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全国原创小品剧本创作大赛
代写公司年会小品剧本
剧本名:《少年董存瑞》
【原创剧本网】作者:池艳慧
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二人转剧本。电话:13979226936 联系QQ:652117037
年会剧本
 
 

第一集

1、黄昏,在怀来县南山堡村,又破又旧的土坯房一幢接着一幢,在一条街上,西面有一堵用蓝砖垒成的影壁,街的两旁大部分是土坯房,只有四五家是砖瓦房。在大街的北面,有一处高大的街门楼,引人注目,是地主吕子珠的宅院。

已进入冬闲的农民,穿着破衣烂裳,仨仨俩俩站在街上说着闲话;有的背着柴从地里回到村里,有的拎着蒌筐,手里拿着粪钗子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2、在董全忠的院里,三间土坯房,紧靠东墙,把若大个院子,分为前后两院。土坯房西山墙与院里西墙形成了走道,把前院和后院连起来。后院左右两侧是土板墙,后面是一个土崖,土崖和两侧墙根堆放着从地里收拾回来的柴和,东墙根,挖着一个山药窖,上面盖着一困秫秸。

前院,西南墙角有一个用土坯垒成的厕所,厕所北的几步远有一个鸡窝子。鸡窝北边放着一垛编筐的条子。南墙,靠厕所的地方有一个粪堆,上面倒着垃圾。几只鸡在粪堆边刨食吃。

土坯房前边是条大约三尺宽用石头砌成的地面。

土坏房前的台阶上,东头放着两只水桶。一根木头扁担立在一边。土坯房中间是两扇旧木板门。

两边是小木格的窗户,上面糊着纸。

前院的东南角上是用土坯垒成街门楼,街门是两扇木板门,街门楼上面长满了荒草。

 

3、街门外面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巷子,东面通向野地,西面通向村里的大街上。巷子的南面,仍然是一幢紧挨一幢的土坯房,大约有八、九家,都朝巷子这面开着街门。

 

4、黄昏,在董全忠家的院里,董全忠身穿黑粗布大襟夹袄,黑粗布大裆裤,扎着腿,正坐在院中间一个木杌上编着一只筐。土坯房两扇木板门虽然关着,但屋里异常紧张的气氛牵动着董全忠的心,董全忠不时地注意着屋里的动静。

董全忠的大女儿,董存娥哄着董存英和董存珍在街门口玩。

(画外音:在二十世纪前叶,发生在中华大地上那场波澜壮阔史诗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争中,在当时的察哈尔省怀来县北部山区的这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在董全忠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出生了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这时候屋里传来了响亮的婴儿哭声。

董全忠赶紧把正编着的筐放下,站起身来,向关着门的屋里张望。欣慰之喜溢于脸上。

伴随着婴儿响亮的哭声,一位身穿花大襟袄的中年妇女开门对董全忠说:“他大伯,恭喜你呀,他婶给你生了胖小子”。

 

5、冬天一个晚上,在董全忠家住的屋里。南半屋盘着炕,北墙放着一个半旧的躺柜,躺柜上挂着个半旧疏妆镜子,另外还摆放了经常用的家什。

炕上放了一张旧式炕桌,炕桌上放了一盏煤油灯,炕的一边放着被褥。

孙珍,盘腿坐在炕上,缝补着旧衣裳。

董存娥、董存英靠着孙珍坐在一起,董存珍看着躺在炕上的董存瑞不停地玩。

董全忠蹲在地上炕灶前,用庄稼桔杆烧炕。

孙珍一边缝衣裳一边对董全忠说:“他爹,儿子也过了百岁了,应该给起个名了。”

董全忠说:“儿子是咱的宝贝蛋子,不行就叫四蛋子吧。”

孙珍说着:“这个名子多难听,就不会起个好听的?”

董全忠说:“你懂啥,孩子名贱好养活,我是想让他象石头蛋子一样结实。”

孙珍又说:“他爹,眼看过年了,咋得给丫头们挂点新布呀。”

董全忠一边拔拉火一边说:“下个集,把那几担筐卖了,连割点肉,咋得给孩子们解解馋。”

孙珍又说:“我说他爹,不知你心里有数没有,咱家也大大小小也六张嘴了,光靠着眼下这几亩地不行呀。”

董全忠说:“实在不行过了年再租几亩吧,就是多受点累,也得想办法让孩子吃饱呀。”

 

字幕:八年过后

 

6、一个大旱之年的夏天,地里长到半人高的庄稼都旱得干死了。

在村南的一道沟,有一处众人担水的泉水也快干了,有人用一个葫芦瓢往桶里弄水。

 

7、几个壮年庄稼汉看着地里干死的庄稼,脸上露出绝望的表情。

 

8、董存瑞和满银、玉柱、山柱、长锁、二旦等几个小伙伴在山坡上挖菜。

 

9、在贫苦农民杨连成家的屋里,南面是一铺炕,炕上放着几件补丁罗补丁的破衣裳和破被褥。地下,摆了一些破旧瓦罐之类的家什。

杨连成的媳妇坐在炕上抱着孩子正在喂奶,一点奶水都没有,孩子饿得哇哇哭。一家人已经揭不开锅了。

十岁的儿子顺亮,有气无力地站在门口。

杨连成媳妇对蹲在地上的杨连成说:“他爹,一点奶水都没有,大人吃树叶、啃野菜能扛过去,小不点不行呀。”

杨连成一脸无奈地说:“能借的都借了,都缺粮呀,实在不行就去吕大肚子那儿借点吧。”

杨连成媳妇说:“去吕大肚子那儿借粮那可是驴打滚呀,咱借起还不起。人家手眼通天,县衙内有人,咱惹不起。”

杨连成站起身来下决心地说:“惹不起也得借点,活命要紧。”

 

10、南山堡村西路口,有一个影壁。离影壁不远的街里路北,有一个用青砖蓝瓦修建的街门楼,在这条街上如鹤立鸡群,十分显眼。

从大街到街门木监共有五个用石条砌成的台阶。两扇一寸多厚的木头街门被刷得铮亮,上写一幅永久性对联;“德善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个大门的门洞有七、八尺深。

 

11、这院子里的北面有五间瓦房。正房前面,东西两面各有砖瓦房三间,这是配房。东西配房都住着人。在西房南面还有三间砖柱坯芯的瓦房,主要是放粮食的粮仓。粮仓的对面,也就是东面有一个羊圈、一个牛圈和一小间长工住的小土坯屋。由于南北方向有6间房长,东西向只剩三间房的地方,整个院子显得南北狭长。

 

12、在正房的堂屋里,靠北墙中间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方挂一幅画,八仙桌两旁各放两把椅子。

堂屋两面的腰墙都有通向里屋的腰门。

一大早,吕子珠正坐在八仙桌旁边的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歇凉。

大儿子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旁的椅子上,翻着一个帐本。

桌子上放上砚台和毛笔。吕子珠看了一眼吕吉福说:“吉福,今年大旱,那些缺粮的穷鬼肯定青黄不接,都缺粮,下厢西房那一囤高梁应该换季了,就拿去放帐吧。”

吕吉福说:“放帐换季正是时候。爹,收账咋收呀?”

吕子珠想了一下说:“穷鬼们今年借上肯定今年秋天还不了,肯定都是明年还,明年秋天就按一斗对二斗收账。”

 

13、在吕子珠街门口,杨连成肩上搭了条口袋,正向吕家走来,上了街门口台阶,站在门洞里,朝里望了望,怯怯生生地喊到:“吕东家在家吗?”

 

14、在正房堂屋里,吕吉福听到喊声站起来,问到:“谁呀?”

吕子珠对吕吉福说:“你出去看看。”

吕吉福放下了账本走出了堂屋门。

 

15、吕吉福来到大门口,看到杨连成说:“哦,是顺亮爹呀,进来吧。”说着领着杨连成进了院里。

 

16、在正房堂屋里,杨连成怯怯生生站在堂屋里的门口,看着吕子珠。

吕子珠手里端着茶杯正喝茶,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杨连成说:“是顺亮爹呀,有事呀。”

杨连成弯着腰说到:“吕东家,行行好,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先跟你借点高粱。”

吕子珠放下茶杯说:“顺亮爹,别见外,借多少?”

杨连成说:“借三斗吧。”

吕吉福接过说:“顺亮爹,借粮没问题,咱得立个字据,到秋天可是一斗还二斗,你借三斗就得还六斗。”

杨连成说:“还六斗就还六斗吧。”

吕吉福说:“先办字据吧。”说完,拿起笔坐在八仙桌的椅子上,在帐上写了几下,把帐本推桌前,说:“画押吧。”

杨连成看着字据说:“少东家,咋画押?”

吕吉福站起来指着帐本说:“你往这儿写上你的名。”

杨连成说:“东家,我不会写字。”

吕吉福说:“不会写字,按个指头印也行。”说完从桌上拿起个朱色盒并揭开盖说:“给,按吧。”

杨连成伸出食指醮点红朱色,在帐本上按了一下。

吕子珠说:“吉福,你领顺亮爹去下西房灌三斗高粱吧。”

吕吉福领着杨连成出了堂屋门。

 

16、在街门口,杨连成扛着半口袋粮走出了街门,下了台阶,向大街走去。

 

17、夏天的一个晚上,在董全忠家的屋里。

孙珍在油灯下缝补衣裳。

董全忠靠躺柜蹲在地上抽烟锅子。

董存英、董存珍和董存瑞在炕上玩耍。(董存娥已出嫁了)

孙珍边做活边对董全忠说:“今年年景不顶了,家里就剩下点高梁了,再不想办法,咱可接不开锅了。”

董全忠说:“这条街上都缺粮呀,地里能吃的就剩下野菜树叶了。实在不行让英子、珍子和四蛋子去山上拔点野菜摘点树叶吧,跟那点高梁参和着吃吧,先对付一阵子再说。”

孙珍叹了一口气说:“哎,也就这么着了。”接着对三个孩子说:“别玩了,听见没有,明天还有活呢。”

 

18、第二天早上,董存瑞从自家门出来,肩膀上挎着一只筐,快步跑进满银家门口:“满银,满银,快出来。”接着又跑到长锁家门口:“长锁!快出来。”接着又跑到山柱家门口:“山柱,快出来。”又跑到连英家门口:“连英,你出来。”又跑到玉柱家叫道:“玉柱,快出来。”又跑到杨连成家门口:“顺亮,快出来。”

不一会,满银,长锁,山柱,连英,玉柱,顺亮都从自己家跑出来,围到董存瑞身边,满银问董存瑞:“四蛋,你叫我们出来有啥事?”

董存瑞说:“咱们今儿个去摘树叶,你们愿意去不?”

杨顺亮听了对董存瑞说:“你等一下,我取个筐去,”说完跑回家去了。

满银,长锁,山柱,连英,玉柱纷纷回家去取筐去了。不一会,这些孩子有的提筐,有的拿着篮子,又纷纷从家里跑出来。

董存瑞看着小伙伴们都到齐了,说了声:“走,去南山坡。”

这群孩子连跑带跳向巷口跑去,并喊到:“噢,去南山喽。”

 

19、在南山坡两棵榆树下,站着董存瑞和他的小伙伴,这些孩子望着榆树,顺亮愁着说:“咋摘呀?”

董存瑞看着榆树说:“别着急,我试试。”说完往紧里系了系裤带,往手心里“呸、呸”吐了两口唾沫。把筐斜挎在肩膀上,开始上树。上到了树上面,从肩上取下筐,开始摘树叶。一会儿,摘满了一筐树叶。并朝树下喊:“嗨,这筐满了,你们接着,”说完把筐慢慢从树上扔下来,满银和山柱赶紧接住。

董存瑞在树上又喊:“再递上一只筐来。”

长锁说:“这么高,咋递呀?”

满银说:“往上扔,来我给扔。”说着把自己的筐双手一端,“噌”地扔上树去,董存瑞一把手抓住了筐。

快到中午时,董存瑞在树上喊:“有空筐没了?”

满银说:“没了,都满了,快下来吧。”

董存瑞从树上下来,领着几个小伙伴向村里走去。

 

20、满银问董存瑞:“咱明个还摘不?”

董存瑞说:“摘”。

 

21、第二天,董存瑞又上榆树给小伙伴们摘树叶。

 

22、第三天,董存瑞又领着小伙伴上树摘树叶。

 

23、一天中午,董存瑞和几个小伙伴每人拎着一筐树叶走在回家的路上。

山柱说:“四蛋,这二十来天你天天上树,本事可练上来了,不过树上的树叶也叫咱摘得差不多了。”

董存瑞说:“树叶没了,拔野菜,你们愿意不?”

杨顺亮说:“愿意。”

其它小伙伴们也说:“愿意。”

正说着,董存瑞和几个小伙伴走到村边的大水坑旁。

山柱说:“看,半夜下的雨真不小,连这水坑都满了。”接着朝水坑旁那棵大树看了看,顿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四蛋,你敢上那棵树往水里跳吗?”

董存瑞看了一眼大树,看了一眼水坑说:“这有啥不敢的。”说完便把筐放在地上,来到大树下,“呸呸”往手里吐了两口吐沫,“噌,噌”几下子就上了树。

山柱见此着急地喊“四蛋,别跳了,就算你敢!”

董存瑞在树上说“怎么算敢,我是真敢。”说完“扑通”跳到水坑里。

几个小伙伴看得目瞪口呆。

 

24、第二天上午,董存瑞领着满银,山柱,顺亮等几个小伙伴,拎着筐,在南山坡上挖野菜。

董存瑞在一棵杨树下挖野菜时,不禁坐在树下歇起凉来。

满银、山柱几个小伙伴也不约而同地来到杨树下坐下纳凉。

这时一个喜鹊蹲在杨树上叫了几声,引起了董存瑞的好奇。董存瑞站起身来,仰着脸,看看树上,发现有个喜鹊窝,便对正站起身的几个小伙伴说:“那个喜鹊窝里肯定有蛋,你们说呢?”

满银和山柱也附和着说到:“有,肯定有。”

董存瑞说:“咱们今儿个尝尝喜鹊蛋咋样?”

山柱仰着头看着高大的杨树,用手摸着后脑勺发怵地说:“行是行,这么高的树咋上去呀?”

董存瑞满有把握地说:“别怕,看我的。”说完往手心里“呸、呸”吐两口,“噌、噌”几下就窜到了树上面。

看着董存瑞上树的几个小伙伴,不由得流露出钦佩的目光。

不一会,董存瑞从树上下来。

满银和山柱等几个孩子围上去,山柱问:“掏着没有?”

董存瑞笑盈盈地说:“掏着了,还不少呢。”说着张开袄口袋,让大伙看了看。又对大伙说:“走,回家煮喜鹊蛋去。”说完拎起筐往村里跑去。

 

25、一天,董存瑞领着满银、山柱等几个小伙伴,在一片枣树林附近地里拔野菜。

三牛也在枣树林里拔野菜。

这时吕吉福上身穿着白卦,下身穿黑裤,嘴里“哼”着小调溜达到枣树林旁,看见三牛一个人在树林里拔野菜,急忙跑去说:“嗨,你到我家地里拔菜,找死呀你。”

三牛说:“大先生,我拔点野菜,家里揭不开锅了。”

吕吉福说:“你家接不开锅活该,快给老子滚出去。”说着上去一脚把三牛的筐踹出老远。

三牛急了,破口骂到:“姓吕的,老子跟你拼了。”说着扑向吕吉福。

吕吉福仰仗自己个大力气大,一手提着三牛袄襟子,另一只手打了他三个耳光。

三牛倒在地上。

吕吉福与三牛打架,惊动了董存瑞和他的小伙伴。

董存瑞领着几个小伙伴赶紧往树林跑来,对着吕吉福说:“大人打小孩,算什么能耐。”

吕吉福见董存瑞冲着他发火,自知理亏,就倒背着手,又小调,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走出了树林子。

董存瑞看着吕吉福走出树林子,急忙过去,拉起三牛,并帮他拾回筐,收拾起撒在地上的野菜,冲着吕吉福骂道:“王八蛋,迟早得挨枪子。”

 

26、黄昏,董存瑞,三牛,满银,山柱等六、七个小伙伴聚集在村西影壁西面。

董存瑞对小伙伴们说:“今儿个,三牛去枣树林拔点野菜,鬼花花仗势欺人,打了三牛。”然后又悄声地说:“待会,咱给三牛出出气。”接着对孩子们咬着耳朵说了悄悄话。

大伙听了以后,满银说:“行,你说咋办就咋办。”

 

27、吕子珠家正房后面恰有一个一房多高的土崖。

黑夜,董存瑞和满银、山柱、玉柱、顺亮、三牛等几个小伙伴每人怀里揣着六、七块拳头大或碗大的石头,悄悄爬上吕子珠房后的土崖,把石头放在土崖上。

董存瑞看了看大伙搬上来的石头,说:“咱再搬去。”说着领着小伙伴们又去搬石头。在山崖上,董存瑞借着星光看了看,轻声说:“差不多了。我喊一、二、三,咱们就往他房上扔。”

董存瑞轻声而有力地喊:“一、二、三。”刚喊完“三”,就和小伙伴们端起石头接二连三抛到吕子珠的房上。

 

28、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吕子珠和吕吉福在八仙桌上点着煤油灯正在算帐,忽然房上发出了“叮、铛、咔嚓,咕喽喽”等声音,并且从房顶掉下缕缕灰尘,吕子珠和吕吉福不约而同地看着房顶。

吕子珠警觉地说:“有人往房上扔石头,快出去看看。”

 

29、站在土崖上的董存瑞看见吕家大院地上出现了光亮,对小伙伴们说:“有人出来了,快跑。”说完领着小伙伴们急忙跑了。

吕子珠和吕吉福气喘嘘嘘地跑到黄土崖上,看到地上没有扔完的石头和房上砸烂的瓦片,气得直瞪眼。

吕子珠说:“是帮穷小子们干的。吉福,你今儿个准是招惹他们了。”

吕吉福说:“今儿个我见三牛在咱枣树地拔野菜,我打了他个嘴吧子,就——”

吕子珠没等到吕吉福说完,就责备了他一句:“以后少招惹他们,真是的。”

 

30、深秋的一个上午,在杨连成几乎依然一无所有的屋里。

杨连成的妻子仍在炕上喂着孩子。

杨连成在地下打扫着一无所有的屋子。

这时从院子传来吕吉福的声音:“顺亮爹在家吗?”

杨连成放下手里笤帚,连忙走到院门口,说:“哟,少东家呀,进屋来吧。”

吕吉福领着吕二狗和另一个狗腿子进了屋。

杨连成随后进屋说:“少东家,是不是还粮的事?”

吕吉福说:“是的,按规矩,你该还了。”

这时杨顺亮穿了件破夹袄,身上沾的柴禾叶子,手里拿着一团绳子进屋来,:“爹,大先生来了。”

杨连成见顺亮回来说:“拾回柴禾来了?”又对吕吉福说:“少东家,你也知道,今年大旱,我这几亩薄地只收了不到两石粮食,还了债,我就没法过了,你就宽限宽限吧。”

吕吉福看了看炕上坐的娘俩,看着破破烂烂的被子,看了看几乎没一点家什的屋地下,又看看顺亮,对顺亮说:“几岁了?”

杨连成接过来说:“东家,顺亮才十岁。”

吕吉福说:“十岁也不小了。”而后对杨连成说:“这么着吧,咱们也是乡里乡亲的,还不了粮食就让顺亮给放羊吧,用工钱顶完债后,就按长工给工钱,咋样?”

董连说:“顺亮呀,爹也不想让你这么点岁数就去当长工,这也是没办法,明儿个就给吕家去放羊吧。”

 

31、上午,顺亮从吕子珠家赶出羊来。

 

32、下午,顺亮把羊赶进吕家门里。

 

33、第二年春天,清明节以后的一天,南山堡村下了一场少见的透雨。村里村外到处是忙碌的人们,呈现出一派春忙的气氛。

 

34、这天上午,董全忠从自家街门出来,往巷口走去,走到杨连成门口,恰碰杨连成也从自家街门出来。

杨连成赶忙招呼到:“四蛋他爹,去地里呀?”

董全忠说:“趁这点雨,赶紧耕耕地,你呢?”

杨连成边走边说:“我这先去地里看看。四蛋爹,去年一年,你家四蛋可帮子我家不少忙呀,要不是帮顺亮摘树叶,拔野菜,就怕我得讨饭去。”

董全忠说:“这是那里话呀,都在一块住的,大忙帮不上。”

两人说着走到了巷口,董全忠说:“你先忙去,我去借借吕子珠家的牛,耕耕地。”

 

第二集

35、董全忠来到吕子珠家门口,上了台阶,站在门洞里,向院里喊:“吉福他爹在家吗?”

这时从正房传出了声音:“谁呀?”

不一会,正房门开了,吕子珠走到房檐下,向街门口望了望:“哟,是四蛋他爹呀,有事呀?”

这时吕吉福从屋里出来,站在吕子珠身后。

董全忠走到正房台阶下,对吕子珠说:“这不,趁这点雨耕耕地,想借你家牛使使。”

吕子珠答应说:“行。使几天呀?”

董全忠说:“使六天。”

这时吕吉福说:“嗨,四蛋他爹,使牛行,可这规据得说在前头,一个牛工顶两个人工,你可别忘了。”

董全忠说:“忘不了。”

吕子珠客气地说:“行了,给拉牛去。”

 

36、董全忠拉着牛走出了吕子珠的街门。

 

37、在一块地里,董全忠一家子人在忙碌着。

董全忠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扶着犁杖在耕地。

董存瑞在前头拉着牛,在拉墒。

孙珍拿着铁耙子,在搂埂子。

董存英在拿着铁锨,在扣地角。

 

38、夏天,地里的小苗已长起来,人们开始锄头遍地。

 

39、吕子珠,上身穿对衣襟黑色绸夹袄,腿穿一条黑裤子,戴着一顶礼帽,在地里转游。

 

40、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喝着茶。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面,在往帐上写字。

吕子珠说:“吉福呀,今天我去地里转了转,咱家的地也应该锄了,季节不等人呀,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春天用咱牛工的也该帮帮忙了。”

吕吉福说:“明儿个,我挨户跟说一声,让他们按规拒还人工。”

 

41、一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

在董全忠家的堂屋里。靠北墙放着一张供桌,供桌旁一边放着一个缸,放粮食用的,另一边放着一个水缸。两边的腰墙上开着腰门,一边腰屋门前边垒着锅台,外边安了个风箱,另一边放常用的家什。

一家人正围在放在地上的炕桌边吃饭。

 

42、这时吕吉福走进了董全忠的院子,在院门口叫到:“四蛋他爹在家吗?”

正在吃饭的董全忠抬头朝院里看看,见是吕吉福,赶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院子,说:“哟,是少东家,快进屋。”

吕吉福走进屋门口一看,董全忠一家人在吃饭,连忙说:“不进去了。四蛋他爹,春天你使了我家六个牛工该还了吧?”

董全忠厚道地说:“该还了,按规矩,我该还你家十二个人工。”

吕吉福说:“对呀。你也知道,我的地多,有三百多亩,除去租出去的一百多亩,还有小二百亩,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这么着吧,从明天起,你给我家去锄12天地,怎么样?”

董全忠无奈地答应着说:“行。”

吕吉福告辞着说:“你吃你的饭,我还有事,不在了。”说完转身三摆两晃走出了院子。

见吕吉福走出了街门,孙珍走出了院子对董全忠说:“我说他爹,咱家的地也着急着锄呢。”

董全忠无奈地说:“有啥办法呢。这么着,明天你领着三个孩子先去锄南沟那二亩,我先还工去。”

 

43、第二天上午,董全忠和其它佃户在吕子珠的地里锄地。

 

44、孙珍领着董存瑞、董存英和董存珍在山沟的一块地里锄地。

 

45、一个深秋的黑夜,在董全忠家里的里屋里。

炕沿上放着一盏油灯。

董存瑞、孙珍、董存英、董存珍坐在炕上。

董全忠坐在炕沿下的一个灶口,在烧炕。

孙珍对董全忠说:“他爹,今年雨水好,咱家打的粮食除去吃的,明年籽种,交租的,还有余头。明天你赶个集,卖点吧,买点油盐,火柴,扯点布。”

董全忠一边拨弄炕灶里的火一边说:“多卖点,买条牲口。春天咱用了吕家六个牛工,受了多大窝囊气。有条牲口,进山割条子,往回弄柴和,春天种地都方便,还能攒点粪。”

孙珍说:“说的也是。明天赶集,也让四蛋去吧,九岁了,还没去过沙城呢。天冷了,你给他买顶毡帽,冬天他也闲不住。”

董全忠站起身来说:“睡觉吧,明天早点赶集去。”

 

46、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八仙桌上点着一盏油灯。

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端着茶碗喝水。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旁,左手翻着帐本,右手拔拉着算盘。打完以后说:“爹,今年咱收的租子共有27石,地里收的粮食194石,一共221石粮食。”

吕子珠说:“今年是少有的好年成呀,下西房,上东房都放满了,今年多卖点,你的三弟也不小了,应该给说门亲了。”

吕吉福对吕子珠说:“爹,今年收成好,那帮穷鬼也打了不少粮食。我看春天用咱牛工的一个牛工再收5升高梁吧。”

吕子珠说:“不合适吧,都是村里人,别惹事了。”

吕吉福说:“爹,你怕啥呀,最近日本人在王家楼修了炮楼,我二弟在炮楼里当队长,我又是村长,咱手里要枪有枪,要权有权,怕他个谁呀。”

吕吉福顿了一下,看吕子珠没吱声,又接着说:“去年,准是董全忠那个四蛋子领着一帮穷小子砸烂了房上那么多瓦,我想起来心里就有气。明天我领上二狗子几个先去他家要三斗高梁,要是不给就把地收回来。”

吕子珠叹了口气说:“你看的办吧。”

 

47、第二天早上,在董全忠家堂屋里。

董全忠把赶集要卖的粮食灌在两条口袋里,一多一少,少的是董存瑞背的,多的是董全忠背的。

董全忠手拿两根绳子,正绑系口袋。

董存瑞在屋里换衣裳。

忽然院里传来一阵敲门声,接着传来吕吉福的声音:“董全忠在家吗?”

董全忠应了一声:“在家。”放下绳子赶紧开门出院去。

 

48、在院里,董全忠开开街门一看是吕吉福站在门口,说:“是少东家,这么早来了,有事?”

吕吉福野蛮地说:“当然有事,”说着领着吕二狗和一个狗腿闯进了街门。边往里走边说:“春天你用了六个牛工吧?”

董全忠说:“用了,可我都按规矩还了。”

吕吉福说:“还是还了,可那牛六天吃的料你还了吗?”

董全忠争辩地说:“当时没说料呀。”

吕吉福蛮横地说:“这不说来了。”

董全忠面有怒色地说:“少东家,说话得讲理呀。”

吕吉福走到屋门口说:“要讲理去王家楼炮楼去讲去。”说着开门进了屋,忽然看见地上的口袋说:“这半口袋粮就有三斗。”对吕二狗说:“吕二,给我背走。”

吕二狗弯腰去搬那个放粮多的口袋。

这时从屋里出来的孙珍见些情景赶忙扑上去拉住口袋不让他背,吕二狗从口袋上拉开孙珍,另一个狗腿见状弯腰把口袋放在肩上,夺门而出。

这时董存瑞从屋里出来,追到院里,从地上搬起碗大块石头举过头顶就向吕吉福砸去。

吕吉福吓得赶紧往街上跑。

董全忠见状,赶紧抱住被董存瑞举过头顶的石头。

董存瑞冲着跑出街门的吕吉福高声骂到:“鬼花花,你别走,老子非砸烂你的狗头。”

这时董存英从屋里跑出来,拉住董存瑞,就往屋里拉。

董全忠赶快把石头扔在地,把董存瑞拉进屋里。

董存瑞气急地说:“爹,你越怕,他越欺负你!”

董全忠拉住董存瑞不敢松手,并说到:“鬼花花仗着日本人当村长,吕吉贵在炮楼里当队长,有枪有势。你力气小,要吃亏。”

 

49、又一个深秋的晚上,在董全忠家里的屋里。

董全忠依然坐在炕沿下的炕灶前用柴禾烧炕。

孙珍和董存英坐炕上,董存瑞和董存珍嬉戏玩耍。

董全忠对孙珍说:“他娘,明儿个又是集,上次让鬼花花把赶集的事给搅了,明儿个我还得去赶集,让四蛋一起去,爷俩有个照应。”

孙珍说:“明儿个要去,早点去,我嘱咐你的事别忘了。”

董全忠站起身来,用条笤扫扫地上撤的柴和叶子,对董存瑞和董存珍说:“你们俩别玩了,赶紧睡觉,明天好赶集去。”

 

50、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在董全忠家门口。

这时董全忠家的街门开了。

董全忠背着个大包粮食,董存瑞背着个小包粮食,从门口走出来。

孙珍紧随在后也走出了街门,看着董全忠和董存瑞向巷口走去。

董存瑞转过身来说:“娘,你回去吧。”

孙珍说:“办完事早点回来。”

董存瑞说:“知道啦。”

 

51、董全忠和董存瑞背着粮食走在河湾的沙路上。

 

52、董全忠和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土坝上歇休。

董全忠由衷爱惜地给董存瑞察着脑门上的汗。

 

53、沙城北城门开着,城门楼上插着一面日本旗子,城门口有几个伪军在站岗。

沙城的集市,没有在城里,而在东城门对面的沙河滩上。

那里有骡马市,粮食市,果菜市和各种家俱市等。

董全忠领着董存瑞来到城东沙河集市上来。

在骡马市上,各种各样的牲口应有尽有,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一个老汉拉的一头瘦毛驴,引起了董全忠的注意。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咱过去看那头毛驴去。”

董存瑞应了一声:“哎。”

爷俩走到这头毛驴跟前,端详着这头毛驴。

拉毛驴的老汉赶紧迎着董全忠说,“这位老哥,买毛驴呀?”

董全忠说:“先看看。”说着将背上的粮食放在地上,又帮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地上,对董存瑞说:“看着点。”说着走到毛驴边去,伸手摸了摸毛驴的脊梁,又扳起头看看毛驴牙口,对卖驴老汉说:“你的毛驴缺料。”

卖驴的老汉无奈地说:“老哥,不瞒你说,刚收完秋,就叫日本鬼子征粮队抢走了,家里一口粮也没有了,一家人等着吃饭呢,实在没办法呀。幸亏这条毛驴在地里放着,没叫他们抢走,要不连毛驴也没在了。”

董全忠不禁问道:“老弟,这驴咋卖呀?”

老汉一看董全忠要真心实意买驴,就干脆地说:“老哥,只要你给五斗粮食,不管是高粱还是玉米,我都卖,我急着要救命。”

董全忠指着董存瑞看着那两包粮食说:“那是五斗高粱,你背上,毛驴我拉走了。”

卖驴老汉感激地说:“多谢老哥。”说完,把牵驴缰绳递给董全忠。并从毛驴背梁上取下一条那条口袋。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来,拉住驴。”

董存瑞赶忙走过去,拉住毛驴。

董全忠领着卖驴老汉走到放粮食袋跟前说:“撑开口,我给倒。”

卖驴老汉撑开自己的口袋口。

董全忠把自己放粮口袋解开,把口袋抱起来,又把口袋口放进卖驴老汉的口袋口里,一抬口袋底,高粱流进了卖驴老汉的口袋里。

董全忠把另一袋里的粮食也倒进老汉口袋里后,把两条口袋搭在毛驴身上。

卖驴老汉把自己口袋扎好后,左手抓住口袋口,右胳膊搂住口袋,对董全忠说:“老哥,帮一下。”

董全忠弯腰,两手端住口袋底,一用力将口袋抬到卖驴老汉的肩上。

卖驴老汉倒了声谢后,扛着一口袋粮食走了。

董全忠顺手从毛驴身上取下一条口袋,把董存瑞已经团好的绳子放进一条口袋里,扎好口,又放到毛驴身上,对董存瑞欠意地说:“四蛋呀,爹本来粜了粮食给你买个毡帽,看来今儿个不行了,你没进过城,咱到城里转转就回家吧。”

董存瑞说:“爹,我不冷。”

董全忠说:“等爹编上筐,卖了筐一定给你买顶毡帽啊。”说着,董存瑞前头拉着毛驴,董全忠赶着毛驴,往城门口走去。

 

54、在南山堡的山坡上,董存瑞一边放毛驴,一边拾柴和。

 

55、在荒凉的野地里,董存瑞骑着毛驴跑。

 

56、在村南的场里,董存瑞和满银,山柱,玉柱,长锁等小伙伴,一边放毛驴一块玩。董存瑞骑在毛驴身上给他们做着各种特技动作,赢得了几个小伙伴的阵阵喝彩。

 

57、在董全忠院里的西墙根,董全忠在为毛驴搭驴圈,地上放着儿根木头。

 

58、 一天上午,董存瑞又去地里放毛驴。

满银在离董存瑞不远的地方拾柴禾。在一条地埂上有根沤烂的树根,满银开始动手挖这条烂树根。

这时吕吉福倒背着手不声不响走到了跟前。

满银光顾低头挖树根,没注意吕吉福走近跟前。

吕吉福突然大骂到:“穷小子,你敢挖祖爷的树根。你不想活了?”

满银抬头一看吕吉福争辩到:“这是死树根,早沤烂了。”

吕吉福气急败坏地抬脚把满银放在地上的筐踢出老远,恶恨恨地说:“死树根,就是烂在地里也不许你动。”

满银气急了,拼着命扑向吕吉福,撕打起来。但满银毕竟人小力气小,反被吕吉福抓住袄领子,挨了几个耳光子,又被一甩手摔在了地上,横心霸道地说:“回去告诉你老子,明天给我往埂上栽十颗树,不栽,王家楼炮楼里见。”

吕吉福倒背手走了。

这时董存瑞骑着毛驴飞快地跑过来,从毛驴身上跳下来,敢忙拉起满银,急切地问:“倒是咋回事?”

满银从地上爬起来,嘴角流出了血,用手擦着眼窝子说:“我挖这根沤树根,鬼花花不但不让挖,还把我的筐踢出老远,就打起来了。”

董存瑞眼里顿冒出一股怒火:“这个狗日的,非得治治他不可。”突然看到,吕家地里的地埂上有两棵树,顿时有了注意。对着满银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

满银听完,笑着点了点头。

 

59、深夜,董存瑞拿了把斧子走出了街门,回手把街门掩上,来到了满银门口,低声向门里喊到:“满银,满银。”

这时满银从院里轻手轻脚扛了把铁锨走出来。跟着董存瑞跑向巷口。

 

60、董存瑞和满银直奔吕子珠地埂上那两棵树。来到树跟前,两人一个挖土,一个砍树根,一会儿将两棵树弄倒了。

董存瑞看看周围没动静,对满银说:“扛上,走。”说完,俩人一人扛着一棵树走了。

 

61、董存瑞和满银一人扛着一颗树,来到一个山洞,把树拉进山洞里,就跑了。

 

358、黑夜,李世堂和王政委、杨义昌、鹤鸣等和参加破袭的老百姓,隐蔽在离铁路不远的土埂后面,观察着铁路的动静,只见铁路上有人来回走动。

这时一个八路军侦察员从隐蔽人们的后面弯腰轻手轻脚跑到李世堂和王政委身旁卧倒说:“首长,铁路上动弹的人是附近村老百姓组成的铁路看护队,是沙城保安团逼着老百姓干的。刘天信说:一个村管一段,那一段出问题,那个村的村长就按私通八路论处。”

王政委说:“不管他。”随后命令到: “上。”

隐蔽在土埂后面的民兵和八路军爬起来越过土埂,弯着腰悄悄摸上铁路。

 

359、这时看铁路的老百姓忽然见这么多人冲向铁路,有的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吓得掉头就跑,有的喊到:“有人。”

这时冲上铁路的八路军战士低声喝到:“别喊,我们是八路。”

看护铁路的老百姓蜂涌一般跑下铁路,一哄而散。

董存瑞、魏玉章和许多民兵开始下螺丝。

参加“破交”的老百姓、民兵和八路军将木杠捅进铁轨底下。

董存瑞帮助董全忠将木杠一头捅进铁轨底下。将另一头扛在肩上,并随着有人喊的“一、二、三”的号子一起用劲,将铁路撬起来。

这时有人大声说:“大伙站在两边,一人一个道木头,我喊一、二、三大伙就往起抬在肩膀上,听好了啊。”

人们很快站在铁路两旁,一人站在一个道木头旁,并双手端往道木一头,做好了往上抬的架势。

这时有人喊到:“一,二,三,用劲。”

大家一起将铁轨带枕木抬起来,并扛到肩膀上。

董存瑞个子小,肩膀够不着枕木,只能用两手托起枕木头。

有人喊:“走。”

抬起枕木的人们一起往前走去。

 

360、黑夜,洋河,河水由西向东流着。

抬着铁轨和枕木的人们接二连三将它扔进河里,使河水连续发出“扑咚”的声音,并抛起水柱。

 

361、第二天天刚亮,日本鬼子中队长原田手戴白手套,拿着日本指挥刀,领着一小队日本鬼子和刘天信来到铁路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铁路上所剩无几的道轨和枕木,嘴里不禁说道:“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不可思异。”

这时日军鬼子小队长手握日本指挥刀,带着两名日军士兵跑到原田面前,举手敬礼:“报告,从沙城到保安的铁路全部遭到破坏,不可思异的是大部分铁轨和枕木不翼而飞。”

原田转脸对刘天信大声吼道:“刘桑,连铁轨都不在了,你必须给大日本皇军一个交待。”说着,抽出指挥刀,转向东方,跪在道上,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握着刀猛然刺向自己的腹部,嘴也喃喃地说道:“我向大日本皇军谢罪。”

 

362、夏天,中午,在董全忠家里。

董全忠、董存瑞、孙珍、芦长岭围坐在堂屋地下的小桌边上吃饭,董存瑞放下碗,忽然不吃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嘴上嘟咕了一句:“真没劲。”说着就站了起来走往院里。

孙珍看着董存瑞说了一句:“吃一碗就不吃了,吃饭生什么气?

董全忠看了看正走到院里的董存瑞,对孙珍说:“他这是见曹万贵到区里当工会主任,魏玉章到区里当武装干事,着急了,翅膀硬了,村里搁不下了。”

芦长岭听完了董全忠的话,也搁下碗,跑到院里去找董存瑞。

 

363、在院里,芦长岭对董存瑞说:“你都这么大人了,又是村里民兵自卫队员,有再不高兴的事也不应该跟爹跟娘使脸子,家里也没有欠你什么。”

董存瑞叹了一口气说:“曹二伯和魏二哥都到区上去了,我在村里也没劲,我就想当个八路军,跟小鬼子好好打上几仗。”

正在这时,李义贵在门口喊到:“四虎子,四虎子。”

董存瑞答应着:“哎。”赶忙跑到门口说:“大伯有事?先进来吧。”

李义贵说:“不进去了,我跟你说一声,八月三号前晌,村里民兵都去杨家山开会,别忘了,啊。我还得通知其他人去。”说完就走了。

 

364、一天上午,在杨家山村的一个大院里。

正房的房檐下挂了一幅横幅,上写:“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成立大会”。正房前面摆一溜桌子,后面坐着李世堂、杨义昌、王政委和其他两名八路军干部。

台下,董存瑞和二百多名民兵都坐在地上。

这时李世堂站起来讲到:“同志们,今天咱们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正式成立了。全队共有170人参加,咱们这支队伍都是由18岁以上身强力壮、坚决抗日的村基干民兵组成的,经县委批准,县武委会主任任大队长,杨义昌同志任大队教导员。咱们这支民兵大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设五个班,活动同正规军一样……。”

 

365、散会后,董存瑞到屋里找到杨义昌说:“老杨叔,我也要参加民兵大队。”

杨义昌和颜悦色地说:“四虎子,你今年才十六岁,参加民兵大队不够岁数。”说完走出办公室。

董存瑞跟在杨义昌屁股后面也走出办公室。

 

366、杨义昌见董存瑞跟在后面,没有理他,进了魏玉章办公室,对魏玉章说:“你制一个表,把参加区民兵大队的所有民兵都详细登记下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有何军事特长,识字不识字等几项内容。”说完杨义昌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367、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回到办公室。

杨义昌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参加,你年龄实在太小,再说你是村里基干民兵,村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爱离开离不开,反正我要参加民兵大队。”

 

368、杨义昌不理董存瑞了,转身出门去了厕所。

董存瑞也跟着杨义昌去厕所,站在厕所门口等着。

杨义昌从厕所出来,见董存瑞在厕所门口等他,没有理他,径直回到自己办公室。

 

369、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进了办公室。

杨义昌板着脸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来,你岁数小,你家劳动力少,你爹岁数大了,家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家里我不管,我就想到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还是板着脸:“你爱咋说咋说,就算泡到明儿个我就是不同意。”

董存瑞看着一点希望也没有,转身过门去了。

 

370、在李世堂办公室里,李世堂正盘腿坐在炕上的小炕桌前办公。

董存瑞一脸不高兴推门进来。

李世堂见董存瑞进来,看了他一眼说:“会都散了,你咋不回家?”

董存瑞不高兴地说:“不回去了,我要在区上当基干民兵。”

李世堂停住办公,伸开腿,下了地,对董存瑞说:“你年龄小,个子还没枪高呢,怎么当呢?”

董存瑞不服气地说:“李主任,谁也不是一生下就那么大岁数,我岁数不是在一天天往大长吗?再说,我个子是低了点,可我哪一次就因个子低没完成任务呢?”

李世堂不由地笑了。

董存瑞见李世堂笑了,便乘机说:“王主任,你是知道的,自从我在村里当上民兵,哪次任务没有完成好?你还常给我讲,长征时有的红军比我还小呢,他能当红军,我为啥就不能当区里基干民兵呢?王书记,看在王平的面子上,你们就收下我吧,我会给你争气好好干的。”

李世堂看着董存瑞一幅心急如焚样子,又如此诚恳地表决心,上下打量了几眼董存瑞说:“你来区上当基干民兵,家里会同意吗?
    
董存瑞连忙说:“会同意,会同意的。”

李世堂叹了口气说:“真拿你没办法,你先等会儿。”说完,开门走出了屋。

 

371、在杨义昌办公室里,杨义昌正坐在炕沿上擦着盒子枪,李世堂推门进来,杨义昌下地连忙往炕上让坐。

李世堂边走到炕沿另一头坐下,对杨义昌说:“四虎子在我的屋里泡着呢,非要来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坐到炕沿的另一头无奈地说:“跟我就泡了半天了,我没答应他,这又泡你去了。”

李世堂说:“我看就叫他来吧,这小家伙是块当兵的料,胆子大,办法多,将来肯定能当个好兵。”

杨义昌说:“他当个好兵没问题,他来这儿当基干民兵肯定没跟家里说。”

李世堂说:“他那个脾气,家里也拦不住。抽空你跟他家里说一声。”

 

372、在李世堂屋里,董存瑞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李世堂推门进来。

董存瑞赶紧拉住李世堂的手说:“同意啦?”

李世堂用另一只手拍了一下董存瑞肩膀笑着说:“这回你该称心了吧”

董存瑞高兴的双脚一并,举手向李世堂敬了个军礼:“是,我称心了。”

 

373、在一处山沟里的山坡上,栽着一个用木板做成的靶牌子,上面画着一个靶心和几个圆圈。

在距靶牌大约50米远的地方,董存瑞和几个民兵正爬在一个掩体后面,在一名老游击队队员指导下练习射击。

董存瑞正爬掩体后,向靶牌子打出三枪。

报靶员报告说:“董存瑞命中两枪。”

射击指导员对董存瑞说:“你是左撇子,右胳膊没劲。别泄气,这么小年龄,打的够可以了。”

 

374、在投弹场上,董存瑞与十几个民兵在老游击队员指导下,苦练投弹技术,把一颗颗教练弹投向栽在地上并用木杆搭成的方框里。

 

375、李世堂、杨义昌看着董存瑞刻苦练习投弹技术,李世堂对杨义昌说:“这个四虎子对军事技术特别感兴趣。在村民兵小队里,他的年龄最小,干爆炸埋地雷就是一把好手。在咱区大队里,他又是年龄最小,个子最低,训练最刻苦,真是块好钢呀,到大部队里准是个好兵。”

杨义昌听完李世堂的话肯定地点了点头。

 

376、八月二十日黑夜,李世堂、曹万贵,魏玉章,杨义昌等人领着民兵大队在淡淡月光下走到宗家洼的大街上,这时一个腰里插着盒子枪的民兵侦察员轻步跑到李世堂面前报告说:“首长,沙城敌人没有动静,宗家洼宿营地已经找好了。”

 

377、黑夜,在宗家洼村一个院子里。

李世堂正召集区基干民兵小队长以上的干部坐在地上开会。

李世堂对大家说:“咱们今天秘密开进宗家洼,就是要配合主力攻打沙城。这两天在这里就是隐蔽待命,待主力部队将沙城完成包围后,大约二十二日行动。这两天的任务,一是你们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告诉各个队员做好战斗准备,有枪的把枪擦好,没枪的准备好手榴弹;二是各位队员不要擅自行动,以防暴露目标;三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万不得己,不得惊动群众。”

 

378、在沙城城门。

城墙上插着日本膏药旗子,几十名日本鬼子和伪军端着枪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两边墙角的岗楼上站着背枪的日本鬼子。

在城墙西门洞里的大门半开着。

门口外面的两边设置着用沙包垛成的掩体工事,两旁摆放着用木头扎成三角架路障,上缠绕着许刺丝。

几名日本鬼子和十几名伪军在站岗。

城门外围工事,有五个碉堡。

紧靠城南的平绥铁路旁边修着一个炮楼。

 

379、李世堂领着董存瑞和民兵大队队员以及八路军战士悄悄进入集结地点。

八路军的几门山炮在阵地上已经架好。

上午九点整,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两声炮响,这是开始战斗信号。

紧接着十几门山炮同时发出震耳的吼声,炮弹带着呼啸声有的落在敌人掩体工事里,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落在碉堡上,碉堡一个个被炸的飞上了天;还有两颗炮弹落在铁路旁边的炮楼上,炮楼倾刻只剩半截了;有一颗炸弹落在城门洞里,城门当下就被炸烂了。

炮击之后,从炸塌的地堡和碉堡逃出的十几个鬼子和伪军又纷纷向城门口逃窜。

民兵和八路军开始向逃窜的敌人射击,敌人又倒下几个,剩余的敌人开始躲在碉堡和地堡的残体后面负隅顽抗顽抗。

这时我军阵地上冲锋号吹响了。

董存瑞腰里只掖着两颗手榴弹,第一个冲向负隅顽抗的敌人。

敌人见了民兵和八路军冲上来,纷纷向城门逃去。

这时一个正在逃跑的日本鬼子转身朝董存瑞射击一枪。

董存瑞敏捷地往地上一滚,躲过了子弹,从腰上取出一颗手榴弹,用手一拉弦,使出全身力气,投向正在逃窜的敌人人群里,“轰”地一声,敌人被炸倒了四、五个。

没被炸死的敌人不敢跑了,纷纷爬在地上。

紧接着董存瑞又扔出了第二颗手榴弹,手榴弹又在敌人群里爆炸了。

这时民兵和八路军在“冲啊”声中,很快占领了城门外阵地。

外围阵地上未被炸死的敌人纷纷举手投降,当了俘虏。

董存瑞又随着大军冲进城门。

 

380、在沙城城北,八路军和民兵们正在攻打城门。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身穿伪军服装,每人骑一匹马,从一个城墙豁口上冲了出来,手里拿着盒子枪,边打边骑着马往北跑。

一部分攻城民兵和八路军赶紧向他俩开枪。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在呼呼啪啪的枪声中,跑上了北面的大干线。刘天信骑的马忽然被打倒了,刘天信甩手一枪把他的小老婆从马上打下来,飞身骑上小老婆的马往西跑去。

 

381、下午,在沙城城门口。

董存瑞身背一条步枪,腰里掖着两颗手榴弹正在门口站岗。

李世堂、杨义昌以及几名区干部和十多名警卫员向城门口走来。

董存瑞见他们走过来,迅速举起右手敬了个军礼。

李世堂高兴地说:“董存瑞,行啊,象个革命军人了。这次攻打沙城你冲在最前面,连县委书记和攻城部队首长都表扬你了。”

董存瑞:“我要是穿上八路军衣裳是不是更象革命军人了?”

李世堂和杨义昌他们都被逗笑了。

董存瑞接着又说:“李主任,杨大叔,就给我发一套军装让我到大部队去吧。”

身后一位干事说:“怎么跑出个杨大叔?”

董存瑞笑着说:“杨教导员和我一个村的,按辈份应该叫大叔。”

李世堂拍了拍董存瑞肩膀说:“在村里在家里见着了叫大叔,在部队就不能这么叫了,应该叫首长。”

董存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嘿嘿一笑地说:“是,首长,我记住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

李世堂严肃地对董存瑞说:“董存瑞同志,现在交给你个重要任务。”

董存瑞双脚打了个立正姿势说:“是,首长,什么任务?”

杨义昌上下打量了一下董存瑞说:“李主任和我研究决定,让你和另外二名同志把三个俘虏送到宗家洼后方留守处去。”

董存瑞高兴地向李世堂和杨义昌行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382、在押送俘虏路上,董存瑞和另外二个民兵都挎着长枪,押着两个日本鬼子兵和一个翻译往北走。

董存瑞看见这三个日本鬼子气就不从一道来。

(回想镜头)

想起邻居连英姑娘被日本鬼子追赶的情景。

想起了石裕民被日本鬼子活埋的情景。

想起王平被日本鬼子特务包围而壮烈牺牲的情景。

想起了杨老师被日本鬼子关进监狱饱受摧残的情景。

(回想结束)

一个日本鬼子兵腿上受了轻伤,走路慢了一点,董存瑞用枪托子照着他的屁股捣了两下,推了一把,生气地说:“快点走,不快点走小心老子崩了你。”

跟在日本鬼子后面的翻译停下不走了,责问董存瑞:“喂,你们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不许打人,你怎么……”

没等翻译说完,董存瑞甩手打了他一个耳光,翻译赶紧用双手护住脸,把身子咧到一边,并且大声叫到:“你,你虐待俘虏,我告诉你们长官去。”董存瑞又踢了他一脚,指着他的鼻子说:“好,你告去。”翻译不吭声了。

跟随董存瑞押俘虏的两个民兵,见状不禁称快:“打得好,打它个王八蛋。”

董存瑞盯着三个俘虏,端起枪一脸怒气指着他们说:“我们八路军的政策是不许打骂俘虏,但你们来到我们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你们咋不讲优待?”

翻译喃喃地说:“八路长官,其实我们也不愿意来。”他指着受伤的鬼子兵说:“他叫三原,父亲也是个贫困农民,母亲有严重的肺结核,他刚十七岁就被征来打仗,他心里很痛苦。”又指着另一名鬼子兵说:“他叫长森,是日本古屋市的中学生,高中还没念完就被抓来当兵。”接着又说自己:“我是沈阳人,高小没毕业就在一家小店学徒,‘九一八’以后,我被骗进日语培训班,说毕业给找工作,没想到被编进日军当翻译。”“说着,他双手合一作楫说:“我没办法,虽然给日本鬼子当翻译,可我没有糟害过老百姓。”

董存瑞听完三个俘虏的情况,脸上的怒气消除了一些,并产生了同情心。看了一眼受伤的鬼子兵,对其他两个俘虏说:“你们俩搀上他。”

董存瑞和两个民兵押着三个俘虏又一步一步向北走了。

 

383、一天下午,在董存瑞和芦长岭住的屋里。

屋里靠窗户垒着炕,地下放一个躺柜,柜上摆一些日常用具。

董存瑞和芦长岭坐在炕沿上,俩人靠得很近。

芦长岭说:“出去好几天也不往家捎个信,叫人挺担心的。”

董存瑞说:“去打沙城了,跟八路军主力部队一块打的。这次打仗我还受了县里跟部队首长的表扬呢。

芦长岭说:“打完沙城,就不打仗了吧。”

董存瑞说:“打完沙城还要到别处去打仗呢。”

芦长岭说:“那你还要出去呀。”

董存瑞看着芦长岭说:“这次出去打仗也许几个月也回不来,你在家里别耽心,我没事。对了,我得拿几件衣裳。”

芦长岭下地给董存瑞收拾衣裳,一边收拾一边嘱咐说:“一天比一天冷了,冷了要多穿件衣裳。”当在收拾一个对襟夹袄时,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良民证,对董存瑞说:“这个良民证你还带着呢?”

董存瑞下地走到芦长岭跟前接过良民证,看一看说:“这儿已经是咱八路军的天下了,日本鬼子也打跑了,良民证也没用了,就放在家里吧。”

 

384、董存瑞走进董全忠他们住的屋里,对董全忠和孙珍说:“爹,娘,明天我还到区上,您俩要保重身体呀!”

董全忠说:“没事回家看看,别叫媳妇耽心。”

董存瑞说:“我会常回来的。”

 

385、第二天早晨,董存瑞上身穿着带大襟土布上衣,下身穿黑色粗布裤子,扎着腿,头上戴着一顶棕色毡帽,身背一个小包袱,走出了家门,走过了东帽山。

 

386、在一个村口,一队身穿毛蓝八路军制服的八路军战士,排着队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在走过。

李世堂、杨义昌和几名区干部领着董存瑞来到村口。

李世堂对董存瑞说:“你参军的愿望实现了,你可是咱区里基干民兵大队的宝贝疙瘩呀,真舍不得让你走。到了大部队要好好干,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家乡争光。”

董存瑞激动地对李世堂和杨义昌说:“王主任,杨教导员,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照你的话去做,再见。”说着去追赶部队。

 

387、董存瑞身穿八路军服装,挎上子弹袋,腰扎皮带,背着行军包,肩上扛着一支步枪了,精神抖擞地与战士们排着队在行军。

 

388、字幕:董存瑞瞒着家里亲人于19458月底参加了龙延怀联合县县大队。9月份,董存瑞被编为冀热察军第九旅二十四团二营六连二排六班的战士,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nation: widow-orphan"> 

34、这天上午,董全忠从自家街门出来,往巷口走去,走到杨连成门口,恰碰杨连成也从自家街门出来。

杨连成赶忙招呼到:“四蛋他爹,去地里呀?”

董全忠说:“趁这点雨,赶紧耕耕地,你呢?”

杨连成边走边说:“我这先去地里看看。四蛋爹,去年一年,你家四蛋可帮子我家不少忙呀,要不是帮顺亮摘树叶,拔野菜,就怕我得讨饭去。”

董全忠说:“这是那里话呀,都在一块住的,大忙帮不上。”

两人说着走到了巷口,董全忠说:“你先忙去,我去借借吕子珠家的牛,耕耕地。”

 

第二集

35、董全忠来到吕子珠家门口,上了台阶,站在门洞里,向院里喊:“吉福他爹在家吗?”

这时从正房传出了声音:“谁呀?”

不一会,正房门开了,吕子珠走到房檐下,向街门口望了望:“哟,是四蛋他爹呀,有事呀?”

这时吕吉福从屋里出来,站在吕子珠身后。

董全忠走到正房台阶下,对吕子珠说:“这不,趁这点雨耕耕地,想借你家牛使使。”

吕子珠答应说:“行。使几天呀?”

董全忠说:“使六天。”

这时吕吉福说:“嗨,四蛋他爹,使牛行,可这规据得说在前头,一个牛工顶两个人工,你可别忘了。”

董全忠说:“忘不了。”

吕子珠客气地说:“行了,给拉牛去。”

 

36、董全忠拉着牛走出了吕子珠的街门。

 

37、在一块地里,董全忠一家子人在忙碌着。

董全忠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扶着犁杖在耕地。

董存瑞在前头拉着牛,在拉墒。

孙珍拿着铁耙子,在搂埂子。

董存英在拿着铁锨,在扣地角。

 

38、夏天,地里的小苗已长起来,人们开始锄头遍地。

 

39、吕子珠,上身穿对衣襟黑色绸夹袄,腿穿一条黑裤子,戴着一顶礼帽,在地里转游。

 

40、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喝着茶。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面,在往帐上写字。

吕子珠说:“吉福呀,今天我去地里转了转,咱家的地也应该锄了,季节不等人呀,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春天用咱牛工的也该帮帮忙了。”

吕吉福说:“明儿个,我挨户跟说一声,让他们按规拒还人工。”

 

41、一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

在董全忠家的堂屋里。靠北墙放着一张供桌,供桌旁一边放着一个缸,放粮食用的,另一边放着一个水缸。两边的腰墙上开着腰门,一边腰屋门前边垒着锅台,外边安了个风箱,另一边放常用的家什。

一家人正围在放在地上的炕桌边吃饭。

 

42、这时吕吉福走进了董全忠的院子,在院门口叫到:“四蛋他爹在家吗?”

正在吃饭的董全忠抬头朝院里看看,见是吕吉福,赶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院子,说:“哟,是少东家,快进屋。”

吕吉福走进屋门口一看,董全忠一家人在吃饭,连忙说:“不进去了。四蛋他爹,春天你使了我家六个牛工该还了吧?”

董全忠厚道地说:“该还了,按规矩,我该还你家十二个人工。”

吕吉福说:“对呀。你也知道,我的地多,有三百多亩,除去租出去的一百多亩,还有小二百亩,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这么着吧,从明天起,你给我家去锄12天地,怎么样?”

董全忠无奈地答应着说:“行。”

吕吉福告辞着说:“你吃你的饭,我还有事,不在了。”说完转身三摆两晃走出了院子。

见吕吉福走出了街门,孙珍走出了院子对董全忠说:“我说他爹,咱家的地也着急着锄呢。”

董全忠无奈地说:“有啥办法呢。这么着,明天你领着三个孩子先去锄南沟那二亩,我先还工去。”

 

43、第二天上午,董全忠和其它佃户在吕子珠的地里锄地。

 

44、孙珍领着董存瑞、董存英和董存珍在山沟的一块地里锄地。

 

45、一个深秋的黑夜,在董全忠家里的里屋里。

炕沿上放着一盏油灯。

董存瑞、孙珍、董存英、董存珍坐在炕上。

董全忠坐在炕沿下的一个灶口,在烧炕。

孙珍对董全忠说:“他爹,今年雨水好,咱家打的粮食除去吃的,明年籽种,交租的,还有余头。明天你赶个集,卖点吧,买点油盐,火柴,扯点布。”

董全忠一边拨弄炕灶里的火一边说:“多卖点,买条牲口。春天咱用了吕家六个牛工,受了多大窝囊气。有条牲口,进山割条子,往回弄柴和,春天种地都方便,还能攒点粪。”

孙珍说:“说的也是。明天赶集,也让四蛋去吧,九岁了,还没去过沙城呢。天冷了,你给他买顶毡帽,冬天他也闲不住。”

董全忠站起身来说:“睡觉吧,明天早点赶集去。”

 

46、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八仙桌上点着一盏油灯。

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端着茶碗喝水。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旁,左手翻着帐本,右手拔拉着算盘。打完以后说:“爹,今年咱收的租子共有27石,地里收的粮食194石,一共221石粮食。”

吕子珠说:“今年是少有的好年成呀,下西房,上东房都放满了,今年多卖点,你的三弟也不小了,应该给说门亲了。”

吕吉福对吕子珠说:“爹,今年收成好,那帮穷鬼也打了不少粮食。我看春天用咱牛工的一个牛工再收5升高梁吧。”

吕子珠说:“不合适吧,都是村里人,别惹事了。”

吕吉福说:“爹,你怕啥呀,最近日本人在王家楼修了炮楼,我二弟在炮楼里当队长,我又是村长,咱手里要枪有枪,要权有权,怕他个谁呀。”

吕吉福顿了一下,看吕子珠没吱声,又接着说:“去年,准是董全忠那个四蛋子领着一帮穷小子砸烂了房上那么多瓦,我想起来心里就有气。明天我领上二狗子几个先去他家要三斗高梁,要是不给就把地收回来。”

吕子珠叹了口气说:“你看的办吧。”

 

47、第二天早上,在董全忠家堂屋里。

董全忠把赶集要卖的粮食灌在两条口袋里,一多一少,少的是董存瑞背的,多的是董全忠背的。

董全忠手拿两根绳子,正绑系口袋。

董存瑞在屋里换衣裳。

忽然院里传来一阵敲门声,接着传来吕吉福的声音:“董全忠在家吗?”

董全忠应了一声:“在家。”放下绳子赶紧开门出院去。

 

48、在院里,董全忠开开街门一看是吕吉福站在门口,说:“是少东家,这么早来了,有事?”

吕吉福野蛮地说:“当然有事,”说着领着吕二狗和一个狗腿闯进了街门。边往里走边说:“春天你用了六个牛工吧?”

董全忠说:“用了,可我都按规矩还了。”

吕吉福说:“还是还了,可那牛六天吃的料你还了吗?”

董全忠争辩地说:“当时没说料呀。”

吕吉福蛮横地说:“这不说来了。”

董全忠面有怒色地说:“少东家,说话得讲理呀。”

吕吉福走到屋门口说:“要讲理去王家楼炮楼去讲去。”说着开门进了屋,忽然看见地上的口袋说:“这半口袋粮就有三斗。”对吕二狗说:“吕二,给我背走。”

吕二狗弯腰去搬那个放粮多的口袋。

这时从屋里出来的孙珍见些情景赶忙扑上去拉住口袋不让他背,吕二狗从口袋上拉开孙珍,另一个狗腿见状弯腰把口袋放在肩上,夺门而出。

这时董存瑞从屋里出来,追到院里,从地上搬起碗大块石头举过头顶就向吕吉福砸去。

吕吉福吓得赶紧往街上跑。

董全忠见状,赶紧抱住被董存瑞举过头顶的石头。

董存瑞冲着跑出街门的吕吉福高声骂到:“鬼花花,你别走,老子非砸烂你的狗头。”

这时董存英从屋里跑出来,拉住董存瑞,就往屋里拉。

董全忠赶快把石头扔在地,把董存瑞拉进屋里。

董存瑞气急地说:“爹,你越怕,他越欺负你!”

董全忠拉住董存瑞不敢松手,并说到:“鬼花花仗着日本人当村长,吕吉贵在炮楼里当队长,有枪有势。你力气小,要吃亏。”

 

49、又一个深秋的晚上,在董全忠家里的屋里。

董全忠依然坐在炕沿下的炕灶前用柴禾烧炕。

孙珍和董存英坐炕上,董存瑞和董存珍嬉戏玩耍。

董全忠对孙珍说:“他娘,明儿个又是集,上次让鬼花花把赶集的事给搅了,明儿个我还得去赶集,让四蛋一起去,爷俩有个照应。”

孙珍说:“明儿个要去,早点去,我嘱咐你的事别忘了。”

董全忠站起身来,用条笤扫扫地上撤的柴和叶子,对董存瑞和董存珍说:“你们俩别玩了,赶紧睡觉,明天好赶集去。”

 

50、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在董全忠家门口。

这时董全忠家的街门开了。

董全忠背着个大包粮食,董存瑞背着个小包粮食,从门口走出来。

孙珍紧随在后也走出了街门,看着董全忠和董存瑞向巷口走去。

董存瑞转过身来说:“娘,你回去吧。”

孙珍说:“办完事早点回来。”

董存瑞说:“知道啦。”

 

51、董全忠和董存瑞背着粮食走在河湾的沙路上。

 

52、董全忠和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土坝上歇休。

董全忠由衷爱惜地给董存瑞察着脑门上的汗。

 

53、沙城北城门开着,城门楼上插着一面日本旗子,城门口有几个伪军在站岗。

沙城的集市,没有在城里,而在东城门对面的沙河滩上。

那里有骡马市,粮食市,果菜市和各种家俱市等。

董全忠领着董存瑞来到城东沙河集市上来。

在骡马市上,各种各样的牲口应有尽有,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一个老汉拉的一头瘦毛驴,引起了董全忠的注意。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咱过去看那头毛驴去。”

董存瑞应了一声:“哎。”

爷俩走到这头毛驴跟前,端详着这头毛驴。

拉毛驴的老汉赶紧迎着董全忠说,“这位老哥,买毛驴呀?”

董全忠说:“先看看。”说着将背上的粮食放在地上,又帮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地上,对董存瑞说:“看着点。”说着走到毛驴边去,伸手摸了摸毛驴的脊梁,又扳起头看看毛驴牙口,对卖驴老汉说:“你的毛驴缺料。”

卖驴的老汉无奈地说:“老哥,不瞒你说,刚收完秋,就叫日本鬼子征粮队抢走了,家里一口粮也没有了,一家人等着吃饭呢,实在没办法呀。幸亏这条毛驴在地里放着,没叫他们抢走,要不连毛驴也没在了。”

董全忠不禁问道:“老弟,这驴咋卖呀?”

老汉一看董全忠要真心实意买驴,就干脆地说:“老哥,只要你给五斗粮食,不管是高粱还是玉米,我都卖,我急着要救命。”

董全忠指着董存瑞看着那两包粮食说:“那是五斗高粱,你背上,毛驴我拉走了。”

卖驴老汉感激地说:“多谢老哥。”说完,把牵驴缰绳递给董全忠。并从毛驴背梁上取下一条那条口袋。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来,拉住驴。”

董存瑞赶忙走过去,拉住毛驴。

董全忠领着卖驴老汉走到放粮食袋跟前说:“撑开口,我给倒。”

卖驴老汉撑开自己的口袋口。

董全忠把自己放粮口袋解开,把口袋抱起来,又把口袋口放进卖驴老汉的口袋口里,一抬口袋底,高粱流进了卖驴老汉的口袋里。

董全忠把另一袋里的粮食也倒进老汉口袋里后,把两条口袋搭在毛驴身上。

卖驴老汉把自己口袋扎好后,左手抓住口袋口,右胳膊搂住口袋,对董全忠说:“老哥,帮一下。”

董全忠弯腰,两手端住口袋底,一用力将口袋抬到卖驴老汉的肩上。

卖驴老汉倒了声谢后,扛着一口袋粮食走了。

董全忠顺手从毛驴身上取下一条口袋,把董存瑞已经团好的绳子放进一条口袋里,扎好口,又放到毛驴身上,对董存瑞欠意地说:“四蛋呀,爹本来粜了粮食给你买个毡帽,看来今儿个不行了,你没进过城,咱到城里转转就回家吧。”

董存瑞说:“爹,我不冷。”

董全忠说:“等爹编上筐,卖了筐一定给你买顶毡帽啊。”说着,董存瑞前头拉着毛驴,董全忠赶着毛驴,往城门口走去。

 

54、在南山堡的山坡上,董存瑞一边放毛驴,一边拾柴和。

 

55、在荒凉的野地里,董存瑞骑着毛驴跑。

 

56、在村南的场里,董存瑞和满银,山柱,玉柱,长锁等小伙伴,一边放毛驴一块玩。董存瑞骑在毛驴身上给他们做着各种特技动作,赢得了几个小伙伴的阵阵喝彩。

 

57、在董全忠院里的西墙根,董全忠在为毛驴搭驴圈,地上放着儿根木头。

 

58、 一天上午,董存瑞又去地里放毛驴。

满银在离董存瑞不远的地方拾柴禾。在一条地埂上有根沤烂的树根,满银开始动手挖这条烂树根。

这时吕吉福倒背着手不声不响走到了跟前。

满银光顾低头挖树根,没注意吕吉福走近跟前。

吕吉福突然大骂到:“穷小子,你敢挖祖爷的树根。你不想活了?”

满银抬头一看吕吉福争辩到:“这是死树根,早沤烂了。”

吕吉福气急败坏地抬脚把满银放在地上的筐踢出老远,恶恨恨地说:“死树根,就是烂在地里也不许你动。”

满银气急了,拼着命扑向吕吉福,撕打起来。但满银毕竟人小力气小,反被吕吉福抓住袄领子,挨了几个耳光子,又被一甩手摔在了地上,横心霸道地说:“回去告诉你老子,明天给我往埂上栽十颗树,不栽,王家楼炮楼里见。”

吕吉福倒背手走了。

这时董存瑞骑着毛驴飞快地跑过来,从毛驴身上跳下来,敢忙拉起满银,急切地问:“倒是咋回事?”

满银从地上爬起来,嘴角流出了血,用手擦着眼窝子说:“我挖这根沤树根,鬼花花不但不让挖,还把我的筐踢出老远,就打起来了。”

董存瑞眼里顿冒出一股怒火:“这个狗日的,非得治治他不可。”突然看到,吕家地里的地埂上有两棵树,顿时有了注意。对着满银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

满银听完,笑着点了点头。

 

59、深夜,董存瑞拿了把斧子走出了街门,回手把街门掩上,来到了满银门口,低声向门里喊到:“满银,满银。”

这时满银从院里轻手轻脚扛了把铁锨走出来。跟着董存瑞跑向巷口。

 

60、董存瑞和满银直奔吕子珠地埂上那两棵树。来到树跟前,两人一个挖土,一个砍树根,一会儿将两棵树弄倒了。

董存瑞看看周围没动静,对满银说:“扛上,走。”说完,俩人一人扛着一棵树走了。

 

61、董存瑞和满银一人扛着一颗树,来到一个山洞,把树拉进山洞里,就跑了。

 

358、黑夜,李世堂和王政委、杨义昌、鹤鸣等和参加破袭的老百姓,隐蔽在离铁路不远的土埂后面,观察着铁路的动静,只见铁路上有人来回走动。

这时一个八路军侦察员从隐蔽人们的后面弯腰轻手轻脚跑到李世堂和王政委身旁卧倒说:“首长,铁路上动弹的人是附近村老百姓组成的铁路看护队,是沙城保安团逼着老百姓干的。刘天信说:一个村管一段,那一段出问题,那个村的村长就按私通八路论处。”

王政委说:“不管他。”随后命令到: “上。”

隐蔽在土埂后面的民兵和八路军爬起来越过土埂,弯着腰悄悄摸上铁路。

 

359、这时看铁路的老百姓忽然见这么多人冲向铁路,有的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吓得掉头就跑,有的喊到:“有人。”

这时冲上铁路的八路军战士低声喝到:“别喊,我们是八路。”

看护铁路的老百姓蜂涌一般跑下铁路,一哄而散。

董存瑞、魏玉章和许多民兵开始下螺丝。

参加“破交”的老百姓、民兵和八路军将木杠捅进铁轨底下。

董存瑞帮助董全忠将木杠一头捅进铁轨底下。将另一头扛在肩上,并随着有人喊的“一、二、三”的号子一起用劲,将铁路撬起来。

这时有人大声说:“大伙站在两边,一人一个道木头,我喊一、二、三大伙就往起抬在肩膀上,听好了啊。”

人们很快站在铁路两旁,一人站在一个道木头旁,并双手端往道木一头,做好了往上抬的架势。

这时有人喊到:“一,二,三,用劲。”

大家一起将铁轨带枕木抬起来,并扛到肩膀上。

董存瑞个子小,肩膀够不着枕木,只能用两手托起枕木头。

有人喊:“走。”

抬起枕木的人们一起往前走去。

 

360、黑夜,洋河,河水由西向东流着。

抬着铁轨和枕木的人们接二连三将它扔进河里,使河水连续发出“扑咚”的声音,并抛起水柱。

 

361、第二天天刚亮,日本鬼子中队长原田手戴白手套,拿着日本指挥刀,领着一小队日本鬼子和刘天信来到铁路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铁路上所剩无几的道轨和枕木,嘴里不禁说道:“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不可思异。”

这时日军鬼子小队长手握日本指挥刀,带着两名日军士兵跑到原田面前,举手敬礼:“报告,从沙城到保安的铁路全部遭到破坏,不可思异的是大部分铁轨和枕木不翼而飞。”

原田转脸对刘天信大声吼道:“刘桑,连铁轨都不在了,你必须给大日本皇军一个交待。”说着,抽出指挥刀,转向东方,跪在道上,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握着刀猛然刺向自己的腹部,嘴也喃喃地说道:“我向大日本皇军谢罪。”

 

362、夏天,中午,在董全忠家里。

董全忠、董存瑞、孙珍、芦长岭围坐在堂屋地下的小桌边上吃饭,董存瑞放下碗,忽然不吃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嘴上嘟咕了一句:“真没劲。”说着就站了起来走往院里。

孙珍看着董存瑞说了一句:“吃一碗就不吃了,吃饭生什么气?

董全忠看了看正走到院里的董存瑞,对孙珍说:“他这是见曹万贵到区里当工会主任,魏玉章到区里当武装干事,着急了,翅膀硬了,村里搁不下了。”

芦长岭听完了董全忠的话,也搁下碗,跑到院里去找董存瑞。

 

363、在院里,芦长岭对董存瑞说:“你都这么大人了,又是村里民兵自卫队员,有再不高兴的事也不应该跟爹跟娘使脸子,家里也没有欠你什么。”

董存瑞叹了一口气说:“曹二伯和魏二哥都到区上去了,我在村里也没劲,我就想当个八路军,跟小鬼子好好打上几仗。”

正在这时,李义贵在门口喊到:“四虎子,四虎子。”

董存瑞答应着:“哎。”赶忙跑到门口说:“大伯有事?先进来吧。”

李义贵说:“不进去了,我跟你说一声,八月三号前晌,村里民兵都去杨家山开会,别忘了,啊。我还得通知其他人去。”说完就走了。

 

364、一天上午,在杨家山村的一个大院里。

正房的房檐下挂了一幅横幅,上写:“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成立大会”。正房前面摆一溜桌子,后面坐着李世堂、杨义昌、王政委和其他两名八路军干部。

台下,董存瑞和二百多名民兵都坐在地上。

这时李世堂站起来讲到:“同志们,今天咱们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正式成立了。全队共有170人参加,咱们这支队伍都是由18岁以上身强力壮、坚决抗日的村基干民兵组成的,经县委批准,县武委会主任任大队长,杨义昌同志任大队教导员。咱们这支民兵大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设五个班,活动同正规军一样……。”

 

365、散会后,董存瑞到屋里找到杨义昌说:“老杨叔,我也要参加民兵大队。”

杨义昌和颜悦色地说:“四虎子,你今年才十六岁,参加民兵大队不够岁数。”说完走出办公室。

董存瑞跟在杨义昌屁股后面也走出办公室。

 

366、杨义昌见董存瑞跟在后面,没有理他,进了魏玉章办公室,对魏玉章说:“你制一个表,把参加区民兵大队的所有民兵都详细登记下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有何军事特长,识字不识字等几项内容。”说完杨义昌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367、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回到办公室。

杨义昌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参加,你年龄实在太小,再说你是村里基干民兵,村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爱离开离不开,反正我要参加民兵大队。”

 

368、杨义昌不理董存瑞了,转身出门去了厕所。

董存瑞也跟着杨义昌去厕所,站在厕所门口等着。

杨义昌从厕所出来,见董存瑞在厕所门口等他,没有理他,径直回到自己办公室。

 

369、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进了办公室。

杨义昌板着脸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来,你岁数小,你家劳动力少,你爹岁数大了,家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家里我不管,我就想到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还是板着脸:“你爱咋说咋说,就算泡到明儿个我就是不同意。”

董存瑞看着一点希望也没有,转身过门去了。

 

370、在李世堂办公室里,李世堂正盘腿坐在炕上的小炕桌前办公。

董存瑞一脸不高兴推门进来。

李世堂见董存瑞进来,看了他一眼说:“会都散了,你咋不回家?”

董存瑞不高兴地说:“不回去了,我要在区上当基干民兵。”

李世堂停住办公,伸开腿,下了地,对董存瑞说:“你年龄小,个子还没枪高呢,怎么当呢?”

董存瑞不服气地说:“李主任,谁也不是一生下就那么大岁数,我岁数不是在一天天往大长吗?再说,我个子是低了点,可我哪一次就因个子低没完成任务呢?”

李世堂不由地笑了。

董存瑞见李世堂笑了,便乘机说:“王主任,你是知道的,自从我在村里当上民兵,哪次任务没有完成好?你还常给我讲,长征时有的红军比我还小呢,他能当红军,我为啥就不能当区里基干民兵呢?王书记,看在王平的面子上,你们就收下我吧,我会给你争气好好干的。”

李世堂看着董存瑞一幅心急如焚样子,又如此诚恳地表决心,上下打量了几眼董存瑞说:“你来区上当基干民兵,家里会同意吗?
    
董存瑞连忙说:“会同意,会同意的。”

李世堂叹了口气说:“真拿你没办法,你先等会儿。”说完,开门走出了屋。

 

371、在杨义昌办公室里,杨义昌正坐在炕沿上擦着盒子枪,李世堂推门进来,杨义昌下地连忙往炕上让坐。

李世堂边走到炕沿另一头坐下,对杨义昌说:“四虎子在我的屋里泡着呢,非要来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坐到炕沿的另一头无奈地说:“跟我就泡了半天了,我没答应他,这又泡你去了。”

李世堂说:“我看就叫他来吧,这小家伙是块当兵的料,胆子大,办法多,将来肯定能当个好兵。”

杨义昌说:“他当个好兵没问题,他来这儿当基干民兵肯定没跟家里说。”

李世堂说:“他那个脾气,家里也拦不住。抽空你跟他家里说一声。”

 

372、在李世堂屋里,董存瑞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李世堂推门进来。

董存瑞赶紧拉住李世堂的手说:“同意啦?”

李世堂用另一只手拍了一下董存瑞肩膀笑着说:“这回你该称心了吧”

董存瑞高兴的双脚一并,举手向李世堂敬了个军礼:“是,我称心了。”

 

373、在一处山沟里的山坡上,栽着一个用木板做成的靶牌子,上面画着一个靶心和几个圆圈。

在距靶牌大约50米远的地方,董存瑞和几个民兵正爬在一个掩体后面,在一名老游击队队员指导下练习射击。

董存瑞正爬掩体后,向靶牌子打出三枪。

报靶员报告说:“董存瑞命中两枪。”

射击指导员对董存瑞说:“你是左撇子,右胳膊没劲。别泄气,这么小年龄,打的够可以了。”

 

374、在投弹场上,董存瑞与十几个民兵在老游击队员指导下,苦练投弹技术,把一颗颗教练弹投向栽在地上并用木杆搭成的方框里。

 

375、李世堂、杨义昌看着董存瑞刻苦练习投弹技术,李世堂对杨义昌说:“这个四虎子对军事技术特别感兴趣。在村民兵小队里,他的年龄最小,干爆炸埋地雷就是一把好手。在咱区大队里,他又是年龄最小,个子最低,训练最刻苦,真是块好钢呀,到大部队里准是个好兵。”

杨义昌听完李世堂的话肯定地点了点头。

 

376、八月二十日黑夜,李世堂、曹万贵,魏玉章,杨义昌等人领着民兵大队在淡淡月光下走到宗家洼的大街上,这时一个腰里插着盒子枪的民兵侦察员轻步跑到李世堂面前报告说:“首长,沙城敌人没有动静,宗家洼宿营地已经找好了。”

 

377、黑夜,在宗家洼村一个院子里。

李世堂正召集区基干民兵小队长以上的干部坐在地上开会。

李世堂对大家说:“咱们今天秘密开进宗家洼,就是要配合主力攻打沙城。这两天在这里就是隐蔽待命,待主力部队将沙城完成包围后,大约二十二日行动。这两天的任务,一是你们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告诉各个队员做好战斗准备,有枪的把枪擦好,没枪的准备好手榴弹;二是各位队员不要擅自行动,以防暴露目标;三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万不得己,不得惊动群众。”

 

378、在沙城城门。

城墙上插着日本膏药旗子,几十名日本鬼子和伪军端着枪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两边墙角的岗楼上站着背枪的日本鬼子。

在城墙西门洞里的大门半开着。

门口外面的两边设置着用沙包垛成的掩体工事,两旁摆放着用木头扎成三角架路障,上缠绕着许刺丝。

几名日本鬼子和十几名伪军在站岗。

城门外围工事,有五个碉堡。

紧靠城南的平绥铁路旁边修着一个炮楼。

 

379、李世堂领着董存瑞和民兵大队队员以及八路军战士悄悄进入集结地点。

八路军的几门山炮在阵地上已经架好。

上午九点整,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两声炮响,这是开始战斗信号。

紧接着十几门山炮同时发出震耳的吼声,炮弹带着呼啸声有的落在敌人掩体工事里,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落在碉堡上,碉堡一个个被炸的飞上了天;还有两颗炮弹落在铁路旁边的炮楼上,炮楼倾刻只剩半截了;有一颗炸弹落在城门洞里,城门当下就被炸烂了。

炮击之后,从炸塌的地堡和碉堡逃出的十几个鬼子和伪军又纷纷向城门口逃窜。

民兵和八路军开始向逃窜的敌人射击,敌人又倒下几个,剩余的敌人开始躲在碉堡和地堡的残体后面负隅顽抗顽抗。

这时我军阵地上冲锋号吹响了。

董存瑞腰里只掖着两颗手榴弹,第一个冲向负隅顽抗的敌人。

敌人见了民兵和八路军冲上来,纷纷向城门逃去。

这时一个正在逃跑的日本鬼子转身朝董存瑞射击一枪。

董存瑞敏捷地往地上一滚,躲过了子弹,从腰上取出一颗手榴弹,用手一拉弦,使出全身力气,投向正在逃窜的敌人人群里,“轰”地一声,敌人被炸倒了四、五个。

没被炸死的敌人不敢跑了,纷纷爬在地上。

紧接着董存瑞又扔出了第二颗手榴弹,手榴弹又在敌人群里爆炸了。

这时民兵和八路军在“冲啊”声中,很快占领了城门外阵地。

外围阵地上未被炸死的敌人纷纷举手投降,当了俘虏。

董存瑞又随着大军冲进城门。

 

380、在沙城城北,八路军和民兵们正在攻打城门。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身穿伪军服装,每人骑一匹马,从一个城墙豁口上冲了出来,手里拿着盒子枪,边打边骑着马往北跑。

一部分攻城民兵和八路军赶紧向他俩开枪。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在呼呼啪啪的枪声中,跑上了北面的大干线。刘天信骑的马忽然被打倒了,刘天信甩手一枪把他的小老婆从马上打下来,飞身骑上小老婆的马往西跑去。

 

381、下午,在沙城城门口。

董存瑞身背一条步枪,腰里掖着两颗手榴弹正在门口站岗。

李世堂、杨义昌以及几名区干部和十多名警卫员向城门口走来。

董存瑞见他们走过来,迅速举起右手敬了个军礼。

李世堂高兴地说:“董存瑞,行啊,象个革命军人了。这次攻打沙城你冲在最前面,连县委书记和攻城部队首长都表扬你了。”

董存瑞:“我要是穿上八路军衣裳是不是更象革命军人了?”

李世堂和杨义昌他们都被逗笑了。

董存瑞接着又说:“李主任,杨大叔,就给我发一套军装让我到大部队去吧。”

身后一位干事说:“怎么跑出个杨大叔?”

董存瑞笑着说:“杨教导员和我一个村的,按辈份应该叫大叔。”

李世堂拍了拍董存瑞肩膀说:“在村里在家里见着了叫大叔,在部队就不能这么叫了,应该叫首长。”

董存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嘿嘿一笑地说:“是,首长,我记住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

李世堂严肃地对董存瑞说:“董存瑞同志,现在交给你个重要任务。”

董存瑞双脚打了个立正姿势说:“是,首长,什么任务?”

杨义昌上下打量了一下董存瑞说:“李主任和我研究决定,让你和另外二名同志把三个俘虏送到宗家洼后方留守处去。”

董存瑞高兴地向李世堂和杨义昌行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382、在押送俘虏路上,董存瑞和另外二个民兵都挎着长枪,押着两个日本鬼子兵和一个翻译往北走。

董存瑞看见这三个日本鬼子气就不从一道来。

(回想镜头)

想起邻居连英姑娘被日本鬼子追赶的情景。

想起了石裕民被日本鬼子活埋的情景。

想起王平被日本鬼子特务包围而壮烈牺牲的情景。

想起了杨老师被日本鬼子关进监狱饱受摧残的情景。

(回想结束)

一个日本鬼子兵腿上受了轻伤,走路慢了一点,董存瑞用枪托子照着他的屁股捣了两下,推了一把,生气地说:“快点走,不快点走小心老子崩了你。”

跟在日本鬼子后面的翻译停下不走了,责问董存瑞:“喂,你们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不许打人,你怎么……”

没等翻译说完,董存瑞甩手打了他一个耳光,翻译赶紧用双手护住脸,把身子咧到一边,并且大声叫到:“你,你虐待俘虏,我告诉你们长官去。”董存瑞又踢了他一脚,指着他的鼻子说:“好,你告去。”翻译不吭声了。

跟随董存瑞押俘虏的两个民兵,见状不禁称快:“打得好,打它个王八蛋。”

董存瑞盯着三个俘虏,端起枪一脸怒气指着他们说:“我们八路军的政策是不许打骂俘虏,但你们来到我们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你们咋不讲优待?”

翻译喃喃地说:“八路长官,其实我们也不愿意来。”他指着受伤的鬼子兵说:“他叫三原,父亲也是个贫困农民,母亲有严重的肺结核,他刚十七岁就被征来打仗,他心里很痛苦。”又指着另一名鬼子兵说:“他叫长森,是日本古屋市的中学生,高中还没念完就被抓来当兵。”接着又说自己:“我是沈阳人,高小没毕业就在一家小店学徒,‘九一八’以后,我被骗进日语培训班,说毕业给找工作,没想到被编进日军当翻译。”“说着,他双手合一作楫说:“我没办法,虽然给日本鬼子当翻译,可我没有糟害过老百姓。”

董存瑞听完三个俘虏的情况,脸上的怒气消除了一些,并产生了同情心。看了一眼受伤的鬼子兵,对其他两个俘虏说:“你们俩搀上他。”

董存瑞和两个民兵押着三个俘虏又一步一步向北走了。

 

383、一天下午,在董存瑞和芦长岭住的屋里。

屋里靠窗户垒着炕,地下放一个躺柜,柜上摆一些日常用具。

董存瑞和芦长岭坐在炕沿上,俩人靠得很近。

芦长岭说:“出去好几天也不往家捎个信,叫人挺担心的。”

董存瑞说:“去打沙城了,跟八路军主力部队一块打的。这次打仗我还受了县里跟部队首长的表扬呢。

芦长岭说:“打完沙城,就不打仗了吧。”

董存瑞说:“打完沙城还要到别处去打仗呢。”

芦长岭说:“那你还要出去呀。”

董存瑞看着芦长岭说:“这次出去打仗也许几个月也回不来,你在家里别耽心,我没事。对了,我得拿几件衣裳。”

芦长岭下地给董存瑞收拾衣裳,一边收拾一边嘱咐说:“一天比一天冷了,冷了要多穿件衣裳。”当在收拾一个对襟夹袄时,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良民证,对董存瑞说:“这个良民证你还带着呢?”

董存瑞下地走到芦长岭跟前接过良民证,看一看说:“这儿已经是咱八路军的天下了,日本鬼子也打跑了,良民证也没用了,就放在家里吧。”

 

384、董存瑞走进董全忠他们住的屋里,对董全忠和孙珍说:“爹,娘,明天我还到区上,您俩要保重身体呀!”

董全忠说:“没事回家看看,别叫媳妇耽心。”

董存瑞说:“我会常回来的。”

 

385、第二天早晨,董存瑞上身穿着带大襟土布上衣,下身穿黑色粗布裤子,扎着腿,头上戴着一顶棕色毡帽,身背一个小包袱,走出了家门,走过了东帽山。

 

386、在一个村口,一队身穿毛蓝八路军制服的八路军战士,排着队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在走过。

李世堂、杨义昌和几名区干部领着董存瑞来到村口。

李世堂对董存瑞说:“你参军的愿望实现了,你可是咱区里基干民兵大队的宝贝疙瘩呀,真舍不得让你走。到了大部队要好好干,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家乡争光。”

董存瑞激动地对李世堂和杨义昌说:“王主任,杨教导员,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照你的话去做,再见。”说着去追赶部队。

 

387、董存瑞身穿八路军服装,挎上子弹袋,腰扎皮带,背着行军包,肩上扛着一支步枪了,精神抖擞地与战士们排着队在行军。

 

388、字幕:董存瑞瞒着家里亲人于19458月底参加了龙延怀联合县县大队。9月份,董存瑞被编为冀热察军第九旅二十四团二营六连二排六班的战士,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说明:本剧本只上传一小部份,后面省略了很多内容,剧本长度大概十来分钟,是一个超级搞笑加感人并起到宣传教育的正能量剧本,适合各种活动演出。此剧本是收费的,如您有需要请联系,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企业微信号:13979226936 微信公众号:剧本原创, 另外可根据您的要求专业为您量身定写各种剧本,如:专业代写小品、相声、快板、三句半、音乐剧、情景剧、哑剧、话剧、二人转、双簧、戏曲剧本等。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备案号粤ICP备14022528号     法律顾问:广东律师事务所
剧本投稿  | 剧本征集  | 注册登录  | 编剧加盟  | 咨询建议  | 编剧群  | 招聘  | 代写小品  | 设为首页
总首页 |电影 |微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短视频剧 |广告剧 |小说 |歌词 |论文 |影讯 |节日 |公司 |年会 |搞笑 |小品 |话剧 |相声 |大全 |戏曲 |剧组 |编剧 |舞台剧 |经典 |剧情
电视剧本创作室 | 招聘求职 | 上传剧本 | 投稿须知 | 留言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网站公告
站内搜索 关键词: 类别: 范围:
代写小品剧本电话:13979226936 QQ:652117037 原创剧本网www.juben108.com
重点推荐剧本
爱国教育演讲稿台词《老兵李
老人跳广场舞小品剧本《文明
志愿者小品剧本《文明中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小品《
老兵爱国主义思想演讲稿《老
关于安全之类的小品剧本《文
专业代写小品剧本
代写小品剧本
重点推荐小品剧本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宣传小品《老
电信诈骗和网贷小品《心急的陷
六一儿童节超感人小品《唯一的
512护士节正能量小品剧本(你健
五一劳动节晚会节目爆笑小品《
供电局员工感人小品剧本《照亮
拐卖农村妇女小品《买媳妇》
电视台融媒体小品剧本《融媒体
建设精神文明社会音乐剧剧本《
带领全村农民发展高效农业致富
职校老师学生小品剧本《校企合
工地项目部小品剧本《口碑重要
校园情景剧剧本《我的好爸爸》
预缴税款搞笑小品《欢喜冤家》
政府好政策鼓励回乡创业情景剧
大学生红色爱国思想教育小品剧
乡村振兴音乐剧剧本《最美乡村
市场监督管理局315晚会小品剧本
供电公司智能电表宣传快板剧本
乡村振兴村官小品《致富带头人
革命烈士情景剧剧本《刘惜芬》
服务行业超搞笑小品剧本《以礼
养老保险快板台词《城乡居保最
纪委小品剧本《巡察组的故事》
公司年会爆笑小品剧本《唐僧师
国家电网双人相声剧本《使命和
疾病防控科学就医温馨幽默感人
国家公园古城景区旅游小品《共
医院医生快板《医生这点事》
职业学校三句半台词《职校把名
您当前位置:中国原创剧本网 > 电视剧本 > 儿童电视剧本 > 《少年董存瑞》
 
授权级别:独家授权与委托   作品类别:电视剧本-儿童电视剧本   会员:池艳慧慧   阅读: 次   编辑评分: 3
投稿时间:2010/11/14 17:34:01     最新修改:2010/11/17 12:06:59     来源:本站原创 
电视剧本名:《《少年董存瑞》》
【原创剧本网】作者:池艳慧
中国原创剧本网电视剧本创作室专业创作各种电视剧本、电视栏目短剧剧本。 QQ:719251535
代写小品
 

第一集

1、黄昏,在怀来县南山堡村,又破又旧的土坯房一幢接着一幢,在一条街上,西面有一堵用蓝砖垒成的影壁,街的两旁大部分是土坯房,只有四五家是砖瓦房。在大街的北面,有一处高大的街门楼,引人注目,是地主吕子珠的宅院。

已进入冬闲的农民,穿着破衣烂裳,仨仨俩俩站在街上说着闲话;有的背着柴从地里回到村里,有的拎着蒌筐,手里拿着粪钗子走进了自己的家门。

 

2、在董全忠的院里,三间土坯房,紧靠东墙,把若大个院子,分为前后两院。土坯房西山墙与院里西墙形成了走道,把前院和后院连起来。后院左右两侧是土板墙,后面是一个土崖,土崖和两侧墙根堆放着从地里收拾回来的柴和,东墙根,挖着一个山药窖,上面盖着一困秫秸。

前院,西南墙角有一个用土坯垒成的厕所,厕所北的几步远有一个鸡窝子。鸡窝北边放着一垛编筐的条子。南墙,靠厕所的地方有一个粪堆,上面倒着垃圾。几只鸡在粪堆边刨食吃。

土坯房前边是条大约三尺宽用石头砌成的地面。

土坏房前的台阶上,东头放着两只水桶。一根木头扁担立在一边。土坯房中间是两扇旧木板门。

两边是小木格的窗户,上面糊着纸。

前院的东南角上是用土坯垒成街门楼,街门是两扇木板门,街门楼上面长满了荒草。

 

3、街门外面是一条东西方向的巷子,东面通向野地,西面通向村里的大街上。巷子的南面,仍然是一幢紧挨一幢的土坯房,大约有八、九家,都朝巷子这面开着街门。

 

4、黄昏,在董全忠家的院里,董全忠身穿黑粗布大襟夹袄,黑粗布大裆裤,扎着腿,正坐在院中间一个木杌上编着一只筐。土坯房两扇木板门虽然关着,但屋里异常紧张的气氛牵动着董全忠的心,董全忠不时地注意着屋里的动静。

董全忠的大女儿,董存娥哄着董存英和董存珍在街门口玩。

(画外音:在二十世纪前叶,发生在中华大地上那场波澜壮阔史诗般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战争中,在当时的察哈尔省怀来县北部山区的这个普通的小山村里,在董全忠这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出生了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赫赫有名的战斗英雄董存瑞。)

这时候屋里传来了响亮的婴儿哭声。

董全忠赶紧把正编着的筐放下,站起身来,向关着门的屋里张望。欣慰之喜溢于脸上。

伴随着婴儿响亮的哭声,一位身穿花大襟袄的中年妇女开门对董全忠说:“他大伯,恭喜你呀,他婶给你生了胖小子”。

 

5、冬天一个晚上,在董全忠家住的屋里。南半屋盘着炕,北墙放着一个半旧的躺柜,躺柜上挂着个半旧疏妆镜子,另外还摆放了经常用的家什。

炕上放了一张旧式炕桌,炕桌上放了一盏煤油灯,炕的一边放着被褥。

孙珍,盘腿坐在炕上,缝补着旧衣裳。

董存娥、董存英靠着孙珍坐在一起,董存珍看着躺在炕上的董存瑞不停地玩。

董全忠蹲在地上炕灶前,用庄稼桔杆烧炕。

孙珍一边缝衣裳一边对董全忠说:“他爹,儿子也过了百岁了,应该给起个名了。”

董全忠说:“儿子是咱的宝贝蛋子,不行就叫四蛋子吧。”

孙珍说着:“这个名子多难听,就不会起个好听的?”

董全忠说:“你懂啥,孩子名贱好养活,我是想让他象石头蛋子一样结实。”

孙珍又说:“他爹,眼看过年了,咋得给丫头们挂点新布呀。”

董全忠一边拔拉火一边说:“下个集,把那几担筐卖了,连割点肉,咋得给孩子们解解馋。”

孙珍又说:“我说他爹,不知你心里有数没有,咱家也大大小小也六张嘴了,光靠着眼下这几亩地不行呀。”

董全忠说:“实在不行过了年再租几亩吧,就是多受点累,也得想办法让孩子吃饱呀。”

 

字幕:八年过后

 

6、一个大旱之年的夏天,地里长到半人高的庄稼都旱得干死了。

在村南的一道沟,有一处众人担水的泉水也快干了,有人用一个葫芦瓢往桶里弄水。

 

7、几个壮年庄稼汉看着地里干死的庄稼,脸上露出绝望的表情。

 

8、董存瑞和满银、玉柱、山柱、长锁、二旦等几个小伙伴在山坡上挖菜。

 

9、在贫苦农民杨连成家的屋里,南面是一铺炕,炕上放着几件补丁罗补丁的破衣裳和破被褥。地下,摆了一些破旧瓦罐之类的家什。

杨连成的媳妇坐在炕上抱着孩子正在喂奶,一点奶水都没有,孩子饿得哇哇哭。一家人已经揭不开锅了。

十岁的儿子顺亮,有气无力地站在门口。

杨连成媳妇对蹲在地上的杨连成说:“他爹,一点奶水都没有,大人吃树叶、啃野菜能扛过去,小不点不行呀。”

杨连成一脸无奈地说:“能借的都借了,都缺粮呀,实在不行就去吕大肚子那儿借点吧。”

杨连成媳妇说:“去吕大肚子那儿借粮那可是驴打滚呀,咱借起还不起。人家手眼通天,县衙内有人,咱惹不起。”

杨连成站起身来下决心地说:“惹不起也得借点,活命要紧。”

 

10、南山堡村西路口,有一个影壁。离影壁不远的街里路北,有一个用青砖蓝瓦修建的街门楼,在这条街上如鹤立鸡群,十分显眼。

从大街到街门木监共有五个用石条砌成的台阶。两扇一寸多厚的木头街门被刷得铮亮,上写一幅永久性对联;“德善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这个大门的门洞有七、八尺深。

 

11、这院子里的北面有五间瓦房。正房前面,东西两面各有砖瓦房三间,这是配房。东西配房都住着人。在西房南面还有三间砖柱坯芯的瓦房,主要是放粮食的粮仓。粮仓的对面,也就是东面有一个羊圈、一个牛圈和一小间长工住的小土坯屋。由于南北方向有6间房长,东西向只剩三间房的地方,整个院子显得南北狭长。

 

12、在正房的堂屋里,靠北墙中间放一张八仙桌,八仙桌上方挂一幅画,八仙桌两旁各放两把椅子。

堂屋两面的腰墙都有通向里屋的腰门。

一大早,吕子珠正坐在八仙桌旁边的椅子上,一边喝茶一边歇凉。

大儿子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旁的椅子上,翻着一个帐本。

桌子上放上砚台和毛笔。吕子珠看了一眼吕吉福说:“吉福,今年大旱,那些缺粮的穷鬼肯定青黄不接,都缺粮,下厢西房那一囤高梁应该换季了,就拿去放帐吧。”

吕吉福说:“放帐换季正是时候。爹,收账咋收呀?”

吕子珠想了一下说:“穷鬼们今年借上肯定今年秋天还不了,肯定都是明年还,明年秋天就按一斗对二斗收账。”

 

13、在吕子珠街门口,杨连成肩上搭了条口袋,正向吕家走来,上了街门口台阶,站在门洞里,朝里望了望,怯怯生生地喊到:“吕东家在家吗?”

 

14、在正房堂屋里,吕吉福听到喊声站起来,问到:“谁呀?”

吕子珠对吕吉福说:“你出去看看。”

吕吉福放下了账本走出了堂屋门。

 

15、吕吉福来到大门口,看到杨连成说:“哦,是顺亮爹呀,进来吧。”说着领着杨连成进了院里。

 

16、在正房堂屋里,杨连成怯怯生生站在堂屋里的门口,看着吕子珠。

吕子珠手里端着茶杯正喝茶,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杨连成说:“是顺亮爹呀,有事呀。”

杨连成弯着腰说到:“吕东家,行行好,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先跟你借点高粱。”

吕子珠放下茶杯说:“顺亮爹,别见外,借多少?”

杨连成说:“借三斗吧。”

吕吉福接过说:“顺亮爹,借粮没问题,咱得立个字据,到秋天可是一斗还二斗,你借三斗就得还六斗。”

杨连成说:“还六斗就还六斗吧。”

吕吉福说:“先办字据吧。”说完,拿起笔坐在八仙桌的椅子上,在帐上写了几下,把帐本推桌前,说:“画押吧。”

杨连成看着字据说:“少东家,咋画押?”

吕吉福站起来指着帐本说:“你往这儿写上你的名。”

杨连成说:“东家,我不会写字。”

吕吉福说:“不会写字,按个指头印也行。”说完从桌上拿起个朱色盒并揭开盖说:“给,按吧。”

杨连成伸出食指醮点红朱色,在帐本上按了一下。

吕子珠说:“吉福,你领顺亮爹去下西房灌三斗高粱吧。”

吕吉福领着杨连成出了堂屋门。

 

16、在街门口,杨连成扛着半口袋粮走出了街门,下了台阶,向大街走去。

 

17、夏天的一个晚上,在董全忠家的屋里。

孙珍在油灯下缝补衣裳。

董全忠靠躺柜蹲在地上抽烟锅子。

董存英、董存珍和董存瑞在炕上玩耍。(董存娥已出嫁了)

孙珍边做活边对董全忠说:“今年年景不顶了,家里就剩下点高梁了,再不想办法,咱可接不开锅了。”

董全忠说:“这条街上都缺粮呀,地里能吃的就剩下野菜树叶了。实在不行让英子、珍子和四蛋子去山上拔点野菜摘点树叶吧,跟那点高梁参和着吃吧,先对付一阵子再说。”

孙珍叹了一口气说:“哎,也就这么着了。”接着对三个孩子说:“别玩了,听见没有,明天还有活呢。”

 

18、第二天早上,董存瑞从自家门出来,肩膀上挎着一只筐,快步跑进满银家门口:“满银,满银,快出来。”接着又跑到长锁家门口:“长锁!快出来。”接着又跑到山柱家门口:“山柱,快出来。”又跑到连英家门口:“连英,你出来。”又跑到玉柱家叫道:“玉柱,快出来。”又跑到杨连成家门口:“顺亮,快出来。”

不一会,满银,长锁,山柱,连英,玉柱,顺亮都从自己家跑出来,围到董存瑞身边,满银问董存瑞:“四蛋,你叫我们出来有啥事?”

董存瑞说:“咱们今儿个去摘树叶,你们愿意去不?”

杨顺亮听了对董存瑞说:“你等一下,我取个筐去,”说完跑回家去了。

满银,长锁,山柱,连英,玉柱纷纷回家去取筐去了。不一会,这些孩子有的提筐,有的拿着篮子,又纷纷从家里跑出来。

董存瑞看着小伙伴们都到齐了,说了声:“走,去南山坡。”

这群孩子连跑带跳向巷口跑去,并喊到:“噢,去南山喽。”

 

19、在南山坡两棵榆树下,站着董存瑞和他的小伙伴,这些孩子望着榆树,顺亮愁着说:“咋摘呀?”

董存瑞看着榆树说:“别着急,我试试。”说完往紧里系了系裤带,往手心里“呸、呸”吐了两口唾沫。把筐斜挎在肩膀上,开始上树。上到了树上面,从肩上取下筐,开始摘树叶。一会儿,摘满了一筐树叶。并朝树下喊:“嗨,这筐满了,你们接着,”说完把筐慢慢从树上扔下来,满银和山柱赶紧接住。

董存瑞在树上又喊:“再递上一只筐来。”

长锁说:“这么高,咋递呀?”

满银说:“往上扔,来我给扔。”说着把自己的筐双手一端,“噌”地扔上树去,董存瑞一把手抓住了筐。

快到中午时,董存瑞在树上喊:“有空筐没了?”

满银说:“没了,都满了,快下来吧。”

董存瑞从树上下来,领着几个小伙伴向村里走去。

 

20、满银问董存瑞:“咱明个还摘不?”

董存瑞说:“摘”。

 

21、第二天,董存瑞又上榆树给小伙伴们摘树叶。

 

22、第三天,董存瑞又领着小伙伴上树摘树叶。

 

23、一天中午,董存瑞和几个小伙伴每人拎着一筐树叶走在回家的路上。

山柱说:“四蛋,这二十来天你天天上树,本事可练上来了,不过树上的树叶也叫咱摘得差不多了。”

董存瑞说:“树叶没了,拔野菜,你们愿意不?”

杨顺亮说:“愿意。”

其它小伙伴们也说:“愿意。”

正说着,董存瑞和几个小伙伴走到村边的大水坑旁。

山柱说:“看,半夜下的雨真不小,连这水坑都满了。”接着朝水坑旁那棵大树看了看,顿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四蛋,你敢上那棵树往水里跳吗?”

董存瑞看了一眼大树,看了一眼水坑说:“这有啥不敢的。”说完便把筐放在地上,来到大树下,“呸呸”往手里吐了两口吐沫,“噌,噌”几下子就上了树。

山柱见此着急地喊“四蛋,别跳了,就算你敢!”

董存瑞在树上说“怎么算敢,我是真敢。”说完“扑通”跳到水坑里。

几个小伙伴看得目瞪口呆。

 

24、第二天上午,董存瑞领着满银,山柱,顺亮等几个小伙伴,拎着筐,在南山坡上挖野菜。

董存瑞在一棵杨树下挖野菜时,不禁坐在树下歇起凉来。

满银、山柱几个小伙伴也不约而同地来到杨树下坐下纳凉。

这时一个喜鹊蹲在杨树上叫了几声,引起了董存瑞的好奇。董存瑞站起身来,仰着脸,看看树上,发现有个喜鹊窝,便对正站起身的几个小伙伴说:“那个喜鹊窝里肯定有蛋,你们说呢?”

满银和山柱也附和着说到:“有,肯定有。”

董存瑞说:“咱们今儿个尝尝喜鹊蛋咋样?”

山柱仰着头看着高大的杨树,用手摸着后脑勺发怵地说:“行是行,这么高的树咋上去呀?”

董存瑞满有把握地说:“别怕,看我的。”说完往手心里“呸、呸”吐两口,“噌、噌”几下就窜到了树上面。

看着董存瑞上树的几个小伙伴,不由得流露出钦佩的目光。

不一会,董存瑞从树上下来。

满银和山柱等几个孩子围上去,山柱问:“掏着没有?”

董存瑞笑盈盈地说:“掏着了,还不少呢。”说着张开袄口袋,让大伙看了看。又对大伙说:“走,回家煮喜鹊蛋去。”说完拎起筐往村里跑去。

 

25、一天,董存瑞领着满银、山柱等几个小伙伴,在一片枣树林附近地里拔野菜。

三牛也在枣树林里拔野菜。

这时吕吉福上身穿着白卦,下身穿黑裤,嘴里“哼”着小调溜达到枣树林旁,看见三牛一个人在树林里拔野菜,急忙跑去说:“嗨,你到我家地里拔菜,找死呀你。”

三牛说:“大先生,我拔点野菜,家里揭不开锅了。”

吕吉福说:“你家接不开锅活该,快给老子滚出去。”说着上去一脚把三牛的筐踹出老远。

三牛急了,破口骂到:“姓吕的,老子跟你拼了。”说着扑向吕吉福。

吕吉福仰仗自己个大力气大,一手提着三牛袄襟子,另一只手打了他三个耳光。

三牛倒在地上。

吕吉福与三牛打架,惊动了董存瑞和他的小伙伴。

董存瑞领着几个小伙伴赶紧往树林跑来,对着吕吉福说:“大人打小孩,算什么能耐。”

吕吉福见董存瑞冲着他发火,自知理亏,就倒背着手,又小调,迈着四方步,不紧不慢走出了树林子。

董存瑞看着吕吉福走出树林子,急忙过去,拉起三牛,并帮他拾回筐,收拾起撒在地上的野菜,冲着吕吉福骂道:“王八蛋,迟早得挨枪子。”

 

26、黄昏,董存瑞,三牛,满银,山柱等六、七个小伙伴聚集在村西影壁西面。

董存瑞对小伙伴们说:“今儿个,三牛去枣树林拔点野菜,鬼花花仗势欺人,打了三牛。”然后又悄声地说:“待会,咱给三牛出出气。”接着对孩子们咬着耳朵说了悄悄话。

大伙听了以后,满银说:“行,你说咋办就咋办。”

 

27、吕子珠家正房后面恰有一个一房多高的土崖。

黑夜,董存瑞和满银、山柱、玉柱、顺亮、三牛等几个小伙伴每人怀里揣着六、七块拳头大或碗大的石头,悄悄爬上吕子珠房后的土崖,把石头放在土崖上。

董存瑞看了看大伙搬上来的石头,说:“咱再搬去。”说着领着小伙伴们又去搬石头。在山崖上,董存瑞借着星光看了看,轻声说:“差不多了。我喊一、二、三,咱们就往他房上扔。”

董存瑞轻声而有力地喊:“一、二、三。”刚喊完“三”,就和小伙伴们端起石头接二连三抛到吕子珠的房上。

 

28、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吕子珠和吕吉福在八仙桌上点着煤油灯正在算帐,忽然房上发出了“叮、铛、咔嚓,咕喽喽”等声音,并且从房顶掉下缕缕灰尘,吕子珠和吕吉福不约而同地看着房顶。

吕子珠警觉地说:“有人往房上扔石头,快出去看看。”

 

29、站在土崖上的董存瑞看见吕家大院地上出现了光亮,对小伙伴们说:“有人出来了,快跑。”说完领着小伙伴们急忙跑了。

吕子珠和吕吉福气喘嘘嘘地跑到黄土崖上,看到地上没有扔完的石头和房上砸烂的瓦片,气得直瞪眼。

吕子珠说:“是帮穷小子们干的。吉福,你今儿个准是招惹他们了。”

吕吉福说:“今儿个我见三牛在咱枣树地拔野菜,我打了他个嘴吧子,就——”

吕子珠没等到吕吉福说完,就责备了他一句:“以后少招惹他们,真是的。”

 

30、深秋的一个上午,在杨连成几乎依然一无所有的屋里。

杨连成的妻子仍在炕上喂着孩子。

杨连成在地下打扫着一无所有的屋子。

这时从院子传来吕吉福的声音:“顺亮爹在家吗?”

杨连成放下手里笤帚,连忙走到院门口,说:“哟,少东家呀,进屋来吧。”

吕吉福领着吕二狗和另一个狗腿子进了屋。

杨连成随后进屋说:“少东家,是不是还粮的事?”

吕吉福说:“是的,按规矩,你该还了。”

这时杨顺亮穿了件破夹袄,身上沾的柴禾叶子,手里拿着一团绳子进屋来,:“爹,大先生来了。”

杨连成见顺亮回来说:“拾回柴禾来了?”又对吕吉福说:“少东家,你也知道,今年大旱,我这几亩薄地只收了不到两石粮食,还了债,我就没法过了,你就宽限宽限吧。”

吕吉福看了看炕上坐的娘俩,看着破破烂烂的被子,看了看几乎没一点家什的屋地下,又看看顺亮,对顺亮说:“几岁了?”

杨连成接过来说:“东家,顺亮才十岁。”

吕吉福说:“十岁也不小了。”而后对杨连成说:“这么着吧,咱们也是乡里乡亲的,还不了粮食就让顺亮给放羊吧,用工钱顶完债后,就按长工给工钱,咋样?”

董连说:“顺亮呀,爹也不想让你这么点岁数就去当长工,这也是没办法,明儿个就给吕家去放羊吧。”

 

31、上午,顺亮从吕子珠家赶出羊来。

 

32、下午,顺亮把羊赶进吕家门里。

 

33、第二年春天,清明节以后的一天,南山堡村下了一场少见的透雨。村里村外到处是忙碌的人们,呈现出一派春忙的气氛。

 

34、这天上午,董全忠从自家街门出来,往巷口走去,走到杨连成门口,恰碰杨连成也从自家街门出来。

杨连成赶忙招呼到:“四蛋他爹,去地里呀?”

董全忠说:“趁这点雨,赶紧耕耕地,你呢?”

杨连成边走边说:“我这先去地里看看。四蛋爹,去年一年,你家四蛋可帮子我家不少忙呀,要不是帮顺亮摘树叶,拔野菜,就怕我得讨饭去。”

董全忠说:“这是那里话呀,都在一块住的,大忙帮不上。”

两人说着走到了巷口,董全忠说:“你先忙去,我去借借吕子珠家的牛,耕耕地。”

 

第二集

35、董全忠来到吕子珠家门口,上了台阶,站在门洞里,向院里喊:“吉福他爹在家吗?”

这时从正房传出了声音:“谁呀?”

不一会,正房门开了,吕子珠走到房檐下,向街门口望了望:“哟,是四蛋他爹呀,有事呀?”

这时吕吉福从屋里出来,站在吕子珠身后。

董全忠走到正房台阶下,对吕子珠说:“这不,趁这点雨耕耕地,想借你家牛使使。”

吕子珠答应说:“行。使几天呀?”

董全忠说:“使六天。”

这时吕吉福说:“嗨,四蛋他爹,使牛行,可这规据得说在前头,一个牛工顶两个人工,你可别忘了。”

董全忠说:“忘不了。”

吕子珠客气地说:“行了,给拉牛去。”

 

36、董全忠拉着牛走出了吕子珠的街门。

 

37、在一块地里,董全忠一家子人在忙碌着。

董全忠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扶着犁杖在耕地。

董存瑞在前头拉着牛,在拉墒。

孙珍拿着铁耙子,在搂埂子。

董存英在拿着铁锨,在扣地角。

 

38、夏天,地里的小苗已长起来,人们开始锄头遍地。

 

39、吕子珠,上身穿对衣襟黑色绸夹袄,腿穿一条黑裤子,戴着一顶礼帽,在地里转游。

 

40、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喝着茶。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面,在往帐上写字。

吕子珠说:“吉福呀,今天我去地里转了转,咱家的地也应该锄了,季节不等人呀,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春天用咱牛工的也该帮帮忙了。”

吕吉福说:“明儿个,我挨户跟说一声,让他们按规拒还人工。”

 

41、一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

在董全忠家的堂屋里。靠北墙放着一张供桌,供桌旁一边放着一个缸,放粮食用的,另一边放着一个水缸。两边的腰墙上开着腰门,一边腰屋门前边垒着锅台,外边安了个风箱,另一边放常用的家什。

一家人正围在放在地上的炕桌边吃饭。

 

42、这时吕吉福走进了董全忠的院子,在院门口叫到:“四蛋他爹在家吗?”

正在吃饭的董全忠抬头朝院里看看,见是吕吉福,赶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院子,说:“哟,是少东家,快进屋。”

吕吉福走进屋门口一看,董全忠一家人在吃饭,连忙说:“不进去了。四蛋他爹,春天你使了我家六个牛工该还了吧?”

董全忠厚道地说:“该还了,按规矩,我该还你家十二个人工。”

吕吉福说:“对呀。你也知道,我的地多,有三百多亩,除去租出去的一百多亩,还有小二百亩,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这么着吧,从明天起,你给我家去锄12天地,怎么样?”

董全忠无奈地答应着说:“行。”

吕吉福告辞着说:“你吃你的饭,我还有事,不在了。”说完转身三摆两晃走出了院子。

见吕吉福走出了街门,孙珍走出了院子对董全忠说:“我说他爹,咱家的地也着急着锄呢。”

董全忠无奈地说:“有啥办法呢。这么着,明天你领着三个孩子先去锄南沟那二亩,我先还工去。”

 

43、第二天上午,董全忠和其它佃户在吕子珠的地里锄地。

 

44、孙珍领着董存瑞、董存英和董存珍在山沟的一块地里锄地。

 

45、一个深秋的黑夜,在董全忠家里的里屋里。

炕沿上放着一盏油灯。

董存瑞、孙珍、董存英、董存珍坐在炕上。

董全忠坐在炕沿下的一个灶口,在烧炕。

孙珍对董全忠说:“他爹,今年雨水好,咱家打的粮食除去吃的,明年籽种,交租的,还有余头。明天你赶个集,卖点吧,买点油盐,火柴,扯点布。”

董全忠一边拨弄炕灶里的火一边说:“多卖点,买条牲口。春天咱用了吕家六个牛工,受了多大窝囊气。有条牲口,进山割条子,往回弄柴和,春天种地都方便,还能攒点粪。”

孙珍说:“说的也是。明天赶集,也让四蛋去吧,九岁了,还没去过沙城呢。天冷了,你给他买顶毡帽,冬天他也闲不住。”

董全忠站起身来说:“睡觉吧,明天早点赶集去。”

 

46、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八仙桌上点着一盏油灯。

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端着茶碗喝水。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旁,左手翻着帐本,右手拔拉着算盘。打完以后说:“爹,今年咱收的租子共有27石,地里收的粮食194石,一共221石粮食。”

吕子珠说:“今年是少有的好年成呀,下西房,上东房都放满了,今年多卖点,你的三弟也不小了,应该给说门亲了。”

吕吉福对吕子珠说:“爹,今年收成好,那帮穷鬼也打了不少粮食。我看春天用咱牛工的一个牛工再收5升高梁吧。”

吕子珠说:“不合适吧,都是村里人,别惹事了。”

吕吉福说:“爹,你怕啥呀,最近日本人在王家楼修了炮楼,我二弟在炮楼里当队长,我又是村长,咱手里要枪有枪,要权有权,怕他个谁呀。”

吕吉福顿了一下,看吕子珠没吱声,又接着说:“去年,准是董全忠那个四蛋子领着一帮穷小子砸烂了房上那么多瓦,我想起来心里就有气。明天我领上二狗子几个先去他家要三斗高梁,要是不给就把地收回来。”

吕子珠叹了口气说:“你看的办吧。”

 

47、第二天早上,在董全忠家堂屋里。

董全忠把赶集要卖的粮食灌在两条口袋里,一多一少,少的是董存瑞背的,多的是董全忠背的。

董全忠手拿两根绳子,正绑系口袋。

董存瑞在屋里换衣裳。

忽然院里传来一阵敲门声,接着传来吕吉福的声音:“董全忠在家吗?”

董全忠应了一声:“在家。”放下绳子赶紧开门出院去。

 

48、在院里,董全忠开开街门一看是吕吉福站在门口,说:“是少东家,这么早来了,有事?”

吕吉福野蛮地说:“当然有事,”说着领着吕二狗和一个狗腿闯进了街门。边往里走边说:“春天你用了六个牛工吧?”

董全忠说:“用了,可我都按规矩还了。”

吕吉福说:“还是还了,可那牛六天吃的料你还了吗?”

董全忠争辩地说:“当时没说料呀。”

吕吉福蛮横地说:“这不说来了。”

董全忠面有怒色地说:“少东家,说话得讲理呀。”

吕吉福走到屋门口说:“要讲理去王家楼炮楼去讲去。”说着开门进了屋,忽然看见地上的口袋说:“这半口袋粮就有三斗。”对吕二狗说:“吕二,给我背走。”

吕二狗弯腰去搬那个放粮多的口袋。

这时从屋里出来的孙珍见些情景赶忙扑上去拉住口袋不让他背,吕二狗从口袋上拉开孙珍,另一个狗腿见状弯腰把口袋放在肩上,夺门而出。

这时董存瑞从屋里出来,追到院里,从地上搬起碗大块石头举过头顶就向吕吉福砸去。

吕吉福吓得赶紧往街上跑。

董全忠见状,赶紧抱住被董存瑞举过头顶的石头。

董存瑞冲着跑出街门的吕吉福高声骂到:“鬼花花,你别走,老子非砸烂你的狗头。”

这时董存英从屋里跑出来,拉住董存瑞,就往屋里拉。

董全忠赶快把石头扔在地,把董存瑞拉进屋里。

董存瑞气急地说:“爹,你越怕,他越欺负你!”

董全忠拉住董存瑞不敢松手,并说到:“鬼花花仗着日本人当村长,吕吉贵在炮楼里当队长,有枪有势。你力气小,要吃亏。”

 

49、又一个深秋的晚上,在董全忠家里的屋里。

董全忠依然坐在炕沿下的炕灶前用柴禾烧炕。

孙珍和董存英坐炕上,董存瑞和董存珍嬉戏玩耍。

董全忠对孙珍说:“他娘,明儿个又是集,上次让鬼花花把赶集的事给搅了,明儿个我还得去赶集,让四蛋一起去,爷俩有个照应。”

孙珍说:“明儿个要去,早点去,我嘱咐你的事别忘了。”

董全忠站起身来,用条笤扫扫地上撤的柴和叶子,对董存瑞和董存珍说:“你们俩别玩了,赶紧睡觉,明天好赶集去。”

 

50、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在董全忠家门口。

这时董全忠家的街门开了。

董全忠背着个大包粮食,董存瑞背着个小包粮食,从门口走出来。

孙珍紧随在后也走出了街门,看着董全忠和董存瑞向巷口走去。

董存瑞转过身来说:“娘,你回去吧。”

孙珍说:“办完事早点回来。”

董存瑞说:“知道啦。”

 

51、董全忠和董存瑞背着粮食走在河湾的沙路上。

 

52、董全忠和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土坝上歇休。

董全忠由衷爱惜地给董存瑞察着脑门上的汗。

 

53、沙城北城门开着,城门楼上插着一面日本旗子,城门口有几个伪军在站岗。

沙城的集市,没有在城里,而在东城门对面的沙河滩上。

那里有骡马市,粮食市,果菜市和各种家俱市等。

董全忠领着董存瑞来到城东沙河集市上来。

在骡马市上,各种各样的牲口应有尽有,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一个老汉拉的一头瘦毛驴,引起了董全忠的注意。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咱过去看那头毛驴去。”

董存瑞应了一声:“哎。”

爷俩走到这头毛驴跟前,端详着这头毛驴。

拉毛驴的老汉赶紧迎着董全忠说,“这位老哥,买毛驴呀?”

董全忠说:“先看看。”说着将背上的粮食放在地上,又帮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地上,对董存瑞说:“看着点。”说着走到毛驴边去,伸手摸了摸毛驴的脊梁,又扳起头看看毛驴牙口,对卖驴老汉说:“你的毛驴缺料。”

卖驴的老汉无奈地说:“老哥,不瞒你说,刚收完秋,就叫日本鬼子征粮队抢走了,家里一口粮也没有了,一家人等着吃饭呢,实在没办法呀。幸亏这条毛驴在地里放着,没叫他们抢走,要不连毛驴也没在了。”

董全忠不禁问道:“老弟,这驴咋卖呀?”

老汉一看董全忠要真心实意买驴,就干脆地说:“老哥,只要你给五斗粮食,不管是高粱还是玉米,我都卖,我急着要救命。”

董全忠指着董存瑞看着那两包粮食说:“那是五斗高粱,你背上,毛驴我拉走了。”

卖驴老汉感激地说:“多谢老哥。”说完,把牵驴缰绳递给董全忠。并从毛驴背梁上取下一条那条口袋。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来,拉住驴。”

董存瑞赶忙走过去,拉住毛驴。

董全忠领着卖驴老汉走到放粮食袋跟前说:“撑开口,我给倒。”

卖驴老汉撑开自己的口袋口。

董全忠把自己放粮口袋解开,把口袋抱起来,又把口袋口放进卖驴老汉的口袋口里,一抬口袋底,高粱流进了卖驴老汉的口袋里。

董全忠把另一袋里的粮食也倒进老汉口袋里后,把两条口袋搭在毛驴身上。

卖驴老汉把自己口袋扎好后,左手抓住口袋口,右胳膊搂住口袋,对董全忠说:“老哥,帮一下。”

董全忠弯腰,两手端住口袋底,一用力将口袋抬到卖驴老汉的肩上。

卖驴老汉倒了声谢后,扛着一口袋粮食走了。

董全忠顺手从毛驴身上取下一条口袋,把董存瑞已经团好的绳子放进一条口袋里,扎好口,又放到毛驴身上,对董存瑞欠意地说:“四蛋呀,爹本来粜了粮食给你买个毡帽,看来今儿个不行了,你没进过城,咱到城里转转就回家吧。”

董存瑞说:“爹,我不冷。”

董全忠说:“等爹编上筐,卖了筐一定给你买顶毡帽啊。”说着,董存瑞前头拉着毛驴,董全忠赶着毛驴,往城门口走去。

 

54、在南山堡的山坡上,董存瑞一边放毛驴,一边拾柴和。

 

55、在荒凉的野地里,董存瑞骑着毛驴跑。

 

56、在村南的场里,董存瑞和满银,山柱,玉柱,长锁等小伙伴,一边放毛驴一块玩。董存瑞骑在毛驴身上给他们做着各种特技动作,赢得了几个小伙伴的阵阵喝彩。

 

57、在董全忠院里的西墙根,董全忠在为毛驴搭驴圈,地上放着儿根木头。

 

58、 一天上午,董存瑞又去地里放毛驴。

满银在离董存瑞不远的地方拾柴禾。在一条地埂上有根沤烂的树根,满银开始动手挖这条烂树根。

这时吕吉福倒背着手不声不响走到了跟前。

满银光顾低头挖树根,没注意吕吉福走近跟前。

吕吉福突然大骂到:“穷小子,你敢挖祖爷的树根。你不想活了?”

满银抬头一看吕吉福争辩到:“这是死树根,早沤烂了。”

吕吉福气急败坏地抬脚把满银放在地上的筐踢出老远,恶恨恨地说:“死树根,就是烂在地里也不许你动。”

满银气急了,拼着命扑向吕吉福,撕打起来。但满银毕竟人小力气小,反被吕吉福抓住袄领子,挨了几个耳光子,又被一甩手摔在了地上,横心霸道地说:“回去告诉你老子,明天给我往埂上栽十颗树,不栽,王家楼炮楼里见。”

吕吉福倒背手走了。

这时董存瑞骑着毛驴飞快地跑过来,从毛驴身上跳下来,敢忙拉起满银,急切地问:“倒是咋回事?”

满银从地上爬起来,嘴角流出了血,用手擦着眼窝子说:“我挖这根沤树根,鬼花花不但不让挖,还把我的筐踢出老远,就打起来了。”

董存瑞眼里顿冒出一股怒火:“这个狗日的,非得治治他不可。”突然看到,吕家地里的地埂上有两棵树,顿时有了注意。对着满银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

满银听完,笑着点了点头。

 

59、深夜,董存瑞拿了把斧子走出了街门,回手把街门掩上,来到了满银门口,低声向门里喊到:“满银,满银。”

这时满银从院里轻手轻脚扛了把铁锨走出来。跟着董存瑞跑向巷口。

 

60、董存瑞和满银直奔吕子珠地埂上那两棵树。来到树跟前,两人一个挖土,一个砍树根,一会儿将两棵树弄倒了。

董存瑞看看周围没动静,对满银说:“扛上,走。”说完,俩人一人扛着一棵树走了。

 

61、董存瑞和满银一人扛着一颗树,来到一个山洞,把树拉进山洞里,就跑了。

 

358、黑夜,李世堂和王政委、杨义昌、鹤鸣等和参加破袭的老百姓,隐蔽在离铁路不远的土埂后面,观察着铁路的动静,只见铁路上有人来回走动。

这时一个八路军侦察员从隐蔽人们的后面弯腰轻手轻脚跑到李世堂和王政委身旁卧倒说:“首长,铁路上动弹的人是附近村老百姓组成的铁路看护队,是沙城保安团逼着老百姓干的。刘天信说:一个村管一段,那一段出问题,那个村的村长就按私通八路论处。”

王政委说:“不管他。”随后命令到: “上。”

隐蔽在土埂后面的民兵和八路军爬起来越过土埂,弯着腰悄悄摸上铁路。

 

359、这时看铁路的老百姓忽然见这么多人冲向铁路,有的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吓得掉头就跑,有的喊到:“有人。”

这时冲上铁路的八路军战士低声喝到:“别喊,我们是八路。”

看护铁路的老百姓蜂涌一般跑下铁路,一哄而散。

董存瑞、魏玉章和许多民兵开始下螺丝。

参加“破交”的老百姓、民兵和八路军将木杠捅进铁轨底下。

董存瑞帮助董全忠将木杠一头捅进铁轨底下。将另一头扛在肩上,并随着有人喊的“一、二、三”的号子一起用劲,将铁路撬起来。

这时有人大声说:“大伙站在两边,一人一个道木头,我喊一、二、三大伙就往起抬在肩膀上,听好了啊。”

人们很快站在铁路两旁,一人站在一个道木头旁,并双手端往道木一头,做好了往上抬的架势。

这时有人喊到:“一,二,三,用劲。”

大家一起将铁轨带枕木抬起来,并扛到肩膀上。

董存瑞个子小,肩膀够不着枕木,只能用两手托起枕木头。

有人喊:“走。”

抬起枕木的人们一起往前走去。

 

360、黑夜,洋河,河水由西向东流着。

抬着铁轨和枕木的人们接二连三将它扔进河里,使河水连续发出“扑咚”的声音,并抛起水柱。

 

361、第二天天刚亮,日本鬼子中队长原田手戴白手套,拿着日本指挥刀,领着一小队日本鬼子和刘天信来到铁路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铁路上所剩无几的道轨和枕木,嘴里不禁说道:“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不可思异。”

这时日军鬼子小队长手握日本指挥刀,带着两名日军士兵跑到原田面前,举手敬礼:“报告,从沙城到保安的铁路全部遭到破坏,不可思异的是大部分铁轨和枕木不翼而飞。”

原田转脸对刘天信大声吼道:“刘桑,连铁轨都不在了,你必须给大日本皇军一个交待。”说着,抽出指挥刀,转向东方,跪在道上,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握着刀猛然刺向自己的腹部,嘴也喃喃地说道:“我向大日本皇军谢罪。”

 

362、夏天,中午,在董全忠家里。

董全忠、董存瑞、孙珍、芦长岭围坐在堂屋地下的小桌边上吃饭,董存瑞放下碗,忽然不吃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嘴上嘟咕了一句:“真没劲。”说着就站了起来走往院里。

孙珍看着董存瑞说了一句:“吃一碗就不吃了,吃饭生什么气?

董全忠看了看正走到院里的董存瑞,对孙珍说:“他这是见曹万贵到区里当工会主任,魏玉章到区里当武装干事,着急了,翅膀硬了,村里搁不下了。”

芦长岭听完了董全忠的话,也搁下碗,跑到院里去找董存瑞。

 

363、在院里,芦长岭对董存瑞说:“你都这么大人了,又是村里民兵自卫队员,有再不高兴的事也不应该跟爹跟娘使脸子,家里也没有欠你什么。”

董存瑞叹了一口气说:“曹二伯和魏二哥都到区上去了,我在村里也没劲,我就想当个八路军,跟小鬼子好好打上几仗。”

正在这时,李义贵在门口喊到:“四虎子,四虎子。”

董存瑞答应着:“哎。”赶忙跑到门口说:“大伯有事?先进来吧。”

李义贵说:“不进去了,我跟你说一声,八月三号前晌,村里民兵都去杨家山开会,别忘了,啊。我还得通知其他人去。”说完就走了。

 

364、一天上午,在杨家山村的一个大院里。

正房的房檐下挂了一幅横幅,上写:“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成立大会”。正房前面摆一溜桌子,后面坐着李世堂、杨义昌、王政委和其他两名八路军干部。

台下,董存瑞和二百多名民兵都坐在地上。

这时李世堂站起来讲到:“同志们,今天咱们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正式成立了。全队共有170人参加,咱们这支队伍都是由18岁以上身强力壮、坚决抗日的村基干民兵组成的,经县委批准,县武委会主任任大队长,杨义昌同志任大队教导员。咱们这支民兵大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设五个班,活动同正规军一样……。”

 

365、散会后,董存瑞到屋里找到杨义昌说:“老杨叔,我也要参加民兵大队。”

杨义昌和颜悦色地说:“四虎子,你今年才十六岁,参加民兵大队不够岁数。”说完走出办公室。

董存瑞跟在杨义昌屁股后面也走出办公室。

 

366、杨义昌见董存瑞跟在后面,没有理他,进了魏玉章办公室,对魏玉章说:“你制一个表,把参加区民兵大队的所有民兵都详细登记下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有何军事特长,识字不识字等几项内容。”说完杨义昌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367、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回到办公室。

杨义昌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参加,你年龄实在太小,再说你是村里基干民兵,村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爱离开离不开,反正我要参加民兵大队。”

 

368、杨义昌不理董存瑞了,转身出门去了厕所。

董存瑞也跟着杨义昌去厕所,站在厕所门口等着。

杨义昌从厕所出来,见董存瑞在厕所门口等他,没有理他,径直回到自己办公室。

 

369、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进了办公室。

杨义昌板着脸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来,你岁数小,你家劳动力少,你爹岁数大了,家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家里我不管,我就想到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还是板着脸:“你爱咋说咋说,就算泡到明儿个我就是不同意。”

董存瑞看着一点希望也没有,转身过门去了。

 

370、在李世堂办公室里,李世堂正盘腿坐在炕上的小炕桌前办公。

董存瑞一脸不高兴推门进来。

李世堂见董存瑞进来,看了他一眼说:“会都散了,你咋不回家?”

董存瑞不高兴地说:“不回去了,我要在区上当基干民兵。”

李世堂停住办公,伸开腿,下了地,对董存瑞说:“你年龄小,个子还没枪高呢,怎么当呢?”

董存瑞不服气地说:“李主任,谁也不是一生下就那么大岁数,我岁数不是在一天天往大长吗?再说,我个子是低了点,可我哪一次就因个子低没完成任务呢?”

李世堂不由地笑了。

董存瑞见李世堂笑了,便乘机说:“王主任,你是知道的,自从我在村里当上民兵,哪次任务没有完成好?你还常给我讲,长征时有的红军比我还小呢,他能当红军,我为啥就不能当区里基干民兵呢?王书记,看在王平的面子上,你们就收下我吧,我会给你争气好好干的。”

李世堂看着董存瑞一幅心急如焚样子,又如此诚恳地表决心,上下打量了几眼董存瑞说:“你来区上当基干民兵,家里会同意吗?
    
董存瑞连忙说:“会同意,会同意的。”

李世堂叹了口气说:“真拿你没办法,你先等会儿。”说完,开门走出了屋。

 

371、在杨义昌办公室里,杨义昌正坐在炕沿上擦着盒子枪,李世堂推门进来,杨义昌下地连忙往炕上让坐。

李世堂边走到炕沿另一头坐下,对杨义昌说:“四虎子在我的屋里泡着呢,非要来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坐到炕沿的另一头无奈地说:“跟我就泡了半天了,我没答应他,这又泡你去了。”

李世堂说:“我看就叫他来吧,这小家伙是块当兵的料,胆子大,办法多,将来肯定能当个好兵。”

杨义昌说:“他当个好兵没问题,他来这儿当基干民兵肯定没跟家里说。”

李世堂说:“他那个脾气,家里也拦不住。抽空你跟他家里说一声。”

 

372、在李世堂屋里,董存瑞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李世堂推门进来。

董存瑞赶紧拉住李世堂的手说:“同意啦?”

李世堂用另一只手拍了一下董存瑞肩膀笑着说:“这回你该称心了吧”

董存瑞高兴的双脚一并,举手向李世堂敬了个军礼:“是,我称心了。”

 

373、在一处山沟里的山坡上,栽着一个用木板做成的靶牌子,上面画着一个靶心和几个圆圈。

在距靶牌大约50米远的地方,董存瑞和几个民兵正爬在一个掩体后面,在一名老游击队队员指导下练习射击。

董存瑞正爬掩体后,向靶牌子打出三枪。

报靶员报告说:“董存瑞命中两枪。”

射击指导员对董存瑞说:“你是左撇子,右胳膊没劲。别泄气,这么小年龄,打的够可以了。”

 

374、在投弹场上,董存瑞与十几个民兵在老游击队员指导下,苦练投弹技术,把一颗颗教练弹投向栽在地上并用木杆搭成的方框里。

 

375、李世堂、杨义昌看着董存瑞刻苦练习投弹技术,李世堂对杨义昌说:“这个四虎子对军事技术特别感兴趣。在村民兵小队里,他的年龄最小,干爆炸埋地雷就是一把好手。在咱区大队里,他又是年龄最小,个子最低,训练最刻苦,真是块好钢呀,到大部队里准是个好兵。”

杨义昌听完李世堂的话肯定地点了点头。

 

376、八月二十日黑夜,李世堂、曹万贵,魏玉章,杨义昌等人领着民兵大队在淡淡月光下走到宗家洼的大街上,这时一个腰里插着盒子枪的民兵侦察员轻步跑到李世堂面前报告说:“首长,沙城敌人没有动静,宗家洼宿营地已经找好了。”

 

377、黑夜,在宗家洼村一个院子里。

李世堂正召集区基干民兵小队长以上的干部坐在地上开会。

李世堂对大家说:“咱们今天秘密开进宗家洼,就是要配合主力攻打沙城。这两天在这里就是隐蔽待命,待主力部队将沙城完成包围后,大约二十二日行动。这两天的任务,一是你们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告诉各个队员做好战斗准备,有枪的把枪擦好,没枪的准备好手榴弹;二是各位队员不要擅自行动,以防暴露目标;三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万不得己,不得惊动群众。”

 

378、在沙城城门。

城墙上插着日本膏药旗子,几十名日本鬼子和伪军端着枪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两边墙角的岗楼上站着背枪的日本鬼子。

在城墙西门洞里的大门半开着。

门口外面的两边设置着用沙包垛成的掩体工事,两旁摆放着用木头扎成三角架路障,上缠绕着许刺丝。

几名日本鬼子和十几名伪军在站岗。

城门外围工事,有五个碉堡。

紧靠城南的平绥铁路旁边修着一个炮楼。

 

379、李世堂领着董存瑞和民兵大队队员以及八路军战士悄悄进入集结地点。

八路军的几门山炮在阵地上已经架好。

上午九点整,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两声炮响,这是开始战斗信号。

紧接着十几门山炮同时发出震耳的吼声,炮弹带着呼啸声有的落在敌人掩体工事里,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落在碉堡上,碉堡一个个被炸的飞上了天;还有两颗炮弹落在铁路旁边的炮楼上,炮楼倾刻只剩半截了;有一颗炸弹落在城门洞里,城门当下就被炸烂了。

炮击之后,从炸塌的地堡和碉堡逃出的十几个鬼子和伪军又纷纷向城门口逃窜。

民兵和八路军开始向逃窜的敌人射击,敌人又倒下几个,剩余的敌人开始躲在碉堡和地堡的残体后面负隅顽抗顽抗。

这时我军阵地上冲锋号吹响了。

董存瑞腰里只掖着两颗手榴弹,第一个冲向负隅顽抗的敌人。

敌人见了民兵和八路军冲上来,纷纷向城门逃去。

这时一个正在逃跑的日本鬼子转身朝董存瑞射击一枪。

董存瑞敏捷地往地上一滚,躲过了子弹,从腰上取出一颗手榴弹,用手一拉弦,使出全身力气,投向正在逃窜的敌人人群里,“轰”地一声,敌人被炸倒了四、五个。

没被炸死的敌人不敢跑了,纷纷爬在地上。

紧接着董存瑞又扔出了第二颗手榴弹,手榴弹又在敌人群里爆炸了。

这时民兵和八路军在“冲啊”声中,很快占领了城门外阵地。

外围阵地上未被炸死的敌人纷纷举手投降,当了俘虏。

董存瑞又随着大军冲进城门。

 

380、在沙城城北,八路军和民兵们正在攻打城门。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身穿伪军服装,每人骑一匹马,从一个城墙豁口上冲了出来,手里拿着盒子枪,边打边骑着马往北跑。

一部分攻城民兵和八路军赶紧向他俩开枪。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在呼呼啪啪的枪声中,跑上了北面的大干线。刘天信骑的马忽然被打倒了,刘天信甩手一枪把他的小老婆从马上打下来,飞身骑上小老婆的马往西跑去。

 

381、下午,在沙城城门口。

董存瑞身背一条步枪,腰里掖着两颗手榴弹正在门口站岗。

李世堂、杨义昌以及几名区干部和十多名警卫员向城门口走来。

董存瑞见他们走过来,迅速举起右手敬了个军礼。

李世堂高兴地说:“董存瑞,行啊,象个革命军人了。这次攻打沙城你冲在最前面,连县委书记和攻城部队首长都表扬你了。”

董存瑞:“我要是穿上八路军衣裳是不是更象革命军人了?”

李世堂和杨义昌他们都被逗笑了。

董存瑞接着又说:“李主任,杨大叔,就给我发一套军装让我到大部队去吧。”

身后一位干事说:“怎么跑出个杨大叔?”

董存瑞笑着说:“杨教导员和我一个村的,按辈份应该叫大叔。”

李世堂拍了拍董存瑞肩膀说:“在村里在家里见着了叫大叔,在部队就不能这么叫了,应该叫首长。”

董存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嘿嘿一笑地说:“是,首长,我记住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

李世堂严肃地对董存瑞说:“董存瑞同志,现在交给你个重要任务。”

董存瑞双脚打了个立正姿势说:“是,首长,什么任务?”

杨义昌上下打量了一下董存瑞说:“李主任和我研究决定,让你和另外二名同志把三个俘虏送到宗家洼后方留守处去。”

董存瑞高兴地向李世堂和杨义昌行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382、在押送俘虏路上,董存瑞和另外二个民兵都挎着长枪,押着两个日本鬼子兵和一个翻译往北走。

董存瑞看见这三个日本鬼子气就不从一道来。

(回想镜头)

想起邻居连英姑娘被日本鬼子追赶的情景。

想起了石裕民被日本鬼子活埋的情景。

想起王平被日本鬼子特务包围而壮烈牺牲的情景。

想起了杨老师被日本鬼子关进监狱饱受摧残的情景。

(回想结束)

一个日本鬼子兵腿上受了轻伤,走路慢了一点,董存瑞用枪托子照着他的屁股捣了两下,推了一把,生气地说:“快点走,不快点走小心老子崩了你。”

跟在日本鬼子后面的翻译停下不走了,责问董存瑞:“喂,你们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不许打人,你怎么……”

没等翻译说完,董存瑞甩手打了他一个耳光,翻译赶紧用双手护住脸,把身子咧到一边,并且大声叫到:“你,你虐待俘虏,我告诉你们长官去。”董存瑞又踢了他一脚,指着他的鼻子说:“好,你告去。”翻译不吭声了。

跟随董存瑞押俘虏的两个民兵,见状不禁称快:“打得好,打它个王八蛋。”

董存瑞盯着三个俘虏,端起枪一脸怒气指着他们说:“我们八路军的政策是不许打骂俘虏,但你们来到我们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你们咋不讲优待?”

翻译喃喃地说:“八路长官,其实我们也不愿意来。”他指着受伤的鬼子兵说:“他叫三原,父亲也是个贫困农民,母亲有严重的肺结核,他刚十七岁就被征来打仗,他心里很痛苦。”又指着另一名鬼子兵说:“他叫长森,是日本古屋市的中学生,高中还没念完就被抓来当兵。”接着又说自己:“我是沈阳人,高小没毕业就在一家小店学徒,‘九一八’以后,我被骗进日语培训班,说毕业给找工作,没想到被编进日军当翻译。”“说着,他双手合一作楫说:“我没办法,虽然给日本鬼子当翻译,可我没有糟害过老百姓。”

董存瑞听完三个俘虏的情况,脸上的怒气消除了一些,并产生了同情心。看了一眼受伤的鬼子兵,对其他两个俘虏说:“你们俩搀上他。”

董存瑞和两个民兵押着三个俘虏又一步一步向北走了。

 

383、一天下午,在董存瑞和芦长岭住的屋里。

屋里靠窗户垒着炕,地下放一个躺柜,柜上摆一些日常用具。

董存瑞和芦长岭坐在炕沿上,俩人靠得很近。

芦长岭说:“出去好几天也不往家捎个信,叫人挺担心的。”

董存瑞说:“去打沙城了,跟八路军主力部队一块打的。这次打仗我还受了县里跟部队首长的表扬呢。

芦长岭说:“打完沙城,就不打仗了吧。”

董存瑞说:“打完沙城还要到别处去打仗呢。”

芦长岭说:“那你还要出去呀。”

董存瑞看着芦长岭说:“这次出去打仗也许几个月也回不来,你在家里别耽心,我没事。对了,我得拿几件衣裳。”

芦长岭下地给董存瑞收拾衣裳,一边收拾一边嘱咐说:“一天比一天冷了,冷了要多穿件衣裳。”当在收拾一个对襟夹袄时,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良民证,对董存瑞说:“这个良民证你还带着呢?”

董存瑞下地走到芦长岭跟前接过良民证,看一看说:“这儿已经是咱八路军的天下了,日本鬼子也打跑了,良民证也没用了,就放在家里吧。”

 

384、董存瑞走进董全忠他们住的屋里,对董全忠和孙珍说:“爹,娘,明天我还到区上,您俩要保重身体呀!”

董全忠说:“没事回家看看,别叫媳妇耽心。”

董存瑞说:“我会常回来的。”

 

385、第二天早晨,董存瑞上身穿着带大襟土布上衣,下身穿黑色粗布裤子,扎着腿,头上戴着一顶棕色毡帽,身背一个小包袱,走出了家门,走过了东帽山。

 

386、在一个村口,一队身穿毛蓝八路军制服的八路军战士,排着队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在走过。

李世堂、杨义昌和几名区干部领着董存瑞来到村口。

李世堂对董存瑞说:“你参军的愿望实现了,你可是咱区里基干民兵大队的宝贝疙瘩呀,真舍不得让你走。到了大部队要好好干,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家乡争光。”

董存瑞激动地对李世堂和杨义昌说:“王主任,杨教导员,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照你的话去做,再见。”说着去追赶部队。

 

387、董存瑞身穿八路军服装,挎上子弹袋,腰扎皮带,背着行军包,肩上扛着一支步枪了,精神抖擞地与战士们排着队在行军。

 

388、字幕:董存瑞瞒着家里亲人于19458月底参加了龙延怀联合县县大队。9月份,董存瑞被编为冀热察军第九旅二十四团二营六连二排六班的战士,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nation: widow-orphan"> 

34、这天上午,董全忠从自家街门出来,往巷口走去,走到杨连成门口,恰碰杨连成也从自家街门出来。

杨连成赶忙招呼到:“四蛋他爹,去地里呀?”

董全忠说:“趁这点雨,赶紧耕耕地,你呢?”

杨连成边走边说:“我这先去地里看看。四蛋爹,去年一年,你家四蛋可帮子我家不少忙呀,要不是帮顺亮摘树叶,拔野菜,就怕我得讨饭去。”

董全忠说:“这是那里话呀,都在一块住的,大忙帮不上。”

两人说着走到了巷口,董全忠说:“你先忙去,我去借借吕子珠家的牛,耕耕地。”

 

第二集

35、董全忠来到吕子珠家门口,上了台阶,站在门洞里,向院里喊:“吉福他爹在家吗?”

这时从正房传出了声音:“谁呀?”

不一会,正房门开了,吕子珠走到房檐下,向街门口望了望:“哟,是四蛋他爹呀,有事呀?”

这时吕吉福从屋里出来,站在吕子珠身后。

董全忠走到正房台阶下,对吕子珠说:“这不,趁这点雨耕耕地,想借你家牛使使。”

吕子珠答应说:“行。使几天呀?”

董全忠说:“使六天。”

这时吕吉福说:“嗨,四蛋他爹,使牛行,可这规据得说在前头,一个牛工顶两个人工,你可别忘了。”

董全忠说:“忘不了。”

吕子珠客气地说:“行了,给拉牛去。”

 

36、董全忠拉着牛走出了吕子珠的街门。

 

37、在一块地里,董全忠一家子人在忙碌着。

董全忠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扶着犁杖在耕地。

董存瑞在前头拉着牛,在拉墒。

孙珍拿着铁耙子,在搂埂子。

董存英在拿着铁锨,在扣地角。

 

38、夏天,地里的小苗已长起来,人们开始锄头遍地。

 

39、吕子珠,上身穿对衣襟黑色绸夹袄,腿穿一条黑裤子,戴着一顶礼帽,在地里转游。

 

40、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喝着茶。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面,在往帐上写字。

吕子珠说:“吉福呀,今天我去地里转了转,咱家的地也应该锄了,季节不等人呀,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春天用咱牛工的也该帮帮忙了。”

吕吉福说:“明儿个,我挨户跟说一声,让他们按规拒还人工。”

 

41、一天,在太阳落山的时候。

在董全忠家的堂屋里。靠北墙放着一张供桌,供桌旁一边放着一个缸,放粮食用的,另一边放着一个水缸。两边的腰墙上开着腰门,一边腰屋门前边垒着锅台,外边安了个风箱,另一边放常用的家什。

一家人正围在放在地上的炕桌边吃饭。

 

42、这时吕吉福走进了董全忠的院子,在院门口叫到:“四蛋他爹在家吗?”

正在吃饭的董全忠抬头朝院里看看,见是吕吉福,赶忙站起来,快步走到院子,说:“哟,是少东家,快进屋。”

吕吉福走进屋门口一看,董全忠一家人在吃饭,连忙说:“不进去了。四蛋他爹,春天你使了我家六个牛工该还了吧?”

董全忠厚道地说:“该还了,按规矩,我该还你家十二个人工。”

吕吉福说:“对呀。你也知道,我的地多,有三百多亩,除去租出去的一百多亩,还有小二百亩,光靠几个长工也锄不出来。这么着吧,从明天起,你给我家去锄12天地,怎么样?”

董全忠无奈地答应着说:“行。”

吕吉福告辞着说:“你吃你的饭,我还有事,不在了。”说完转身三摆两晃走出了院子。

见吕吉福走出了街门,孙珍走出了院子对董全忠说:“我说他爹,咱家的地也着急着锄呢。”

董全忠无奈地说:“有啥办法呢。这么着,明天你领着三个孩子先去锄南沟那二亩,我先还工去。”

 

43、第二天上午,董全忠和其它佃户在吕子珠的地里锄地。

 

44、孙珍领着董存瑞、董存英和董存珍在山沟的一块地里锄地。

 

45、一个深秋的黑夜,在董全忠家里的里屋里。

炕沿上放着一盏油灯。

董存瑞、孙珍、董存英、董存珍坐在炕上。

董全忠坐在炕沿下的一个灶口,在烧炕。

孙珍对董全忠说:“他爹,今年雨水好,咱家打的粮食除去吃的,明年籽种,交租的,还有余头。明天你赶个集,卖点吧,买点油盐,火柴,扯点布。”

董全忠一边拨弄炕灶里的火一边说:“多卖点,买条牲口。春天咱用了吕家六个牛工,受了多大窝囊气。有条牲口,进山割条子,往回弄柴和,春天种地都方便,还能攒点粪。”

孙珍说:“说的也是。明天赶集,也让四蛋去吧,九岁了,还没去过沙城呢。天冷了,你给他买顶毡帽,冬天他也闲不住。”

董全忠站起身来说:“睡觉吧,明天早点赶集去。”

 

46、晚上,在吕子珠家的正房堂屋里,八仙桌上点着一盏油灯。

吕子珠坐在八仙桌旁端着茶碗喝水。

吕吉福坐在八仙桌另一旁,左手翻着帐本,右手拔拉着算盘。打完以后说:“爹,今年咱收的租子共有27石,地里收的粮食194石,一共221石粮食。”

吕子珠说:“今年是少有的好年成呀,下西房,上东房都放满了,今年多卖点,你的三弟也不小了,应该给说门亲了。”

吕吉福对吕子珠说:“爹,今年收成好,那帮穷鬼也打了不少粮食。我看春天用咱牛工的一个牛工再收5升高梁吧。”

吕子珠说:“不合适吧,都是村里人,别惹事了。”

吕吉福说:“爹,你怕啥呀,最近日本人在王家楼修了炮楼,我二弟在炮楼里当队长,我又是村长,咱手里要枪有枪,要权有权,怕他个谁呀。”

吕吉福顿了一下,看吕子珠没吱声,又接着说:“去年,准是董全忠那个四蛋子领着一帮穷小子砸烂了房上那么多瓦,我想起来心里就有气。明天我领上二狗子几个先去他家要三斗高梁,要是不给就把地收回来。”

吕子珠叹了口气说:“你看的办吧。”

 

47、第二天早上,在董全忠家堂屋里。

董全忠把赶集要卖的粮食灌在两条口袋里,一多一少,少的是董存瑞背的,多的是董全忠背的。

董全忠手拿两根绳子,正绑系口袋。

董存瑞在屋里换衣裳。

忽然院里传来一阵敲门声,接着传来吕吉福的声音:“董全忠在家吗?”

董全忠应了一声:“在家。”放下绳子赶紧开门出院去。

 

48、在院里,董全忠开开街门一看是吕吉福站在门口,说:“是少东家,这么早来了,有事?”

吕吉福野蛮地说:“当然有事,”说着领着吕二狗和一个狗腿闯进了街门。边往里走边说:“春天你用了六个牛工吧?”

董全忠说:“用了,可我都按规矩还了。”

吕吉福说:“还是还了,可那牛六天吃的料你还了吗?”

董全忠争辩地说:“当时没说料呀。”

吕吉福蛮横地说:“这不说来了。”

董全忠面有怒色地说:“少东家,说话得讲理呀。”

吕吉福走到屋门口说:“要讲理去王家楼炮楼去讲去。”说着开门进了屋,忽然看见地上的口袋说:“这半口袋粮就有三斗。”对吕二狗说:“吕二,给我背走。”

吕二狗弯腰去搬那个放粮多的口袋。

这时从屋里出来的孙珍见些情景赶忙扑上去拉住口袋不让他背,吕二狗从口袋上拉开孙珍,另一个狗腿见状弯腰把口袋放在肩上,夺门而出。

这时董存瑞从屋里出来,追到院里,从地上搬起碗大块石头举过头顶就向吕吉福砸去。

吕吉福吓得赶紧往街上跑。

董全忠见状,赶紧抱住被董存瑞举过头顶的石头。

董存瑞冲着跑出街门的吕吉福高声骂到:“鬼花花,你别走,老子非砸烂你的狗头。”

这时董存英从屋里跑出来,拉住董存瑞,就往屋里拉。

董全忠赶快把石头扔在地,把董存瑞拉进屋里。

董存瑞气急地说:“爹,你越怕,他越欺负你!”

董全忠拉住董存瑞不敢松手,并说到:“鬼花花仗着日本人当村长,吕吉贵在炮楼里当队长,有枪有势。你力气小,要吃亏。”

 

49、又一个深秋的晚上,在董全忠家里的屋里。

董全忠依然坐在炕沿下的炕灶前用柴禾烧炕。

孙珍和董存英坐炕上,董存瑞和董存珍嬉戏玩耍。

董全忠对孙珍说:“他娘,明儿个又是集,上次让鬼花花把赶集的事给搅了,明儿个我还得去赶集,让四蛋一起去,爷俩有个照应。”

孙珍说:“明儿个要去,早点去,我嘱咐你的事别忘了。”

董全忠站起身来,用条笤扫扫地上撤的柴和叶子,对董存瑞和董存珍说:“你们俩别玩了,赶紧睡觉,明天好赶集去。”

 

50、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在董全忠家门口。

这时董全忠家的街门开了。

董全忠背着个大包粮食,董存瑞背着个小包粮食,从门口走出来。

孙珍紧随在后也走出了街门,看着董全忠和董存瑞向巷口走去。

董存瑞转过身来说:“娘,你回去吧。”

孙珍说:“办完事早点回来。”

董存瑞说:“知道啦。”

 

51、董全忠和董存瑞背着粮食走在河湾的沙路上。

 

52、董全忠和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土坝上歇休。

董全忠由衷爱惜地给董存瑞察着脑门上的汗。

 

53、沙城北城门开着,城门楼上插着一面日本旗子,城门口有几个伪军在站岗。

沙城的集市,没有在城里,而在东城门对面的沙河滩上。

那里有骡马市,粮食市,果菜市和各种家俱市等。

董全忠领着董存瑞来到城东沙河集市上来。

在骡马市上,各种各样的牲口应有尽有,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一个老汉拉的一头瘦毛驴,引起了董全忠的注意。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咱过去看那头毛驴去。”

董存瑞应了一声:“哎。”

爷俩走到这头毛驴跟前,端详着这头毛驴。

拉毛驴的老汉赶紧迎着董全忠说,“这位老哥,买毛驴呀?”

董全忠说:“先看看。”说着将背上的粮食放在地上,又帮董存瑞把粮食放在地上,对董存瑞说:“看着点。”说着走到毛驴边去,伸手摸了摸毛驴的脊梁,又扳起头看看毛驴牙口,对卖驴老汉说:“你的毛驴缺料。”

卖驴的老汉无奈地说:“老哥,不瞒你说,刚收完秋,就叫日本鬼子征粮队抢走了,家里一口粮也没有了,一家人等着吃饭呢,实在没办法呀。幸亏这条毛驴在地里放着,没叫他们抢走,要不连毛驴也没在了。”

董全忠不禁问道:“老弟,这驴咋卖呀?”

老汉一看董全忠要真心实意买驴,就干脆地说:“老哥,只要你给五斗粮食,不管是高粱还是玉米,我都卖,我急着要救命。”

董全忠指着董存瑞看着那两包粮食说:“那是五斗高粱,你背上,毛驴我拉走了。”

卖驴老汉感激地说:“多谢老哥。”说完,把牵驴缰绳递给董全忠。并从毛驴背梁上取下一条那条口袋。

董全忠对董存瑞说:“四蛋,来,拉住驴。”

董存瑞赶忙走过去,拉住毛驴。

董全忠领着卖驴老汉走到放粮食袋跟前说:“撑开口,我给倒。”

卖驴老汉撑开自己的口袋口。

董全忠把自己放粮口袋解开,把口袋抱起来,又把口袋口放进卖驴老汉的口袋口里,一抬口袋底,高粱流进了卖驴老汉的口袋里。

董全忠把另一袋里的粮食也倒进老汉口袋里后,把两条口袋搭在毛驴身上。

卖驴老汉把自己口袋扎好后,左手抓住口袋口,右胳膊搂住口袋,对董全忠说:“老哥,帮一下。”

董全忠弯腰,两手端住口袋底,一用力将口袋抬到卖驴老汉的肩上。

卖驴老汉倒了声谢后,扛着一口袋粮食走了。

董全忠顺手从毛驴身上取下一条口袋,把董存瑞已经团好的绳子放进一条口袋里,扎好口,又放到毛驴身上,对董存瑞欠意地说:“四蛋呀,爹本来粜了粮食给你买个毡帽,看来今儿个不行了,你没进过城,咱到城里转转就回家吧。”

董存瑞说:“爹,我不冷。”

董全忠说:“等爹编上筐,卖了筐一定给你买顶毡帽啊。”说着,董存瑞前头拉着毛驴,董全忠赶着毛驴,往城门口走去。

 

54、在南山堡的山坡上,董存瑞一边放毛驴,一边拾柴和。

 

55、在荒凉的野地里,董存瑞骑着毛驴跑。

 

56、在村南的场里,董存瑞和满银,山柱,玉柱,长锁等小伙伴,一边放毛驴一块玩。董存瑞骑在毛驴身上给他们做着各种特技动作,赢得了几个小伙伴的阵阵喝彩。

 

57、在董全忠院里的西墙根,董全忠在为毛驴搭驴圈,地上放着儿根木头。

 

58、 一天上午,董存瑞又去地里放毛驴。

满银在离董存瑞不远的地方拾柴禾。在一条地埂上有根沤烂的树根,满银开始动手挖这条烂树根。

这时吕吉福倒背着手不声不响走到了跟前。

满银光顾低头挖树根,没注意吕吉福走近跟前。

吕吉福突然大骂到:“穷小子,你敢挖祖爷的树根。你不想活了?”

满银抬头一看吕吉福争辩到:“这是死树根,早沤烂了。”

吕吉福气急败坏地抬脚把满银放在地上的筐踢出老远,恶恨恨地说:“死树根,就是烂在地里也不许你动。”

满银气急了,拼着命扑向吕吉福,撕打起来。但满银毕竟人小力气小,反被吕吉福抓住袄领子,挨了几个耳光子,又被一甩手摔在了地上,横心霸道地说:“回去告诉你老子,明天给我往埂上栽十颗树,不栽,王家楼炮楼里见。”

吕吉福倒背手走了。

这时董存瑞骑着毛驴飞快地跑过来,从毛驴身上跳下来,敢忙拉起满银,急切地问:“倒是咋回事?”

满银从地上爬起来,嘴角流出了血,用手擦着眼窝子说:“我挖这根沤树根,鬼花花不但不让挖,还把我的筐踢出老远,就打起来了。”

董存瑞眼里顿冒出一股怒火:“这个狗日的,非得治治他不可。”突然看到,吕家地里的地埂上有两棵树,顿时有了注意。对着满银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

满银听完,笑着点了点头。

 

59、深夜,董存瑞拿了把斧子走出了街门,回手把街门掩上,来到了满银门口,低声向门里喊到:“满银,满银。”

这时满银从院里轻手轻脚扛了把铁锨走出来。跟着董存瑞跑向巷口。

 

60、董存瑞和满银直奔吕子珠地埂上那两棵树。来到树跟前,两人一个挖土,一个砍树根,一会儿将两棵树弄倒了。

董存瑞看看周围没动静,对满银说:“扛上,走。”说完,俩人一人扛着一棵树走了。

 

61、董存瑞和满银一人扛着一颗树,来到一个山洞,把树拉进山洞里,就跑了。

 

358、黑夜,李世堂和王政委、杨义昌、鹤鸣等和参加破袭的老百姓,隐蔽在离铁路不远的土埂后面,观察着铁路的动静,只见铁路上有人来回走动。

这时一个八路军侦察员从隐蔽人们的后面弯腰轻手轻脚跑到李世堂和王政委身旁卧倒说:“首长,铁路上动弹的人是附近村老百姓组成的铁路看护队,是沙城保安团逼着老百姓干的。刘天信说:一个村管一段,那一段出问题,那个村的村长就按私通八路论处。”

王政委说:“不管他。”随后命令到: “上。”

隐蔽在土埂后面的民兵和八路军爬起来越过土埂,弯着腰悄悄摸上铁路。

 

359、这时看铁路的老百姓忽然见这么多人冲向铁路,有的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吓得掉头就跑,有的喊到:“有人。”

这时冲上铁路的八路军战士低声喝到:“别喊,我们是八路。”

看护铁路的老百姓蜂涌一般跑下铁路,一哄而散。

董存瑞、魏玉章和许多民兵开始下螺丝。

参加“破交”的老百姓、民兵和八路军将木杠捅进铁轨底下。

董存瑞帮助董全忠将木杠一头捅进铁轨底下。将另一头扛在肩上,并随着有人喊的“一、二、三”的号子一起用劲,将铁路撬起来。

这时有人大声说:“大伙站在两边,一人一个道木头,我喊一、二、三大伙就往起抬在肩膀上,听好了啊。”

人们很快站在铁路两旁,一人站在一个道木头旁,并双手端往道木一头,做好了往上抬的架势。

这时有人喊到:“一,二,三,用劲。”

大家一起将铁轨带枕木抬起来,并扛到肩膀上。

董存瑞个子小,肩膀够不着枕木,只能用两手托起枕木头。

有人喊:“走。”

抬起枕木的人们一起往前走去。

 

360、黑夜,洋河,河水由西向东流着。

抬着铁轨和枕木的人们接二连三将它扔进河里,使河水连续发出“扑咚”的声音,并抛起水柱。

 

361、第二天天刚亮,日本鬼子中队长原田手戴白手套,拿着日本指挥刀,领着一小队日本鬼子和刘天信来到铁路上,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铁路上所剩无几的道轨和枕木,嘴里不禁说道:“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不可思异。”

这时日军鬼子小队长手握日本指挥刀,带着两名日军士兵跑到原田面前,举手敬礼:“报告,从沙城到保安的铁路全部遭到破坏,不可思异的是大部分铁轨和枕木不翼而飞。”

原田转脸对刘天信大声吼道:“刘桑,连铁轨都不在了,你必须给大日本皇军一个交待。”说着,抽出指挥刀,转向东方,跪在道上,一手握着刀柄,一手握着刀猛然刺向自己的腹部,嘴也喃喃地说道:“我向大日本皇军谢罪。”

 

362、夏天,中午,在董全忠家里。

董全忠、董存瑞、孙珍、芦长岭围坐在堂屋地下的小桌边上吃饭,董存瑞放下碗,忽然不吃了,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嘴上嘟咕了一句:“真没劲。”说着就站了起来走往院里。

孙珍看着董存瑞说了一句:“吃一碗就不吃了,吃饭生什么气?

董全忠看了看正走到院里的董存瑞,对孙珍说:“他这是见曹万贵到区里当工会主任,魏玉章到区里当武装干事,着急了,翅膀硬了,村里搁不下了。”

芦长岭听完了董全忠的话,也搁下碗,跑到院里去找董存瑞。

 

363、在院里,芦长岭对董存瑞说:“你都这么大人了,又是村里民兵自卫队员,有再不高兴的事也不应该跟爹跟娘使脸子,家里也没有欠你什么。”

董存瑞叹了一口气说:“曹二伯和魏二哥都到区上去了,我在村里也没劲,我就想当个八路军,跟小鬼子好好打上几仗。”

正在这时,李义贵在门口喊到:“四虎子,四虎子。”

董存瑞答应着:“哎。”赶忙跑到门口说:“大伯有事?先进来吧。”

李义贵说:“不进去了,我跟你说一声,八月三号前晌,村里民兵都去杨家山开会,别忘了,啊。我还得通知其他人去。”说完就走了。

 

364、一天上午,在杨家山村的一个大院里。

正房的房檐下挂了一幅横幅,上写:“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成立大会”。正房前面摆一溜桌子,后面坐着李世堂、杨义昌、王政委和其他两名八路军干部。

台下,董存瑞和二百多名民兵都坐在地上。

这时李世堂站起来讲到:“同志们,今天咱们三区基干民兵大队正式成立了。全队共有170人参加,咱们这支队伍都是由18岁以上身强力壮、坚决抗日的村基干民兵组成的,经县委批准,县武委会主任任大队长,杨义昌同志任大队教导员。咱们这支民兵大队下设三个分队,每个分队下设五个班,活动同正规军一样……。”

 

365、散会后,董存瑞到屋里找到杨义昌说:“老杨叔,我也要参加民兵大队。”

杨义昌和颜悦色地说:“四虎子,你今年才十六岁,参加民兵大队不够岁数。”说完走出办公室。

董存瑞跟在杨义昌屁股后面也走出办公室。

 

366、杨义昌见董存瑞跟在后面,没有理他,进了魏玉章办公室,对魏玉章说:“你制一个表,把参加区民兵大队的所有民兵都详细登记下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有何军事特长,识字不识字等几项内容。”说完杨义昌返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367、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回到办公室。

杨义昌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参加,你年龄实在太小,再说你是村里基干民兵,村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爱离开离不开,反正我要参加民兵大队。”

 

368、杨义昌不理董存瑞了,转身出门去了厕所。

董存瑞也跟着杨义昌去厕所,站在厕所门口等着。

杨义昌从厕所出来,见董存瑞在厕所门口等他,没有理他,径直回到自己办公室。

 

369、董存瑞又跟着杨义昌进了办公室。

杨义昌板着脸对董存瑞说:“不是不让你来,你岁数小,你家劳动力少,你爹岁数大了,家里也离不开你。”

董存瑞说:“家里我不管,我就想到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还是板着脸:“你爱咋说咋说,就算泡到明儿个我就是不同意。”

董存瑞看着一点希望也没有,转身过门去了。

 

370、在李世堂办公室里,李世堂正盘腿坐在炕上的小炕桌前办公。

董存瑞一脸不高兴推门进来。

李世堂见董存瑞进来,看了他一眼说:“会都散了,你咋不回家?”

董存瑞不高兴地说:“不回去了,我要在区上当基干民兵。”

李世堂停住办公,伸开腿,下了地,对董存瑞说:“你年龄小,个子还没枪高呢,怎么当呢?”

董存瑞不服气地说:“李主任,谁也不是一生下就那么大岁数,我岁数不是在一天天往大长吗?再说,我个子是低了点,可我哪一次就因个子低没完成任务呢?”

李世堂不由地笑了。

董存瑞见李世堂笑了,便乘机说:“王主任,你是知道的,自从我在村里当上民兵,哪次任务没有完成好?你还常给我讲,长征时有的红军比我还小呢,他能当红军,我为啥就不能当区里基干民兵呢?王书记,看在王平的面子上,你们就收下我吧,我会给你争气好好干的。”

李世堂看着董存瑞一幅心急如焚样子,又如此诚恳地表决心,上下打量了几眼董存瑞说:“你来区上当基干民兵,家里会同意吗?
    
董存瑞连忙说:“会同意,会同意的。”

李世堂叹了口气说:“真拿你没办法,你先等会儿。”说完,开门走出了屋。

 

371、在杨义昌办公室里,杨义昌正坐在炕沿上擦着盒子枪,李世堂推门进来,杨义昌下地连忙往炕上让坐。

李世堂边走到炕沿另一头坐下,对杨义昌说:“四虎子在我的屋里泡着呢,非要来区上当基干民兵。”

杨义昌坐到炕沿的另一头无奈地说:“跟我就泡了半天了,我没答应他,这又泡你去了。”

李世堂说:“我看就叫他来吧,这小家伙是块当兵的料,胆子大,办法多,将来肯定能当个好兵。”

杨义昌说:“他当个好兵没问题,他来这儿当基干民兵肯定没跟家里说。”

李世堂说:“他那个脾气,家里也拦不住。抽空你跟他家里说一声。”

 

372、在李世堂屋里,董存瑞正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李世堂推门进来。

董存瑞赶紧拉住李世堂的手说:“同意啦?”

李世堂用另一只手拍了一下董存瑞肩膀笑着说:“这回你该称心了吧”

董存瑞高兴的双脚一并,举手向李世堂敬了个军礼:“是,我称心了。”

 

373、在一处山沟里的山坡上,栽着一个用木板做成的靶牌子,上面画着一个靶心和几个圆圈。

在距靶牌大约50米远的地方,董存瑞和几个民兵正爬在一个掩体后面,在一名老游击队队员指导下练习射击。

董存瑞正爬掩体后,向靶牌子打出三枪。

报靶员报告说:“董存瑞命中两枪。”

射击指导员对董存瑞说:“你是左撇子,右胳膊没劲。别泄气,这么小年龄,打的够可以了。”

 

374、在投弹场上,董存瑞与十几个民兵在老游击队员指导下,苦练投弹技术,把一颗颗教练弹投向栽在地上并用木杆搭成的方框里。

 

375、李世堂、杨义昌看着董存瑞刻苦练习投弹技术,李世堂对杨义昌说:“这个四虎子对军事技术特别感兴趣。在村民兵小队里,他的年龄最小,干爆炸埋地雷就是一把好手。在咱区大队里,他又是年龄最小,个子最低,训练最刻苦,真是块好钢呀,到大部队里准是个好兵。”

杨义昌听完李世堂的话肯定地点了点头。

 

376、八月二十日黑夜,李世堂、曹万贵,魏玉章,杨义昌等人领着民兵大队在淡淡月光下走到宗家洼的大街上,这时一个腰里插着盒子枪的民兵侦察员轻步跑到李世堂面前报告说:“首长,沙城敌人没有动静,宗家洼宿营地已经找好了。”

 

377、黑夜,在宗家洼村一个院子里。

李世堂正召集区基干民兵小队长以上的干部坐在地上开会。

李世堂对大家说:“咱们今天秘密开进宗家洼,就是要配合主力攻打沙城。这两天在这里就是隐蔽待命,待主力部队将沙城完成包围后,大约二十二日行动。这两天的任务,一是你们要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告诉各个队员做好战斗准备,有枪的把枪擦好,没枪的准备好手榴弹;二是各位队员不要擅自行动,以防暴露目标;三是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万不得己,不得惊动群众。”

 

378、在沙城城门。

城墙上插着日本膏药旗子,几十名日本鬼子和伪军端着枪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两边墙角的岗楼上站着背枪的日本鬼子。

在城墙西门洞里的大门半开着。

门口外面的两边设置着用沙包垛成的掩体工事,两旁摆放着用木头扎成三角架路障,上缠绕着许刺丝。

几名日本鬼子和十几名伪军在站岗。

城门外围工事,有五个碉堡。

紧靠城南的平绥铁路旁边修着一个炮楼。

 

379、李世堂领着董存瑞和民兵大队队员以及八路军战士悄悄进入集结地点。

八路军的几门山炮在阵地上已经架好。

上午九点整,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两声炮响,这是开始战斗信号。

紧接着十几门山炮同时发出震耳的吼声,炮弹带着呼啸声有的落在敌人掩体工事里,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落在碉堡上,碉堡一个个被炸的飞上了天;还有两颗炮弹落在铁路旁边的炮楼上,炮楼倾刻只剩半截了;有一颗炸弹落在城门洞里,城门当下就被炸烂了。

炮击之后,从炸塌的地堡和碉堡逃出的十几个鬼子和伪军又纷纷向城门口逃窜。

民兵和八路军开始向逃窜的敌人射击,敌人又倒下几个,剩余的敌人开始躲在碉堡和地堡的残体后面负隅顽抗顽抗。

这时我军阵地上冲锋号吹响了。

董存瑞腰里只掖着两颗手榴弹,第一个冲向负隅顽抗的敌人。

敌人见了民兵和八路军冲上来,纷纷向城门逃去。

这时一个正在逃跑的日本鬼子转身朝董存瑞射击一枪。

董存瑞敏捷地往地上一滚,躲过了子弹,从腰上取出一颗手榴弹,用手一拉弦,使出全身力气,投向正在逃窜的敌人人群里,“轰”地一声,敌人被炸倒了四、五个。

没被炸死的敌人不敢跑了,纷纷爬在地上。

紧接着董存瑞又扔出了第二颗手榴弹,手榴弹又在敌人群里爆炸了。

这时民兵和八路军在“冲啊”声中,很快占领了城门外阵地。

外围阵地上未被炸死的敌人纷纷举手投降,当了俘虏。

董存瑞又随着大军冲进城门。

 

380、在沙城城北,八路军和民兵们正在攻打城门。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身穿伪军服装,每人骑一匹马,从一个城墙豁口上冲了出来,手里拿着盒子枪,边打边骑着马往北跑。

一部分攻城民兵和八路军赶紧向他俩开枪。

刘天信和他的小老婆在呼呼啪啪的枪声中,跑上了北面的大干线。刘天信骑的马忽然被打倒了,刘天信甩手一枪把他的小老婆从马上打下来,飞身骑上小老婆的马往西跑去。

 

381、下午,在沙城城门口。

董存瑞身背一条步枪,腰里掖着两颗手榴弹正在门口站岗。

李世堂、杨义昌以及几名区干部和十多名警卫员向城门口走来。

董存瑞见他们走过来,迅速举起右手敬了个军礼。

李世堂高兴地说:“董存瑞,行啊,象个革命军人了。这次攻打沙城你冲在最前面,连县委书记和攻城部队首长都表扬你了。”

董存瑞:“我要是穿上八路军衣裳是不是更象革命军人了?”

李世堂和杨义昌他们都被逗笑了。

董存瑞接着又说:“李主任,杨大叔,就给我发一套军装让我到大部队去吧。”

身后一位干事说:“怎么跑出个杨大叔?”

董存瑞笑着说:“杨教导员和我一个村的,按辈份应该叫大叔。”

李世堂拍了拍董存瑞肩膀说:“在村里在家里见着了叫大叔,在部队就不能这么叫了,应该叫首长。”

董存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嘿嘿一笑地说:“是,首长,我记住了。”

在场的人都笑了。

李世堂严肃地对董存瑞说:“董存瑞同志,现在交给你个重要任务。”

董存瑞双脚打了个立正姿势说:“是,首长,什么任务?”

杨义昌上下打量了一下董存瑞说:“李主任和我研究决定,让你和另外二名同志把三个俘虏送到宗家洼后方留守处去。”

董存瑞高兴地向李世堂和杨义昌行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382、在押送俘虏路上,董存瑞和另外二个民兵都挎着长枪,押着两个日本鬼子兵和一个翻译往北走。

董存瑞看见这三个日本鬼子气就不从一道来。

(回想镜头)

想起邻居连英姑娘被日本鬼子追赶的情景。

想起了石裕民被日本鬼子活埋的情景。

想起王平被日本鬼子特务包围而壮烈牺牲的情景。

想起了杨老师被日本鬼子关进监狱饱受摧残的情景。

(回想结束)

一个日本鬼子兵腿上受了轻伤,走路慢了一点,董存瑞用枪托子照着他的屁股捣了两下,推了一把,生气地说:“快点走,不快点走小心老子崩了你。”

跟在日本鬼子后面的翻译停下不走了,责问董存瑞:“喂,你们八路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不许打人,你怎么……”

没等翻译说完,董存瑞甩手打了他一个耳光,翻译赶紧用双手护住脸,把身子咧到一边,并且大声叫到:“你,你虐待俘虏,我告诉你们长官去。”董存瑞又踢了他一脚,指着他的鼻子说:“好,你告去。”翻译不吭声了。

跟随董存瑞押俘虏的两个民兵,见状不禁称快:“打得好,打它个王八蛋。”

董存瑞盯着三个俘虏,端起枪一脸怒气指着他们说:“我们八路军的政策是不许打骂俘虏,但你们来到我们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掳,无恶不作,你们咋不讲优待?”

翻译喃喃地说:“八路长官,其实我们也不愿意来。”他指着受伤的鬼子兵说:“他叫三原,父亲也是个贫困农民,母亲有严重的肺结核,他刚十七岁就被征来打仗,他心里很痛苦。”又指着另一名鬼子兵说:“他叫长森,是日本古屋市的中学生,高中还没念完就被抓来当兵。”接着又说自己:“我是沈阳人,高小没毕业就在一家小店学徒,‘九一八’以后,我被骗进日语培训班,说毕业给找工作,没想到被编进日军当翻译。”“说着,他双手合一作楫说:“我没办法,虽然给日本鬼子当翻译,可我没有糟害过老百姓。”

董存瑞听完三个俘虏的情况,脸上的怒气消除了一些,并产生了同情心。看了一眼受伤的鬼子兵,对其他两个俘虏说:“你们俩搀上他。”

董存瑞和两个民兵押着三个俘虏又一步一步向北走了。

 

383、一天下午,在董存瑞和芦长岭住的屋里。

屋里靠窗户垒着炕,地下放一个躺柜,柜上摆一些日常用具。

董存瑞和芦长岭坐在炕沿上,俩人靠得很近。

芦长岭说:“出去好几天也不往家捎个信,叫人挺担心的。”

董存瑞说:“去打沙城了,跟八路军主力部队一块打的。这次打仗我还受了县里跟部队首长的表扬呢。

芦长岭说:“打完沙城,就不打仗了吧。”

董存瑞说:“打完沙城还要到别处去打仗呢。”

芦长岭说:“那你还要出去呀。”

董存瑞看着芦长岭说:“这次出去打仗也许几个月也回不来,你在家里别耽心,我没事。对了,我得拿几件衣裳。”

芦长岭下地给董存瑞收拾衣裳,一边收拾一边嘱咐说:“一天比一天冷了,冷了要多穿件衣裳。”当在收拾一个对襟夹袄时,从衣兜里拿出了一个良民证,对董存瑞说:“这个良民证你还带着呢?”

董存瑞下地走到芦长岭跟前接过良民证,看一看说:“这儿已经是咱八路军的天下了,日本鬼子也打跑了,良民证也没用了,就放在家里吧。”

 

384、董存瑞走进董全忠他们住的屋里,对董全忠和孙珍说:“爹,娘,明天我还到区上,您俩要保重身体呀!”

董全忠说:“没事回家看看,别叫媳妇耽心。”

董存瑞说:“我会常回来的。”

 

385、第二天早晨,董存瑞上身穿着带大襟土布上衣,下身穿黑色粗布裤子,扎着腿,头上戴着一顶棕色毡帽,身背一个小包袱,走出了家门,走过了东帽山。

 

386、在一个村口,一队身穿毛蓝八路军制服的八路军战士,排着队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正在走过。

李世堂、杨义昌和几名区干部领着董存瑞来到村口。

李世堂对董存瑞说:“你参军的愿望实现了,你可是咱区里基干民兵大队的宝贝疙瘩呀,真舍不得让你走。到了大部队要好好干,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家乡争光。”

董存瑞激动地对李世堂和杨义昌说:“王主任,杨教导员,你们放心吧,我一定照你的话去做,再见。”说着去追赶部队。

 

387、董存瑞身穿八路军服装,挎上子弹袋,腰扎皮带,背着行军包,肩上扛着一支步枪了,精神抖擞地与战士们排着队在行军。

 

388、字幕:董存瑞瞒着家里亲人于19458月底参加了龙延怀联合县县大队。9月份,董存瑞被编为冀热察军第九旅二十四团二营六连二排六班的战士,从此开始了新的战斗历程。

郑重声明:任何网站转载此剧本时一定要把文章里面的联系方式和网址一同转载,并注明来源:原创剧本网www.ju20.com 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
 
代写小品
关于我们 | 代写小品 | 编剧招聘 | 投稿须知 | 付款方式 | 留言版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剧本创作 | 编剧群 |设为首页

本网所有发布的剧本均为本站或编剧会员原创作品,依法受法律保护,未经本网或编剧作者本人同意,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或者改编,一但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
原创剧本网(juben108.co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UserData} {$CompanyData}