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全国原创小品剧本创作大赛
代写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剧本名:30集古装电视剧《天下第一庄》
【原创剧本网】作者:徐化芳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13979226936 联系QQ:652117037
年会剧本
 
    第一集

    1:黄河边夏乡村小路上、日。

    杨泰昌和顾祥在前边走着,在后边路边吃草的毛驴,呼呼追上来,像撒娇把头亲昵地贴近杨泰昌的身子。

    顾祥揮起手里的缰绳欲打毛驴:“你畜生想挨打不是……老爷怎能和你耍笑着玩呢你。”

    杨泰昌抬手阻拦顾祥:“别打它别打它。它随老爷有山东来江苏二年,一直把它当伙计看待的。它想撒娇撒就是”

    顾祥一哭丧脸,任何瞪毛驴一眼:“你这畜生命真好,和我一样摊个好老爷。老爷他……老爷他简直把你畜生,和我顾祥同样看待的你。”

    毛驴摇摇头晃晃身子,像是高兴自豪似得。

    杨泰昌:“老爷身边没有叔父,没有老婆孩子。这二年,我拿你们俩当伙计看的。”

    顾祥又一哭丧脸:“它毛驴是畜生,老爷怎……老爷,那颜老奎坠来啦。”

    颜老奎拎一捆青草,小跑样匆匆追来

    杨泰昌迎过去:“老人家你……你往后别再颠颠跑这么多路,为它送青草啦。”

    顾祥用埋怨的口气朝颜老奎说:“送吧送吧,反正也送不几天啦。就因为你老人家经常为毛驴拔草,老爷要把它送回山东去。”

    颜老奎难堪地:“老爷!”

    杨泰昌:“你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整天麻烦你。”

    颜老奎:“麻烦我甚啦?这二年老爷从没坐轿,拔草喂好毛驴,我等于为老爷抬抬轿子……没有你老爷,我这身骨头早沤烂啦老爷。”

    杨泰昌:“实在不想麻烦你老人家。”

    颜老奎摆摆手:“不麻烦啦,不麻烦啦老爷……你别送它回去,顾祥不在身边你好给它说说话的老爷。”

    2:衙门内小房里、夏、夜。

    杨泰昌把一包银子递给顾祥:“明日就动身吧。”

    顾祥接过银子:“好的老爷,明天一早走就是。”

    杨泰昌:“若不它送走,还会麻烦颜大爷……回来时租辆车子,把我叔父和玉兰母子,接过来团聚些日子。”

    顾祥:“奴才不在老爷身边,老爷可要照顾好自己……等把老太爷和嫂子接来,老爷就有了好日子。”

    杨泰昌点头:“嗯。叔父当码头工半辈子,若不接来,在家他是不会安闲的。若在路途骑毛驴,定要爱护它的,定要经常让他歇息。”

    顾祥:“好的,好的……这毛驴不是毛驴啦老爷,它成老爷的宝贝啦。”

    杨泰昌点头:“老爷待它像朋友。明日送它回山东,我这心揪揪的怪留恋它呢。”

    毛驴轻轻推门进来。

    顾祥惊讶地欲拦毛驴:“哎!刚才我把你拴好啦,你怎又跑来了呢你?”

    毛驴躲过顾祥跑到杨泰昌跟前,仰起头叫喊几声,眼泪滴滴。

    杨泰昌惊讶地:“你怎么哭啦?你怎么哭啦这是!”

    毛驴紧紧贴住杨泰昌的身子,像撒娇的孩子。

    屋外隐隐传来雷声。

    顾祥朝外伸头一看:“老爷,看样子要下大雨。”

    杨泰昌拍拍毛驴:“若今夜下雨,那明日就不让顾祥送你回去。”

    3:电闪雷鸣的夏夜。

    大雨滂沱。

    电闪不时划破漆黑的夜空。

    黄河面像白昼那么清晰。滔滔巨浪,像一个个山头击打着堤岸……

    4:屋里床上、雨夜。

    杨泰昌放下阅读的书本,仰面躺在那里。

    门外的雨声哗哗啦啦……

    5:总督府议事厅里、初夏、日。

    铁保很随意地看看信函,用复杂的目光望着身边的刘同知:“刘大人!“

    刘同知恭敬地:“总督大人有公务,请吩咐属下就是。”

    铁保用手指轻轻拍打着信函:“这山东的杨泰昌,殿试获取前九名进士。本督想听听你同知大人建议,欲安排哪里任职为好呢?”

    刘同知:“那前六名进士,已被总督大人安排江西担任知州位置。那第十二名进士,被总督大人安排去安徽做了七品知县。这……这前九名进士杨泰昌,应安排哪里任职,请总督大人决断才是。”

    铁保:“那好,那好!”他声重腔圆地“杨泰昌听令。”

    杨泰昌恭敬地:“属下洗耳恭听,请总督大人指示。”

    铁保望杨泰昌一阵,然后看看手里的履历表,改为随意和协商的口气:“那这样吧杨进士,你暂时去江苏阳城县担任七品主簿,主持公务。”

    刘同知和杨泰昌惊讶地:“七品主簿!”

    铁保点头:“就是七品主簿。待过一段日子,是继续留任那里,还是再派新知县去接替,到时我再和刘同知详细商议。”

    杨泰昌像压抑着火气,冷冷一笑抱拳作揖:“总督大人,属下近日耳朵上火,担心视听有误。还烦请总督大人,再为属下复述一遍任命情况才是。”

    铁保风趣而低俗地伸出手掌,像小学生学数数那样,一个个压着指头:“去江苏阳城县担任七品主簿,暂时主持公务。”

    杨泰昌咽口气,声音故作高昂::“属下从命。”

    刘同知暗暗白瞪铁保一眼,朝杨泰昌说话似乎明显流露着复杂的东西:“杨进士啊,你刚从山东走来。这这千里之遥一路的风尘。你暂到不免到驿馆休息两日,然后上任不迟。”

    杨泰昌一咬牙帮骨,强颜带笑朝刘同知施礼:“谢同知大人关照。属下肩头已担公务,即刻启程才是。”

    刘同知无奈地:“杨进士你……杨进士你……”

    6:总督府长廊上、初夏、日。

    杨泰昌气愤愤走在长廊上,心里愤愤地说:“在大清国众人心里,你铁保做事光明磊落,那都不了解你而已。今日我杨泰昌亲眼目睹,方知你浪有虚名。庸人草包,鸡肠狗肚,黄鼠狼驾辕子,你哪有个两江总督的大驾呢你!”

    奔向拴在大门外的毛驴……

    7:大路上、初夏、日。

    杨泰昌背着行李,毛驴身上驮着书厢杂物走着。

    毛驴像罢工那样卧倒在地。

    杨泰昌蹲下身子,像对老朋友说话那样:“你生气啦?你也生铁保老匹夫的气啦?”

    毛驴趴在那里无动于衷。

    杨泰昌出口粗气:“那七品主簿就主簿吧,待我干好之后,将来会有二品前程的……那前边就是阳城县啦,待到那里咱们俩好好歇息歇息。”想拉毛驴起来。

    毛驴赖在那里不起。

    杨泰昌笑笑:“就因为我替你背了行礼,你才生气是不是?”

    毛驴像回答他叫喊几声。

    杨泰昌:“那你起来啊,那你起来啊。只要你不嫌累,那我把行李放你身上去。”

    毛驴忽一下站起。

    杨泰昌苦涩一笑说:“我心里对铁保再有气,可我对你说话是不能食言的。”把身上的行李放到毛驴身上去。

    毛驴像是很高兴,撒欢地叫喊了一阵子。

    杨泰昌朝毛驴说:“铁保那老匹夫,他灌了我一肚子气。你这高兴一叫唤啊,那我心里就高兴啦。那我也得学你大喊一阵,要不然肚子会气暴的。”他回头把手握成一个筒子,大声刚喊“铁——”而警觉地停住,心里说,“作为新科进士,在半途上直呼总督名字,那是不符合规矩的。”他故作使劲状,而实际压住嗓子喊道,“铁保你个老匹夫你!你混账啦你?待我把阳城县治理好,你准会后悔这种决断的。待到那一天,你不亲自派人请我回江宁,杨泰昌就在那里干他一辈子!”

    毛驴像是赞同杨泰昌的说法,助威般地叫喊了一阵子。

    8小房门口、夏、黎明。

    杨泰昌站在那里,皱眉望着密集的雨柱:“像这般大雨,整整一夜没有停歇,看来定会发生水灾的。”

    9:黄河边、日。

    黄河大堤轰隆坍塌。

    黄河水像滚滚的雷声,在村庄间、在庄稼里地滚动着。

    一片片庄稼,一座座房屋,被浪头冲为平地……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猪狗牛羊,在黄水中挣扎着,嚎叫着,呜咽着……

    10:淮安平河县城里、夏、日。

    知县余贵传站在雨中朝扛袋子筑堤坝的男人们喊道:“王把总听我号令,绝不能让这滔滔黄水,蔓延进平河县城……”

    翠萍打着伞急步走来,因把伞打在余贵传头上,她的衣服很快被淋湿。

    余贵传一哭丧脸:“小妹你……”

    王奇汉放下肩头的袋子,朝余贵传回复:“属下马上巡视四门,定保县城内人们安全就是。”他看看雨中的翠萍。翠萍的身体突凹分明。他轻声说,“看一眼雨中的官姨,头上浇雨心里热乎乎的。

    余贵传故作厌烦地朝翠萍说:“这里都是县城的士兵,你女孩不在家避雨,跑这里来……”他命令王奇汉,“为保全城百姓,你可冒雨带人在四门之内,修一道坚实的堤坝。定要把上涨的黄水拦截在城外。”

    王奇汉抹一脸上的雨水:“知县大人放心就是。”他对身边的李玉槐喊,“李把总!“

    李玉槐把耳朵朝着王奇汉:“把总大人请讲。“

    王奇汉:“咱们各自分工吧,一人分管一个城门去。按知县大人指令,无论用草袋还是用麻袋,在城门口垛一道堤坝就是。”

    李玉槐:“属下听令。”喊几个士兵跑去。

    11:平河县城门里、夏、日。

    兵士们在纷纷修筑堤坝。

    12:平河县城外、夏、日。

    奔腾的黄水渐渐吞没了庄稼。

    一所所民房在黄水中咣当、咣当成片倒塌。

    倒塌的民房在黄水中砸起雄浑的水柱,水柱扬起一簇簇散乱的水花。

    男男女女大人孩子,猪狗牛羊,在黄水里哭叫嚎啕……

    13:淮安城外、夏、日。

    淮安知府王谷,带山阳县知县李君恒,县丞杜飞飞,在流动的黄水中不时搀扶着老弱的人们。

    14:高坡上、夏、日。

    杜飞飞高高举着雨伞。

    王谷站在伞下,哭丧着脸观望着滔滔的黄水……

    15:山东臺兒莊驿站前、夏、日。

    蜿蜒的运河。

    运河大堤一侧的“天下第一庄”牌坊隐隐可见。

    一个士兵模样的人,嗒嗒骑快马而至。他来驿站门前跳下马,将套在脖子后的油布包拿下来,喘吁吁对朝跑来的士兵说:“两江总督六百里加急,黄河在淮安段决口……”滩在那里。

    驿站前的士兵接过递来的油布包,套脖子上往身后一推,从身边柱子上解下马匹,上马嗒嗒而去……

    16:京城街道上、夏、日。

    一骑马士兵手里高举着油布包狂奔,不时高喊:“两江总督铁保六百里加急,黄河在淮安段决口……”

    街道上的行人,听见喊声赶忙躲闪。

    骑马的士兵从行人缝隙里,嗒嗒飞奔过去……

    17:宫内、夏、日。

    一名太监从跑来的士兵手里接过油布包,在宫中狂奔着。他边跑边揮舞着手里的油布包喊着:“江苏巡抚汪日璋六百里加急,黄河在淮安决口……

    18:上书房内、夏、日。

    嘉庆愤愤把铁保和汪日璋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朝六部重臣复述道:“两江总督铁保在奏折之中,弹劾治河钦差魏忠臣。他言魏忠臣仅知道,终日蹲在大帐内,喝老母鸡汤而懈怠公务。他修复黄河大堤只顾形式,不去实地勘察。使大堤成为豆腐渣工程。黄河眼下在淮安段决口,百姓受灾,流离失所。”

    魏忠臣战战兢兢独自站在前边。

    重臣们肃然而立。

    嘉庆:“铁保的奏折中,还言魏忠臣心术不正,诽谤江苏阳城县主簿杨泰昌。铁保若听信其谗言,将会毁掉大清国栋梁才俊。”

    魏忠臣扑通跪倒:“奴才知罪,望万岁开恩。”

    嘉庆把手一揮:“免去魏忠臣三品郎中职务,永不录用。其他事宜交刑部审理。”

    魏忠臣被押了下去。

    嘉庆威严而深沉地:“国家勒紧腰带,花许多银子用于黄河治理。因三品大员懈怠公务,用银子磊起来的黄河大堤,在涛浪下不堪一击!黄河在淮安段决口,给那里的百带来灭顶的灾难。我大清国啊,这就像一个巨大的车轮。它上边虽然沾有泥巴绣斑,可车轮还仍然要运转啊!”

    重臣们伏着头,自然地:“皇上,皇上!”

    嘉庆:户部,户部!“

    户部匆忙近前跪倒:“奴才在。”

    嘉庆:“你速速安排赈灾事宜。”

    户部咚咚直磕头,机械而苍凉地喊着:“皇上,皇上……”

    嘉庆惊呀地:“朕仅让你户部,速速操办赈灾事宜。你……你为何,只顾咚咚磕头而……“

    户部像哭泣般地:“皇上啊!奴才求皇上,求皇上速速给两江总督铁保下旨。”

    嘉庆:“混账!朕要你户部你出银子,快救济无家可归的百姓。给铁保下旨何意?”

    户部磕头:“要铁去让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筹办赈灾的银子。然后再下旨给江苏巡抚汪日璋,让他迅速筹集粮食。”

    嘉庆愠怒地:“你个混账东西你!朕下旨给两江总督,给江苏巡抚,要他们筹集银梁是吧!那我大清国,还要你这户部有何作用呢?”

    户部绝望地:“奴才实在……奴才实在……实在拿不出银子啦皇上啊。”头拱地不敢抬起。

    嘉庆使劲拍一下龙案:“拿不出也要拿!淮安的灾民不仅要解决吃饭问题,将来还要修复屋房,还要耕作土地……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们,眼下正巴巴盼着,盼着皇上的赈银赈梁呢。你户部仅知道喊穷,那让淮安的灾民,如何度过这艰难时期?”

    户部磕头:“奴才无能,奴才实在无能……”

    嘉庆一甩手:“起来,起来!待你拨发完赈银赈梁,你户部无能,朕再罢免你不迟。”

    户部趴那里呜呜哭起来:“往日皇上下旨,奴才那怕有着千难万难,那怕向人家磕头跪门子,总是雷厉风行去办理的……”

    嘉庆:“你哭鼻子也没用,这次更应该雷厉风行办理!若不然,那淮安黄河决口,老百姓缺吃少穿,朕这心里……”

    户部哭着:“皇上啊——”

    嘉庆烦烦地:“朕理解你户部的难处,你有难处也要操办赈银赈梁。待这次办完公务,朕好好奖赏你就是。”

    户部:“皇上……皇上另请高明吧!奴才……奴才实在无能为力……”

    嘉庆沉脸:“你户部敢抗旨不成!”

    户部磕头哭诉着:“奴才怎敢抗旨啊皇上!光那四川和陕西的战事,像一只只巨大的魔手,已把我大清浑身的血肉剥刮干净。我大清……我大清的国库……仅……仅有三五万银子啦皇上。”

    大臣们浑身一震。

    嘉庆浑身一震,而马上脸色肃然起来。

    重臣们偷眼望望嘉庆,然后轻声交头接耳。

    户部哭诉:“奴才为了供应陕、川战争的花费,这副身板已累得全部是骨头,再无半点血肉的……皇上既是用刀子刮,从奴才身上再也刮不出赈灾的银子。呜呜……呜呜……”

    重臣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在擦眼抹泪轻轻抽泣。

    嘉庆那张脸罩着浓浓的愁容,像石雕样坐在那里。一瞬间,他再说话时仍然有着十分的底气:“大清国虽然国库空虚,但朕决不动摇赈灾的决心!”

    众臣附和:“皇上真乃爱民如子。”

    户部机械地:“皇上……皇上……”

    嘉庆朝户部:“你起来吧,起来吧……”

    户部颤巍巍爬起,抽泣着不时抹抹眼睛。

    嘉庆用协商的口吻说:“你作为户部,既然募不到赈灾的银子,那朕还要你何用呢?朕要另请高明啦,户部马上解职就是!”

    户部慌乱地摆摆手:“皇上……皇上莫要这么心急!奴才三句话说不好,皇上真的就要解职?”

    嘉庆:“解职!尔没有能力担当户部重任,朕让你留任户部还有何意义?”

    户部焦急地:“皇上再让奴才想想,再想想办法才是。”他掰着指头计算一阵,“皇上啊,奴才千难万难,上刀山下火海,拨十五万赈银就是。”

    嘉庆厌烦地摆摆手:“太少,太少。”他把手掌翻转几下,“十五万不行,需要再翻个翻儿。”

    户部再次跪下:“拨十五万赈银,皇上还嫌少啊?皇上知道这十五万赈银,是奴才从哪里募来的吗!奴才准备变卖家产,准备找亲友凑借,甚至连妻子的私房钱,儿子的压岁钱,要一并用上去的……”

    嘉庆浑身一震。

    重臣等猛吸口凉气。

    户部加重语气:“皇上若再给奴才追加一万赈银,干脆别让奴才解职啦,那干脆杀掉就是!皇上拿去奴才的头颅,去填补赈灾的银子就是。”他普通又跪倒,伏那里呜呜哭凄。

    重臣们有的垂头抽泣,有的焦急地顿足。

    众人的哭声渐起。

    刑部刘耀祖抹一把泪匆忙近前跪下,苍凉地说:“皇上啊,陕川的战事的确把大清拖穷!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杀敌,一刻都是不能断钱梁的。这赈灾之事,真的难为他户部了啊。”

    大理寺卿李光明近前跪倒:“皇上啊,若再给户部多加一万银子,那真是难上加难啊皇上!”

    嘉庆紧绷着嘴唇,稳稳地坐在那里。稍顷他含泪离开龙坐,把呜呜哭泣的户部、刑部及大理寺卿拉起。待他回到龙案时,脸上泪珠点点。

    点点泪珠无声地在嘉庆脸上滚动着。

    所有大臣见状哇啦大哭,哭声像雷在滚动着……

    嘉庆慌忙擦去泪珠,一甩手爽朗地说:“好啦,好啦!都不要啼哭,都不要啼哭……”他说话像调侃似的,“我们君臣啊,并不是二八的小女子,都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既是……既是我们君臣要大哭号啕一场,那眼下还不是时候啊眼下。”

    大臣们立刻停止哭泣,抹把泪水:“奴才们让皇上见笑了。”

    嘉庆充满感情地诉说:“你们大臣们有眼泪,可当着朕哭诉出来。可朕呢,即使一肚子泪水,该让它向哪里流淌呢?”

    众臣:“皇上日理万机,心里更苦。”

    嘉庆:“为安稳江山社稷,这次淮安赈灾,朕必须像对待陕、川战事同样重要,同样努力!”

    众臣:“皇上英明!国事如山,皇上更难。”

    嘉庆抖擞一下精神:“战争在陕川蔓延以来,朕何尝不知道你户部的艰难啊。可朕一心想着,要解救淮安那些遭难的百姓。这也是解救,我大清国的危机啊!”

    众臣:“臣等理解皇上爱民之心。”

    嘉庆:“因为天下百姓,就是我大清的江山!朕想借此赈灾,让陕川的造反匪徒们,亲眼看看我大清国的皇上,看看我大清国的官员们,面临天灾人祸,是如何爱护百姓,是如何关心百姓疾苦的。”

    众臣:“皇上爱民如子,江山定会兴旺。”

    嘉庆朝户部叹口气:“十五万那就十五万吧。朕心知你户部艰难,向你让步就是。”

    户部:“谢皇上体恤臣子。”

    嘉庆:“户部啊!“

    户部:“皇上!”

    嘉庆:“你把朕一年的生活费减去大半吧。”

    户部惊慌地:“皇上这……”

    众臣:“吾皇乃当世明君!“

    嘉庆:“待朕回后宫之后,再让皇后、贵妃们,卖卖首饰玉器,定要再多筹集十万赈银。”

    大臣们苍凉地:“皇上——!”

    嘉庆再次泪光闪闪,哽咽地:“朕对淮安百姓做到这样地步,这心头之上会减少一份压力的。”

    李光明出颁朝重臣们喊道:“为了淮安赈灾,皇上削减一半的生活费。我们各部的大臣,我们三法司大臣们,还有一点血性没有?这国家有难,我们能袖手旁观吗我们?我们就不能帮帮户部,再多筹集五万赈银吗?我李光明愿意出二百两积蓄……”

    刑部刘耀祖:“刑部出二百两积蓄。“

    右督察御使赵贤契:“都察院赵贤契也出二百两。“

    工部:“我出二百两……”

    吏部:“我出一百两……”

    皇叔弘运狠狠瞪李光明一眼:“那我出五百两……”他近前朝嘉庆说,“本王情愿少吃俭用,也应该为赈灾多出些银子。”

    户部挂泪而笑:“皇上啊,既然我们君臣倾尽国力,那奴才筹集三十万赈银就是。三天之后选双桅杆快船,沿运河送往淮安去。”

    19:后宫内、夏、日。

    晓云、晓月朝太后施礼:“臣妾给太后问安。”

    太后:“免礼。”

    晓云、晓月向和太后说话的皇姨:“臣妾给皇姨请安。”

    皇姨笑笑:“太后啊,你看看这两个孩子!一年一年过去,还是那个年轻时的俊俏样子。”

    太后高兴地:“是的,是的。这两个孩子像是吃了仙丹,始终不见变老的。”

    皇姨:“怪不得我的皇侄加外甥,多年以来始终把他们俩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呢。”

    太后:“颙琰喜欢她们……你们姐妹来哀家这里,所为何事?”

    晓云:“黄河在淮安段决口,皇上想给受苦的灾民,多送些银子去。”

    晓月接过话头:“皇上已开始从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为了凑足三十万赈银,皇上安排臣妾,要在后宫捐够五万银子。”

    太后:“皇上关爱百姓,是理所当然之事。你们姐妹快去吧,快去吧,让她们多捐些就是。”

    晓云:“太后啊,我姐妹已跑多处。看那样子,那些姐妹们都不愿意出银子。为此,我们姐妹商量出一个歪主意!”

    太后脱口而出:“歪主意!”

    晓云点头:“是的。臣妾姐妹,想从太后这里开始。只要太后带头捐献银子,我们姐妹,往后再做起来,会像势如破竹似的。”

    太后:“噢,噢。那……”欲要吩咐下人拿银子。

    皇姨按住太后的手,沉脸朝晓云、晓月说:“你们两个孩子,真不懂得道理!”

    晓月、晓云:“请皇姨明示。”

    皇姨:“俗话说女人当家,墙倒屋塌。皇上执掌江山,哪还需要你们两个妃子操心呢?”她转向太后,“妹妹不能带头捐这个银子。她姐妹俩若有本事,应该先从皇后捐银子才是。”

    太后犹豫一阵,对晓云、晓月说:“其实啊,这事已有人来给哀家说过的。”

    晓月、晓云:“请太后当面教诲。”

    太后:“她们都说你们姐妹,仅知道用笑颜和美貌,讨皇上宠爱就足够了。再不要把所有的风头,都抢了过去?”

    晓月、晓云:“臣妾不敢。”

    太后:“因为她们看不惯你姐妹的做法,所以才不愿意出银子的。”

    皇姨朝晓月一甩手:“去吧,去吧!你们还是从皇后那里开始吧。或者从你们俩开始就是。”

    太后:“哀家只想休闲,不想问及那些国家大事。”

    晓月想说什么。

    晓云倔强地拉一下晓月:“太后说的很有道理,为了淮安赈灾,咱姐妹先把值钱的东西,全部卖掉就是!若凑不够五万赈银,再来求太后不迟。”

    皇姨讥讽一笑:“这样说来,你们还真是两个好孩子呢。”

    20:毓庆宫内、夏、日。

    那里堆积着一堆东西。

    晓月珍惜地看看玉镯:“这是皇上给姐姐的珍爱之物,是否把它也卖掉呢?”

    晓云果断地:“卖!姐姐若不卖它,怎能凑够五万银子?”

    晓月把玉镯放进门外筐里,眼泪滴滴。

    晓云解释道:“妹妹何尝不知,那是皇上赠送给姐姐的珍爱之物呢。为让淮安百姓,早日脱离苦难。你我丢弃些心爱之物,又何尝不可呢。”

    晓月又把珍珠项链摘下来,珍惜地看着,咬咬牙说:“咱姐妹为皇上,减轻些担子吧!”放进筐里,背过脸去。“

    姐妹俩忙乎一阵,不由自主拥在一起,呜呜哭起来……

    21:毓庆宫门外、夏、日。

    太监鄂罗哩来到门前,张口想朝宫里喊什么,嘉庆一摆手走进宫去。当他看见晓月姐妹拥抱一起在啼哭,愣怔在那里。他看看那些准备变卖的东西,仰天而叹:“苍天啊,大清国已被陕川战事拖穷,赈灾实在无能为力。颙琰作为大清国的皇上,一心只想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可实在没有办法多筹集银子。苍天你告诉颙琰,真的要毁灭我大清吗?”

    晴空雷声隆隆,啪啪一阵雨滴。

    晓月、晓云同时喊声:“皇上!”扑上去。

    嘉庆伸出双手,一手一个把两个妃子紧紧拥在怀里,三人抽咽泪水如雨……

    :22:运河面上、秋、日。

    挂着赈灾字样的双桅杆大船,哗哗轧着波浪,朝前飞驶……

    23:淮安运河码头上、秋、日。

    衙役们纷纷往船下搬运着一箱箱赈银。

    户部司官对王谷说:“王知府,这30万赈银,你检查后收好喽。”

    王谷客气地:“司官大人,30万赈银本府已清点仔细。”他朝身边的衙役们,“快快搬运,快快搬运。这些救命的银子,应马上分发下去蔡是。”

    当王谷随着装有赈银的一溜车辆回府的当口,一司官模样的人,跳下大船匆匆追上去。他把王谷拉到一边,递上一封封口的信件,神秘而悄悄地说:“王知府啊,这是王爷安排的差事!王爷让属下亲手……亲手交到知府大人手里。”

    王谷浑身一震,然后激动地:“好的,好的。”慌忙把信件藏在袖筒里,亲热地说,“司官大人在淮安若有事,尽管安排下官办理就是。咱是一家人,一家人千万不要客气。”

    司官慌忙摆摆手,悄悄掉头回船去。他站在那里,神情复杂地望着装有赈银的车辆……

    王谷随车辆后边渐渐远去……

    24:王谷府内室里、秋、夜。

    王谷从袖筒里掏出信函,不由自主回头望一眼妻子。

    妻子在监督孩子写毛笔字。

    王谷仔细看看信封,上边封口的纸条写有:“绝密”二字。

    绝密二字在王谷眼前无限扩大,显得那么威严而神秘。

    他珍惜地撕开信封,那只微微哆嗦的手,从信封里抽出的却是一方黄色的绸缎。他自语道:“这是为何呢?恩人怎会用这黄色绸缎,给我王谷写信呢?”他展开绸缎,哆嗦着手看一遍上边的文字,激动地说,“恩人想得实在周全啊,这才是奴才和主子,心换心的亲密关系。恩人啊恩人,王谷会按照你老人家的嘱咐,把一切事情办理妥当的。”他珍惜地把黄色绸缎按在心口处,“待赈灾之后,奴才一旦遇见危难,有恩人这封匿名信垫底,定会安然无恙的。”他把黄色绸缎藏进书桌抽屉,啪嗒锁起。他再次抽出绢纸信件,仔细观望着:

    随着皇叔弘运的话外音,叠画出上书房君臣筹集赈银的情景。

    晓月、晓云卖首饰,和嘉庆相拥哭泣的画面。

    “……因国库空虚,此次淮安赈灾,皇上煞费力气,仅凑集30万银子。30万银子已经倾尽国力!可无论皇上多么艰难,赈银一旦交到贤契之手,照你的意愿安置就是。按往常赈灾惯例,赈灾之后皇上必定派人察赈。千里之外,吾虽有心却无法关照贤契。特写黄缎书札备用,若意外遇见危机,应悄悄抛之。只要贤契犯下的不是聚集造反大事,仅为赈银去向问题,既是他两江总督铁保,他也会顾及头上的顶子……”

    王谷看完信,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丢下信件跑向外间,喘吁吁地对儿子说,“若用功累了,快快收拾起来,马上睡觉去就是。”

    儿子收拾起笔砚,走进里间去。

    王谷激动地揉搓一会手,伸手在妻子脸上轻轻捏一把:“待赈灾过后,我要把皇上送来的赈银,拿出五万再转送回京城去,交到恩人的手里。”

    妻子点头:“知恩图报,乃君子风范也。”

    王谷一字一句:“待过些日子,王谷再不会让下人们,称呼你知府夫人的……”

    妻子一惊:“你……你……你想!你想把知县的妹妹扶正不是!”

    王谷摇摇头:“你乃糟糠之妻,王谷不仅不会弃之,还会让你尝尝巡抚夫人滋味的呢。你尝尝那种滋味,是不是像展翅飞翔在高空里呢。”

    妻子“啊”一声跃起,像发癫的孩子又捶又打,然后投进王谷怀里:“此刻为妻已经腾云驾雾,就像当了神仙似的。当巡抚夫人的感觉,真像驾云似得!”

    第二集人物表:

    王谷:淮安知府。

    李君恒,男,山阳知县。

    知县:甲乙丙。

    杜飞飞,男,山阳县县丞。

    余贵传、平河县知县。

    翠菊、余贵传妻子。

    平河县巡检甲、乙、丙。

    翠菊,余贵传妻子。

    包祥,余贵传随从。

    淮安府仵作。

    平河县巡检甲、乙、丙。

    翠萍。

    翠登科、余贵传儿子。

    第二集梗概:

    当赈银来淮安,各处人等在银子上做手脚,山阳知县背八万赈银被害死。

    第二集

    1:淮安府衙门外、秋、日。

    王谷在向五个知县宣读:“山阳县15万两,平河县10万两。其余三县,平分五万两……”他看看几个知县,“对本府的分配,你们有没有异议呢?”

    余贵传抢先说:“大人分配均匀,属下双手拥护之。”

    知县李君恒皱一阵眉头:“知府大人!”

    王谷冷漠地:“李知县何事?”

    李君恒有些不好意思:“山阳县虽受灾严重,但分配属下十五万赈银,知府大人是否得当呢?”

    王谷故作和蔼状笑笑:“李知县啊,你嫌银子多了是不是?”

    知县甲笑笑说:“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李知县你怕银子咬手!你若真嫌多,那多拨我县几万两就是。”

    知县乙:“银子还咬手啊!李知县你把银子给我吧。我可不怕银子咬手的”

    知县丙语言含蓄地:“知府大人偏心向着李知县吧!他李知县多拿了银子,还不领你知府大人的情呢……哈哈,哈哈!”

    王谷严肃地摆手制止:“他李知县是个好人,为官清贫。可他就是有个大毛病,不想多操心办事。”

    李君恒:“知府大人,属下不是不想操心。淮安30万赈银,我山阳县分得15万两……将心比心好吧,属下在这同仁面前,脸面上显得很不好意思的。”

    王谷取笑地:“你看看,你看看。他李知县就是这么一个怪人!那是银子,它不是疯狗。它银子是不会咬你李知县手脚的。”

    李君恒尴尬地:“那是,那是。银子没嘴,它是不会咬属下手脚的。”

    王谷郑重地朝知县们说:“你们不要听李知县瞎囔囔,本府分配公正,是不会错的。”

    众知县:“那是,那是。”

    王谷:“山阳县既是府驻地,也是赈灾的重点区。本府是想把粉擦在脸上,而不会抹在腚沟子里的。”

    知县甲:“是啊,是啊。李知县啊,你想把银子多给我们不是,想让我们把粉擦腚沟子里去不是?”

    几个知县嘻笑着。

    王谷朝李君恒解释地说:“若察赈的大人来到此地,一看赈灾没有明显的成绩!不仅你李知县不好看,就连我这知府大人,是不好向巡抚、向总督大人交待的。”

    余贵传帮腔:“就是,就是。府驻地设在贵县,知府大人,多分李知县几万银子,也是情有可原应该的。”

    知县乙:“分配我们五万银子虽少,可我没有丝毫异议。你李知县多分得赈银,却说三道四。你真有意思啊你。”

    李君恒辩解地:“其实君恒,并不是你们说的那个意思……”

    王谷往李君恒面前推一张纸:“你别解释啦你!签个十五万的收据,马上把银子运回去就是。”

    李君恒犹豫地:“知府大人,君恒还未收到银子,怎能提前签这收据呢……”

    王谷:“15万赈银都在这里啦,签完之后,随便你背就是。剩下的赈银,再让杜县丞用车,运回去亲手交给你。”

    李君恒苦涩一笑:“知府大人,若让属下背银子,那能背回去几千两呢?”他签完收据,递还王谷。

    2::淮安府衙门门外空地上、秋、日。

    李君恒站在那里,羡慕地望望甲、乙、丙三个知县。

    三个知县嘻嘻哈哈,把一箱箱银子搬上车去。

    李君恒心事重重地叹口长气说:他们三县五万银子,高高兴兴。而山阳县十五万两,占赈灾银子的一半,心里发堵感觉要出事似得。

    3:知府密室里、秋、日。

    王谷朝余贵传说:“当初你送我的那个玉美人,还真是个稀奇的宝物。”

    余贵传:“那里,那里!一个粗陋的玩物而已。”

    王谷笑笑:“粗陋玩物!将来,或许她能为你我兄弟,换个锦绣前程的。”

    余贵传:“那就好,那就好。”

    王谷:“你妹妹玉坠她性格鲜明,聪明而美丽!”

    余贵传:“深蒙知府大人错爱。小妹乃山野村姑,她能为知府大人铺床叠被,那是她的福气。”

    王谷:“妻兄客套也!今后你对她放心,本府会把她当心肝般疼爱的。”

    余贵传感激地:“小妹有如此好的归宿,余贵传再无愧九泉下的父母。”

    王谷:“嗯,嗯……这次赈灾,本府之所以分配平河县十万赈银,其目的就是想趁赈灾之际,为家兄做点小事。”

    余贵传:“贵传何尝不明白,这是大人的一番苦心呢。”

    王谷自信一笑:“那赈银若在京城,那由皇上和户部当家的。”

    余贵传:“是的,是的……赈银飞到淮安来,就要由知府大人随便摆置。”

    王谷:“此话差也,此话差也……但不过呢,赈灾时你定要走走过场。要记住一条,无论真的假的,定要摆出一副真心赈灾的样子。”

    余贵传:“属下定会尽力赈灾的。”

    王谷随意地摇摇头:“至于你尽力不尽力,本府不会过分勉强于你。有本府在此遮掩,你像在我胳膊底下办公务,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余贵传点头:“嗯,嗯。”他从袖筒里拿出一张银票,“这二万银子,是属下提前送给……送给知府大人的小礼。”

    王谷一沉脸,马上把银票推回去:“你……你余贵传,把我王谷当作何等样人啦你?我王谷重视人间情义,并未把银子看作好东西。”

    余贵传:“有理,有理……你在官场上,知府大人是余贵传的顶头上司。要论私人关系,你我是亲兄弟。若在公务面前,我知县和知府大人,应该讲究官场的关系。”

    王谷笑笑:“王谷并不贪婪!王谷就是再贪婪,还不至于下贱到,索要你兄长银子的。”将银票推回去。

    余贵传收起银票:“那咱有情后补吧。请知府大人放心,余贵传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王谷满意地:“好的,好的。你来淮安一次,那去见见你那宝贝妹妹去?”

    余贵传:“待我,再好好交代她一番才是。”

    4:山阳县衙门院内、秋、日。

    李君恒清点完银子,惊讶地问身边的杜飞飞:“这……这仅仅才七万两银子啊!那八万赈银呢,八万赈银现在哪里呢?

    杜飞飞一副愕然状:“我说知县大人,什么八万赈银呢?”

    李君恒严肃起来:“本县已向知府大人,签下十五万的收据!你……你为何,为何仅带回七万两银子呢?”

    杜飞飞嬉皮笑脸地:“我说知县大人啊,你怎就那么精明呢你?你就不能……不能装一次糊涂吗你?”

    李君恒气愤地:“你个混账东西你!那八万赈银到底去了哪里?我李君恒若装糊涂,最后说不定会连妻儿老小,都成为千古罪人的。”

    杜飞飞赔着笑脸:“我说知县大人啊,这七万银子是飞来之财,已经不少啦!”

    李君恒固执地:“我签的收据,是十五万银子。”

    杜飞飞一副抵抗的神气,挺挺脖子说:“他知府大人,就发我七万两银子,你想让属下……让属下搬泥块充数是不是?”

    李君恒绷着嘴咽口气,无奈地摇摇头:“像你……像你这样的县丞,简直是无法无天。像这样的知县,李君恒再无能力干下去。”

    杜飞飞看看李君恒。

    李君恒握着拳头在生气。

    杜飞飞扑哧一笑,让步地说:“怪属下失职,怪属下失职。这好了吧我的知县大人!”

    李君恒郑重而命令般地:“你再去知府大人那里,定要要回那八万赈银的。”

    杜飞飞:“要回那八万赈银?”

    李君恒:“要回那八万赈银!这是赈灾,不是吃大户。这是皇上送来的救命银子。”

    杜飞飞摆出一脸无赖相:“你知县大人,那不是难为属下吗你。”

    李君恒:“难为你?这不是儿戏,这是在做公务。若弄不好,到时你我会掉脑袋的。”

    杜飞飞摆摆手说:“我说知县大人啊,你别吓唬人好不好。咱算了吧,算了吧。为了知府大人的颜面,赈灾时咱俩抹个光滑墙,把这事胡弄过去就是。”

    李君恒一惊:“把这事胡弄过去?冒赈八万银子,最后能胡弄过去”

    杜飞飞:“不胡弄过去,你说怎办呢?你……你犯得着吗你,能翻脸惹知府大人生气去?”

    李君恒垂下头无奈地叹口气,轻声自语道:“像我李君恒,倒不如早日告老回家去……回家去清静啊,回家去才能脱离,这可怕的腐败官场的。”

    杜飞飞讥讽地说:“你知县大人是棵草就高过地皮去。你若告老还家去,这时还能再领导我杜飞飞?”

    李君恒一耸鼻子:“我当这知县受罪,在你们眼里,还不如一棵小草呢。”

    杜飞飞:“怎么会,怎么会呢。我和知府大人,可都是尊重你的。”

    李君恒讥讽一笑:“尊重,尊重,你们尊重的是银子。待哪天我把头玩掉啦,我还不知道是怎死的呢……”他烦烦地一甩手,“你快去,你快去喊人吧你。我要亲自把这七万赈银,亲手发到百姓手里去。”

    5:大半房屋倒塌的镇上、秋、日。

    那里放着一溜用箱子盛装的银子。

    李君恒朝几个巡检说:“你们一人一万赈银,需当场清点才是。”

    众巡检:“知县大人,属下已经点清楚啦。”

    李君恒苍凉地:“平时啊,我对你们要求不严。你们有些小错小毛病,我总是为你们遮掩着的。”

    众巡检:“大人爱护我们,属下非常感激。”

    李君恒凄楚地:“眼下黄河决口,百姓们无家可归!天气马上就要变冷啦,要先为他们搭些庵子,好让他们有个安身住处。”

    众巡检:“属下牢记。“

    李君恒:“百姓的生命虽溅,可那是一个个生命啊。你们既当官,就要有一颗爱民之心。”

    众巡检:“知县大人教导得是。”

    李君恒:“你们吃着大清国的俸禄,定要凭着良心做事,要为大清国效力。”

    众巡检:“是的,是的。”

    李君恒:“你们若昧着良心做事,贪婪这些救命的银子,那就等于杀人夺命啊。”

    众巡检点头:“是的,是的,是等于杀人夺命的。”

    李君恒突然大声吼道:“你们都站好喽!站成一溜,眼睛都望着银子。”

    几个巡检排一排站好,望着自己眼前的银子。

    李君恒先从巡检甲开始,按照甲乙丙丁顺序,挨个扭扭他们的一个耳朵,另一只手拍拍他们的脸:“你们别怨我说话唠叨,别怨我李君恒,光知道关心老百姓。我当知县的也关心你们这些属下的……”

    有的巡检因激动而流泪:“谢谢知县大人。”

    李君恒把手往上一抬:“离地三尺有神灵啊!当你们看见这明晃晃的银子,眼馋心动的时候!你们定要像我这样,揪住自己的耳朵,拍拍自己的脸蛋子,反反复复问问自己。这到底是银子重要,还是你们的脑袋重要呢?”

    众巡检:“知县大人教导的是,脑袋宝贵!”

    6:王谷府邸内室里、秋、夜。

    杜飞飞神秘地:“知府大人!“

    王谷:“嗯。“

    杜飞飞:“属下感觉,紧要关头那李君恒会出卖大人的。”

    王谷摇摇头,讥讽地笑笑:“他不会,他不会的。所有知县都会出卖本府,李君恒却不会的。”

    杜飞飞愕然地:“大人怎会如此判断呢……”

    王谷:“李君恒为人胆小怕事,他不敢背叛顶头上司。”

    杜飞飞:“那八万赈银……”

    王谷:“有他李君恒的签字!他随便找个借口,到时本府会出面为他开脱的。”

    杜飞飞眼里划过一丝凶狠的光:“他李君恒若有异常动向,到时候属下会及时……及时禀告知府大人的。”

    王谷警惕地眨巴眨巴眼睛:“异常动向?”他讥讽一笑,“他李君恒能有甚异常动向呢,万万不可风声鹤唳。?”

    杜飞飞:“大人啊,这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皮。属下担心有一天,他会……他会把咱们冒赈的事,照真相捅出去的。”

    王谷翻杜飞飞一眼,凶狠地:“那他李君恒真是活够啦!他若敢有这种情绪,那我敢把他治死。”

    杜飞飞眨巴一下眼皮,点头说:“为了防备万一,大人应该早把他治死才是!”

    7:李君恒书房里、秋、夜。

    李君恒在纸上写完什么,拿起来轻轻念道:“此人胆大包天,竟敢冒赈七万。君恒无愧百姓,盼望苍天有眼。”痛苦地闭上眼睛,当听见门外当当的敲门声,赶忙朝字迹上“噗,噗”吹几下,折叠起来放进背后书架上的书本里。他平静地弹弹衣襟,稳定一下情绪,“谁呀?是谁还没休息!”啪嗒抽开门插板。

    杜飞飞怪怪地走进门来,警惕地朝整个屋间里扫一眼:“李大人,你光忙于赈灾啦,怎连时间概念都模糊啦呢。这天色已晚,你还没顾上吃饭吧。”

    李君恒敷衍地:“本县即使不忙公务,也不会吃晚饭的。”

    杜飞飞像想起来似得:“是的,是的,这是李知县的规矩。”

    李君恒:“这是我多年养成的坏毛病。临睡觉之前随便吃点东西,喝杯小酒了事。”

    杜飞飞眼里划过一种东西,客气地拉住李君恒的胳膊:“那咱走吧。属下刚办好两个菜疏。咱走,属下请知县大人喝杯去。”

    李君恒挣脱开,摆摆手说:“不去,不去……一会我随便喝一杯,晕晕乎乎躺倒睡觉就是。”

    杜飞飞像强迫地抱住李君恒的胳膊:“哎呀呀!属下真心请你知县大人!那你还客气什么的?”半抱半拥走出门去……

    8:余贵传房间里、秋、日。

    余贵传:“你们五个巡检,可带赈银回去啦。回去及时分发下去。”

    五个巡检偷偷瞥余贵传一眼,像是心不情愿,蔫巴巴地走出去。

    余贵传朝门外喊:“王把总。”

    王奇汉在外边房间答应:“属下在。”走进门来。

    余贵传:“为保城里人安然度日,大灾之年需派兵把守四门。严防城外人进城,骚扰城里人正常的日子。”

    王奇汉略停一会,点头:“好的。”离去。

    余贵传又喊来刘县丞安排:“你快去把赈灾的粥蓬,设在东门外去。“

    刘县丞:“好的。“

    余贵传:“席子已经买好,让下边几个镇上的难民都住在一起,这样方便管理”

    刘县丞:“属下马上操办,大人放心就是。”

    9:运河岸上、深秋、日。

    余贵传穿得破破烂烂,声音洪亮朝萎缩在庵子前边的百姓讲着:“乡亲们啊,我余贵传作为知县,实在对不起你们啦……”

    百姓甲悄悄插一句:“什么对起对不起的!大灾之年,老爷只要不让我们饿肚子,就是对得起啦。”

    余贵传似乎听见甲的话,瞥他一眼继续说:“黄河决口,是苍天降临人间的灾难。虽然属于天灾,可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在战胜灾难中,我知县的心会和你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

    百姓乙:“知县大人是官,当官的只顾做官。我们老百姓只为了填饱肚子,银子在大人手里,我们当然要和知县大人的心连在一起喽。”

    包祥朝百姓们训斥:“知县大人训话,莫要嘟嘟囔囔的。”

    百姓顿时一片肃静。

    余贵传:“黄河决口以来,本县晚睡三更四更又起!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我知县睡不着觉啊我!”

    百姓丙说:“知县大人啊,这运河岸上住得老老少少,日夜饿得哭啼。我们就靠你知县大人啦。”

    余贵传:“你们不靠本县靠谁呢!你这几万百姓的饥饿疾苦,都在本县心里装着的。”

    农民刘惯堂站起:“知县大人,你把我们老百姓装在心里,我们百姓就感激你……。”

    余贵传朝刘贯堂一揮手:“本县也感激你们啊!咱平河县的老百姓,可都是忠厚老实的好百姓啊。”

    刘贯堂一挺脖子:“请问知县大人。”

    余贵传停在那里,脸带愠色。

    刘贯堂:“这淮安段黄河决口,毁坏掉房屋。淹没了田地。那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大人,怎就不奏报给皇上呢?让皇上来救救我们啊。我们这些百姓,可都是皇上的好百姓啊。”

    众人:“我们都是皇上的好百姓啊。”

    包祥凶恶地:“肃静,肃静。要听知县大人训话。”

    余贵传:“总督和巡抚大人,以六百里加急已经奏报皇上。”

    百姓甲:“那皇上为何不问我们死活呢?他不问百姓死活,那还叫什么皇上啊那叫?”

    余贵传沉脸:“尔等不要抱怨皇上!”

    众人胆怯地:“那我们都饿着肚子!不抱怨皇上那抱怨谁去?”

    余贵传:“所有这些灾难,都是陕、川的白莲教,都是那些造反的匪徒引起的。”

    百姓们惊讶地:“都是白莲教引起的!”

    余贵传:“是的。国家在四川、陕西接连打仗!皇上有心救济百姓,可国库里没有银子啊。”

    刘惯堂:“知县大人,那我们既不能进城找吃的,又不能逃荒走出去。这一天一顿稀粥,怎能熬下去呢。那我们不是在这里等死吧这。”

    众人:“我们只能等死吗我们?”

    余贵传:“天大的艰难,大家是不能死的。咱们要等待总督大人,从安徽、江西运来粮食。”

    有百姓插话:“抱着空肚子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死吗等?”

    余贵传慌乱地:“那里,那里……咱们在这艰难日子里,一定要咬紧牙关,一定要发扬一种精神而坚持下去。”他停顿一会,再说话时而显得凶狠狠的,“俗话说故土难离,谁敢想借天灾逃出平河县,那定是借困难想投外国鬼子!本县为了大清国,将按照聚众造反处置,格杀勿论!”

    众百姓惊讶地:“格杀勿论!那……那我们不如在这里等死啦,起码能保存全尸。”

    10:李君恒卧室里、秋、夜。

    李君恒躺在床上,嘴角流着一缕乌色的血。他似乎像有满腹心事,大睁着两个浑

    浊的眼睛。

    11:平河县城门外、深秋、日。

    余贵传皱着眉头,望着拥挤在粥蓬前的难民。

    翠萍走近粥锅,用勺子舀起看看,对身边的衙役甲说:“大哥啊,再多往里加些米面:才是。”

    衙役甲看看远处的余贵传,为难地:“官姨……”

    翠萍:“他们没有干粮吃,这两天仅放一次粥……若再不把粥熬稠些,会把他们饿死的。”

    衙役甲再看看余贵传,悄声对翠萍说:“奴才也想……可知县大人那里……”

    翠萍:“知县哥哥那里,待我亲自去说就是。你们多加些米面,进去就是。”

    衙役甲:“只要知县大人那里……”

    翠萍走近余贵传:“哥哥。”

    余贵传:“小妹有事请讲!”

    翠萍:“妹妹想求哥哥,让衙役们往锅里多加些米面进去。”

    余贵传厌烦地一皱眉头,说话是温和的:“哥哥身为一县父母,很想圆满赈灾的公务啊!可……可哥哥手里缺少银子!”

    翠萍为难地站在那里,固执地说:“这个月的二两银子,哥哥再不要给妹妹啦……加些米面进去,就当是妹妹买的。”

    余贵传咽口唾沫,一甩手说:“那小妹就去安排吧。”

    翠萍点头后理解地说:“妹妹理解哥哥艰难。待回城之后,妹妹去当街募些银钱去。”朝管米面的衙役甲一招手。

    衙役甲挖一些米面放进锅里。

    翠萍又朝另一个粥锅走去。

    衙役甲望着翠萍的背影,感叹地说:“官姨天生貌美,又精通琴诗,真乃天下第一大善人!”

    烧火的衙役乙:“这官姨的慈善心肠,就像观音菩萨似的。”

    衙役丙朝周围看看,悄悄对甲乙说:“谁有福气娶到官姨,定是三生修来的福气。谁若能陪伴她过一天日子,咯噔死了,那也值。”

    衙役甲乙:“是的,是的。谁能有这个福气呢。”

    12:山阳县衙门院子里、深秋、日。

    李君恒的尸体挺在那里。

    王谷拉一下李君恒身上的白纸,把他的脸盖好,随意地说:“张仵作你填个尸单吧你。”

    张仵作点头:“好的,好的!”他近前掰开李君恒的嘴看一眼,暗暗大吃一惊。他掀起李君恒的衣服,仔细看看他的胸口,猛吸口凉气,眨巴眨巴眼睛问“知府大人……大人想要奴才,怎填这个尸单呢?”

    王谷把脸一沉,说话故意让身边人都听见似的:“你看你这个张仵作,你真是一个混账东西你!”

    周围人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张仵作……”

    王谷:“像这人命关天大事,他作为仵作,竟然问本府怎填写尸单他?”

    张仵作害怕地:“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奴才可不是这个意思……”

    王谷的目光像刀子扎着张仵作:“那你是甚意思呢?”

    张仵作一哆嗦:“若让奴才填写尸单,首先要确定真实死因,那需用银针探试……这……这是仵作的规矩。”

    王谷:“规矩!”逼视着张仵作。

    张仵点头:“是规矩。”而把头垂下去。

    王谷冷冷一笑训斥道:“俗话说死者为大!李知县是在赈灾中累死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敬重学习。在本府看来,今日填写尸单之前,应该先打仵作四十板子才。那样你才会用心的!”

    张仵作害怕地:“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王谷狠狠地:“你……就……是……该……死!对李知县的死亡过程,那县丞杜飞飞非常了解,并且是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莫非你敢说,他李知县是喝毒而死?”

    张仵作为难地:“奴才……奴才……

    王谷:“你照县丞杜飞飞陈述,一点都不得马虎,真真实实地填写才是。”

    张仵作抹一把虚汗:“奴才遵命,奴才遵命!按杜县丞说法填写就是。”

    杜飞飞陈述。

    张仵作填写尸单。

    王谷动感情地抹一把潮湿的眼睛,哽咽着朝众人说:“李知县你真是个好知县,日夜想着山阳县如何赈灾的大事,如何解救百姓生命的!呜呜,你是为了山阳县百姓而累死的啊。你一伸腿走啦,却断了我王谷一条膀臂啊你。”

    在场的所有人垂下头,一阵抽咽。有的偷眼瞥着王谷,脸上流露着冷冷笑意。

    顿时王谷精神起来:“好啦,好啦……本府要把李知县之死呈报巡抚、呈报总督大人去。求巡抚和总督大人,对李知县这种为国爱民的精神,给以莫大的宣传和奖励!”

    众人:“知府大人英明。”

    13:平河县城街道上、秋、日。

    翠萍带着侄儿翠登科在沿街募捐。

    14:小巷内翠菊的小院外、秋、夜。

    包祥躲在树后,呆呆望着朦胧灯光泄出的小院。当他离开树后,弯腰欲要朝小院走去时,见一个黑影匆匆而来,回身躲树后边去。

    走来的人是知县余贵传。

    余贵传警惕地朝后边看一眼,轻轻敲着小院的门板。

    15:翠菊的小院里、秋、夜。

    翠菊听见敲门声,开房门走到院子里,警惕地问:“门外谁在敲门?”

    余贵传轻声地:“贵传前来看望姐姐。”

    翠菊脸上漾起惊喜,开门后放余贵传进去,随时把门关了。

    余贵传:“几日不见姐姐,想煞死贵传了。” 抱起翠菊亲几下子。

    翠菊假意推着余贵传,发急地说:“你这是做什么啊你,你不老实就滚出去!”却一手紧拉住余贵传,附耳说,“小心墙内说话墙外有耳!咱们夫妻已经分手,那让我多不好意思呢你。”

    二人携手进屋里去。

    16:小屋里、秋、夜。

    翠菊倒杯水递给余贵传,调侃地说,“你知县大人公务繁琐,怎想起来到姐姐简陋去处探望呢?”

    余贵传望望翠菊,下流地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贵传今日不是探望姐姐,是想看看姐姐腿裆里的东西,到底有何变化呢。”

    翠菊生气一瞪眼,然后耸一下鼻子:“你少耍贫嘴你!”她一脸羞怯看看余贵传,自然把茶杯一推,“若累啦,请先用茶吧你。””

    余贵传故作施礼状:“谢谢姐姐娘子。”推开茶碗,而把翠菊拥在怀里。

    翠菊使劲推开余贵传,郑重叮嘱道:“眼下百姓流离失所!你这当知县的,应该为他们建个住的去处的。”

    余贵传:“那是,那是……为夫已把所有公务做好。当你这姐姐妻子再想起来时,那已经晚三秋啦你。”

    翠菊叹口气:“民以食为天!无论粮食菜蔬,定要让他们填饱肚子!”

    余贵传摆一副厌烦的神情:“咱们已几日不见,姐姐竟然不知道问候累否,见面就唠叨这些烦心事。”

    翠菊一惊:“烦心事?”

    余贵传:“我是巧妇,也难做那无米之炊啊。无论是建住处,还是让老百姓填饱肚子,那些……那些都需要花大银子的。”

    翠菊教训地:“姐姐的嘱咐,你当耳旁风了是不是。”

    余贵传讨好地一笑,然后哀求地说:“我姐姐妻子啊,你就再让我再贪这一回好。这是最后一回啦!今后保证金盆洗手,清清白白,一心公务,坐个清官大人就是。”

    翠菊愤愤地:“狗是改不掉吃屎习惯的!今后何去何从,姐姐再不问你就是。”

    余贵传难堪地:“我……我毕竟是知县大人啊,家里外里,何需姐姐说三道四。今日姐姐说话如此粗鲁,那简直有辱斯文啊你。”

    翠菊训斥地:“眼下你有本事给我耍嘴皮子啦,当初你到我家时……你我虽然断绝夫妻关系,可姐姐我这心里,无时不在挂牵着你……”

    余贵传:“谢谢姐姐,谢谢娘子。”

    翠菊痛苦地:“谁叫你是我儿子的父亲呢,我把你们父子,都装在心里的。”

    余贵传感激地:“贵传是知道,贵传是知道的……”

    翠菊感慨地:“这天下之人,有了银子想去坐官。这做官之人,做官之后两眼盯着银子!”

    余贵传:“天下之人,谁又能超凡脱俗呢。”

    翠菊一笑,自语道:“超凡脱俗!那做人应有的品德善良呢,那坐官应有的责任廉耻呢,被那些人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余贵传一哭丧脸:“姐姐!不,娘子……”

    翠菊厌烦地皱起眉头。

    余贵传:“这黄河决口,它是天灾而不是人祸。我作为知县,已经为他们搭起存身的庵子,每天还要到他们中间访贫问苦去!我……我这还不够吗我?”

    翠菊冷冷一笑:“你余贵传很会做官,也很会弄那些虚假的花架子。”她后悔地说,“父亲选你为螟蛉义子,然后又将大女儿许你为妻……”

    余贵传:“父亲的选择没有错误啊。贵传娶了姐姐之后,已给父亲留下亲生的孙子!”

    翠菊苦涩地:“孙子,孙子……父亲花尽万贯家产为你捐功名买官,今日看来纯粹是失败之举……”

    余贵传:“你那话是怎说的呢?”

    翠菊:“怎说的?翠菊毕竟是世间凡人,我该选择的已经选择,后来事有苍天安排就是。”

    余贵传很受伤地:“姐姐,姐姐……”

    翠菊平静下来,端一盆热水放那里,“快洗洗脚吧。今晚你来这里,早早歇息才是。”

    余贵传把脚放进盆里,感慨地说:“只有这样的环境,才是贵传所盼望的日子。”

    翠菊摇摇头:“无论你说何等言语,我再不会轻易答应你的……再不会轻易和你做夫妻,而生活在一起。”

    余贵传:“莫非……莫非姐姐对贵传!姐姐啊,你为何这般狠心呢!”

    翠菊:“不是姐姐狠心,你若想再和姐姐恢复夫妻关系,而生活在一起!定要耐心等待三年的日子,你时……。”

    余贵传烦烦地:“还不就是云游大师迷惑了姐姐,他那些都是信口雌黄的!”

    翠菊:“信口雌黄?谁又能揣摩透苍天的心意?”

    余贵传:“苍天,苍天,苍天又在哪里呢……他胡说什么遇庄(桩)而止,遇山而焚!就为了这弥天大谎,姐姐竟抛夫弃子,真不可思议啊你。”

    翠菊固执地:“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苍天的点拨,那定有苍天的道理。”

    余贵传生气用脚把水盆推给翠菊:“姐姐那你么狠心!你不为余贵传好吧,那也应该顾及顾及儿子。”

    翠菊讥讽地瞥余贵传一眼:“天机不可泄露!翠菊我……我就是为了咱们的儿子。。我要让父亲坟前,百年后有一柱香烟。”她蹲下去为余贵传擦脚,柔声说,“儿子有妹妹帮我照看,这样才会万无一失。”

    余贵传:“你呀,你呀,我如何给你说呢我!”

    翠菊:“别说,别说……万一真像大师说的那样,将来我和你一样系戴罪之身。那时,有谁来照管咱的儿子?父亲在九泉之下,会骂姐姐不孝儿女。”转身收拾床铺。

    余贵传穿鞋站起,愤愤地解释说“咱平河县里只有河,只有三千里运河,而没有山和庄(桩)。天意天意!那天到底在哪里呢?眼下淮安知府王谷,他就是天啊。”他见翠菊收拾利索,抱起她放床上把灯吹死,“这些年的官场经验,已经告诉余贵传。只要手里有大银子,阎王爷他老人家都会改变生死薄的!”

    翠菊失望地:“你啊,你啊你……”任余贵传脱鞋解衣……

    第30集人物表:

    嘉庆。

    吏部。。

    户部。

    工部。

    刑部刘耀祖。,

    大理寺卿李光明

    右都察御史赵贤契。

    妃子晓云、

    妃子晓月。

    太后。

    弘运王爷。

    弘运妻子皇姨。

    陕西总督。

    四川总督。

    杨 泰昌。

    杨位清。

    李玉兰。

    王功成。

    玉坠。

    顾祥。

    故事梗概:三法司刚刚掌握王爷陷害杨泰昌的证据,所有大臣跪请嘉庆饶恕王爷。太后皇姨给嘉庆施压。两个妃子问嘉庆重清宫顾江山还是要王爷?嘉庆重封杨泰昌叔侄和妻子。

    1:刑部某房间里、春、夜。

    三法司大臣在议事。

    刘耀祖松口气,筛着手说:“唉!我在愁明日的情形啊。还能像上次那样吗,咱们仨跪在那里,头拱地不说话像三个闷葫芦似得?”

    李光明担心地摇摇头:“若再像上次那样不说话,皇上会把心里所有的火气,全部发泄到,你我三人身上来的。三法司会全部革职。“

    赵贤契为难地皱着眉头:“那我们三人,该如何应对呢。”

    李光明猛然啪拍一下巴掌,然后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谁也别耍滑头啦,咱有罪同当。到时,如此如此就是。”

    2:上书房里、春、日。

    三法司大臣向嘉庆见礼。

    嘉庆高兴地:“你们三法司大臣同时到来,朕心里已经有底……你们三个都起来吧,都起来向朕说说就是。”

    三法司异口同声:“奴才不敢起来。”

    嘉庆一惊:“不敢起来!那所为何事?”

    赵贤契:“奴才三人已作商议,此案由刑部刘大人详细奏报皇上。若皇上高兴满意,奴才仨才敢起来的。”

    李光明:“对此事,这也是刘大人,满口应承下来的。”

    刘耀祖左右看看赵贤契和李光明,一副冤枉委屈的口气:“皇上啊,他们俩合伙谋害奴才啊。”

    嘉庆一惊:“他们为何要谋害你?”

    刘耀祖可怜地:“这案情重新审理,按道理说,应该由都察院奏报皇上的。”

    嘉庆点头:“尔言有些道理,”

    刘耀祖:“他大理寺负责刑狱,向皇上奏报,那也在情理之中啊皇上。”

    嘉庆沉脸叱责:“这为何,要把你刑部推开呢?”

    刘耀祖:“皇上啊,奴才刑部,只负责审理老百姓的案子。”

    赵贤契故作一副惊讶状:“你……你刑部怎如此狡猾呢?咱们三位大人商量好的,见到皇上之后,你怎又变卦了呢你?”

    李光明:“就是,就是啊。你刑部差一点,把人家江南清天当贪官审死!你刑部的责任如此重大,紧要关头怎把责任,随便往外推脱呢你。”

    刘耀祖委屈地朝嘉庆接连磕几个头,爬那里呜呜哭起来:“皇上啊,好人会死在证家手里。”

    嘉庆气愤地:“你刑部你……你……”

    刘耀祖哭着说:“奴才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重案审理清楚。仅拜托他们俩代奴才奏报,可他们……他们不仅不敢奏报,还转过头来,合伙攻击陷害奴才。皇上啊,皇上可要为奴才评理做主啊。”

    嘉庆呵斥道:“够啦,够啦!你们三法司,分明害怕那犯罪之人,都不想第一个陈述案情!分明是明哲保身,到头来故作委屈。是不是啊你们三个混账东西?。”

    三法司点头:“谢皇上体恤奴才。”

    嘉庆冷冷一笑:“你们越是害怕,朕越让你们做第一个奏报人。朕问你们何事,你们三法司,同时回答就是。”

    三法司大臣:“遵旨。”

    嘉庆:“那封皇缎匿名信,出自谁手,是谁来写?

    三法司大臣异口同声:“出自皇叔王爷,有师爷代写。”

    嘉庆像针扎哆嗦一下:“那匿名信,是写给何人的?”

    三法司异口同声:“淮安知府王谷。”

    嘉庆自语:“淮安知府王谷!那五百两黄金,到底是从何而来。”

    三法司异口同声:“全是王爷筹集。”

    嘉庆震怒地离开龙坐自语:“王爷,王爷……”他哆嗦一会,气愤地,“你们作为国家三法司大臣,竟在朕面前践踏法律!你们都跪在这里好好地反思,没有圣旨,不准离去!”愤愤朝外边走去。

    3:上书房外、春、日。

    吏部、户部、礼部大片官员头拱地跪在那里。

    嘉庆愕然停顿下来:“朕并没宣召,尔等跪在这里何意?”

    工部说:“奴才等联名保奏,恢复杨泰昌江南清天之誉,追认工部二品侍郎衔。”

    嘉庆一甩手:“准奏。”

    户部:“奴才还有本奏。”

    嘉庆气愤地:“说。”

    户部:“王爷年事已高,应免除分管户部、刑部权力。”

    嘉庆一甩手:“准奏。”

    吏部往前跪爬几步:“皇上啊,王爷功绩卓著,奴才等联名保奏。王爷应继续吃国家俸禄,安享晚年,寿如南山。”

    嘉庆气愤地筛着两手,怒吼道:“那三法司大臣,还没向朕讲清楚案子,朕还未下旨处置皇叔呢。你们六大部,你们这些国家众臣,却联名做保,该从何说起?”

    众臣:“奴才保王爷,都是替皇上考虑的。”

    嘉庆讥讽一笑:“保王爷是替朕考虑的?那……那江南青天杨泰昌,受冤枉下狱,而受尽人间酷刑。你们所有重臣,为何无一人作保呢?啊!哇——!”一口鲜血喷地,点点血滴溅起。

    鄂罗哩抱住嘉庆,焦急地高喊:“御医,御医……”

    大臣们惊恐地连声呼唤:“皇上,皇上……”

    宫人们抬来龙榻,把嘉庆安放上去。

    御医诊治一会对众大臣们说:“皇上操劳过度,快!快送养心殿歇息。”

    众大臣望着嘉庆被抬走,抹一把额头的汗,一脸焦急。

    4:去宫内的路途上、春、日。

    嘉庆起身坐起对鄂罗哩说:“传旨,让他们三法司跪安吧。”

    鄂罗哩点头:“奴才这就宣旨。”

    嘉庆对宫人们说:“朕不去养心殿,去当年的毓庆宫……朕心里很累很累,需要安心歇息歇息。”

    5:毓庆宫外、春、日。

    鄂罗哩喊道:“皇上驾临毓庆宫喽!

    晓月、晓云慌忙整理头饰风衣迎接出来,施礼:“皇上万福。“

    嘉庆一甩手:“免礼。”阴沉着脸走进宫内坐下。

    晓云:“臣妾斗胆问一句,皇上满面愁容,所为何事。”

    嘉庆愤愤地:“都是为了,那江南青天杨泰昌的案子。”

    晓云警觉地:“为杨青天的案子?“

    嘉庆松口气:“朕为陕川军事,而心力交瘁!可他皇叔他,却不想祖宗的江山社稷。

    晓月:“王爷他……”

    嘉庆:“王爷他为了贪婪,设计陷害杨泰昌……大臣们没有人同情杨泰昌,却联合起来为王爷求情。”

    晓云:“大清国竟有这等事!”

    嘉庆苦涩一笑:“这事怎不让朕心中烦恼?故躲到这里,想安静安静的。”

    晓云、晓月赶忙端水铺床,捶背捏趾。

    晓月:“皇上莫要生气,龙体重要啊。”

    嘉庆:“大清国出现这等荒唐之事,朕能不生气吗朕。”

    晓云看嘉庆一会:“皇上执掌江山,应重一个正字,对天下所有臣子公正才是。”

    嘉庆讥讽一笑:“公正……”

    鄂罗哩匆忙来报:“皇上,太后和皇姨已破门而入。是不是……”

    嘉庆想起身迎接,被晓月、晓云按在那里:“太后和皇姨驾临毓庆宫,有臣妾迎接才是。”

    6:毓庆宫外、春、日。

    太后与皇姨沉着脸走进宫来。

    晓月、晓云迎上去施礼:“臣妾迎接来迟,请太后和皇姨赎罪。”

    太后一甩手:“免了。”超越晓月、晓云姐妹俩,匆匆往里边走去。

    晓云、晓月惊愕地互相看一眼。。

    7:毓庆宫内、春、日。

    太后、皇姨落座。

    嘉庆施礼:“太后皇姨,来毓庆宫有何要事。”

    皇姨讥讽地朝嘉庆:“还是你皇上权力大啊!”

    嘉庆:“请皇姨训示。”

    皇姨:“我和妹妹在养心殿坐等皇上,皇上却躲毓庆宫来了。皇上是不是怕我姐妹,去找你的麻烦呢?”

    嘉庆:“颙琰感觉身体不适,故来毓庆宫,想安静一会的。”

    太后朝嘉庆:“皇上打算如何处置王爷?”

    嘉庆松口长气:“颙琰还未和三法司大臣商议……那太后旨意呢?”

    太后:“王爷战功赫赫,于皇上是叔侄关系。是血缘亲情啊……”

    嘉庆:“颙琰是知道的。”

    太后:“那知道就好。无论王爷犯多大罪过,却没有想过要篡夺江山。”

    嘉庆:“颙琰是理解这些的。”

    太后:“以哀家之意应网开一面,也等于给我姐妹个面子。”

    嘉庆:“太后啊,那淮安黄河绝口,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百姓而被饿死……”

    皇姨抢话说:“历朝历代,哪个皇上,又能躲得过这自然天灾呢?”

    嘉庆冷冷一笑:“自然天灾!天灾?那些官员于百姓死活而不顾,仅知道冒赈贪婪银子,莫非这也是天灾所致。”

    太后:“对于这些事,哀家也认为着实可气。”

    嘉庆出口气:“若不是派新科进士杨泰昌察赈,那国家调拨的30万赈银,将会被他们统统装进腰包里去。他们仅隐瞒颙琰一人啊,将赈灾走走过场而已。”

    太后看看皇姨,然后朝嘉庆:“大清国,是需要杨泰昌这样清官的。那皇上追认他个一品官爵,安抚安抚他的妻儿老小,也是应该的。”

    嘉庆凄苦一笑:“安抚!如何安抚?那杨泰昌明明遭王爷陷害,大臣们心里个个都明白。他们因害怕王爷权势,却没有人为请官做保。”

    皇姨:“那这也是好事啊,方显我皇家在百姓中的威力。”

    嘉庆:“方显皇家威力?那三法司大臣,竟没人敢接杨位清李玉兰诉状。大清国的法律,已经成儿戏。”

    太后:“噢!那还有这等事?”

    皇姨:“杨泰昌仅是码头工的侄儿,是给咱皇家打工的。王爷要他死又能如何呢,莫非皇上要王爷抵命不成?”

    嘉庆:“杨泰昌一人之死虽不可怕,那倘若引起山东、江苏两省的民愤呢。”

    太后:“那又能如何呢?我皇家手里可有百万军队的。”

    嘉庆冷冷一笑:“如何?如何!那陕川的造反匪徒,将会趁虚而入!他们很快就会打到京城来的。”

    太后和皇姨浑身一震。”

    嘉庆:“到那时,颙琰会像崇祯那样吊死。那太后和皇姨的头颅,也将会被白莲教匪徒砍掉的!”

    太后惊慌地:“照皇上说来,这实在可怕得了。”

    嘉庆:“当然可怕!皇上若不能公正执法,那造反军,马上就会杀进京城。”

    太后转脸朝皇姨:“姐姐你看……”

    皇姨失态扑通跪下,哭着说:“若王爷一死,大臣谁还理会我们娘们呢?为给山东、江苏两省百姓有个交代,皇上就给他点刑罚,那打他一顿?那革去他尊位……妹妹你是先皇纳进后宫的太后,快来跪下,求皇上饶王爷他不死……”

    太后假装要动身。

    嘉庆慌忙把太后按在那里:“太后若给颙琰下跪,大清的礼仪就乱了分寸。那……那颙琰答应不杀皇叔就是!”沮丧地把头垂下去。

    太后看着皇姨。

    皇姨表示同意。

    太后朝晓月、晓云:“皇上对你姐妹十分疼爱,你们定要照顾好皇上。”

    晓月、晓云:“臣妾牢记太后叮咛。”

    嘉庆三人把太后和皇姨送出门去。

    嘉庆回来沮丧地坐在那里,感叹道:“自古有多少人,拼命争夺皇位!可又有谁知道,要坐好这个皇帝,那是何等的艰难啊?”泪珠滴滴。

    晓月为嘉庆擦泪,粉腮上泪珠滚滚:“皇上龙体重要,莫要过于伤心。”

    晓云朝嘉庆说:“往日里,臣妾姐妹从不敢过问国家大事。今日有事想奏于皇上。”

    嘉庆的神情冷漠:“所奏何事。”

    晓云神秘地看着晓月。

    晓月咬咬牙,然后点头表示允许。

    晓云:“在国难当头之际,臣妾想建议皇上……”

    嘉庆:“建议何事?”

    晓云:“国家大事。”

    嘉庆一惊:“国家大事?”他笑笑之后解释地,“其实,朕心里明白皇叔是很不省事。”

    晓云:“王爷而是祸国殃民!正是由于皇上和王爷的叔侄关系,他才把国家法律当成儿戏。”

    晓月:“皇上啊,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到底能撑挡几日?”

    嘉庆一甩手:“够啦,够啦!你们若敢多言,朕将你们俩……”

    晓月赶忙跪下,和晓云默默对望一眼,像在交换千言万语。

    晓云、晓月:“皇上啊,新派往陕、川的总督何日启程?”

    嘉庆惊鄂地望着跪在那里的姐妹俩:“贱妃为何违背祖训常规,询问这国家大事。”

    晓云、晓月坚定地:“臣妾姐妹愿随陕、川总督前线杀敌。”

    嘉庆像被针扎站起,惊讶地望着两个妃子。

    晓月、晓云一脸凛然。

    嘉庆慢慢坐下去:“你们姐妹俩,真的不怕掉头吗?”

    晓月、晓云摇摇头:“我们姐妹俩,愿为大清死而后已。”

    嘉庆松口气说:“正如太后说的那样,皇叔他仅仅是贪婪和德性败坏,并没有篡位之心。他救驾有功,又是皇叔,朕实在不想让他去死。”

    晓云理直气壮:“在百姓眼里,皇上代表着江山。在皇上眼里,百姓应是社稷。大清失去百姓拥戴,还有什么江山可言呢?一个失去法律的国家,那前线的士兵,到底能有多少战斗力?”

    嘉庆愤愤地朝晓云“你……你……你溅妃放肆。”

    晓月温柔甜美:“请皇上息怒,请皇上……按法律皇上应该斩杀王爷,那样既显皇上执政魄力,也显皇上决心反腐。那陕、川的造反军若听到此事,他们会胆战心惊,会锐气大减的。”

    嘉庆沉思良久:“朕已经答应太后和皇姨……朕这一国之君,怎能出而反而。”

    晓云:“皇上若想诛杀皇叔,有的是办法主意。”

    嘉庆怒喝道:“该死!你们该死……你们在威逼朕吗?”

    晓云:“臣妾不敢!可臣妾姐妹到前线去,该如何向将士们宣传,皇上是英明的皇上,国家是开明的国家。百姓出身的士兵们,应该用鲜血捍卫之?”

    嘉庆犹豫在那里。

    晓月:“只有把王爷杀掉,法律面前才显得人人平等。臣妾姐妹会向士兵们宣传,只有这个时代,才会涌现杨泰昌为民不怕筋骨断、为国甘愿热血淌的青天。这样以来,大清的军队才会变得英勇顽强,白莲教造反军,才会变得不堪一击!”

    嘉庆紧咬着颤抖的嘴唇。

    晓云看嘉庆一眼:“那几百年后的文人墨客,会把皇上的名字和康、乾写在一起。他们会说皇上的功绩,和开业进关的祖先,而并驾齐驱!”

    嘉庆沉思着沉思着……猛然,他把晓云、晓月拥在怀里,感叹道:“爱妃为江山社稷不怕死,朕怎忍心再用强硬手段,恫吓两个娇弱的美人儿呢?”

    8:御膳房某厅里、春、夜。

    嘉庆不时用筷子指点着桌上的菜肴:“皇叔请吃,请吃!今日只叙叔侄亲情,免去君臣礼仪。”

    弘运一副感激状:“臣叔吃,臣叔吃……那皇上也吃。”他擦去激动的泪滴,“只叙亲情好,只叙亲情好……皇上重情重义,真是好皇上啊。”

    嘉庆避开弘运的眼线:“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皇叔已七十高寿,也可以这样形容你,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弘运:“托皇上洪福。”

    嘉庆强忍着情绪:“那日皇叔七十诞辰,颙琰应去祝寿才是。”

    弘运:“皇上日理万机,皇叔是理解的。”

    嘉庆端酒:“颙琰要弥补那日的过失,祝贺皇叔七十诞辰。”

    弘运接过嘉庆递来的酒饮下,粗出口气:“臣叔不该为了贪婪,为了炫耀皇家的权势,而把码头工,在棉裤裆里养大的新科进士害死!”

    嘉庆:“事已致此,还说那些干嘛呢。”他苦涩一笑,“皇叔大权在握,机关算尽!可他杨泰昌,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而好端端活在人世。”

    弘运惊讶地丢掉筷子:“他杨泰昌还活着?”

    嘉庆点头:“俗话说,人叫人死天不容啊。”

    弘运摇摇头:“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嘉庆:“是刑部良心发现,冒着危险救下他来的。”

    弘运是钦佩的口气:“他杨泰昌是大清官员的楷模!他出身平民,一心操办公务,请皇上重重封赏才是。”

    嘉庆点头:“朕只有这样用人,才能使上边的官员,和下边的百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弘运把夹起来的菜肴又轻轻放回盘子里,小心翼翼地问:“皇上不会改变对太后的许诺吧?对臣叔……”

    嘉庆转脸把泪水抹去,强颜笑笑:“颙琰是一国之君,应一言九鼎才是。朕说出去的话,是不会改变的。”

    弘运欲要磕头,被嘉庆拉住。

    嘉庆:“颙琰留恋皇叔,希望皇叔寿如南山。”

    弘运惭愧地泪水滚滚,真诚地说:“为了让皇上在百官面前交代过去,也为了咱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臣叔是愿意走走法律过场的。”

    嘉庆摆摆手:“颙琰哪里忍心……那里忍心再让年迈的皇叔,受那番折腾呢。”

    弘运:“怎么是受折腾呢?臣叔到三法司哪个衙门,他们都会好酒、好饭侍候的。”

    嘉庆:“噢!那臣叔真愿意去三法司,走走过场去?”

    弘运:“愿意的,愿意的。”

    嘉庆:“皇叔既然坚持走走过场,明日去大理寺吧。大理寺卿李光明,是很尊重皇叔的。”

    弘运高兴地:“好的,那好。李光明想动什么刑具,皇叔都会服从的。”

    嘉庆沉脸道:“他李光明有多大的胆子,敢打朕的皇叔?反了他不是!”

    弘运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是的,是的。他大理寺卿,能有多大的胆子?”

    嘉庆站起转身抹一把眼睛:“皇叔已年老体弱,颙琰定会嘱咐他李光明,要他象征性地,为皇叔戴个轻松的刑具。”

    弘运感激地:“谢皇上,谢……”

    嘉庆:“皇叔定会想念咱的老家了吧。”

    弘运:“是的,是的。臣叔已多年,未曾去过的。”

    嘉庆:“臣叔在大理寺休息三日,让李光明派人陪同皇叔,徒步回老家看看去。”

    弘运手里的酒杯当啷落地,慌张跪下去。

    嘉庆背对着弘运:“这里家中之人,颙琰会常照看他们的。”走出门去。

    弘运慢慢爬起,一连干掉几杯酒。

    9:御膳房外、春、夜。

    小王爷搀扶着踉跄的弘运,不住地喊着:“父王,父王……”

    弘运几次想推开儿子。

    儿子紧紧搀扶着弘运:“父王,父王……”

    弘运仰天哭泣:“颙琰啊颙琰,你虽未下旨杀死皇叔,可比杀皇叔更甚。本王一旦戴刑具徒步离京,那义愤填膺的山东人,能放过本王吗?杨泰昌在江苏为官,百姓称颂青天。江苏百姓遇见本王,还不把本王乱石扔死?一路之上,光那老百姓的唾沫,汇聚成河会把本王淹死的……”

    10:王爷府内里宅、春、清晨。

    皇姨醒来一骨碌坐起,下床问忙碌的仆女:“你可见王爷去向?”

    仆女惊慌地:“奴才起床多时,并未见王爷。”

    皇姨:“坏啦,坏啦……快去喊人,快去找王爷!”

    11:王爷府偏僻的小房里、春、日。

    弘运用白绫吊死悬挂在那里。

    仆女搀扶皇姨匆匆而来,当皇姨看见静静悬挂的弘运,撕裂地喊一声:“王爷啊……”昏厥过去。

    12:淮安府街道上、春、日。

    知府王谷被刽子手押解着走向刑场。

    街道两边的百姓,议论、指责、咒骂。

    13:大清门前路上、春、日。

    兵部、吏部、刑部、户部像马弁那样各牵一匹马等候那里。

    礼部大臣一手托盘,一手扶盘。盘上放着酒壶酒杯,静静等候在那里。

    嘉庆分别拉着新任陕、川总督,朝大清门走去。

    晓月、晓云披挂整齐,姐妹拉着手随嘉庆和总督身后。

    工部和赵贤契、李光明等大臣,神情严肃地随在晓月、晓云身后。

    嘉庆走到马前,丢开总督从礼部大臣托盘上拿起酒壶,哗哗倒满两杯酒。

    晓云、晓月一人一杯端起,双手递两位总督:“请总督大人饮下这杯壮行酒。”

    两位总督对嘉庆说:“皇上,第一杯酒应先祭奠陕、川牺牲的将士。”

    嘉庆点头。

    两位总督把酒浇于地面。

    晓月、晓云接过他们的酒杯。

    嘉庆在晓云、晓月端着的酒杯里哗哗倒满酒。

    晓月、晓云把酒递于总督。

    两位总督把酒饮下:“谢谢娘娘。”而后跪在嘉庆面前,“臣陕、川赴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嘉庆点头,把两手分别放在两位总督肩头上按一下,把他们拉起。

    礼部换过杯盏,双手将托盘呈嘉庆面前。

    嘉庆亲自倒满酒,先递晓月,后递晓云:“爱妃转告前线将士,你们在前线杀敌,朕在后方反腐。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个平安日子,朕决心把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婪官员,罢免一批,关起一批,一批而杀之。”

    晓月、晓云把酒撒于地上。

    嘉庆再次倒满酒递于晓月、晓云:“朕会每日翻看黄历,计算和爱妃分别的日子。盼望你们早奏凯旋!”

    晓月、晓云饮完酒,把杯交付礼部而跪下去。

    晓月:“臣妾会把皇上反腐和爱民的慈善心肠,传达给前线将士。”

    晓云:“臣妾定和将士们并肩作战,浴血杀敌。大清的军队将势如破竹,白莲教造反军将灭绝在陕、川两地!”

    14:上书房外、春、日。

    鄂罗哩在前引路,不时喊着:“来杨大人,来杨大人。”走进上书房

    杨泰昌朝嘉庆跪倒:“臣杨泰昌参见皇上。”

    嘉庆喜悦地起身:“看见爱卿,朕倍感精神爽朗。”

    杨泰昌:“谢皇上。臣在时刻牢记皇上教导,谨慎行官员之事。”

    嘉庆:“好,好。官员行官员之事,乃大臣的本分。起来与朕说话。”

    杨泰昌站起,朝坐在那里的大臣们点头示意,坐嘉庆面前。

    嘉庆:“因爱卿被陷害,运河疏通治理整整晚了一年。今年春天到来多日,朕想听听爱卿对运河治理的建议。”

    杨泰昌:“臣在刑部大人府中,已思考一年的日子。为节省银子,治理运河无需再动全国性的大工程。”

    嘉庆愕然状:“不动全国的大工程!”

    大臣们一副鄂然状。

    杨泰昌:“动全国工程浩浩荡荡,虽然很有气势,可实效却不如稳步治理。”

    嘉庆:“爱卿意思是……”

    杨泰昌:“臣已熟虑保护、治理运河的措施。”

    嘉庆:“说下去。”

    杨泰昌:“臣小时去过八十里外的微山湖,那里繁衍着茂盛的阴柳树。它在水中生长,却不怕干旱,三千里大堤要全部栽上阴柳树。”

    嘉庆:“岸柳成行既能保护堤坝不滩塌,大雨之日流到河里的水还是清澈的。”

    杨泰昌:“树中间空隙,再栽种上保护土质的小草。”

    嘉庆点头:“这样既保护大堤,又减少河中的淤泥。好主意,好主意!”

    众臣附和:“好主意,好主意。”

    嘉庆:“爱卿,这疏通问题……”

    杨泰昌:“微山湖上有一种楠鱼的楠,下方的两根竹篙用牛皮绳固定,逮鱼的楠是用网做成。”

    嘉庆皱眉不解:“咱们治理得是运河,可不是在运河里楠鱼。”

    众臣:“是的,是的,治理运河和楠鱼有何关系。

    杨泰昌:“皇上,臣建议仿照微山湖楠鱼的楠,而这种楠不是用网而是采用薄铁皮。让壮汉们站在七尺船上,一楠楠楠起河中淤泥。”

    嘉庆和大臣们点头。

    杨泰昌:“请皇上下旨给沿线州府县衙,按河面宽窄水位深浅,夜间开挖白日行船。三千里若停船一日,将会流失无数的银子”

    嘉庆:“嗯,嗯。”

    工部站起:“皇上,奴才认为杨大人建议虽好,可州于州之间县与县之间,水下仍会存有隔墙。如不统一治理,几年后还会出现搁浅的。”

    嘉庆点头:“工部言之有理。那杨爱卿……”

    杨泰昌:“皇上,尚书大人担心之事,实属多余。”

    工部尚书着焦地:“杨大人你……”

    杨泰昌朝尚书施礼笑笑:“属下准备亲自带小型工程队,开挖那些州县连接达不到要求的河段。”

    嘉庆:“杨爱卿如何掌握那水下的工程呢?”

    众臣:“是啊,怎掌握水下的工程呢?”

    杨泰昌朝嘉庆:“臣从北京出发,准备从运河水中走到杭州去。”

    嘉庆和众臣惊讶地:“从河中走到杭州去!”

    杨泰昌点头:“正是如此。河中哪里有隔墙,哪里河面窄浅,十年之中彻底治理。”

    嘉庆和众臣:“十年中间你从河里走到杭州去?”

    杨泰昌:“是的。通过这次彻底疏通,以后多年不需要治理。”

    嘉庆激动站起:“爱卿啊,朕听刑部说,在案子还没结束时,你躲避那里一直想着治理运河的主意?”

    杨泰昌:“臣身为工部郎中,第一件应想到运河治理。”

    工部尚书朝嘉庆竖起拇指:“这杨大人如此为国,我等同僚佩服直至。”

    嘉庆朝工部尚书:“工部,照杨爱卿计划执行就是。”

    工部尚书向嘉庆:“臣遵旨。”

    嘉庆朝杨泰昌:“你的叔父和妻儿,为了你的官司已来京多日。”

    杨泰昌像遭受雷击那般脱口而出:“我叔父!”身子摇晃几下差点栽倒,泪如泉涌,脸像张破布似的。

    大臣们见状垂下头去。

    嘉庆:“鄂罗哩。”

    鄂罗哩:“奴才在。”

    嘉庆:“把杨爱卿叔父妻儿,请来上书房。”

    鄂罗哩把杨位清和李玉兰母子带进上书房。

    杨泰昌看见杨位清满头如雪,摇晃既下差点昏厥过去,失态地跪倒,撕裂地喊声:“叔父啊——”膝盖当脚咚咚迎向杨位清。他紧紧抱住叔父的腿,像孩子般哭泣,“侄儿不孝,侄儿不孝!让叔父经受这般千辛万苦。”咚咚磕头。

    杨位清微笑着:“起来,起来,让叔父给皇上行礼。”他跪倒嘉庆面前,“台儿庄码头工杨位清,恭请圣安。”

    李玉兰跪倒:“民女李玉兰,参拜皇上。”

    嘉庆一甩手:“起来吧,起来吧。”

    杨位清为杨泰昌擦泪:“别哭,别哭。当着皇上和同僚,大人家怎能像孩子那般哭泣?皇上同僚会笑话你不懂事的。”

    杨泰昌停止哭泣。

    嘉庆:“杨泰昌近前听封”

    杨泰昌转身朝嘉庆跪下。

    嘉庆:“杨爱卿淮安察赈,为民请命不避斧聩钺,不贪重贿,拒收美女。案子未结而想的不是生死,而是运河的治理。实乃天下第一清官也!”

    杨泰昌:“谢皇上褒奖。”

    嘉庆:“杨爱卿进京会考,唯恐天下人议论和皇家拉关系,未曾按先皇嘱咐献出玉牌,乃正人君子。”

    杨泰昌:“谢皇上夸奖。”

    嘉庆:“先皇早年许下爱卿二品前程。朕按先皇遗嘱,加封爱卿工部侍郎。待运河治理完毕,再按成绩加爵赏赐。”

    杨泰昌:“谢皇上隆恩。”

    嘉庆:“从杨爱卿身上,朕要让大清所有官员感觉到,只有一心爱护百姓,朕才会破格重用。”

    杨泰昌:“谢皇上。”

    嘉庆:“跪安吧。”

    杨泰昌:“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起去。

    嘉庆:“杨位清近前听封。”

    杨位清一愣怔近前跪下:“杨位清谢皇上。”

    嘉庆:“杨位清注重兄弟亲情,为拉巴大侄儿一生未娶。”

    杨位清:“谢皇上夸奖。”

    嘉庆:“杨位清虽一布衣,为追求真理奔波千里,实乃可敬。朕赐你武举功名,以示奖掖。”

    杨位清:“谢皇上。”

    嘉庆:“跪安吧。”

    杨位清起去。

    嘉庆:“杨爱卿之妻李玉兰听封。”

    李玉兰惊呀地:“我!”慌张地把儿子推给杨泰昌,朝皇上跪下去,“民女参见皇上。”

    嘉庆笑笑风趣地说:“李大善人,你想要个什么封号呢?”

    李玉兰笑笑;“皇上已经封罢玉兰,渔家女不敢奢望。”

    嘉庆一副惊呀状:“何时封过你,朕为何不知?”

    李玉兰:“我夫君杨泰昌,已被皇上封为天下第一清官。玉兰已是堂皇的第一清官夫人,任何封赏都不如这种美誉。”

    嘉庆一笑:“既然你李玉兰已经满足,就不要加封啦?”

    李玉兰:“嗯,嗯……皇上啊!李玉兰虽不要封号,却对皇上有一个请求。”

    嘉庆好奇地:“对朕有个请求?那你说来听听。”

    李玉兰:“民女已答应女犯玉坠,她死后代她抚养孩子。她不几日就要生育,请皇上允许民女,带孩子走而精心抚育。”

    嘉庆坐那里静静地直点头。

    众臣们悄悄议论着。

    嘉庆感叹道:“朕幸会你们一家,受益匪浅。”

    李玉兰:“谢皇上。”

    嘉庆:“天下第一庄孕育出你们一家,足证明大清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你李玉兰热心抚养罪犯的孩子,此乃善举!朕,哪有不答应之理!”

    李玉兰:“谢皇上。”

    嘉庆:“朕封你二品诰命夫人,用你的俸禄培养两个孩子。”

    李玉兰:“谢皇上。“

    嘉庆:“礼部近前。”

    礼部近前跪倒:“参见皇上。”。

    嘉庆:“学馆先生王功成一心办学,杨爱卿的品德与恩师教导有着很大的关系。传旨给山东峄县,有地方出资建一所高规格学馆,以示奖掖。”

    礼部:“遵旨。”起去。

    嘉庆:“吏部近前。”

    吏部近前跪倒:“参见皇上。”。

    嘉庆:“公署守备刘汉升,作为地方小吏,不仅勤于政务,且不惧权势。为澄清杨泰昌案,不怕三法司摘去顶子砍断脖子,实乃可敬之人。让他享受三品参将衔吧,留守台儿庄码头公署为大清国效力。”

    吏部:“臣遵旨。”起去。

    嘉庆:“户部近前。”

    户部近前跪倒:“参见皇上。”。

    嘉庆:“杨位清、李玉兰为给杨爱卿昭雪,欠天下第一庄乡亲许多情意。来京之后又欠山东老乡一份感情。拨五千赏银,让杨位清、李玉兰带回处理。”

    户部:“遵旨。”起去。

    于得水的旅店内、正房里、秋、日。

    房中间悬挂着杨泰昌画像。

    画像上边写着杨泰昌之神位,香火正旺烟雾缭绕。

    于得水双手合十祷告:“杨大人啊,你我曾有过约定,皇上一旦惩办王谷,于得水及子孙后代,将奉承你牌位烧香磕头。弘运白绫吊死,知府王谷被斩立决,把你当神仙供奉是应该的。”

    翠花在外边喊一声:“于得水!”匆匆跑进门,喘吁吁地说,“杨大人一家看咱来啦。”

    于得水赶忙把杨泰昌画像翻过来,将香炉搬离开那里。

    杨泰昌进门看看神位,耸鼻子闻一下:“得水,你搞什么名堂呢?”

    于得水:“我……我没搞什么啊。反正和你杨大人没有关系。”

    杨泰昌:“没有关系,那上边为何写有愚兄之神位呢?”

    于得水看看没有撕干净的字迹,显得很不好意思。

    杨泰昌郑重地:“你没听说过过去唐朝发生的故事?”

    于得水懵懂地:“唐朝发生什么故事?”

    杨泰昌:“那秦琼因被李世民供奉,最后穷得连马都卖掉啦。愚兄是凡人啊,你若给烧香磕头,会给愚兄带来灾气的。”

    翠花惊讶地:“真的吗杨大人?”

    李玉兰抿着嘴哧哧笑着:“当然是真的。”

    杨泰昌严肃地朝于得水:“愚兄还想在治理运河中建立奇工,盼望当一品大员呢。再继续给愚兄烧香磕头,一品大员会被你烧跑的,多可惜!”

    于得水赶忙把残留的之神位撕掉,把香炉搬门外边去,拍拍手说:“得水今后不烧香磕头啦,盼皇上封杨大人一品大员就是。”

    李玉兰忍着笑:“得水才是好兄弟。”她掏出三千银票,“泰昌即刻要去治理运河,嫂子要陪叔父速速回家去,麻烦你们将三千银票换成银子,送给参加跪拜大清门的山东老乡。”

    于得水推回银票:“嫂子怎这么外气,咱老乡可不是……”

    李玉兰:“老乡们做生意,孬好也个是个填补啊。望苍天保咱山东老乡,在天子脚下过好日子。”塞他手里。

    于得水:“得水向老乡们,转达你们夫妻的好意就是。”

    四川军营、秋、日。

    做饭的师傅为晓月和总督端来两大碗米饭,放他们面前。

    总督慌忙接过去。

    晓月见总督饥不择食大口吞饭,一大块肉两口吃下去。

    晓月把碗里的一大块肉夹起来,放到总督碗里。

    总督抬起头:“娘娘……”他看看晓月那碗没动的饭,显得很不好意思。

    晓月温和地:“你们男人家吃好吃饱,身上才有劲杀敌。”

    总督:“嗯,嗯。”激动的眼睛潮湿。

    陕西军营、秋、日。

    晓云在激昂慷慨地向将士们做动员令:“皇上一心爱民。为了证明治国和反腐的决心,皇上诛杀了败坏朝纲的皇叔。将士们,兄弟们,这样的好皇上,定要用生命和鲜血保护之。”

    将士们高呼,“保护,保护!”

    烟雾弥漫的战场上、秋、日。

    晓云为一个受伤的士兵包扎好,把他的胳膊放肩头上,搀扶到军营里去。她放下受伤的士兵,跑去端来饭菜,为受伤的士兵盛好饭一一递到手里。

    伤兵甲一边吃饭一边流泪:“看见娘娘这样照顾我们,真想马上冲进敌营拼死。”

    伤兵乙:“谁说不是呢。看见娘娘这般关心我们,再也不怕死啦。”

    大清门外、秋、日。

    一军官下马,朝前奔跑着,边跑边喊:“四川六百里加急捷报,四川……”

    上书房里、秋、日。

    嘉庆在看四川捷报。

    太监鄂罗哩慌张张边跑边喊进门:“皇上,皇上……“

    嘉庆沉脸喝道:“混账!何事如此慌张?”

    鄂罗哩双手哆嗦着呈上捷报:“陕西六百里加急捷报!”

    嘉庆速速看完捷报,两拳揮举,仰天狂喊:“苍天佑我大清,苍天佑我大清的百姓!”泪如泉涌。

    白云在秀丽的山川间飘动。

    滔滔运河、白帆点点。

    运河岸上的“台儿庄镇界碑”和近处的天下第一庄牌坊清晰可见。

    话外音:“在杨泰昌任工部侍郎的第四个年头,京杭运河已疏通治理到千里之外的台儿庄。”

    运河台儿庄段、春、日。

    刘汉升、王功成、杨位清站在河岸上观望着运河河面。

    杨泰昌在水面上游一阵,不时伏到河底。

    王功成泪光闪闪,朝从河水中冒出头的杨泰昌喊:“爱徒我的孩子,上来吧。再不上来,师傅便下河陪你去。”

    杨泰昌在河中招手回应:“恩师千万别下来。水忒凉,你那身老骨头是承受不住的。徒儿再监察几步马上上岸去……让俺师娘把热酒准备好,徒儿陪你一醉方休就是。”

    刘汉升朝身边的杨位清说:“泰昌为官,乃我大清之幸,天下百姓之幸也。”

    杨位清默默望着河面,脸上挂着一对泪珠。

    树林枯了又绿。

    绿了又变枯黄。

    运河上空、那是灰色的天穹、春、日。

    男人女人在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坟墓前烧着纸钱。

    李玉兰拉着孩子到十字路口,从篮子里拿出火纸点燃起来。她用手里的树枝把纸灰圈起,指着前方对孩子说:“孩子你喊啊,大声地喊!喊你母亲来这里拿钱。”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鼓着肚子稚嫩地朝前方喊着:“母亲来拿钱喽!母亲来拿钱喽……”

    片片纸灰在孩子的喊声中旋起……

    天下第一庄牌坊……

    滔滔运河和台儿庄码头……

    (剧终)
说明:本剧本只上传一小部份,后面省略了很多内容,剧本长度大概十来分钟,是一个超级搞笑加感人并起到宣传教育的正能量剧本,适合各种活动演出。此剧本是收费的,如您有需要请联系,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企业微信号:13979226936 微信公众号:剧本原创, 另外可根据您的要求专业为您量身定写各种剧本,如: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话剧、二人转、双簧、戏曲剧本等。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14022528号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电视剧本创作室 | 招聘求职 |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重点推荐剧本
感恩小品剧本《重见阳光》
小学生红色教育题材小品《小
医患关系相关感人小品《不一
医院节庆演出感人小品《妈妈
支援帮扶创业相关搞笑情景剧
企业公司节庆演出搞笑小品《
专业代写小品剧本
代写小品剧本
重点推荐小品剧本
小学生红色教育题材小品《小小
感人故事小品剧《我爱你中国》
小学生表演红色历史题材小品《
乡村振兴小品剧本《村里那些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小品《老
电信诈骗和网贷小品《心急的陷
六一儿童节超感人小品《唯一的
512护士节正能量小品剧本(你健
五一劳动节晚会节目爆笑小品《
供电局员工感人小品剧本《照亮
拐卖农村妇女小品《买媳妇》
电视台融媒体小品剧本《融媒体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音乐剧剧本《
带领全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致富
职校老师学生小品剧本《校企合
工地项目部小品剧本《口碑重要
校园情景剧剧本《我的好爸爸》
预缴税款搞笑小品《欢喜冤家》
政府好政策鼓励回乡创业情景剧
大学生红色爱国思想教育小品剧
乡村振兴音乐剧剧本《最美乡村
市场监督管理局315晚会小品剧本
供电公司智能电表宣传快板剧本
乡村振兴村官小品《致富带头人
革命烈士情景剧剧本《刘惜芬》
服务行业超搞笑小品剧本《以礼
养老保险快板台词《城乡居保最
纪委小品剧本《巡察组的故事》
公司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唐僧师
国家电网双人相声剧本《使命和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电视剧本 > 古装电视剧本 > 30集古装电视剧《天下第一庄》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电视剧本-古装电视剧本   会员:fanhoulai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6/9/1 10:29:12     最新修改:2016/9/1 10:29:12     来源:中国国际剧本网www.juben108.com 
电视剧本名:《30集古装电视剧《天下第一庄》》
【原创剧本网】作者:徐化芳
中国原创剧本网电视剧本创作室专业创作各种电视剧本、电视栏目短剧剧本。 QQ:719251535
代写小品
    第一集

    1:黄河边夏乡村小路上、日。

    杨泰昌和顾祥在前边走着,在后边路边吃草的毛驴,呼呼追上来,像撒娇把头亲昵地贴近杨泰昌的身子。

    顾祥揮起手里的缰绳欲打毛驴:“你畜生想挨打不是……老爷怎能和你耍笑着玩呢你。”

    杨泰昌抬手阻拦顾祥:“别打它别打它。它随老爷有山东来江苏二年,一直把它当伙计看待的。它想撒娇撒就是”

    顾祥一哭丧脸,任何瞪毛驴一眼:“你这畜生命真好,和我一样摊个好老爷。老爷他……老爷他简直把你畜生,和我顾祥同样看待的你。”

    毛驴摇摇头晃晃身子,像是高兴自豪似得。

    杨泰昌:“老爷身边没有叔父,没有老婆孩子。这二年,我拿你们俩当伙计看的。”

    顾祥又一哭丧脸:“它毛驴是畜生,老爷怎……老爷,那颜老奎坠来啦。”

    颜老奎拎一捆青草,小跑样匆匆追来

    杨泰昌迎过去:“老人家你……你往后别再颠颠跑这么多路,为它送青草啦。”

    顾祥用埋怨的口气朝颜老奎说:“送吧送吧,反正也送不几天啦。就因为你老人家经常为毛驴拔草,老爷要把它送回山东去。”

    颜老奎难堪地:“老爷!”

    杨泰昌:“你老人家这么大年纪,整天麻烦你。”

    颜老奎:“麻烦我甚啦?这二年老爷从没坐轿,拔草喂好毛驴,我等于为老爷抬抬轿子……没有你老爷,我这身骨头早沤烂啦老爷。”

    杨泰昌:“实在不想麻烦你老人家。”

    颜老奎摆摆手:“不麻烦啦,不麻烦啦老爷……你别送它回去,顾祥不在身边你好给它说说话的老爷。”

    2:衙门内小房里、夏、夜。

    杨泰昌把一包银子递给顾祥:“明日就动身吧。”

    顾祥接过银子:“好的老爷,明天一早走就是。”

    杨泰昌:“若不它送走,还会麻烦颜大爷……回来时租辆车子,把我叔父和玉兰母子,接过来团聚些日子。”

    顾祥:“奴才不在老爷身边,老爷可要照顾好自己……等把老太爷和嫂子接来,老爷就有了好日子。”

    杨泰昌点头:“嗯。叔父当码头工半辈子,若不接来,在家他是不会安闲的。若在路途骑毛驴,定要爱护它的,定要经常让他歇息。”

    顾祥:“好的,好的……这毛驴不是毛驴啦老爷,它成老爷的宝贝啦。”

    杨泰昌点头:“老爷待它像朋友。明日送它回山东,我这心揪揪的怪留恋它呢。”

    毛驴轻轻推门进来。

    顾祥惊讶地欲拦毛驴:“哎!刚才我把你拴好啦,你怎又跑来了呢你?”

    毛驴躲过顾祥跑到杨泰昌跟前,仰起头叫喊几声,眼泪滴滴。

    杨泰昌惊讶地:“你怎么哭啦?你怎么哭啦这是!”

    毛驴紧紧贴住杨泰昌的身子,像撒娇的孩子。

    屋外隐隐传来雷声。

    顾祥朝外伸头一看:“老爷,看样子要下大雨。”

    杨泰昌拍拍毛驴:“若今夜下雨,那明日就不让顾祥送你回去。”

    3:电闪雷鸣的夏夜。

    大雨滂沱。

    电闪不时划破漆黑的夜空。

    黄河面像白昼那么清晰。滔滔巨浪,像一个个山头击打着堤岸……

    4:屋里床上、雨夜。

    杨泰昌放下阅读的书本,仰面躺在那里。

    门外的雨声哗哗啦啦……

    5:总督府议事厅里、初夏、日。

    铁保很随意地看看信函,用复杂的目光望着身边的刘同知:“刘大人!“

    刘同知恭敬地:“总督大人有公务,请吩咐属下就是。”

    铁保用手指轻轻拍打着信函:“这山东的杨泰昌,殿试获取前九名进士。本督想听听你同知大人建议,欲安排哪里任职为好呢?”

    刘同知:“那前六名进士,已被总督大人安排江西担任知州位置。那第十二名进士,被总督大人安排去安徽做了七品知县。这……这前九名进士杨泰昌,应安排哪里任职,请总督大人决断才是。”

    铁保:“那好,那好!”他声重腔圆地“杨泰昌听令。”

    杨泰昌恭敬地:“属下洗耳恭听,请总督大人指示。”

    铁保望杨泰昌一阵,然后看看手里的履历表,改为随意和协商的口气:“那这样吧杨进士,你暂时去江苏阳城县担任七品主簿,主持公务。”

    刘同知和杨泰昌惊讶地:“七品主簿!”

    铁保点头:“就是七品主簿。待过一段日子,是继续留任那里,还是再派新知县去接替,到时我再和刘同知详细商议。”

    杨泰昌像压抑着火气,冷冷一笑抱拳作揖:“总督大人,属下近日耳朵上火,担心视听有误。还烦请总督大人,再为属下复述一遍任命情况才是。”

    铁保风趣而低俗地伸出手掌,像小学生学数数那样,一个个压着指头:“去江苏阳城县担任七品主簿,暂时主持公务。”

    杨泰昌咽口气,声音故作高昂::“属下从命。”

    刘同知暗暗白瞪铁保一眼,朝杨泰昌说话似乎明显流露着复杂的东西:“杨进士啊,你刚从山东走来。这这千里之遥一路的风尘。你暂到不免到驿馆休息两日,然后上任不迟。”

    杨泰昌一咬牙帮骨,强颜带笑朝刘同知施礼:“谢同知大人关照。属下肩头已担公务,即刻启程才是。”

    刘同知无奈地:“杨进士你……杨进士你……”

    6:总督府长廊上、初夏、日。

    杨泰昌气愤愤走在长廊上,心里愤愤地说:“在大清国众人心里,你铁保做事光明磊落,那都不了解你而已。今日我杨泰昌亲眼目睹,方知你浪有虚名。庸人草包,鸡肠狗肚,黄鼠狼驾辕子,你哪有个两江总督的大驾呢你!”

    奔向拴在大门外的毛驴……

    7:大路上、初夏、日。

    杨泰昌背着行李,毛驴身上驮着书厢杂物走着。

    毛驴像罢工那样卧倒在地。

    杨泰昌蹲下身子,像对老朋友说话那样:“你生气啦?你也生铁保老匹夫的气啦?”

    毛驴趴在那里无动于衷。

    杨泰昌出口粗气:“那七品主簿就主簿吧,待我干好之后,将来会有二品前程的……那前边就是阳城县啦,待到那里咱们俩好好歇息歇息。”想拉毛驴起来。

    毛驴赖在那里不起。

    杨泰昌笑笑:“就因为我替你背了行礼,你才生气是不是?”

    毛驴像回答他叫喊几声。

    杨泰昌:“那你起来啊,那你起来啊。只要你不嫌累,那我把行李放你身上去。”

    毛驴忽一下站起。

    杨泰昌苦涩一笑说:“我心里对铁保再有气,可我对你说话是不能食言的。”把身上的行李放到毛驴身上去。

    毛驴像是很高兴,撒欢地叫喊了一阵子。

    杨泰昌朝毛驴说:“铁保那老匹夫,他灌了我一肚子气。你这高兴一叫唤啊,那我心里就高兴啦。那我也得学你大喊一阵,要不然肚子会气暴的。”他回头把手握成一个筒子,大声刚喊“铁——”而警觉地停住,心里说,“作为新科进士,在半途上直呼总督名字,那是不符合规矩的。”他故作使劲状,而实际压住嗓子喊道,“铁保你个老匹夫你!你混账啦你?待我把阳城县治理好,你准会后悔这种决断的。待到那一天,你不亲自派人请我回江宁,杨泰昌就在那里干他一辈子!”

    毛驴像是赞同杨泰昌的说法,助威般地叫喊了一阵子。

    8小房门口、夏、黎明。

    杨泰昌站在那里,皱眉望着密集的雨柱:“像这般大雨,整整一夜没有停歇,看来定会发生水灾的。”

    9:黄河边、日。

    黄河大堤轰隆坍塌。

    黄河水像滚滚的雷声,在村庄间、在庄稼里地滚动着。

    一片片庄稼,一座座房屋,被浪头冲为平地……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猪狗牛羊,在黄水中挣扎着,嚎叫着,呜咽着……

    10:淮安平河县城里、夏、日。

    知县余贵传站在雨中朝扛袋子筑堤坝的男人们喊道:“王把总听我号令,绝不能让这滔滔黄水,蔓延进平河县城……”

    翠萍打着伞急步走来,因把伞打在余贵传头上,她的衣服很快被淋湿。

    余贵传一哭丧脸:“小妹你……”

    王奇汉放下肩头的袋子,朝余贵传回复:“属下马上巡视四门,定保县城内人们安全就是。”他看看雨中的翠萍。翠萍的身体突凹分明。他轻声说,“看一眼雨中的官姨,头上浇雨心里热乎乎的。

    余贵传故作厌烦地朝翠萍说:“这里都是县城的士兵,你女孩不在家避雨,跑这里来……”他命令王奇汉,“为保全城百姓,你可冒雨带人在四门之内,修一道坚实的堤坝。定要把上涨的黄水拦截在城外。”

    王奇汉抹一脸上的雨水:“知县大人放心就是。”他对身边的李玉槐喊,“李把总!“

    李玉槐把耳朵朝着王奇汉:“把总大人请讲。“

    王奇汉:“咱们各自分工吧,一人分管一个城门去。按知县大人指令,无论用草袋还是用麻袋,在城门口垛一道堤坝就是。”

    李玉槐:“属下听令。”喊几个士兵跑去。

    11:平河县城门里、夏、日。

    兵士们在纷纷修筑堤坝。

    12:平河县城外、夏、日。

    奔腾的黄水渐渐吞没了庄稼。

    一所所民房在黄水中咣当、咣当成片倒塌。

    倒塌的民房在黄水中砸起雄浑的水柱,水柱扬起一簇簇散乱的水花。

    男男女女大人孩子,猪狗牛羊,在黄水里哭叫嚎啕……

    13:淮安城外、夏、日。

    淮安知府王谷,带山阳县知县李君恒,县丞杜飞飞,在流动的黄水中不时搀扶着老弱的人们。

    14:高坡上、夏、日。

    杜飞飞高高举着雨伞。

    王谷站在伞下,哭丧着脸观望着滔滔的黄水……

    15:山东臺兒莊驿站前、夏、日。

    蜿蜒的运河。

    运河大堤一侧的“天下第一庄”牌坊隐隐可见。

    一个士兵模样的人,嗒嗒骑快马而至。他来驿站门前跳下马,将套在脖子后的油布包拿下来,喘吁吁对朝跑来的士兵说:“两江总督六百里加急,黄河在淮安段决口……”滩在那里。

    驿站前的士兵接过递来的油布包,套脖子上往身后一推,从身边柱子上解下马匹,上马嗒嗒而去……

    16:京城街道上、夏、日。

    一骑马士兵手里高举着油布包狂奔,不时高喊:“两江总督铁保六百里加急,黄河在淮安段决口……”

    街道上的行人,听见喊声赶忙躲闪。

    骑马的士兵从行人缝隙里,嗒嗒飞奔过去……

    17:宫内、夏、日。

    一名太监从跑来的士兵手里接过油布包,在宫中狂奔着。他边跑边揮舞着手里的油布包喊着:“江苏巡抚汪日璋六百里加急,黄河在淮安决口……

    18:上书房内、夏、日。

    嘉庆愤愤把铁保和汪日璋奏折,重重拍在龙案上,朝六部重臣复述道:“两江总督铁保在奏折之中,弹劾治河钦差魏忠臣。他言魏忠臣仅知道,终日蹲在大帐内,喝老母鸡汤而懈怠公务。他修复黄河大堤只顾形式,不去实地勘察。使大堤成为豆腐渣工程。黄河眼下在淮安段决口,百姓受灾,流离失所。”

    魏忠臣战战兢兢独自站在前边。

    重臣们肃然而立。

    嘉庆:“铁保的奏折中,还言魏忠臣心术不正,诽谤江苏阳城县主簿杨泰昌。铁保若听信其谗言,将会毁掉大清国栋梁才俊。”

    魏忠臣扑通跪倒:“奴才知罪,望万岁开恩。”

    嘉庆把手一揮:“免去魏忠臣三品郎中职务,永不录用。其他事宜交刑部审理。”

    魏忠臣被押了下去。

    嘉庆威严而深沉地:“国家勒紧腰带,花许多银子用于黄河治理。因三品大员懈怠公务,用银子磊起来的黄河大堤,在涛浪下不堪一击!黄河在淮安段决口,给那里的百带来灭顶的灾难。我大清国啊,这就像一个巨大的车轮。它上边虽然沾有泥巴绣斑,可车轮还仍然要运转啊!”

    重臣们伏着头,自然地:“皇上,皇上!”

    嘉庆:户部,户部!“

    户部匆忙近前跪倒:“奴才在。”

    嘉庆:“你速速安排赈灾事宜。”

    户部咚咚直磕头,机械而苍凉地喊着:“皇上,皇上……”

    嘉庆惊呀地:“朕仅让你户部,速速操办赈灾事宜。你……你为何,只顾咚咚磕头而……“

    户部像哭泣般地:“皇上啊!奴才求皇上,求皇上速速给两江总督铁保下旨。”

    嘉庆:“混账!朕要你户部你出银子,快救济无家可归的百姓。给铁保下旨何意?”

    户部磕头:“要铁去让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筹办赈灾的银子。然后再下旨给江苏巡抚汪日璋,让他迅速筹集粮食。”

    嘉庆愠怒地:“你个混账东西你!朕下旨给两江总督,给江苏巡抚,要他们筹集银梁是吧!那我大清国,还要你这户部有何作用呢?”

    户部绝望地:“奴才实在……奴才实在……实在拿不出银子啦皇上啊。”头拱地不敢抬起。

    嘉庆使劲拍一下龙案:“拿不出也要拿!淮安的灾民不仅要解决吃饭问题,将来还要修复屋房,还要耕作土地……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们,眼下正巴巴盼着,盼着皇上的赈银赈梁呢。你户部仅知道喊穷,那让淮安的灾民,如何度过这艰难时期?”

    户部磕头:“奴才无能,奴才实在无能……”

    嘉庆一甩手:“起来,起来!待你拨发完赈银赈梁,你户部无能,朕再罢免你不迟。”

    户部趴那里呜呜哭起来:“往日皇上下旨,奴才那怕有着千难万难,那怕向人家磕头跪门子,总是雷厉风行去办理的……”

    嘉庆:“你哭鼻子也没用,这次更应该雷厉风行办理!若不然,那淮安黄河决口,老百姓缺吃少穿,朕这心里……”

    户部哭着:“皇上啊——”

    嘉庆烦烦地:“朕理解你户部的难处,你有难处也要操办赈银赈梁。待这次办完公务,朕好好奖赏你就是。”

    户部:“皇上……皇上另请高明吧!奴才……奴才实在无能为力……”

    嘉庆沉脸:“你户部敢抗旨不成!”

    户部磕头哭诉着:“奴才怎敢抗旨啊皇上!光那四川和陕西的战事,像一只只巨大的魔手,已把我大清浑身的血肉剥刮干净。我大清……我大清的国库……仅……仅有三五万银子啦皇上。”

    大臣们浑身一震。

    嘉庆浑身一震,而马上脸色肃然起来。

    重臣们偷眼望望嘉庆,然后轻声交头接耳。

    户部哭诉:“奴才为了供应陕、川战争的花费,这副身板已累得全部是骨头,再无半点血肉的……皇上既是用刀子刮,从奴才身上再也刮不出赈灾的银子。呜呜……呜呜……”

    重臣们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在擦眼抹泪轻轻抽泣。

    嘉庆那张脸罩着浓浓的愁容,像石雕样坐在那里。一瞬间,他再说话时仍然有着十分的底气:“大清国虽然国库空虚,但朕决不动摇赈灾的决心!”

    众臣附和:“皇上真乃爱民如子。”

    户部机械地:“皇上……皇上……”

    嘉庆朝户部:“你起来吧,起来吧……”

    户部颤巍巍爬起,抽泣着不时抹抹眼睛。

    嘉庆用协商的口吻说:“你作为户部,既然募不到赈灾的银子,那朕还要你何用呢?朕要另请高明啦,户部马上解职就是!”

    户部慌乱地摆摆手:“皇上……皇上莫要这么心急!奴才三句话说不好,皇上真的就要解职?”

    嘉庆:“解职!尔没有能力担当户部重任,朕让你留任户部还有何意义?”

    户部焦急地:“皇上再让奴才想想,再想想办法才是。”他掰着指头计算一阵,“皇上啊,奴才千难万难,上刀山下火海,拨十五万赈银就是。”

    嘉庆厌烦地摆摆手:“太少,太少。”他把手掌翻转几下,“十五万不行,需要再翻个翻儿。”

    户部再次跪下:“拨十五万赈银,皇上还嫌少啊?皇上知道这十五万赈银,是奴才从哪里募来的吗!奴才准备变卖家产,准备找亲友凑借,甚至连妻子的私房钱,儿子的压岁钱,要一并用上去的……”

    嘉庆浑身一震。

    重臣等猛吸口凉气。

    户部加重语气:“皇上若再给奴才追加一万赈银,干脆别让奴才解职啦,那干脆杀掉就是!皇上拿去奴才的头颅,去填补赈灾的银子就是。”他普通又跪倒,伏那里呜呜哭凄。

    重臣们有的垂头抽泣,有的焦急地顿足。

    众人的哭声渐起。

    刑部刘耀祖抹一把泪匆忙近前跪下,苍凉地说:“皇上啊,陕川的战事的确把大清拖穷!将士们在前线拼命杀敌,一刻都是不能断钱梁的。这赈灾之事,真的难为他户部了啊。”

    大理寺卿李光明近前跪倒:“皇上啊,若再给户部多加一万银子,那真是难上加难啊皇上!”

    嘉庆紧绷着嘴唇,稳稳地坐在那里。稍顷他含泪离开龙坐,把呜呜哭泣的户部、刑部及大理寺卿拉起。待他回到龙案时,脸上泪珠点点。

    点点泪珠无声地在嘉庆脸上滚动着。

    所有大臣见状哇啦大哭,哭声像雷在滚动着……

    嘉庆慌忙擦去泪珠,一甩手爽朗地说:“好啦,好啦!都不要啼哭,都不要啼哭……”他说话像调侃似的,“我们君臣啊,并不是二八的小女子,都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既是……既是我们君臣要大哭号啕一场,那眼下还不是时候啊眼下。”

    大臣们立刻停止哭泣,抹把泪水:“奴才们让皇上见笑了。”

    嘉庆充满感情地诉说:“你们大臣们有眼泪,可当着朕哭诉出来。可朕呢,即使一肚子泪水,该让它向哪里流淌呢?”

    众臣:“皇上日理万机,心里更苦。”

    嘉庆:“为安稳江山社稷,这次淮安赈灾,朕必须像对待陕、川战事同样重要,同样努力!”

    众臣:“皇上英明!国事如山,皇上更难。”

    嘉庆抖擞一下精神:“战争在陕川蔓延以来,朕何尝不知道你户部的艰难啊。可朕一心想着,要解救淮安那些遭难的百姓。这也是解救,我大清国的危机啊!”

    众臣:“臣等理解皇上爱民之心。”

    嘉庆:“因为天下百姓,就是我大清的江山!朕想借此赈灾,让陕川的造反匪徒们,亲眼看看我大清国的皇上,看看我大清国的官员们,面临天灾人祸,是如何爱护百姓,是如何关心百姓疾苦的。”

    众臣:“皇上爱民如子,江山定会兴旺。”

    嘉庆朝户部叹口气:“十五万那就十五万吧。朕心知你户部艰难,向你让步就是。”

    户部:“谢皇上体恤臣子。”

    嘉庆:“户部啊!“

    户部:“皇上!”

    嘉庆:“你把朕一年的生活费减去大半吧。”

    户部惊慌地:“皇上这……”

    众臣:“吾皇乃当世明君!“

    嘉庆:“待朕回后宫之后,再让皇后、贵妃们,卖卖首饰玉器,定要再多筹集十万赈银。”

    大臣们苍凉地:“皇上——!”

    嘉庆再次泪光闪闪,哽咽地:“朕对淮安百姓做到这样地步,这心头之上会减少一份压力的。”

    李光明出颁朝重臣们喊道:“为了淮安赈灾,皇上削减一半的生活费。我们各部的大臣,我们三法司大臣们,还有一点血性没有?这国家有难,我们能袖手旁观吗我们?我们就不能帮帮户部,再多筹集五万赈银吗?我李光明愿意出二百两积蓄……”

    刑部刘耀祖:“刑部出二百两积蓄。“

    右督察御使赵贤契:“都察院赵贤契也出二百两。“

    工部:“我出二百两……”

    吏部:“我出一百两……”

    皇叔弘运狠狠瞪李光明一眼:“那我出五百两……”他近前朝嘉庆说,“本王情愿少吃俭用,也应该为赈灾多出些银子。”

    户部挂泪而笑:“皇上啊,既然我们君臣倾尽国力,那奴才筹集三十万赈银就是。三天之后选双桅杆快船,沿运河送往淮安去。”

    19:后宫内、夏、日。

    晓云、晓月朝太后施礼:“臣妾给太后问安。”

    太后:“免礼。”

    晓云、晓月向和太后说话的皇姨:“臣妾给皇姨请安。”

    皇姨笑笑:“太后啊,你看看这两个孩子!一年一年过去,还是那个年轻时的俊俏样子。”

    太后高兴地:“是的,是的。这两个孩子像是吃了仙丹,始终不见变老的。”

    皇姨:“怪不得我的皇侄加外甥,多年以来始终把他们俩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呢。”

    太后:“颙琰喜欢她们……你们姐妹来哀家这里,所为何事?”

    晓云:“黄河在淮安段决口,皇上想给受苦的灾民,多送些银子去。”

    晓月接过话头:“皇上已开始从自己的生活费节省。为了凑足三十万赈银,皇上安排臣妾,要在后宫捐够五万银子。”

    太后:“皇上关爱百姓,是理所当然之事。你们姐妹快去吧,快去吧,让她们多捐些就是。”

    晓云:“太后啊,我姐妹已跑多处。看那样子,那些姐妹们都不愿意出银子。为此,我们姐妹商量出一个歪主意!”

    太后脱口而出:“歪主意!”

    晓云点头:“是的。臣妾姐妹,想从太后这里开始。只要太后带头捐献银子,我们姐妹,往后再做起来,会像势如破竹似的。”

    太后:“噢,噢。那……”欲要吩咐下人拿银子。

    皇姨按住太后的手,沉脸朝晓云、晓月说:“你们两个孩子,真不懂得道理!”

    晓月、晓云:“请皇姨明示。”

    皇姨:“俗话说女人当家,墙倒屋塌。皇上执掌江山,哪还需要你们两个妃子操心呢?”她转向太后,“妹妹不能带头捐这个银子。她姐妹俩若有本事,应该先从皇后捐银子才是。”

    太后犹豫一阵,对晓云、晓月说:“其实啊,这事已有人来给哀家说过的。”

    晓月、晓云:“请太后当面教诲。”

    太后:“她们都说你们姐妹,仅知道用笑颜和美貌,讨皇上宠爱就足够了。再不要把所有的风头,都抢了过去?”

    晓月、晓云:“臣妾不敢。”

    太后:“因为她们看不惯你姐妹的做法,所以才不愿意出银子的。”

    皇姨朝晓月一甩手:“去吧,去吧!你们还是从皇后那里开始吧。或者从你们俩开始就是。”

    太后:“哀家只想休闲,不想问及那些国家大事。”

    晓月想说什么。

    晓云倔强地拉一下晓月:“太后说的很有道理,为了淮安赈灾,咱姐妹先把值钱的东西,全部卖掉就是!若凑不够五万赈银,再来求太后不迟。”

    皇姨讥讽一笑:“这样说来,你们还真是两个好孩子呢。”

    20:毓庆宫内、夏、日。

    那里堆积着一堆东西。

    晓月珍惜地看看玉镯:“这是皇上给姐姐的珍爱之物,是否把它也卖掉呢?”

    晓云果断地:“卖!姐姐若不卖它,怎能凑够五万银子?”

    晓月把玉镯放进门外筐里,眼泪滴滴。

    晓云解释道:“妹妹何尝不知,那是皇上赠送给姐姐的珍爱之物呢。为让淮安百姓,早日脱离苦难。你我丢弃些心爱之物,又何尝不可呢。”

    晓月又把珍珠项链摘下来,珍惜地看着,咬咬牙说:“咱姐妹为皇上,减轻些担子吧!”放进筐里,背过脸去。“

    姐妹俩忙乎一阵,不由自主拥在一起,呜呜哭起来……

    21:毓庆宫门外、夏、日。

    太监鄂罗哩来到门前,张口想朝宫里喊什么,嘉庆一摆手走进宫去。当他看见晓月姐妹拥抱一起在啼哭,愣怔在那里。他看看那些准备变卖的东西,仰天而叹:“苍天啊,大清国已被陕川战事拖穷,赈灾实在无能为力。颙琰作为大清国的皇上,一心只想救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可实在没有办法多筹集银子。苍天你告诉颙琰,真的要毁灭我大清吗?”

    晴空雷声隆隆,啪啪一阵雨滴。

    晓月、晓云同时喊声:“皇上!”扑上去。

    嘉庆伸出双手,一手一个把两个妃子紧紧拥在怀里,三人抽咽泪水如雨……

    :22:运河面上、秋、日。

    挂着赈灾字样的双桅杆大船,哗哗轧着波浪,朝前飞驶……

    23:淮安运河码头上、秋、日。

    衙役们纷纷往船下搬运着一箱箱赈银。

    户部司官对王谷说:“王知府,这30万赈银,你检查后收好喽。”

    王谷客气地:“司官大人,30万赈银本府已清点仔细。”他朝身边的衙役们,“快快搬运,快快搬运。这些救命的银子,应马上分发下去蔡是。”

    当王谷随着装有赈银的一溜车辆回府的当口,一司官模样的人,跳下大船匆匆追上去。他把王谷拉到一边,递上一封封口的信件,神秘而悄悄地说:“王知府啊,这是王爷安排的差事!王爷让属下亲手……亲手交到知府大人手里。”

    王谷浑身一震,然后激动地:“好的,好的。”慌忙把信件藏在袖筒里,亲热地说,“司官大人在淮安若有事,尽管安排下官办理就是。咱是一家人,一家人千万不要客气。”

    司官慌忙摆摆手,悄悄掉头回船去。他站在那里,神情复杂地望着装有赈银的车辆……

    王谷随车辆后边渐渐远去……

    24:王谷府内室里、秋、夜。

    王谷从袖筒里掏出信函,不由自主回头望一眼妻子。

    妻子在监督孩子写毛笔字。

    王谷仔细看看信封,上边封口的纸条写有:“绝密”二字。

    绝密二字在王谷眼前无限扩大,显得那么威严而神秘。

    他珍惜地撕开信封,那只微微哆嗦的手,从信封里抽出的却是一方黄色的绸缎。他自语道:“这是为何呢?恩人怎会用这黄色绸缎,给我王谷写信呢?”他展开绸缎,哆嗦着手看一遍上边的文字,激动地说,“恩人想得实在周全啊,这才是奴才和主子,心换心的亲密关系。恩人啊恩人,王谷会按照你老人家的嘱咐,把一切事情办理妥当的。”他珍惜地把黄色绸缎按在心口处,“待赈灾之后,奴才一旦遇见危难,有恩人这封匿名信垫底,定会安然无恙的。”他把黄色绸缎藏进书桌抽屉,啪嗒锁起。他再次抽出绢纸信件,仔细观望着:

    随着皇叔弘运的话外音,叠画出上书房君臣筹集赈银的情景。

    晓月、晓云卖首饰,和嘉庆相拥哭泣的画面。

    “……因国库空虚,此次淮安赈灾,皇上煞费力气,仅凑集30万银子。30万银子已经倾尽国力!可无论皇上多么艰难,赈银一旦交到贤契之手,照你的意愿安置就是。按往常赈灾惯例,赈灾之后皇上必定派人察赈。千里之外,吾虽有心却无法关照贤契。特写黄缎书札备用,若意外遇见危机,应悄悄抛之。只要贤契犯下的不是聚集造反大事,仅为赈银去向问题,既是他两江总督铁保,他也会顾及头上的顶子……”

    王谷看完信,激动得差一点跳起来,丢下信件跑向外间,喘吁吁地对儿子说,“若用功累了,快快收拾起来,马上睡觉去就是。”

    儿子收拾起笔砚,走进里间去。

    王谷激动地揉搓一会手,伸手在妻子脸上轻轻捏一把:“待赈灾过后,我要把皇上送来的赈银,拿出五万再转送回京城去,交到恩人的手里。”

    妻子点头:“知恩图报,乃君子风范也。”

    王谷一字一句:“待过些日子,王谷再不会让下人们,称呼你知府夫人的……”

    妻子一惊:“你……你……你想!你想把知县的妹妹扶正不是!”

    王谷摇摇头:“你乃糟糠之妻,王谷不仅不会弃之,还会让你尝尝巡抚夫人滋味的呢。你尝尝那种滋味,是不是像展翅飞翔在高空里呢。”

    妻子“啊”一声跃起,像发癫的孩子又捶又打,然后投进王谷怀里:“此刻为妻已经腾云驾雾,就像当了神仙似的。当巡抚夫人的感觉,真像驾云似得!”

    第二集人物表:

    王谷:淮安知府。

    李君恒,男,山阳知县。

    知县:甲乙丙。

    杜飞飞,男,山阳县县丞。

    余贵传、平河县知县。

    翠菊、余贵传妻子。

    平河县巡检甲、乙、丙。

    翠菊,余贵传妻子。

    包祥,余贵传随从。

    淮安府仵作。

    平河县巡检甲、乙、丙。

    翠萍。

    翠登科、余贵传儿子。

    第二集梗概:

    当赈银来淮安,各处人等在银子上做手脚,山阳知县背八万赈银被害死。

    第二集

    1:淮安府衙门外、秋、日。

    王谷在向五个知县宣读:“山阳县15万两,平河县10万两。其余三县,平分五万两……”他看看几个知县,“对本府的分配,你们有没有异议呢?”

    余贵传抢先说:“大人分配均匀,属下双手拥护之。”

    知县李君恒皱一阵眉头:“知府大人!”

    王谷冷漠地:“李知县何事?”

    李君恒有些不好意思:“山阳县虽受灾严重,但分配属下十五万赈银,知府大人是否得当呢?”

    王谷故作和蔼状笑笑:“李知县啊,你嫌银子多了是不是?”

    知县甲笑笑说:“这真是天大的笑话。李知县你怕银子咬手!你若真嫌多,那多拨我县几万两就是。”

    知县乙:“银子还咬手啊!李知县你把银子给我吧。我可不怕银子咬手的”

    知县丙语言含蓄地:“知府大人偏心向着李知县吧!他李知县多拿了银子,还不领你知府大人的情呢……哈哈,哈哈!”

    王谷严肃地摆手制止:“他李知县是个好人,为官清贫。可他就是有个大毛病,不想多操心办事。”

    李君恒:“知府大人,属下不是不想操心。淮安30万赈银,我山阳县分得15万两……将心比心好吧,属下在这同仁面前,脸面上显得很不好意思的。”

    王谷取笑地:“你看看,你看看。他李知县就是这么一个怪人!那是银子,它不是疯狗。它银子是不会咬你李知县手脚的。”

    李君恒尴尬地:“那是,那是。银子没嘴,它是不会咬属下手脚的。”

    王谷郑重地朝知县们说:“你们不要听李知县瞎囔囔,本府分配公正,是不会错的。”

    众知县:“那是,那是。”

    王谷:“山阳县既是府驻地,也是赈灾的重点区。本府是想把粉擦在脸上,而不会抹在腚沟子里的。”

    知县甲:“是啊,是啊。李知县啊,你想把银子多给我们不是,想让我们把粉擦腚沟子里去不是?”

    几个知县嘻笑着。

    王谷朝李君恒解释地说:“若察赈的大人来到此地,一看赈灾没有明显的成绩!不仅你李知县不好看,就连我这知府大人,是不好向巡抚、向总督大人交待的。”

    余贵传帮腔:“就是,就是。府驻地设在贵县,知府大人,多分李知县几万银子,也是情有可原应该的。”

    知县乙:“分配我们五万银子虽少,可我没有丝毫异议。你李知县多分得赈银,却说三道四。你真有意思啊你。”

    李君恒辩解地:“其实君恒,并不是你们说的那个意思……”

    王谷往李君恒面前推一张纸:“你别解释啦你!签个十五万的收据,马上把银子运回去就是。”

    李君恒犹豫地:“知府大人,君恒还未收到银子,怎能提前签这收据呢……”

    王谷:“15万赈银都在这里啦,签完之后,随便你背就是。剩下的赈银,再让杜县丞用车,运回去亲手交给你。”

    李君恒苦涩一笑:“知府大人,若让属下背银子,那能背回去几千两呢?”他签完收据,递还王谷。

    2::淮安府衙门门外空地上、秋、日。

    李君恒站在那里,羡慕地望望甲、乙、丙三个知县。

    三个知县嘻嘻哈哈,把一箱箱银子搬上车去。

    李君恒心事重重地叹口长气说:他们三县五万银子,高高兴兴。而山阳县十五万两,占赈灾银子的一半,心里发堵感觉要出事似得。

    3:知府密室里、秋、日。

    王谷朝余贵传说:“当初你送我的那个玉美人,还真是个稀奇的宝物。”

    余贵传:“那里,那里!一个粗陋的玩物而已。”

    王谷笑笑:“粗陋玩物!将来,或许她能为你我兄弟,换个锦绣前程的。”

    余贵传:“那就好,那就好。”

    王谷:“你妹妹玉坠她性格鲜明,聪明而美丽!”

    余贵传:“深蒙知府大人错爱。小妹乃山野村姑,她能为知府大人铺床叠被,那是她的福气。”

    王谷:“妻兄客套也!今后你对她放心,本府会把她当心肝般疼爱的。”

    余贵传感激地:“小妹有如此好的归宿,余贵传再无愧九泉下的父母。”

    王谷:“嗯,嗯……这次赈灾,本府之所以分配平河县十万赈银,其目的就是想趁赈灾之际,为家兄做点小事。”

    余贵传:“贵传何尝不明白,这是大人的一番苦心呢。”

    王谷自信一笑:“那赈银若在京城,那由皇上和户部当家的。”

    余贵传:“是的,是的……赈银飞到淮安来,就要由知府大人随便摆置。”

    王谷:“此话差也,此话差也……但不过呢,赈灾时你定要走走过场。要记住一条,无论真的假的,定要摆出一副真心赈灾的样子。”

    余贵传:“属下定会尽力赈灾的。”

    王谷随意地摇摇头:“至于你尽力不尽力,本府不会过分勉强于你。有本府在此遮掩,你像在我胳膊底下办公务,是不会有什么风险的。”

    余贵传点头:“嗯,嗯。”他从袖筒里拿出一张银票,“这二万银子,是属下提前送给……送给知府大人的小礼。”

    王谷一沉脸,马上把银票推回去:“你……你余贵传,把我王谷当作何等样人啦你?我王谷重视人间情义,并未把银子看作好东西。”

    余贵传:“有理,有理……你在官场上,知府大人是余贵传的顶头上司。要论私人关系,你我是亲兄弟。若在公务面前,我知县和知府大人,应该讲究官场的关系。”

    王谷笑笑:“王谷并不贪婪!王谷就是再贪婪,还不至于下贱到,索要你兄长银子的。”将银票推回去。

    余贵传收起银票:“那咱有情后补吧。请知府大人放心,余贵传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王谷满意地:“好的,好的。你来淮安一次,那去见见你那宝贝妹妹去?”

    余贵传:“待我,再好好交代她一番才是。”

    4:山阳县衙门院内、秋、日。

    李君恒清点完银子,惊讶地问身边的杜飞飞:“这……这仅仅才七万两银子啊!那八万赈银呢,八万赈银现在哪里呢?

    杜飞飞一副愕然状:“我说知县大人,什么八万赈银呢?”

    李君恒严肃起来:“本县已向知府大人,签下十五万的收据!你……你为何,为何仅带回七万两银子呢?”

    杜飞飞嬉皮笑脸地:“我说知县大人啊,你怎就那么精明呢你?你就不能……不能装一次糊涂吗你?”

    李君恒气愤地:“你个混账东西你!那八万赈银到底去了哪里?我李君恒若装糊涂,最后说不定会连妻儿老小,都成为千古罪人的。”

    杜飞飞赔着笑脸:“我说知县大人啊,这七万银子是飞来之财,已经不少啦!”

    李君恒固执地:“我签的收据,是十五万银子。”

    杜飞飞一副抵抗的神气,挺挺脖子说:“他知府大人,就发我七万两银子,你想让属下……让属下搬泥块充数是不是?”

    李君恒绷着嘴咽口气,无奈地摇摇头:“像你……像你这样的县丞,简直是无法无天。像这样的知县,李君恒再无能力干下去。”

    杜飞飞看看李君恒。

    李君恒握着拳头在生气。

    杜飞飞扑哧一笑,让步地说:“怪属下失职,怪属下失职。这好了吧我的知县大人!”

    李君恒郑重而命令般地:“你再去知府大人那里,定要要回那八万赈银的。”

    杜飞飞:“要回那八万赈银?”

    李君恒:“要回那八万赈银!这是赈灾,不是吃大户。这是皇上送来的救命银子。”

    杜飞飞摆出一脸无赖相:“你知县大人,那不是难为属下吗你。”

    李君恒:“难为你?这不是儿戏,这是在做公务。若弄不好,到时你我会掉脑袋的。”

    杜飞飞摆摆手说:“我说知县大人啊,你别吓唬人好不好。咱算了吧,算了吧。为了知府大人的颜面,赈灾时咱俩抹个光滑墙,把这事胡弄过去就是。”

    李君恒一惊:“把这事胡弄过去?冒赈八万银子,最后能胡弄过去”

    杜飞飞:“不胡弄过去,你说怎办呢?你……你犯得着吗你,能翻脸惹知府大人生气去?”

    李君恒垂下头无奈地叹口气,轻声自语道:“像我李君恒,倒不如早日告老回家去……回家去清静啊,回家去才能脱离,这可怕的腐败官场的。”

    杜飞飞讥讽地说:“你知县大人是棵草就高过地皮去。你若告老还家去,这时还能再领导我杜飞飞?”

    李君恒一耸鼻子:“我当这知县受罪,在你们眼里,还不如一棵小草呢。”

    杜飞飞:“怎么会,怎么会呢。我和知府大人,可都是尊重你的。”

    李君恒讥讽一笑:“尊重,尊重,你们尊重的是银子。待哪天我把头玩掉啦,我还不知道是怎死的呢……”他烦烦地一甩手,“你快去,你快去喊人吧你。我要亲自把这七万赈银,亲手发到百姓手里去。”

    5:大半房屋倒塌的镇上、秋、日。

    那里放着一溜用箱子盛装的银子。

    李君恒朝几个巡检说:“你们一人一万赈银,需当场清点才是。”

    众巡检:“知县大人,属下已经点清楚啦。”

    李君恒苍凉地:“平时啊,我对你们要求不严。你们有些小错小毛病,我总是为你们遮掩着的。”

    众巡检:“大人爱护我们,属下非常感激。”

    李君恒凄楚地:“眼下黄河决口,百姓们无家可归!天气马上就要变冷啦,要先为他们搭些庵子,好让他们有个安身住处。”

    众巡检:“属下牢记。“

    李君恒:“百姓的生命虽溅,可那是一个个生命啊。你们既当官,就要有一颗爱民之心。”

    众巡检:“知县大人教导得是。”

    李君恒:“你们吃着大清国的俸禄,定要凭着良心做事,要为大清国效力。”

    众巡检:“是的,是的。”

    李君恒:“你们若昧着良心做事,贪婪这些救命的银子,那就等于杀人夺命啊。”

    众巡检点头:“是的,是的,是等于杀人夺命的。”

    李君恒突然大声吼道:“你们都站好喽!站成一溜,眼睛都望着银子。”

    几个巡检排一排站好,望着自己眼前的银子。

    李君恒先从巡检甲开始,按照甲乙丙丁顺序,挨个扭扭他们的一个耳朵,另一只手拍拍他们的脸:“你们别怨我说话唠叨,别怨我李君恒,光知道关心老百姓。我当知县的也关心你们这些属下的……”

    有的巡检因激动而流泪:“谢谢知县大人。”

    李君恒把手往上一抬:“离地三尺有神灵啊!当你们看见这明晃晃的银子,眼馋心动的时候!你们定要像我这样,揪住自己的耳朵,拍拍自己的脸蛋子,反反复复问问自己。这到底是银子重要,还是你们的脑袋重要呢?”

    众巡检:“知县大人教导的是,脑袋宝贵!”

    6:王谷府邸内室里、秋、夜。

    杜飞飞神秘地:“知府大人!“

    王谷:“嗯。“

    杜飞飞:“属下感觉,紧要关头那李君恒会出卖大人的。”

    王谷摇摇头,讥讽地笑笑:“他不会,他不会的。所有知县都会出卖本府,李君恒却不会的。”

    杜飞飞愕然地:“大人怎会如此判断呢……”

    王谷:“李君恒为人胆小怕事,他不敢背叛顶头上司。”

    杜飞飞:“那八万赈银……”

    王谷:“有他李君恒的签字!他随便找个借口,到时本府会出面为他开脱的。”

    杜飞飞眼里划过一丝凶狠的光:“他李君恒若有异常动向,到时候属下会及时……及时禀告知府大人的。”

    王谷警惕地眨巴眨巴眼睛:“异常动向?”他讥讽一笑,“他李君恒能有甚异常动向呢,万万不可风声鹤唳。?”

    杜飞飞:“大人啊,这人心隔肚皮,虎心隔毛皮。属下担心有一天,他会……他会把咱们冒赈的事,照真相捅出去的。”

    王谷翻杜飞飞一眼,凶狠地:“那他李君恒真是活够啦!他若敢有这种情绪,那我敢把他治死。”

    杜飞飞眨巴一下眼皮,点头说:“为了防备万一,大人应该早把他治死才是!”

    7:李君恒书房里、秋、夜。

    李君恒在纸上写完什么,拿起来轻轻念道:“此人胆大包天,竟敢冒赈七万。君恒无愧百姓,盼望苍天有眼。”痛苦地闭上眼睛,当听见门外当当的敲门声,赶忙朝字迹上“噗,噗”吹几下,折叠起来放进背后书架上的书本里。他平静地弹弹衣襟,稳定一下情绪,“谁呀?是谁还没休息!”啪嗒抽开门插板。

    杜飞飞怪怪地走进门来,警惕地朝整个屋间里扫一眼:“李大人,你光忙于赈灾啦,怎连时间概念都模糊啦呢。这天色已晚,你还没顾上吃饭吧。”

    李君恒敷衍地:“本县即使不忙公务,也不会吃晚饭的。”

    杜飞飞像想起来似得:“是的,是的,这是李知县的规矩。”

    李君恒:“这是我多年养成的坏毛病。临睡觉之前随便吃点东西,喝杯小酒了事。”

    杜飞飞眼里划过一种东西,客气地拉住李君恒的胳膊:“那咱走吧。属下刚办好两个菜疏。咱走,属下请知县大人喝杯去。”

    李君恒挣脱开,摆摆手说:“不去,不去……一会我随便喝一杯,晕晕乎乎躺倒睡觉就是。”

    杜飞飞像强迫地抱住李君恒的胳膊:“哎呀呀!属下真心请你知县大人!那你还客气什么的?”半抱半拥走出门去……

    8:余贵传房间里、秋、日。

    余贵传:“你们五个巡检,可带赈银回去啦。回去及时分发下去。”

    五个巡检偷偷瞥余贵传一眼,像是心不情愿,蔫巴巴地走出去。

    余贵传朝门外喊:“王把总。”

    王奇汉在外边房间答应:“属下在。”走进门来。

    余贵传:“为保城里人安然度日,大灾之年需派兵把守四门。严防城外人进城,骚扰城里人正常的日子。”

    王奇汉略停一会,点头:“好的。”离去。

    余贵传又喊来刘县丞安排:“你快去把赈灾的粥蓬,设在东门外去。“

    刘县丞:“好的。“

    余贵传:“席子已经买好,让下边几个镇上的难民都住在一起,这样方便管理”

    刘县丞:“属下马上操办,大人放心就是。”

    9:运河岸上、深秋、日。

    余贵传穿得破破烂烂,声音洪亮朝萎缩在庵子前边的百姓讲着:“乡亲们啊,我余贵传作为知县,实在对不起你们啦……”

    百姓甲悄悄插一句:“什么对起对不起的!大灾之年,老爷只要不让我们饿肚子,就是对得起啦。”

    余贵传似乎听见甲的话,瞥他一眼继续说:“黄河决口,是苍天降临人间的灾难。虽然属于天灾,可我们一定要战胜它。在战胜灾难中,我知县的心会和你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

    百姓乙:“知县大人是官,当官的只顾做官。我们老百姓只为了填饱肚子,银子在大人手里,我们当然要和知县大人的心连在一起喽。”

    包祥朝百姓们训斥:“知县大人训话,莫要嘟嘟囔囔的。”

    百姓顿时一片肃静。

    余贵传:“黄河决口以来,本县晚睡三更四更又起!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我知县睡不着觉啊我!”

    百姓丙说:“知县大人啊,这运河岸上住得老老少少,日夜饿得哭啼。我们就靠你知县大人啦。”

    余贵传:“你们不靠本县靠谁呢!你这几万百姓的饥饿疾苦,都在本县心里装着的。”

    农民刘惯堂站起:“知县大人,你把我们老百姓装在心里,我们百姓就感激你……。”

    余贵传朝刘贯堂一揮手:“本县也感激你们啊!咱平河县的老百姓,可都是忠厚老实的好百姓啊。”

    刘贯堂一挺脖子:“请问知县大人。”

    余贵传停在那里,脸带愠色。

    刘贯堂:“这淮安段黄河决口,毁坏掉房屋。淹没了田地。那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大人,怎就不奏报给皇上呢?让皇上来救救我们啊。我们这些百姓,可都是皇上的好百姓啊。”

    众人:“我们都是皇上的好百姓啊。”

    包祥凶恶地:“肃静,肃静。要听知县大人训话。”

    余贵传:“总督和巡抚大人,以六百里加急已经奏报皇上。”

    百姓甲:“那皇上为何不问我们死活呢?他不问百姓死活,那还叫什么皇上啊那叫?”

    余贵传沉脸:“尔等不要抱怨皇上!”

    众人胆怯地:“那我们都饿着肚子!不抱怨皇上那抱怨谁去?”

    余贵传:“所有这些灾难,都是陕、川的白莲教,都是那些造反的匪徒引起的。”

    百姓们惊讶地:“都是白莲教引起的!”

    余贵传:“是的。国家在四川、陕西接连打仗!皇上有心救济百姓,可国库里没有银子啊。”

    刘惯堂:“知县大人,那我们既不能进城找吃的,又不能逃荒走出去。这一天一顿稀粥,怎能熬下去呢。那我们不是在这里等死吧这。”

    众人:“我们只能等死吗我们?”

    余贵传:“天大的艰难,大家是不能死的。咱们要等待总督大人,从安徽、江西运来粮食。”

    有百姓插话:“抱着空肚子等到什么时候呢?等到死吗等?”

    余贵传慌乱地:“那里,那里……咱们在这艰难日子里,一定要咬紧牙关,一定要发扬一种精神而坚持下去。”他停顿一会,再说话时而显得凶狠狠的,“俗话说故土难离,谁敢想借天灾逃出平河县,那定是借困难想投外国鬼子!本县为了大清国,将按照聚众造反处置,格杀勿论!”

    众百姓惊讶地:“格杀勿论!那……那我们不如在这里等死啦,起码能保存全尸。”

    10:李君恒卧室里、秋、夜。

    李君恒躺在床上,嘴角流着一缕乌色的血。他似乎像有满腹心事,大睁着两个浑

    浊的眼睛。

    11:平河县城门外、深秋、日。

    余贵传皱着眉头,望着拥挤在粥蓬前的难民。

    翠萍走近粥锅,用勺子舀起看看,对身边的衙役甲说:“大哥啊,再多往里加些米面:才是。”

    衙役甲看看远处的余贵传,为难地:“官姨……”

    翠萍:“他们没有干粮吃,这两天仅放一次粥……若再不把粥熬稠些,会把他们饿死的。”

    衙役甲再看看余贵传,悄声对翠萍说:“奴才也想……可知县大人那里……”

    翠萍:“知县哥哥那里,待我亲自去说就是。你们多加些米面,进去就是。”

    衙役甲:“只要知县大人那里……”

    翠萍走近余贵传:“哥哥。”

    余贵传:“小妹有事请讲!”

    翠萍:“妹妹想求哥哥,让衙役们往锅里多加些米面进去。”

    余贵传厌烦地一皱眉头,说话是温和的:“哥哥身为一县父母,很想圆满赈灾的公务啊!可……可哥哥手里缺少银子!”

    翠萍为难地站在那里,固执地说:“这个月的二两银子,哥哥再不要给妹妹啦……加些米面进去,就当是妹妹买的。”

    余贵传咽口唾沫,一甩手说:“那小妹就去安排吧。”

    翠萍点头后理解地说:“妹妹理解哥哥艰难。待回城之后,妹妹去当街募些银钱去。”朝管米面的衙役甲一招手。

    衙役甲挖一些米面放进锅里。

    翠萍又朝另一个粥锅走去。

    衙役甲望着翠萍的背影,感叹地说:“官姨天生貌美,又精通琴诗,真乃天下第一大善人!”

    烧火的衙役乙:“这官姨的慈善心肠,就像观音菩萨似的。”

    衙役丙朝周围看看,悄悄对甲乙说:“谁有福气娶到官姨,定是三生修来的福气。谁若能陪伴她过一天日子,咯噔死了,那也值。”

    衙役甲乙:“是的,是的。谁能有这个福气呢。”

    12:山阳县衙门院子里、深秋、日。

    李君恒的尸体挺在那里。

    王谷拉一下李君恒身上的白纸,把他的脸盖好,随意地说:“张仵作你填个尸单吧你。”

    张仵作点头:“好的,好的!”他近前掰开李君恒的嘴看一眼,暗暗大吃一惊。他掀起李君恒的衣服,仔细看看他的胸口,猛吸口凉气,眨巴眨巴眼睛问“知府大人……大人想要奴才,怎填这个尸单呢?”

    王谷把脸一沉,说话故意让身边人都听见似的:“你看你这个张仵作,你真是一个混账东西你!”

    周围人一副莫名其妙的神情:“张仵作……”

    王谷:“像这人命关天大事,他作为仵作,竟然问本府怎填写尸单他?”

    张仵作害怕地:“知府大人,知府大人!奴才可不是这个意思……”

    王谷的目光像刀子扎着张仵作:“那你是甚意思呢?”

    张仵作一哆嗦:“若让奴才填写尸单,首先要确定真实死因,那需用银针探试……这……这是仵作的规矩。”

    王谷:“规矩!”逼视着张仵作。

    张仵点头:“是规矩。”而把头垂下去。

    王谷冷冷一笑训斥道:“俗话说死者为大!李知县是在赈灾中累死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敬重学习。在本府看来,今日填写尸单之前,应该先打仵作四十板子才。那样你才会用心的!”

    张仵作害怕地:“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王谷狠狠地:“你……就……是……该……死!对李知县的死亡过程,那县丞杜飞飞非常了解,并且是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莫非你敢说,他李知县是喝毒而死?”

    张仵作为难地:“奴才……奴才……

    王谷:“你照县丞杜飞飞陈述,一点都不得马虎,真真实实地填写才是。”

    张仵作抹一把虚汗:“奴才遵命,奴才遵命!按杜县丞说法填写就是。”

    杜飞飞陈述。

    张仵作填写尸单。

    王谷动感情地抹一把潮湿的眼睛,哽咽着朝众人说:“李知县你真是个好知县,日夜想着山阳县如何赈灾的大事,如何解救百姓生命的!呜呜,你是为了山阳县百姓而累死的啊。你一伸腿走啦,却断了我王谷一条膀臂啊你。”

    在场的所有人垂下头,一阵抽咽。有的偷眼瞥着王谷,脸上流露着冷冷笑意。

    顿时王谷精神起来:“好啦,好啦……本府要把李知县之死呈报巡抚、呈报总督大人去。求巡抚和总督大人,对李知县这种为国爱民的精神,给以莫大的宣传和奖励!”

    众人:“知府大人英明。”

    13:平河县城街道上、秋、日。

    翠萍带着侄儿翠登科在沿街募捐。

    14:小巷内翠菊的小院外、秋、夜。

    包祥躲在树后,呆呆望着朦胧灯光泄出的小院。当他离开树后,弯腰欲要朝小院走去时,见一个黑影匆匆而来,回身躲树后边去。

    走来的人是知县余贵传。

    余贵传警惕地朝后边看一眼,轻轻敲着小院的门板。

    15:翠菊的小院里、秋、夜。

    翠菊听见敲门声,开房门走到院子里,警惕地问:“门外谁在敲门?”

    余贵传轻声地:“贵传前来看望姐姐。”

    翠菊脸上漾起惊喜,开门后放余贵传进去,随时把门关了。

    余贵传:“几日不见姐姐,想煞死贵传了。” 抱起翠菊亲几下子。

    翠菊假意推着余贵传,发急地说:“你这是做什么啊你,你不老实就滚出去!”却一手紧拉住余贵传,附耳说,“小心墙内说话墙外有耳!咱们夫妻已经分手,那让我多不好意思呢你。”

    二人携手进屋里去。

    16:小屋里、秋、夜。

    翠菊倒杯水递给余贵传,调侃地说,“你知县大人公务繁琐,怎想起来到姐姐简陋去处探望呢?”

    余贵传望望翠菊,下流地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贵传今日不是探望姐姐,是想看看姐姐腿裆里的东西,到底有何变化呢。”

    翠菊生气一瞪眼,然后耸一下鼻子:“你少耍贫嘴你!”她一脸羞怯看看余贵传,自然把茶杯一推,“若累啦,请先用茶吧你。””

    余贵传故作施礼状:“谢谢姐姐娘子。”推开茶碗,而把翠菊拥在怀里。

    翠菊使劲推开余贵传,郑重叮嘱道:“眼下百姓流离失所!你这当知县的,应该为他们建个住的去处的。”

    余贵传:“那是,那是……为夫已把所有公务做好。当你这姐姐妻子再想起来时,那已经晚三秋啦你。”

    翠菊叹口气:“民以食为天!无论粮食菜蔬,定要让他们填饱肚子!”

    余贵传摆一副厌烦的神情:“咱们已几日不见,姐姐竟然不知道问候累否,见面就唠叨这些烦心事。”

    翠菊一惊:“烦心事?”

    余贵传:“我是巧妇,也难做那无米之炊啊。无论是建住处,还是让老百姓填饱肚子,那些……那些都需要花大银子的。”

    翠菊教训地:“姐姐的嘱咐,你当耳旁风了是不是。”

    余贵传讨好地一笑,然后哀求地说:“我姐姐妻子啊,你就再让我再贪这一回好。这是最后一回啦!今后保证金盆洗手,清清白白,一心公务,坐个清官大人就是。”

    翠菊愤愤地:“狗是改不掉吃屎习惯的!今后何去何从,姐姐再不问你就是。”

    余贵传难堪地:“我……我毕竟是知县大人啊,家里外里,何需姐姐说三道四。今日姐姐说话如此粗鲁,那简直有辱斯文啊你。”

    翠菊训斥地:“眼下你有本事给我耍嘴皮子啦,当初你到我家时……你我虽然断绝夫妻关系,可姐姐我这心里,无时不在挂牵着你……”

    余贵传:“谢谢姐姐,谢谢娘子。”

    翠菊痛苦地:“谁叫你是我儿子的父亲呢,我把你们父子,都装在心里的。”

    余贵传感激地:“贵传是知道,贵传是知道的……”

    翠菊感慨地:“这天下之人,有了银子想去坐官。这做官之人,做官之后两眼盯着银子!”

    余贵传:“天下之人,谁又能超凡脱俗呢。”

    翠菊一笑,自语道:“超凡脱俗!那做人应有的品德善良呢,那坐官应有的责任廉耻呢,被那些人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余贵传一哭丧脸:“姐姐!不,娘子……”

    翠菊厌烦地皱起眉头。

    余贵传:“这黄河决口,它是天灾而不是人祸。我作为知县,已经为他们搭起存身的庵子,每天还要到他们中间访贫问苦去!我……我这还不够吗我?”

    翠菊冷冷一笑:“你余贵传很会做官,也很会弄那些虚假的花架子。”她后悔地说,“父亲选你为螟蛉义子,然后又将大女儿许你为妻……”

    余贵传:“父亲的选择没有错误啊。贵传娶了姐姐之后,已给父亲留下亲生的孙子!”

    翠菊苦涩地:“孙子,孙子……父亲花尽万贯家产为你捐功名买官,今日看来纯粹是失败之举……”

    余贵传:“你那话是怎说的呢?”

    翠菊:“怎说的?翠菊毕竟是世间凡人,我该选择的已经选择,后来事有苍天安排就是。”

    余贵传很受伤地:“姐姐,姐姐……”

    翠菊平静下来,端一盆热水放那里,“快洗洗脚吧。今晚你来这里,早早歇息才是。”

    余贵传把脚放进盆里,感慨地说:“只有这样的环境,才是贵传所盼望的日子。”

    翠菊摇摇头:“无论你说何等言语,我再不会轻易答应你的……再不会轻易和你做夫妻,而生活在一起。”

    余贵传:“莫非……莫非姐姐对贵传!姐姐啊,你为何这般狠心呢!”

    翠菊:“不是姐姐狠心,你若想再和姐姐恢复夫妻关系,而生活在一起!定要耐心等待三年的日子,你时……。”

    余贵传烦烦地:“还不就是云游大师迷惑了姐姐,他那些都是信口雌黄的!”

    翠菊:“信口雌黄?谁又能揣摩透苍天的心意?”

    余贵传:“苍天,苍天,苍天又在哪里呢……他胡说什么遇庄(桩)而止,遇山而焚!就为了这弥天大谎,姐姐竟抛夫弃子,真不可思议啊你。”

    翠菊固执地:“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苍天的点拨,那定有苍天的道理。”

    余贵传生气用脚把水盆推给翠菊:“姐姐那你么狠心!你不为余贵传好吧,那也应该顾及顾及儿子。”

    翠菊讥讽地瞥余贵传一眼:“天机不可泄露!翠菊我……我就是为了咱们的儿子。。我要让父亲坟前,百年后有一柱香烟。”她蹲下去为余贵传擦脚,柔声说,“儿子有妹妹帮我照看,这样才会万无一失。”

    余贵传:“你呀,你呀,我如何给你说呢我!”

    翠菊:“别说,别说……万一真像大师说的那样,将来我和你一样系戴罪之身。那时,有谁来照管咱的儿子?父亲在九泉之下,会骂姐姐不孝儿女。”转身收拾床铺。

    余贵传穿鞋站起,愤愤地解释说“咱平河县里只有河,只有三千里运河,而没有山和庄(桩)。天意天意!那天到底在哪里呢?眼下淮安知府王谷,他就是天啊。”他见翠菊收拾利索,抱起她放床上把灯吹死,“这些年的官场经验,已经告诉余贵传。只要手里有大银子,阎王爷他老人家都会改变生死薄的!”

    翠菊失望地:“你啊,你啊你……”任余贵传脱鞋解衣……

    第30集人物表:

    嘉庆。

    吏部。。

    户部。

    工部。

    刑部刘耀祖。,

    大理寺卿李光明

    右都察御史赵贤契。

    妃子晓云、

    妃子晓月。

    太后。

    弘运王爷。

    弘运妻子皇姨。

    陕西总督。

    四川总督。

    杨 泰昌。

    杨位清。

    李玉兰。

    王功成。

    玉坠。

    顾祥。

    故事梗概:三法司刚刚掌握王爷陷害杨泰昌的证据,所有大臣跪请嘉庆饶恕王爷。太后皇姨给嘉庆施压。两个妃子问嘉庆重清宫顾江山还是要王爷?嘉庆重封杨泰昌叔侄和妻子。

    1:刑部某房间里、春、夜。

    三法司大臣在议事。

    刘耀祖松口气,筛着手说:“唉!我在愁明日的情形啊。还能像上次那样吗,咱们仨跪在那里,头拱地不说话像三个闷葫芦似得?”

    李光明担心地摇摇头:“若再像上次那样不说话,皇上会把心里所有的火气,全部发泄到,你我三人身上来的。三法司会全部革职。“

    赵贤契为难地皱着眉头:“那我们三人,该如何应对呢。”

    李光明猛然啪拍一下巴掌,然后压低声音神秘地说:“谁也别耍滑头啦,咱有罪同当。到时,如此如此就是。”

    2:上书房里、春、日。

    三法司大臣向嘉庆见礼。

    嘉庆高兴地:“你们三法司大臣同时到来,朕心里已经有底……你们三个都起来吧,都起来向朕说说就是。”

    三法司异口同声:“奴才不敢起来。”

    嘉庆一惊:“不敢起来!那所为何事?”

    赵贤契:“奴才三人已作商议,此案由刑部刘大人详细奏报皇上。若皇上高兴满意,奴才仨才敢起来的。”

    李光明:“对此事,这也是刘大人,满口应承下来的。”

    刘耀祖左右看看赵贤契和李光明,一副冤枉委屈的口气:“皇上啊,他们俩合伙谋害奴才啊。”

    嘉庆一惊:“他们为何要谋害你?”

    刘耀祖可怜地:“这案情重新审理,按道理说,应该由都察院奏报皇上的。”

    嘉庆点头:“尔言有些道理,”

    刘耀祖:“他大理寺负责刑狱,向皇上奏报,那也在情理之中啊皇上。”

    嘉庆沉脸叱责:“这为何,要把你刑部推开呢?”

    刘耀祖:“皇上啊,奴才刑部,只负责审理老百姓的案子。”

    赵贤契故作一副惊讶状:“你……你刑部怎如此狡猾呢?咱们三位大人商量好的,见到皇上之后,你怎又变卦了呢你?”

    李光明:“就是,就是啊。你刑部差一点,把人家江南清天当贪官审死!你刑部的责任如此重大,紧要关头怎把责任,随便往外推脱呢你。”

    刘耀祖委屈地朝嘉庆接连磕几个头,爬那里呜呜哭起来:“皇上啊,好人会死在证家手里。”

    嘉庆气愤地:“你刑部你……你……”

    刘耀祖哭着说:“奴才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把重案审理清楚。仅拜托他们俩代奴才奏报,可他们……他们不仅不敢奏报,还转过头来,合伙攻击陷害奴才。皇上啊,皇上可要为奴才评理做主啊。”

    嘉庆呵斥道:“够啦,够啦!你们三法司,分明害怕那犯罪之人,都不想第一个陈述案情!分明是明哲保身,到头来故作委屈。是不是啊你们三个混账东西?。”

    三法司点头:“谢皇上体恤奴才。”

    嘉庆冷冷一笑:“你们越是害怕,朕越让你们做第一个奏报人。朕问你们何事,你们三法司,同时回答就是。”

    三法司大臣:“遵旨。”

    嘉庆:“那封皇缎匿名信,出自谁手,是谁来写?

    三法司大臣异口同声:“出自皇叔王爷,有师爷代写。”

    嘉庆像针扎哆嗦一下:“那匿名信,是写给何人的?”

    三法司异口同声:“淮安知府王谷。”

    嘉庆自语:“淮安知府王谷!那五百两黄金,到底是从何而来。”

    三法司异口同声:“全是王爷筹集。”

    嘉庆震怒地离开龙坐自语:“王爷,王爷……”他哆嗦一会,气愤地,“你们作为国家三法司大臣,竟在朕面前践踏法律!你们都跪在这里好好地反思,没有圣旨,不准离去!”愤愤朝外边走去。

    3:上书房外、春、日。

    吏部、户部、礼部大片官员头拱地跪在那里。

    嘉庆愕然停顿下来:“朕并没宣召,尔等跪在这里何意?”

    工部说:“奴才等联名保奏,恢复杨泰昌江南清天之誉,追认工部二品侍郎衔。”

    嘉庆一甩手:“准奏。”

    户部:“奴才还有本奏。”

    嘉庆气愤地:“说。”

    户部:“王爷年事已高,应免除分管户部、刑部权力。”

    嘉庆一甩手:“准奏。”

    吏部往前跪爬几步:“皇上啊,王爷功绩卓著,奴才等联名保奏。王爷应继续吃国家俸禄,安享晚年,寿如南山。”

    嘉庆气愤地筛着两手,怒吼道:“那三法司大臣,还没向朕讲清楚案子,朕还未下旨处置皇叔呢。你们六大部,你们这些国家众臣,却联名做保,该从何说起?”

    众臣:“奴才保王爷,都是替皇上考虑的。”

    嘉庆讥讽一笑:“保王爷是替朕考虑的?那……那江南青天杨泰昌,受冤枉下狱,而受尽人间酷刑。你们所有重臣,为何无一人作保呢?啊!哇——!”一口鲜血喷地,点点血滴溅起。

    鄂罗哩抱住嘉庆,焦急地高喊:“御医,御医……”

    大臣们惊恐地连声呼唤:“皇上,皇上……”

    宫人们抬来龙榻,把嘉庆安放上去。

    御医诊治一会对众大臣们说:“皇上操劳过度,快!快送养心殿歇息。”

    众大臣望着嘉庆被抬走,抹一把额头的汗,一脸焦急。

    4:去宫内的路途上、春、日。

    嘉庆起身坐起对鄂罗哩说:“传旨,让他们三法司跪安吧。”

    鄂罗哩点头:“奴才这就宣旨。”

    嘉庆对宫人们说:“朕不去养心殿,去当年的毓庆宫……朕心里很累很累,需要安心歇息歇息。”

    5:毓庆宫外、春、日。

    鄂罗哩喊道:“皇上驾临毓庆宫喽!

    晓月、晓云慌忙整理头饰风衣迎接出来,施礼:“皇上万福。“

    嘉庆一甩手:“免礼。”阴沉着脸走进宫内坐下。

    晓云:“臣妾斗胆问一句,皇上满面愁容,所为何事。”

    嘉庆愤愤地:“都是为了,那江南青天杨泰昌的案子。”

    晓云警觉地:“为杨青天的案子?“

    嘉庆松口气:“朕为陕川军事,而心力交瘁!可他皇叔他,却不想祖宗的江山社稷。

    晓月:“王爷他……”

    嘉庆:“王爷他为了贪婪,设计陷害杨泰昌……大臣们没有人同情杨泰昌,却联合起来为王爷求情。”

    晓云:“大清国竟有这等事!”

    嘉庆苦涩一笑:“这事怎不让朕心中烦恼?故躲到这里,想安静安静的。”

    晓云、晓月赶忙端水铺床,捶背捏趾。

    晓月:“皇上莫要生气,龙体重要啊。”

    嘉庆:“大清国出现这等荒唐之事,朕能不生气吗朕。”

    晓云看嘉庆一会:“皇上执掌江山,应重一个正字,对天下所有臣子公正才是。”

    嘉庆讥讽一笑:“公正……”

    鄂罗哩匆忙来报:“皇上,太后和皇姨已破门而入。是不是……”

    嘉庆想起身迎接,被晓月、晓云按在那里:“太后和皇姨驾临毓庆宫,有臣妾迎接才是。”

    6:毓庆宫外、春、日。

    太后与皇姨沉着脸走进宫来。

    晓月、晓云迎上去施礼:“臣妾迎接来迟,请太后和皇姨赎罪。”

    太后一甩手:“免了。”超越晓月、晓云姐妹俩,匆匆往里边走去。

    晓云、晓月惊愕地互相看一眼。。

    7:毓庆宫内、春、日。

    太后、皇姨落座。

    嘉庆施礼:“太后皇姨,来毓庆宫有何要事。”

    皇姨讥讽地朝嘉庆:“还是你皇上权力大啊!”

    嘉庆:“请皇姨训示。”

    皇姨:“我和妹妹在养心殿坐等皇上,皇上却躲毓庆宫来了。皇上是不是怕我姐妹,去找你的麻烦呢?”

    嘉庆:“颙琰感觉身体不适,故来毓庆宫,想安静一会的。”

    太后朝嘉庆:“皇上打算如何处置王爷?”

    嘉庆松口长气:“颙琰还未和三法司大臣商议……那太后旨意呢?”

    太后:“王爷战功赫赫,于皇上是叔侄关系。是血缘亲情啊……”

    嘉庆:“颙琰是知道的。”

    太后:“那知道就好。无论王爷犯多大罪过,却没有想过要篡夺江山。”

    嘉庆:“颙琰是理解这些的。”

    太后:“以哀家之意应网开一面,也等于给我姐妹个面子。”

    嘉庆:“太后啊,那淮安黄河绝口,百姓流离失所,许多百姓而被饿死……”

    皇姨抢话说:“历朝历代,哪个皇上,又能躲得过这自然天灾呢?”

    嘉庆冷冷一笑:“自然天灾!天灾?那些官员于百姓死活而不顾,仅知道冒赈贪婪银子,莫非这也是天灾所致。”

    太后:“对于这些事,哀家也认为着实可气。”

    嘉庆出口气:“若不是派新科进士杨泰昌察赈,那国家调拨的30万赈银,将会被他们统统装进腰包里去。他们仅隐瞒颙琰一人啊,将赈灾走走过场而已。”

    太后看看皇姨,然后朝嘉庆:“大清国,是需要杨泰昌这样清官的。那皇上追认他个一品官爵,安抚安抚他的妻儿老小,也是应该的。”

    嘉庆凄苦一笑:“安抚!如何安抚?那杨泰昌明明遭王爷陷害,大臣们心里个个都明白。他们因害怕王爷权势,却没有人为请官做保。”

    皇姨:“那这也是好事啊,方显我皇家在百姓中的威力。”

    嘉庆:“方显皇家威力?那三法司大臣,竟没人敢接杨位清李玉兰诉状。大清国的法律,已经成儿戏。”

    太后:“噢!那还有这等事?”

    皇姨:“杨泰昌仅是码头工的侄儿,是给咱皇家打工的。王爷要他死又能如何呢,莫非皇上要王爷抵命不成?”

    嘉庆:“杨泰昌一人之死虽不可怕,那倘若引起山东、江苏两省的民愤呢。”

    太后:“那又能如何呢?我皇家手里可有百万军队的。”

    嘉庆冷冷一笑:“如何?如何!那陕川的造反匪徒,将会趁虚而入!他们很快就会打到京城来的。”

    太后和皇姨浑身一震。”

    嘉庆:“到那时,颙琰会像崇祯那样吊死。那太后和皇姨的头颅,也将会被白莲教匪徒砍掉的!”

    太后惊慌地:“照皇上说来,这实在可怕得了。”

    嘉庆:“当然可怕!皇上若不能公正执法,那造反军,马上就会杀进京城。”

    太后转脸朝皇姨:“姐姐你看……”

    皇姨失态扑通跪下,哭着说:“若王爷一死,大臣谁还理会我们娘们呢?为给山东、江苏两省百姓有个交代,皇上就给他点刑罚,那打他一顿?那革去他尊位……妹妹你是先皇纳进后宫的太后,快来跪下,求皇上饶王爷他不死……”

    太后假装要动身。

    嘉庆慌忙把太后按在那里:“太后若给颙琰下跪,大清的礼仪就乱了分寸。那……那颙琰答应不杀皇叔就是!”沮丧地把头垂下去。

    太后看着皇姨。

    皇姨表示同意。

    太后朝晓月、晓云:“皇上对你姐妹十分疼爱,你们定要照顾好皇上。”

    晓月、晓云:“臣妾牢记太后叮咛。”

    嘉庆三人把太后和皇姨送出门去。

    嘉庆回来沮丧地坐在那里,感叹道:“自古有多少人,拼命争夺皇位!可又有谁知道,要坐好这个皇帝,那是何等的艰难啊?”泪珠滴滴。

    晓月为嘉庆擦泪,粉腮上泪珠滚滚:“皇上龙体重要,莫要过于伤心。”

    晓云朝嘉庆说:“往日里,臣妾姐妹从不敢过问国家大事。今日有事想奏于皇上。”

    嘉庆的神情冷漠:“所奏何事。”

    晓云神秘地看着晓月。

    晓月咬咬牙,然后点头表示允许。

    晓云:“在国难当头之际,臣妾想建议皇上……”

    嘉庆:“建议何事?”

    晓云:“国家大事。”

    嘉庆一惊:“国家大事?”他笑笑之后解释地,“其实,朕心里明白皇叔是很不省事。”

    晓云:“王爷而是祸国殃民!正是由于皇上和王爷的叔侄关系,他才把国家法律当成儿戏。”

    晓月:“皇上啊,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到底能撑挡几日?”

    嘉庆一甩手:“够啦,够啦!你们若敢多言,朕将你们俩……”

    晓月赶忙跪下,和晓云默默对望一眼,像在交换千言万语。

    晓云、晓月:“皇上啊,新派往陕、川的总督何日启程?”

    嘉庆惊鄂地望着跪在那里的姐妹俩:“贱妃为何违背祖训常规,询问这国家大事。”

    晓云、晓月坚定地:“臣妾姐妹愿随陕、川总督前线杀敌。”

    嘉庆像被针扎站起,惊讶地望着两个妃子。

    晓月、晓云一脸凛然。

    嘉庆慢慢坐下去:“你们姐妹俩,真的不怕掉头吗?”

    晓月、晓云摇摇头:“我们姐妹俩,愿为大清死而后已。”

    嘉庆松口气说:“正如太后说的那样,皇叔他仅仅是贪婪和德性败坏,并没有篡位之心。他救驾有功,又是皇叔,朕实在不想让他去死。”

    晓云理直气壮:“在百姓眼里,皇上代表着江山。在皇上眼里,百姓应是社稷。大清失去百姓拥戴,还有什么江山可言呢?一个失去法律的国家,那前线的士兵,到底能有多少战斗力?”

    嘉庆愤愤地朝晓云“你……你……你溅妃放肆。”

    晓月温柔甜美:“请皇上息怒,请皇上……按法律皇上应该斩杀王爷,那样既显皇上执政魄力,也显皇上决心反腐。那陕、川的造反军若听到此事,他们会胆战心惊,会锐气大减的。”

    嘉庆沉思良久:“朕已经答应太后和皇姨……朕这一国之君,怎能出而反而。”

    晓云:“皇上若想诛杀皇叔,有的是办法主意。”

    嘉庆怒喝道:“该死!你们该死……你们在威逼朕吗?”

    晓云:“臣妾不敢!可臣妾姐妹到前线去,该如何向将士们宣传,皇上是英明的皇上,国家是开明的国家。百姓出身的士兵们,应该用鲜血捍卫之?”

    嘉庆犹豫在那里。

    晓月:“只有把王爷杀掉,法律面前才显得人人平等。臣妾姐妹会向士兵们宣传,只有这个时代,才会涌现杨泰昌为民不怕筋骨断、为国甘愿热血淌的青天。这样以来,大清的军队才会变得英勇顽强,白莲教造反军,才会变得不堪一击!”

    嘉庆紧咬着颤抖的嘴唇。

    晓云看嘉庆一眼:“那几百年后的文人墨客,会把皇上的名字和康、乾写在一起。他们会说皇上的功绩,和开业进关的祖先,而并驾齐驱!”

    嘉庆沉思着沉思着……猛然,他把晓云、晓月拥在怀里,感叹道:“爱妃为江山社稷不怕死,朕怎忍心再用强硬手段,恫吓两个娇弱的美人儿呢?”

    8:御膳房某厅里、春、夜。

    嘉庆不时用筷子指点着桌上的菜肴:“皇叔请吃,请吃!今日只叙叔侄亲情,免去君臣礼仪。”

    弘运一副感激状:“臣叔吃,臣叔吃……那皇上也吃。”他擦去激动的泪滴,“只叙亲情好,只叙亲情好……皇上重情重义,真是好皇上啊。”

    嘉庆避开弘运的眼线:“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皇叔已七十高寿,也可以这样形容你,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弘运:“托皇上洪福。”

    嘉庆强忍着情绪:“那日皇叔七十诞辰,颙琰应去祝寿才是。”

    弘运:“皇上日理万机,皇叔是理解的。”

    嘉庆端酒:“颙琰要弥补那日的过失,祝贺皇叔七十诞辰。”

    弘运接过嘉庆递来的酒饮下,粗出口气:“臣叔不该为了贪婪,为了炫耀皇家的权势,而把码头工,在棉裤裆里养大的新科进士害死!”

    嘉庆:“事已致此,还说那些干嘛呢。”他苦涩一笑,“皇叔大权在握,机关算尽!可他杨泰昌,经历种种磨难之后,而好端端活在人世。”

    弘运惊讶地丢掉筷子:“他杨泰昌还活着?”

    嘉庆点头:“俗话说,人叫人死天不容啊。”

    弘运摇摇头:“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嘉庆:“是刑部良心发现,冒着危险救下他来的。”

    弘运是钦佩的口气:“他杨泰昌是大清官员的楷模!他出身平民,一心操办公务,请皇上重重封赏才是。”

    嘉庆点头:“朕只有这样用人,才能使上边的官员,和下边的百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弘运把夹起来的菜肴又轻轻放回盘子里,小心翼翼地问:“皇上不会改变对太后的许诺吧?对臣叔……”

    嘉庆转脸把泪水抹去,强颜笑笑:“颙琰是一国之君,应一言九鼎才是。朕说出去的话,是不会改变的。”

    弘运欲要磕头,被嘉庆拉住。

    嘉庆:“颙琰留恋皇叔,希望皇叔寿如南山。”

    弘运惭愧地泪水滚滚,真诚地说:“为了让皇上在百官面前交代过去,也为了咱爱新觉罗的江山社稷,臣叔是愿意走走法律过场的。”

    嘉庆摆摆手:“颙琰哪里忍心……那里忍心再让年迈的皇叔,受那番折腾呢。”

    弘运:“怎么是受折腾呢?臣叔到三法司哪个衙门,他们都会好酒、好饭侍候的。”

    嘉庆:“噢!那臣叔真愿意去三法司,走走过场去?”

    弘运:“愿意的,愿意的。”

    嘉庆:“皇叔既然坚持走走过场,明日去大理寺吧。大理寺卿李光明,是很尊重皇叔的。”

    弘运高兴地:“好的,那好。李光明想动什么刑具,皇叔都会服从的。”

    嘉庆沉脸道:“他李光明有多大的胆子,敢打朕的皇叔?反了他不是!”

    弘运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是的,是的。他大理寺卿,能有多大的胆子?”

    嘉庆站起转身抹一把眼睛:“皇叔已年老体弱,颙琰定会嘱咐他李光明,要他象征性地,为皇叔戴个轻松的刑具。”

    弘运感激地:“谢皇上,谢……”

    嘉庆:“皇叔定会想念咱的老家了吧。”

    弘运:“是的,是的。臣叔已多年,未曾去过的。”

    嘉庆:“臣叔在大理寺休息三日,让李光明派人陪同皇叔,徒步回老家看看去。”

    弘运手里的酒杯当啷落地,慌张跪下去。

    嘉庆背对着弘运:“这里家中之人,颙琰会常照看他们的。”走出门去。

    弘运慢慢爬起,一连干掉几杯酒。

    9:御膳房外、春、夜。

    小王爷搀扶着踉跄的弘运,不住地喊着:“父王,父王……”

    弘运几次想推开儿子。

    儿子紧紧搀扶着弘运:“父王,父王……”

    弘运仰天哭泣:“颙琰啊颙琰,你虽未下旨杀死皇叔,可比杀皇叔更甚。本王一旦戴刑具徒步离京,那义愤填膺的山东人,能放过本王吗?杨泰昌在江苏为官,百姓称颂青天。江苏百姓遇见本王,还不把本王乱石扔死?一路之上,光那老百姓的唾沫,汇聚成河会把本王淹死的……”

    10:王爷府内里宅、春、清晨。

    皇姨醒来一骨碌坐起,下床问忙碌的仆女:“你可见王爷去向?”

    仆女惊慌地:“奴才起床多时,并未见王爷。”

    皇姨:“坏啦,坏啦……快去喊人,快去找王爷!”

    11:王爷府偏僻的小房里、春、日。

    弘运用白绫吊死悬挂在那里。

    仆女搀扶皇姨匆匆而来,当皇姨看见静静悬挂的弘运,撕裂地喊一声:“王爷啊……”昏厥过去。

    12:淮安府街道上、春、日。

    知府王谷被刽子手押解着走向刑场。

    街道两边的百姓,议论、指责、咒骂。

    13:大清门前路上、春、日。

    兵部、吏部、刑部、户部像马弁那样各牵一匹马等候那里。

    礼部大臣一手托盘,一手扶盘。盘上放着酒壶酒杯,静静等候在那里。

    嘉庆分别拉着新任陕、川总督,朝大清门走去。

    晓月、晓云披挂整齐,姐妹拉着手随嘉庆和总督身后。

    工部和赵贤契、李光明等大臣,神情严肃地随在晓月、晓云身后。

    嘉庆走到马前,丢开总督从礼部大臣托盘上拿起酒壶,哗哗倒满两杯酒。

    晓云、晓月一人一杯端起,双手递两位总督:“请总督大人饮下这杯壮行酒。”

    两位总督对嘉庆说:“皇上,第一杯酒应先祭奠陕、川牺牲的将士。”

    嘉庆点头。

    两位总督把酒浇于地面。

    晓月、晓云接过他们的酒杯。

    嘉庆在晓云、晓月端着的酒杯里哗哗倒满酒。

    晓月、晓云把酒递于总督。

    两位总督把酒饮下:“谢谢娘娘。”而后跪在嘉庆面前,“臣陕、川赴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嘉庆点头,把两手分别放在两位总督肩头上按一下,把他们拉起。

    礼部换过杯盏,双手将托盘呈嘉庆面前。

    嘉庆亲自倒满酒,先递晓月,后递晓云:“爱妃转告前线将士,你们在前线杀敌,朕在后方反腐。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个平安日子,朕决心把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婪官员,罢免一批,关起一批,一批而杀之。”

    晓月、晓云把酒撒于地上。

    嘉庆再次倒满酒递于晓月、晓云:“朕会每日翻看黄历,计算和爱妃分别的日子。盼望你们早奏凯旋!”

    晓月、晓云饮完酒,把杯交付礼部而跪下去。

    晓月:“臣妾会把皇上反腐和爱民的慈善心肠,传达给前线将士。”

    晓云:“臣妾定和将士们并肩作战,浴血杀敌。大清的军队将势如破竹,白莲教造反军将灭绝在陕、川两地!”

    14:上书房外、春、日。

    鄂罗哩在前引路,不时喊着:“来杨大人,来杨大人。”走进上书房

    杨泰昌朝嘉庆跪倒:“臣杨泰昌参见皇上。”

    嘉庆喜悦地起身:“看见爱卿,朕倍感精神爽朗。”

    杨泰昌:“谢皇上。臣在时刻牢记皇上教导,谨慎行官员之事。”

    嘉庆:“好,好。官员行官员之事,乃大臣的本分。起来与朕说话。”

    杨泰昌站起,朝坐在那里的大臣们点头示意,坐嘉庆面前。

    嘉庆:“因爱卿被陷害,运河疏通治理整整晚了一年。今年春天到来多日,朕想听听爱卿对运河治理的建议。”

    杨泰昌:“臣在刑部大人府中,已思考一年的日子。为节省银子,治理运河无需再动全国性的大工程。”

    嘉庆愕然状:“不动全国的大工程!”

    大臣们一副鄂然状。

    杨泰昌:“动全国工程浩浩荡荡,虽然很有气势,可实效却不如稳步治理。”

    嘉庆:“爱卿意思是……”

    杨泰昌:“臣已熟虑保护、治理运河的措施。”

    嘉庆:“说下去。”

    杨泰昌:“臣小时去过八十里外的微山湖,那里繁衍着茂盛的阴柳树。它在水中生长,却不怕干旱,三千里大堤要全部栽上阴柳树。”

    嘉庆:“岸柳成行既能保护堤坝不滩塌,大雨之日流到河里的水还是清澈的。”

    杨泰昌:“树中间空隙,再栽种上保护土质的小草。”

    嘉庆点头:“这样既保护大堤,又减少河中的淤泥。好主意,好主意!”

    众臣附和:“好主意,好主意。”

    嘉庆:“爱卿,这疏通问题……”

    杨泰昌:“微山湖上有一种楠鱼的楠,下方的两根竹篙用牛皮绳固定,逮鱼的楠是用网做成。”

    嘉庆皱眉不解:“咱们治理得是运河,可不是在运河里楠鱼。”

    众臣:“是的,是的,治理运河和楠鱼有何关系。

    杨泰昌:“皇上,臣建议仿照微山湖楠鱼的楠,而这种楠不是用网而是采用薄铁皮。让壮汉们站在七尺船上,一楠楠楠起河中淤泥。”

    嘉庆和大臣们点头。

    杨泰昌:“请皇上下旨给沿线州府县衙,按河面宽窄水位深浅,夜间开挖白日行船。三千里若停船一日,将会流失无数的银子”

    嘉庆:“嗯,嗯。”

    工部站起:“皇上,奴才认为杨大人建议虽好,可州于州之间县与县之间,水下仍会存有隔墙。如不统一治理,几年后还会出现搁浅的。”

    嘉庆点头:“工部言之有理。那杨爱卿……”

    杨泰昌:“皇上,尚书大人担心之事,实属多余。”

    工部尚书着焦地:“杨大人你……”

    杨泰昌朝尚书施礼笑笑:“属下准备亲自带小型工程队,开挖那些州县连接达不到要求的河段。”

    嘉庆:“杨爱卿如何掌握那水下的工程呢?”

    众臣:“是啊,怎掌握水下的工程呢?”

    杨泰昌朝嘉庆:“臣从北京出发,准备从运河水中走到杭州去。”

    嘉庆和众臣惊讶地:“从河中走到杭州去!”

    杨泰昌点头:“正是如此。河中哪里有隔墙,哪里河面窄浅,十年之中彻底治理。”

    嘉庆和众臣:“十年中间你从河里走到杭州去?”

    杨泰昌:“是的。通过这次彻底疏通,以后多年不需要治理。”

    嘉庆激动站起:“爱卿啊,朕听刑部说,在案子还没结束时,你躲避那里一直想着治理运河的主意?”

    杨泰昌:“臣身为工部郎中,第一件应想到运河治理。”

    工部尚书朝嘉庆竖起拇指:“这杨大人如此为国,我等同僚佩服直至。”

    嘉庆朝工部尚书:“工部,照杨爱卿计划执行就是。”

    工部尚书向嘉庆:“臣遵旨。”

    嘉庆朝杨泰昌:“你的叔父和妻儿,为了你的官司已来京多日。”

    杨泰昌像遭受雷击那般脱口而出:“我叔父!”身子摇晃几下差点栽倒,泪如泉涌,脸像张破布似的。

    大臣们见状垂下头去。

    嘉庆:“鄂罗哩。”

    鄂罗哩:“奴才在。”

    嘉庆:“把杨爱卿叔父妻儿,请来上书房。”

    鄂罗哩把杨位清和李玉兰母子带进上书房。

    杨泰昌看见杨位清满头如雪,摇晃既下差点昏厥过去,失态地跪倒,撕裂地喊声:“叔父啊——”膝盖当脚咚咚迎向杨位清。他紧紧抱住叔父的腿,像孩子般哭泣,“侄儿不孝,侄儿不孝!让叔父经受这般千辛万苦。”咚咚磕头。

    杨位清微笑着:“起来,起来,让叔父给皇上行礼。”他跪倒嘉庆面前,“台儿庄码头工杨位清,恭请圣安。”

    李玉兰跪倒:“民女李玉兰,参拜皇上。”

    嘉庆一甩手:“起来吧,起来吧。”

    杨位清为杨泰昌擦泪:“别哭,别哭。当着皇上和同僚,大人家怎能像孩子那般哭泣?皇上同僚会笑话你不懂事的。”

    杨泰昌停止哭泣。

    嘉庆:“杨泰昌近前听封”

    杨泰昌转身朝嘉庆跪下。

    嘉庆:“杨爱卿淮安察赈,为民请命不避斧聩钺,不贪重贿,拒收美女。案子未结而想的不是生死,而是运河的治理。实乃天下第一清官也!”

    杨泰昌:“谢皇上褒奖。”

    嘉庆:“杨爱卿进京会考,唯恐天下人议论和皇家拉关系,未曾按先皇嘱咐献出玉牌,乃正人君子。”

    杨泰昌:“谢皇上夸奖。”

    嘉庆:“先皇早年许下爱卿二品前程。朕按先皇遗嘱,加封爱卿工部侍郎。待运河治理完毕,再按成绩加爵赏赐。”

    杨泰昌:“谢皇上隆恩。”

    嘉庆:“从杨爱卿身上,朕要让大清所有官员感觉到,只有一心爱护百姓,朕才会破格重用。”

    杨泰昌:“谢皇上。”

    嘉庆:“跪安吧。”

    杨泰昌:“为国为民,鞠躬尽瘁。”起去。

    嘉庆:“杨位清近前听封。”

    杨位清一愣怔近前跪下:“杨位清谢皇上。”

    嘉庆:“杨位清注重兄弟亲情,为拉巴大侄儿一生未娶。”

    杨位清:“谢皇上夸奖。”

    嘉庆:“杨位清虽一布衣,为追求真理奔波千里,实乃可敬。朕赐你武举功名,以示奖掖。”

    杨位清:“谢皇上。”

    嘉庆:“跪安吧。”

    杨位清起去。

    嘉庆:“杨爱卿之妻李玉兰听封。”

    李玉兰惊呀地:“我!”慌张地把儿子推给杨泰昌,朝皇上跪下去,“民女参见皇上。”

    嘉庆笑笑风趣地说:“李大善人,你想要个什么封号呢?”

    李玉兰笑笑;“皇上已经封罢玉兰,渔家女不敢奢望。”

    嘉庆一副惊呀状:“何时封过你,朕为何不知?”

    李玉兰:“我夫君杨泰昌,已被皇上封为天下第一清官。玉兰已是堂皇的第一清官夫人,任何封赏都不如这种美誉。”

    嘉庆一笑:“既然你李玉兰已经满足,就不要加封啦?”

    李玉兰:“嗯,嗯……皇上啊!李玉兰虽不要封号,却对皇上有一个请求。”

    嘉庆好奇地:“对朕有个请求?那你说来听听。”

    李玉兰:“民女已答应女犯玉坠,她死后代她抚养孩子。她不几日就要生育,请皇上允许民女,带孩子走而精心抚育。”

    嘉庆坐那里静静地直点头。

    众臣们悄悄议论着。

    嘉庆感叹道:“朕幸会你们一家,受益匪浅。”

    李玉兰:“谢皇上。”

    嘉庆:“天下第一庄孕育出你们一家,足证明大清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你李玉兰热心抚养罪犯的孩子,此乃善举!朕,哪有不答应之理!”

    李玉兰:“谢皇上。”

    嘉庆:“朕封你二品诰命夫人,用你的俸禄培养两个孩子。”

    李玉兰:“谢皇上。“

    嘉庆:“礼部近前。”

    礼部近前跪倒:“参见皇上。”。

    嘉庆:“学馆先生王功成一心办学,杨爱卿的品德与恩师教导有着很大的关系。传旨给山东峄县,有地方出资建一所高规格学馆,以示奖掖。”

    礼部:“遵旨。”起去。

    嘉庆:“吏部近前。”

    吏部近前跪倒:“参见皇上。”。

    嘉庆:“公署守备刘汉升,作为地方小吏,不仅勤于政务,且不惧权势。为澄清杨泰昌案,不怕三法司摘去顶子砍断脖子,实乃可敬之人。让他享受三品参将衔吧,留守台儿庄码头公署为大清国效力。”

    吏部:“臣遵旨。”起去。

    嘉庆:“户部近前。”

    户部近前跪倒:“参见皇上。”。

    嘉庆:“杨位清、李玉兰为给杨爱卿昭雪,欠天下第一庄乡亲许多情意。来京之后又欠山东老乡一份感情。拨五千赏银,让杨位清、李玉兰带回处理。”

    户部:“遵旨。”起去。

    于得水的旅店内、正房里、秋、日。

    房中间悬挂着杨泰昌画像。

    画像上边写着杨泰昌之神位,香火正旺烟雾缭绕。

    于得水双手合十祷告:“杨大人啊,你我曾有过约定,皇上一旦惩办王谷,于得水及子孙后代,将奉承你牌位烧香磕头。弘运白绫吊死,知府王谷被斩立决,把你当神仙供奉是应该的。”

    翠花在外边喊一声:“于得水!”匆匆跑进门,喘吁吁地说,“杨大人一家看咱来啦。”

    于得水赶忙把杨泰昌画像翻过来,将香炉搬离开那里。

    杨泰昌进门看看神位,耸鼻子闻一下:“得水,你搞什么名堂呢?”

    于得水:“我……我没搞什么啊。反正和你杨大人没有关系。”

    杨泰昌:“没有关系,那上边为何写有愚兄之神位呢?”

    于得水看看没有撕干净的字迹,显得很不好意思。

    杨泰昌郑重地:“你没听说过过去唐朝发生的故事?”

    于得水懵懂地:“唐朝发生什么故事?”

    杨泰昌:“那秦琼因被李世民供奉,最后穷得连马都卖掉啦。愚兄是凡人啊,你若给烧香磕头,会给愚兄带来灾气的。”

    翠花惊讶地:“真的吗杨大人?”

    李玉兰抿着嘴哧哧笑着:“当然是真的。”

    杨泰昌严肃地朝于得水:“愚兄还想在治理运河中建立奇工,盼望当一品大员呢。再继续给愚兄烧香磕头,一品大员会被你烧跑的,多可惜!”

    于得水赶忙把残留的之神位撕掉,把香炉搬门外边去,拍拍手说:“得水今后不烧香磕头啦,盼皇上封杨大人一品大员就是。”

    李玉兰忍着笑:“得水才是好兄弟。”她掏出三千银票,“泰昌即刻要去治理运河,嫂子要陪叔父速速回家去,麻烦你们将三千银票换成银子,送给参加跪拜大清门的山东老乡。”

    于得水推回银票:“嫂子怎这么外气,咱老乡可不是……”

    李玉兰:“老乡们做生意,孬好也个是个填补啊。望苍天保咱山东老乡,在天子脚下过好日子。”塞他手里。

    于得水:“得水向老乡们,转达你们夫妻的好意就是。”

    四川军营、秋、日。

    做饭的师傅为晓月和总督端来两大碗米饭,放他们面前。

    总督慌忙接过去。

    晓月见总督饥不择食大口吞饭,一大块肉两口吃下去。

    晓月把碗里的一大块肉夹起来,放到总督碗里。

    总督抬起头:“娘娘……”他看看晓月那碗没动的饭,显得很不好意思。

    晓月温和地:“你们男人家吃好吃饱,身上才有劲杀敌。”

    总督:“嗯,嗯。”激动的眼睛潮湿。

    陕西军营、秋、日。

    晓云在激昂慷慨地向将士们做动员令:“皇上一心爱民。为了证明治国和反腐的决心,皇上诛杀了败坏朝纲的皇叔。将士们,兄弟们,这样的好皇上,定要用生命和鲜血保护之。”

    将士们高呼,“保护,保护!”

    烟雾弥漫的战场上、秋、日。

    晓云为一个受伤的士兵包扎好,把他的胳膊放肩头上,搀扶到军营里去。她放下受伤的士兵,跑去端来饭菜,为受伤的士兵盛好饭一一递到手里。

    伤兵甲一边吃饭一边流泪:“看见娘娘这样照顾我们,真想马上冲进敌营拼死。”

    伤兵乙:“谁说不是呢。看见娘娘这般关心我们,再也不怕死啦。”

    大清门外、秋、日。

    一军官下马,朝前奔跑着,边跑边喊:“四川六百里加急捷报,四川……”

    上书房里、秋、日。

    嘉庆在看四川捷报。

    太监鄂罗哩慌张张边跑边喊进门:“皇上,皇上……“

    嘉庆沉脸喝道:“混账!何事如此慌张?”

    鄂罗哩双手哆嗦着呈上捷报:“陕西六百里加急捷报!”

    嘉庆速速看完捷报,两拳揮举,仰天狂喊:“苍天佑我大清,苍天佑我大清的百姓!”泪如泉涌。

    白云在秀丽的山川间飘动。

    滔滔运河、白帆点点。

    运河岸上的“台儿庄镇界碑”和近处的天下第一庄牌坊清晰可见。

    话外音:“在杨泰昌任工部侍郎的第四个年头,京杭运河已疏通治理到千里之外的台儿庄。”

    运河台儿庄段、春、日。

    刘汉升、王功成、杨位清站在河岸上观望着运河河面。

    杨泰昌在水面上游一阵,不时伏到河底。

    王功成泪光闪闪,朝从河水中冒出头的杨泰昌喊:“爱徒我的孩子,上来吧。再不上来,师傅便下河陪你去。”

    杨泰昌在河中招手回应:“恩师千万别下来。水忒凉,你那身老骨头是承受不住的。徒儿再监察几步马上上岸去……让俺师娘把热酒准备好,徒儿陪你一醉方休就是。”

    刘汉升朝身边的杨位清说:“泰昌为官,乃我大清之幸,天下百姓之幸也。”

    杨位清默默望着河面,脸上挂着一对泪珠。

    树林枯了又绿。

    绿了又变枯黄。

    运河上空、那是灰色的天穹、春、日。

    男人女人在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坟墓前烧着纸钱。

    李玉兰拉着孩子到十字路口,从篮子里拿出火纸点燃起来。她用手里的树枝把纸灰圈起,指着前方对孩子说:“孩子你喊啊,大声地喊!喊你母亲来这里拿钱。”

    一个四五岁的孩子,鼓着肚子稚嫩地朝前方喊着:“母亲来拿钱喽!母亲来拿钱喽……”

    片片纸灰在孩子的喊声中旋起……

    天下第一庄牌坊……

    滔滔运河和台儿庄码头……

    (剧终)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UserData} {$Company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