年你来家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连一天舒心日子也未过过,先是生母驾归瑶池,又是父亲辞官北返,平时里我病魔缠身,你寒号奔波多方求医问药,这些我都记在心上。眼下父亲百日未过,又出这惊天大祸!我还是卢家一男丁吗,我我我......

△未说完,哽咽着要以头叩地,被夫人拉住。

△卢妻:老爷不要过于自责,天道不公,奸臣当道,你不见塞内外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多少百姓死于非命,大唐气数将尽,岂是你我一家之厄运?你也要保住身体才是正理,如你有三长两短,那我们娘儿怎么过?那才是最大的不孝啊!你要振作啊!

卢妻接着说:我卢氏自开祖以来从两汉始,到隋唐出了十几位宰相,其朝廷命官不计其数,这么旺的支脉不能败于一旦啊!

卢微:夫人所言极是,一席话惊醒梦中人,我们商量商量南迁之事吧!

男仆:老爷,要走快走,坊间早就听说今天那位师爷,是李怀仙节度使手下红人,为这次李怀仙投降大唐当上节度使立了功。小人得志一时猖狂起来,想在范阳谋一处房宅,请风水先生一看,看中了咱卢府,就心生诡计,上演黄昏时的一幕。他既然起着歹心,不得不防,咱们还是尽早南迁为好。

     △卢微,卢妻都点头说好。

    △天色大亮,卢妻赶往莫州娘家与父母商告。

    △二仆暗地雇车,打点行装。

    △一家人沉浸在南迁的凄惶之中。

    △这一日三更时分,一辆驴车,二主,二仆,一赶车人草草离开范阳,艰难的向王屋山奔去。

 

 

第二十四集  诗茶风流

场:24——1

时:明朝洪武年间。

景: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下。

人:卢氏家族族长,卢氏后裔四兄弟。

画外音:

△日月昭递,斗转星移。不知过去了多少岁月,多少年头。

△元朝末年兵连祸结,历经20余年,虽然朱元璋统一天下,但是江山已经是遍地疮痍,山东河南河北一带,多是无人之地。为了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人口均衡,巩固明王朝统治,洪武年间,采取移民政策,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

△这天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准备往河南迁徙的人在聚集,在集合。

△有一卢氏白胡须老者正向几个年轻人讲述卢氏先祖卢仝的故事。

老者:话说当年在武山头埋葬了卢仝先祖之后,紫薇带着孩子们在济源也住不下去了。后来,有一位好心狱卒冒雨到卢家告知,第二天要将他们收监,卢仝妻子紫薇携老母和幼子添丁,连夜逃往山西洪洞县十里铺村。后来,抱孙也寻找到此,落地生根,繁衍卢氏一大家人。这一次你们移居到河南,一定要到济源王屋山下找到武山,找到先祖卢仝坟茔,尽子孙的孝道,最后就在武山落脚吧!那是我们卢氏家族的根呀!

△卢氏四兄弟辗转来到王屋山下,在武山头找到先祖卢仝埋葬之处,磕头拜祭,立一通石碑为证:

……闻有明之初迁民时,二代祖有难色,始祖告之曰:吾本济人唐贤仝号玉川后裔也,子往遂欣从来济,济多名地,族必家于玉川武山头者,云云……

△这里山秀水美,土肥地茂,但也早已荒无人烟。四兄弟就在此落脚生根,取村名为武山村。

△又经历数百年,卢氏家族人丁兴旺,武山村已成为一个小镇,镇上几十家店铺,清明庙会的风俗也延续下来。

△公元1911年,济源人刘漪在广东道任御史,回乡探亲,清明庙会时到武山拜谒卢仝墓,卢氏族人热情接待,祭扫完毕后到卢氏宗祠内喝茶小憩,刘漪问起卢仝墓地碑谒等事。

族人回答:一无所有。

刘漪(很生气):世人都尊敬先贤卢仝,你们卢氏后裔,竟不尊祖宗,真乃大不敬也!

△卢氏族人羞愧难当,无言以对,请刘漪指教。

△刘漪随手写下“卢仝故里”四字。

刘漪:你们好自为之!

△就匆匆离开武山。

△族人视为珍宝,在村东门外修厅立碑以记之。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济源县委书记于思礼在这一带领导对敌斗争,被同村伪军告密,在武山壮烈牺牲。人们为了纪念他,改武山村为思礼村,后又改为思礼乡,再后来撤乡建镇为思礼镇。

△玉川大地人杰地灵,武山村人才荟萃。解放后,卢氏家族已遍布海内外,在不同的战线工作着。卢仝故里的卢氏后裔们更是创造演绎一出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腾飞大剧。

场:24——2

时: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九年,世纪之交。

景:卢仝故里——济源王屋山思礼村(武山村)。

人:白鸽,大学筹建组组长,群众各色人等。

△济源市决定在山区兴办自己的大学——济源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消息不胫而走。六十四万愚公家乡儿女谁能不为之感到振奋呢。

△校址被初步定在“卢仝茶园”(原知青茶园)的后坡上,由省设计院设计。石书记指示:一是尽量不准占耕地;二是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三是即是一校又是一景,有王屋山特色。

△筹建小组就在原山区办挂牌成立了。

△卢仝故里的人们沸腾了。

△他们说:人老几辈,别说大学,上个中学都困难,现在不出山门就进大学门,实现人老几辈的梦想!

△有的把自己准备盖房的砖、石、木料运来了。

△有人把自己的棺材板变卖成现金拿来了。

△年轻人推迟了自己婚期,不要彩礼,不办宴席,把钱拿来了……

△白鸽他们几个忙的不亦乐乎,劝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有的简直是夜半送物上门,姓名也不留下就走了。

△水泥厂把水泥包了。

△钢铁厂把钢铁包了。

△石料厂把石料包了。

△全市的能工巧匠在这里集中。

△全市各乡、工人、青年、妇联纷纷到市委政府请缨。

△一个个少先队员把攒钱罐的小钢镚倒出来。

△一个个家属把积攒的体己钱翻出来。

△他们有的赶着马车,有的拉着平车,有的担着箩筐,有的干脆步行。

△筹建办招募处人挤的水泄不通。

△老区人民把当年支前抗日,打老蒋的红旗又扛了出来。

△王屋山上,卢仝故里,走过一队人,又过一队人。

△路两边是锣鼓声不断,口号声、歌声不断。

△一碗碗“卢仝茶”是卢仝后裔们的心意。

△一阵阵“七碗茶歌”是“卢仝泉”水在旋腾。

△当年审批,当年筹建,当年招生,这就是王屋山人的气魄。

△王屋山下,卢仝故里的一个文化建设高潮就来到了。

场:24——3

时:二十世纪末。

景:河南济源市王屋山下卢仝故里。

人:田本(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田本学生一男一女(兼翻译),济源市委市政府要员,宣传部长,政协主席白鸽。

△二十世纪末,神州大地涌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原大地一派生机。

△王屋山下的济源市,传说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乡。这个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刚刚跻身于全省十八个省直辖市行列。

△今天,这座山灵秀之城,将迎来一位来自东瀛日本的一位尊贵的客人——田本教授。

△一千九百九十九年三月三十日。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蓝天,白云。

△一架图(波音)747空中客机从白云间呼啸而来。

△气势恢宏的中原机场。

△飞机在宽敞的跑道上滑行,

△飞机稳稳地停在停机坪上。

△一位机场女服务员迎上前与田本教授交谈几句日语,带他们直接走向贵宾通道。

△田本教授兴致勃勃,一边走一边和他的两个学生交谈。

田本:这是第三次来中国了,这一次恐怕要如愿以偿了。

△十几分钟后,田本一行已经坐在济源市政府接待他的专车——一辆浅黄色的中型面包车。

△车在高速路上飞驰。

△来接他的是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还有一位就是政协主席白鸽。

△丰盛的欢迎晚宴。

△气氛比较热烈。

△一位管外事的副市长致辞表示欢迎。

△田本教授即席发言。

田本(情绪激动):灵秀的山水济源是茶仙卢仝的故乡,我怀着对这位茶界先祖的深深敬意,曾三次到中国寻找他的故里,这一次终于实现了我的夙愿。

茶仙卢仝,在我们日本人民的心中有极高的地位,其原因除了他的“七碗茶歌”在日本煎茶道中间广为流传外,主要是由于他出污泥而不染的优秀品格,日本煎茶界视他为理想中的人物……

△一阵热烈的掌声。

△田本呷了一口茶水。

田本:我到王屋山下济源市来寻卢仝故里完全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前,你们福建泉州市与我们新座市结为友好城市,作为文化交流项目,泉州组织一个十名高中生参加的观光团到日本早稻田大学参观,我的一席讲话引出了一个青年,他就是卢云天,他对我讲的茶仙卢仝很感兴趣,因为他就是卢仝的后裔,随父母南下到泉州,我那时候就知道了卢仝真正的故居在河南济源武山头下。

我当时很振奋,我和卢云天有个约定,我有机会到中国来寻根问祖,他给我当向导。然而,前两次来中国都没有找到卢云天。我通过中日友协找,他们说查无此人。这人是我的朋友,决不是子虚乌有。第二次干脆说:可能不在人世了,更让人不可思议。这次我好不容易找到卢仝故里,是不是要帮我找到三十年前的好朋友,忘年之交卢云天。

△全场一下沉闷了。

△人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田本教授。

△白鸽只觉的泪水在眼眶里转,强忍着才没有落下来。

△石书记不愧是政坛上的风云人物,这种不尴不尬的场面,他经的不少。

石书记:尊敬的田本教授,年逾古稀到我们卢仝故里来参观考察,我代表愚公家乡的六十四万人民向您致以热烈的欢迎。你在日本煎茶界享有盛誉,著作颇丰。我们作为茶仙卢仝故里的人,却对卢仝文化研究刚刚起步,说起来令人汗颜。

你说到的卢云天同志,是我们卢仝故里优秀的青年,他短暂的一生,为改善山区人民生活条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特别是他“南茶北引”,获得了很大成功,济源王屋山茶园现在发展成市里支柱产业,吃水不忘挖井人,实际上就是当年知青卢云天打下的基础,但是他却因患重病不在人世了……

△看得出,石书记也强抑着悲痛。

△田本听到此,步履蹒跚,走到石书记前。

田本:真的吗?怎么可能,多么可爱的小伙子。

石书记:不过今天,我可以向您告慰的,因为他的妻子、爱人白鸽同志,就是到机场接你的这位同志,就坐在这里。

△田本教授愣了几秒钟。

    △白鸽走到田本面前,两只手紧紧握在一起。

田本:对不起,白鸽先生,实在对不起,我提起使您了伤心的往事。

△白鸽已经泪流满面了,从挎包里拿出一本书。

白鸽:田本教授 ,这是卢云天的写的长篇传记小说《茶仙卢仝》,我盼望着这一天,亲手送给你,你读完了它,对一切就都明白了。

田本:谢谢,白鸽先生,三十年前在早稻田大学卢云天就说将来要写一部关于卢仝的书,现在我终于见到了。

石书记:实际上,卢云天没有写完,是由白鸽同志把它写完并出版的。

△大家鼓起掌来。气氛重新趋于和谐热烈,酒宴重新开始了。

场:24——4

时:接前场。

景:济源王屋山下卢仝故里风光。

人:白鸽,田本教授,两个学生(兼翻译),有关官员若干。

△在美丽的春光中,济源各界有关官员,研究卢仝茶文化的有关学者,和田本一行一起参观考察。

△卢仝泉,卢仝煎茶遗址。

△珍珠般的泉水汩汩外冒。

△卢仝当年与韩愈在此烹茶论诗的亭子虽然已不在了,那座“卢仝泉石”还在,泉石上的拴马的石洞依稀还有当年韩愈拴马的痕迹。

田本的两个学生捧起泉水喝了两口:还真甜呢!

△石榴寺,传说中当年卢仝少年读书的地方,虽然修葺一新,但是已经没有当年的石榴树影婆娑。

△参观了卢仝隐居地——藏花洞。

△参观了卢仝隐居苦著经之地——仝庄遗址。

△参观了卢仝茶社的卢仝煎茶技艺表演。

△一行人来到卢仝墓地遗址,瞻仰卢仝那尊汉白玉石像。

△田本一行匍匐在卢仝墓碑前,为这位茶界先贤祭拜!

△最后,来到济源思礼村(武山村)卢仝故里,卢仝后裔们热情欢迎田本教授的到来。

△眼下的武山村已经是全省百强村之一。

△如今的思礼镇也成了全省十强乡镇。

△原来,自从十几年前,从武山头矿产资源被哄抢之后,武山的卢氏后裔并未停下向大山取宝的脚步,他们九户人家凑出三十万元钱,在武山深沟老林里,试验上百次,终于在几年前解决了有色金属冶炼的世界性难题——污染问题,使武山成为亚洲数一数二的零污染的现代化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武山头上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鳞次栉比,厂区内杨柳吐翠,月季飘香,村中走来的两千多名现代青年,或骑电动车、或开私家车上下班穿行在卢仝大道上,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幸福,享受现代文明人的文明生活。

△田本被卢仝故里的这番景象陶醉了。

    △田本在热烈的气氛中讲他们先祖卢仝在日本人民心中的地位。

△卢氏家族一位花白胡须的长者回忆起抗日战争中的一段往事。

△上世纪四十年代。

△兵燹后的玉川大地,一片萧条、荒凉。

△一队日本鬼子兵要进武山村抢掠。

△他们杀气腾腾来到“卢仝故里”碑前。

△领头的一名军官下马端详了一阵碑上的文字。

△规规矩矩朝石碑鞠了三个躬,叽里咕噜了几句日本话,率队匆匆离去。

△田本听后感慨不已。

田本教授:一座碑竟能化解一场血腥屠杀,使恶者放下屠刀,这正是茶仙卢仝身上体现的诗茶文化,即诗茶精神的魅力呀!

△田本舒缓了一下语气。

田本教授:那一场战争给你们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给卢仝精神抹了黑,我借此向你们表示深深的歉意,愿今后中日人民世世代代友谊长存。

△田本带着两个学生向在场的众人鞠了三个躬。

△一片热烈的掌声。

△众人又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卢云天的墓前。不知什么时候卢云天的爸爸卢遥,妈妈韩梅,已经伫立在卢云天的墓前了。卢云天的墓地没有苍松翠柏,只是被一丛丛浓郁的王屋山茶簇拥着,墓碑上刻着: 

王屋山南茶北引的开拓者卢云天之墓

△墓后紧紧连着卢仝茶园(即当年的“知青茶园”),大片大片的翠绿,向天坛山主峰延伸。

 白鸽(对田本):田本教授,这两个老人就是卢云天的父母,当年他们承诺卢云天,退休后回来守护茶园,现在他们回来了。

△田本赶过去,就要给二老下跪,被老人和白鸽拉住。

田本教授:我没见到卢云天,他是个好青年,他传承了茶仙卢仝的优秀品质,他会受到人们——包括日本人民的尊重。

韩梅,卢遥:谢谢!谢谢!

田本教授:说感谢的应该是我们,你们培育了一个当代的卢仝。

△白鸽和全场的人热烈鼓掌。

△面包车在掌声中徐徐启动。

△七碗茶歌的旋律响起。

 

 

             剧终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UserData} {$Company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